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投資方案的決策指標有兩大類
1、靜態評價指標
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經濟效益指標稱為靜態評價指標,主要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和投資收益率。
優點有: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計算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效果的優劣;可適用於各種投資規模。
缺點有:只考慮投資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回收投資之後的情況,即無法准確衡量項目投資收益的大小;未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因此無法正確地辨識項目的優劣。
2、動態評價指標
常用的一般有: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凈年率、動態投資回收期等。
優點: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並全面考慮了項目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的經濟狀況;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能夠直接以貨幣額表示項目的凈收益;能直接說明項目投資額與資金成本之間的關系。
缺點:必須首先確定一個符合經濟現實的基準收益率,而基準收益率的確定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不能直接說明在項目運營期間各年的經營成果;不能真正反映項目投資中單位投資的使用效率。
❷ 常用項目分析與評估方法主要有哪些
項目分析方法:損失期望值法、模擬模擬法、專家決策法、風險分類矩陣、概率影響矩陣。
用內部一致性分析所求得的鑒別力不一定能代表試題的效度;鑒別力指數低的試題不一定表示該試題有缺點;課堂測驗的項目分析資料的有效性是隨時空而變化的,並非固定不變;有研究表明,編制新的項目需要的時間幾乎比修訂現存項目長5倍。
即從題目的思想性、內容取樣的適切性以及表達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評鑒。就是根據試測結果對組成測驗的各個題目(項目)進行分析,從而評價題目好壞、對題目進行篩選。 分析指標包括項目難度和區分度。
(2)獨立項目的評價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1、教育工作中,若測驗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被試在某方面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可以不必過多的考慮難度。
2、大多數測驗希望能較准確地測量個體之間的差別,選擇題目時,最好使試題的平均難度接近0.50,而各題難度在0.50±0.20之間。
3、一般能力測驗和成就測驗的平均難度在0.50左右比較合適。
4、篩選性測驗(選拔性,競爭性測驗)則要採用難度接近錄取率的項目。
❸ 獨立方案是什麼,有什麼評價指標
依據方案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獨立方案、互斥方案和混合方案。
獨立方案又稱單一方案,是指與其他投資方案完全互相獨立、互不排斥的一個或一組方案。在方案決策過程中,選擇或拒絕某一獨立方案與其他方案的選擇毫無關系。例如想投資開發幾個項目時,這些方案之間的關系就是獨立的。
更嚴格地講,獨立方案的定義是:若方案間加法法則成立,則這些方案是彼此獨立的。例如,現有A、B兩個方案(假設投資期為一年),僅向A方案投資,其投資額為200萬元,收益為260萬元;僅向B方案投資時,投資額為300萬元,收益為375萬元。若以500萬元同時向兩個方案投資,收益正好為635萬元,則說明這兩個方案間加法法則成立,即A、B兩個方案是相互獨立的。
獨立方案的評價指標:
在某種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從眾多的互相獨立方案中選擇幾個方案時,採用的評價指標應該是「效率」,通常「效率」可用下式表達:
效率=利潤/制約的資源數量
這里的「制約的資源」是廣義的資源,可以是資金,也可以是時間、空間、面積等,要依問題內容而定。因而,上述表達式不僅僅對投資方案有效,對其他任何性質的獨立方案選擇都是有效的評價指標。例如,在繁華地段開發商場項目,要求早建成早投入運營,則有限的資源就是時間;如果出租的倉庫按體積計價,則有限的空間就是制約的資源數量。對於投資方案,這里所說的「效率」就是投資方案的內部收益率。
❹ 項目評價的項目評價的方法
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
1、凈現值
含義:凈現值,是指特定投資方案引起的未來各年現金凈流量所折成的現值之和。或指特定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
判斷標准:如凈現值為正數,表明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大於資本成本,該項目可以增加股東財富,應予採納。如凈現值為零,表明投資項目的報酬率等於資本成本,不改變股東財富,沒有必要採納。如凈現值為負數,表明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小於資本成本,該項目將減損股東財富,應予放棄。
應用:凈現值反映一個項目按現金流量計量的凈收益現值,它是一個絕對數指標,在比較投資額不同的項目時有一定的局限性。
2、現值指數
含義:現值指數,是指特定投資方案引起的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比值。判斷標准:如現值指數大於1,表明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大於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應予採納。如現值指數等於1,表明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等於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沒有必要採納。如現值指數小於1,表明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小於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應予放棄。
應用:現值指數是相對數,反映投資的效率, 現值指數消除了投資額的差異,但是沒有消除項目期限的差異。
3、內含報酬率
含義:內含報酬率,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等於未來現金流出量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
內含報酬率的計算方法:
(1)「逐步測試法」,適合於各期現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
計算方法是:先估計一個折現率,用它來計算方案的凈現值;如果凈現值為正數,說明方案本身的內含報酬率超過估計的折現率,應提高折現率後進一步測試;如果凈現值為負數,說明方案本身的內含報酬率低於估計的折現率;應降低折現率後進一步測試。經過多次測試,尋找出使凈現值接近於零的兩個折現率,然後根據內插法即可計算該方案的內含報酬率。
(2)「年金法」,適合於無籌建期,而且經營期各年現金凈流量相等的情況,符合普通年金形式,可直接利用普通年金現值系數表查表來確定與該年金現值系數相鄰的兩個折現率,然後根據內插法即可計算該方案的內含報酬率。此時的年金現值系數正好等於該方案的靜態投資回收期。
判斷標准:如內含報酬率大於項目的資本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應予採納。如內含報酬率等於項目的資本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沒有必要採納。如內含報酬率小於項目的資本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應予放棄。
應用:內含報酬率是根據項目的現金流量計算的,是項目本身的投資報酬率。
項目評價的輔助方法
1、靜態回收期
含義:投資回收期,是指收回全部原始投資所需的時間。計算方法是:
(1)在原始投資一次支出,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時:
(2)如果現金凈流量每年不等,或原始投資是分次投入的,則需要通過分析的方法判定投資回收期在M年和M+1年之間。
特點
優點:
(1)計算簡便,容易為決策人所正確理解;
(2)可以大體上衡量項目的流動性和風險。
缺點:
(1)忽視了時間價值,把不同的貨幣收支看成是等效的;
(2)沒有考慮回收期以後的現金流,也就是沒有衡量盈利性;
(3)促使公司接受短期項目,放棄有戰略意義的長期項目。
2、動態回收期
含義:動態回收期,是指投資項目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即在給定折現率的前提下,能使凈現值等於零時的年限。
動態投資回收期=M+第M年尚未收回的投資額的現值/第M+1年現金凈流量的現值。
特點:克服了靜態回收期不考慮時間價值的缺點。但依然沒有考慮回收期以後的現金流,不能衡量盈利性。
❺ 4.項目投資的基本評價方法有哪些,評價項目可行性的標準是什麼
項目評估的基本原則
1、客觀、科學、公正的原則;
2、綜合評價、比較擇優的原則;
3、項目之間的可比性原則;
4、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5、技術分析和經濟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6、微觀效益分析與宏觀效益分析相結合的原則。
投資必要性的評估
項目評估會議現場3
投資建設項目採用的工藝、技術、設備在經濟合理條件下是否先進、適用,是否符合相關國家的技術發展政策,是否注意節約能源和原材料以獲得最大效益;購進的技術和設備是否符合投資實際,是否配套並進行多方案比較;投資項目所採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是否經過科學的試驗和鑒定,檢驗原材料和測試產品質量的各種手段是否完備;產品方案和資源利用是否合理,產品生產綱領和工藝、設備選擇是否協調;技術方案的綜合評價。
項目經濟數據的評估
(1)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數據;
(2)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3)產品生產成本估算;
(4)銷售收人及稅金估算;
(5)利潤預測。
(6)財務效益評估:主要包括投資回收期分析,借款償還期分析,項目運營期內資金流動性分析。在投資回期分析中把握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方法,優缺點和動態投資回收期分析的方法,優缺點。在借款償還期分析中掌握等本償還,等額償還,最大可能還款的涵義,計算方法,在什麼情況採用。項目運營期內資金流動性分析要掌握反映資金流動比率的主要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含義,作用,計算方法。財務效益評估是項目評估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根據項目財務與建設基礎數據,對整個壽命期內的財務成本與收益情況進行評估,從而論證項目是否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一般而言,財務效益評估是決定項目可行與否,銀行是否提供貸款的基本依據。
投資項目財務評價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全部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資本金利率、財務凈現值、財務凈現值率、財務內部收益率等評價指標;項目清償能力分析。主要計算分析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評價指標;財務外匯效果分析。主要計算分析財務外匯凈現值、財務換匯成本等評價指標。
國民經濟效益評價
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即對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等指標進行計算分析;經濟外匯效果分析,即對經濟外匯凈現值、經濟換匯成本等指標進行分析;輔助經濟效益分析,主要計算分析投資項目的就業效果和節能效果以及相關項目的經濟效益;對環境保護作一般評估。
國民經濟效益評估又稱經濟評估,是根據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目標和社會需要,採用費用與效益分析的方法,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經濟參數,計算分析項目需要國民經濟為其付出的代價和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評估項目投資行為在宏觀經濟上的合理性。它的作用有:(1)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在宏觀經濟層次上合理配置國家有限資源的需要。(2)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真實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凈貢獻的需要。(3)國民經濟效益評估是投資決策科學化的需要。
一、費用效益分析法
主要是比較為項目所支出的社會費用(即國家和社會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和項目對社會所提 供的效益,評估項目建成後將對社會做出的程度。最重要的原則是項目的總收入必須超過總 費用,即效益與費用之比必須大於1。
二、成本效用分析法
效用包括效能、質量、使用價值、受益等,這些標准常常無法用數量衡評,且不具可比性,因此,評價效用的標准很難用絕對值表示。通常採用移動率、利用率、保養率和可靠程度等相對值來表示。成本效用分析法主要是分析效用的單位成本,即為獲得一定的效用而必需耗費的成本,以及節約的成本,即分析凈效益。若有功能或效益相同的多項方案,自然應選用單位成本最低者。
成本效用分析有三種情況:
(1)當成本相同時,應選擇效用高的方案;
(2)當效用相同時,應選擇成本低的方案;
(3)當效用提高而成本成加大時,應選擇增效的單位追加成本低的方案。
三、多目標系統分析法
若項目具有多種用途,很難將其按用途分解單獨分析,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多目標系統分析法,即從整體角度分析項目的效用與成本,效益與費用,計算出凈收益和成本效用比。
❻ 項目評價方法種類
1、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相等)營業凈現金流量
2、投資報酬率=年平均凈現金流量/初始投資額
3、內部收益率:是反映工程項目經濟效果的一項基本指標。指投資項目在建設和生產服務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等於零時的貼現率。
4、利潤指數:是指投資項目未來收益的兌現值與初始投資的現值之比,說明每元投資現值所取得的收益現值,顯示投資項目的經濟效果。利潤指數越高投資效益越好。
另外還要對項目的風險進行評定
項目風險評定表
項目名稱: 年 月 日
名稱 程度 結果
80% 60% 40% 20%
項目法律文件簽定程度 完全簽定 法律文件簽定 非法律文件簽定 未簽定
項目資金投入程度 投入未超計劃 按計劃投入 超計劃投入 遠超計劃或無計劃
項目累計已開發時間 3個月以內 3~6個月 6~9個月 9個月以上
項目人員工資情況 數量工資合理 工資基本合理 不合理 很不合理
項目人員控製程度 完全控制 大部分控制 少部分控制 無法控制
項目取得首次收入時間 已取得 6個月內取得 1年內取得 一年以上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