『壹』 績效考核有哪些方法
簡單排序法。也稱序列法或序列評定法,首先擬定考核項目,其次就每項內容對被考核人進行評定並排出序列,最後把每個人考核項目的序數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總分數與名次。
強制分配法。即按預先規定的比例將被評價者分配到各個績效類別上的方法。這種方法根據統計學正態分布原理進行,其特點是兩邊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處於中間者居多。要素評定法。也稱功能測評法或側評量表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結合起來的方法。工作記錄法。一般用於對生產工人操作性工作的考核。目標管理法。目標管理法(MBO)是一種綜合性的績效管理方法,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_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是一種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目標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則。360度考核法。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進行的比較全面的績效考核方法,也稱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評價法。首先是聽取意見,填寫調查表;其次對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評價;最後在分析討論考核結果的基拙上雙方討論,定出下年度的績效目標。PI關鍵績效指標法KPI即關鍵績效指標(KeyPerformanceIndicators),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等,是衡量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也是將公司、員工、事務在某時期表現量化與質化的指標,為數據化管理工具
OKR(ObjectivesandKeyResults)又叫做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主要是明確公司和團隊的「目標」以及明確每個目標達成的可衡量的「關鍵結果,通過設定挑戰性目標,聚焦核心工作,持續跟蹤進展,及時溝通反饋,終達成個人、組織及公司目標實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這一規定的出台,將大大加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成本。
『貳』 績效管理的方法
以軟體開發人員為例:
1. 制定整體策略
績效的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應該明白整體的策略是怎樣的,這一般跟團隊和公司的實際情況有關。比如一個10人以下的小團隊和一個100人以上的大團隊,前者肯定是要尋求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式,而後者就需要更為復雜的、有體制的管理方式。
2. 目標和OKR
績效目標的制定、引導和監控,就不得不提 OKR 了。OKR 是一種簡便且強大的目標管理方法,相對於 KPI 而言,可以幫助員工建立一個更清晰的目標。
一方面,OKR 中的 O 可以使團隊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專注;另一方面,KRs 又為目標如何實現提供了靈活度。總體來說,OKR 可以保持專注度和靈活度之間的平衡。
3. 績效考核
雖然在開發方面的考核指標不存在銀彈,但是依然有一些可遵循的指南供參考。《Accelerate》一書把衡量軟體開發和交付方面的標准叫作軟體交付績效。它可以分為兩個類別:
節奏:
交付周期:從提交代碼到代碼在生產環境中成功運行所需的時間。
部署頻率:團隊部署代碼的頻率。
穩定性:
恢復服務的時間:當服務發生服務事故(例如計劃外中斷、服務損害)時,恢復服務通常需要多長時間。
變更失敗率:他們對主要應用程序或服務做出的變更有多少(百分比)會導致服務降級或隨後需要進行修復(例如導致服務受損或中斷,需要修補程序、回滾或補丁)。
以這兩個指南為指導,可根據團隊實際的情況制定合適的考核指標。之後結合 ONES Performance 效能管理工具,幫助衡量開發人員的績效,進行效能的持續改進。
各類研發效能考核指標
『叄』 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管理都有哪些方法
1、工作標准法,把員工的工作與企業制定的工作標准、勞動定額相對照,以確定員工業績。優點在於參照標准明確,評價結果易於作出。缺點在於針對管理崗位人員的標准制定難度較大,缺乏可量化的指標。
2、排序法,把一定范圍內的員工按照某一標准由高到低進行排列的一種績效評價方法。其優點在於簡便易行,避免了趨中誤差,缺點是標准單一,不同部門或崗位之間難以比較。
3、硬性分布,此方法和排序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是將限定范圍的員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強制分布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了大鍋飯,缺點在於概率假設不一定合乎事實,不同部門或范圍中的概率可能不同。
4、關鍵事件法,指記錄那些對部門或企業效益產生重大積極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考核者必須把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內所有關鍵事件都記錄下來,其優點在於比較客觀,缺點在於工作量大,而且還需要一個量化的過程。
5、目標管理法,其基本特點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工作目標,並且指導和協助其完成目標,並不斷修正目標。這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關系從單純監督與被監督轉變為顧問和促進者,促進了工作目標和績效目標的實現。
6、360度考核法,此方法是結合上述多種方法,通過不同的考核者來進行考核,在考核指標選擇上盡可能量化,同時結合目標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硬性分布和強制排序。缺點是考核工作量較大,考核周期難以選擇。
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考核方法,比如市場人員主要考核績效等等
『肆』 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管理都有哪些方法
一、相對評價法
(1)序列比較法 序列比較法是對按員工工作成績的好壞進行排序考核的一種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確定考核的模塊,但是不確定要達到的工作標准。將相同職務的所有員工在同一考核模塊中進行比較,根據他們的工作狀況排列順序,工作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較差的排名在後。最後,將每位員工幾個模塊的排序數字相加,就是該員工的考核結果。總數越小,績效考核成績越好。 (2)相對比較法 相對比較法是對員工進行兩兩比較,任何兩位員工都要進行一次比較。兩名員工比較之後,相對較好的員工記「1」,相對較差的員工記「0」。所有的員工相互比較完畢後,將每個人的得分相加,總分越高,績效考核的成績越好。 (3)強制比例法 強制比例法是指根據被考核者的業績,將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為幾類(最好、較好、中等、較差、最差)進行考核的方法。
二、絕對評價法
(1)目標管理法 目標管理是通過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直至個人目標,最後根據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標的情況來進行考核的一種績效考核方式。在開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應該對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時間期限、考核的標准達成一致。在時間期限結束時,考核人根據被考核人的工作狀況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標准來進行考核。 (2)關鍵績效指標法 關鍵績效指標法是以企業年度目標為依據,通過對員工工作績效特徵的分析,據此確定反映企業、部門和員工個人一定期限內綜合業績的關鍵性量化指標,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績效考核。 (3)等級評估法 等級評估法根據工作分析,將被考核崗位的工作內容劃分為相互獨立的幾個模塊,在每個模塊中用明確的語言描述完成該模塊工作需要達到的工作標准。同時,將標准分為幾個等級選項,如「優、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據被考核人的實際工作表現,對每個模塊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總成績便為該員工的考核成績。 (4)平衡記分卡 平衡記分卡從企業的財務、顧客、內部業務過程、學習和成長四個角度進行評價,並根據戰略的要求給予各指標不同的權重,實現對企業的綜合測評,從而使得管理者能整體把握和控制企業,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三、描述法
(1)全視角考核法 全視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級、同事、下屬、自己和顧客對被考核者進行考核的一種考核方法。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評價,綜合不同評價者的意見,則可以得出一個全面、公正的評價。 (2)重要事件法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時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會對部門的整體工作績效產生積極或消極的重要影響的事件,對這些表現要形成書面記錄,根據這些書面記錄進行整理和分析,最終形成考核結果。 績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工作狀況下,通過對數據的科學處理,及時、准確地考核,協調落實收入、能力、分配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