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葯怎麼種植
一、選好花盆
山葯想在家種植,一定要選好容器,可以選一個箱子種植,也可以准備好一個花盆,要求具有一定的高度,保證好有一定的容量,最好是能達到80厘米左右。裡面填充的壤土一定要疏鬆、松軟,還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最好是使用沙質土。
二、准備種苗
可以直接購買比較大的山葯,然後切成一段一段的,這就可以作為種苗,在兩端部分塗上草木灰,這樣能防止它腐爛。
三、開始種植
種植時間選在春季,最好是3-4月份,此時對於生長最有利。只要將山葯埋在土中,不需要埋得太深,往裡面澆上足夠的水,等待它能生根發芽。
四、養護管理
不需要給植株澆太多水,只要保持盆土總體偏干就可以。肥料方面要補充好,生長過程中施足養料。
(1)山葯簡便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薯蕷(學名:DioscoreaoppositifoliaL.)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長圓柱形,垂直生長。莖通常帶紫紅色,右旋,無毛。
單葉,在莖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對生。雄花序為穗狀花序,長2-8厘米,近直立,2-8個著生於葉腋。蒴果不反折;種子著生於每室中軸中部。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貴州、雲南北部、四川、甘肅東部和陝西南部等地。生長於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
❷ 怎樣種植山葯
1、土地選擇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松軟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要求上下土質一致,如下層有較薄的粘重土層,挖溝時挖去,也可種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葯不能連作,一般應隔3年輪作1次。
2、開溝整地
長根品種按行距1m,在田間挖南北向深溝,溝寬28-30cm,深140cm。挖時將上下層土分別堆放在溝的兩側,溝底20cm的沙土就地挖翻樓碎。
經晾曬幾天後,先將底層土耬平踩實,再分別填入下層土、上層土,每填20cm耬平踩實1次,要拾凈所有瓦礫雜物。為便於開溝,一般都是先隔行開挖,待填平半條溝後,再開挖剩下的半條溝。
3、種塊處理
在種植前20-25天選符合所栽品種特徵的無病塊根上端較硬的根頭作種,將其下端斷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後放太陽下曬幾天,以殺菌和促進發芽。
用根頭繁殖不能擴大種植面積,若要增加繁殖系數,必須將塊根切斷繁殖。即選長1m左右,橫徑2.5-4.5cm的較細塊根,切分成15-20cm長的若干小段,並用毛筆標記上、下端,然後將每個斷面蘸石灰,橫放太陽下曬種,一直曬到段頭有細裂縫為止。
曬種期要輕拿輕放,以防擦傷。同時要做好防風、防雨和防霜凍工作。
4、種植方法
在當地氣溫回升到12℃以上,地溫穩定達到10℃以上時種植。華北地區多在4下旬,長江流域多在4月上、中旬,華南地區則在3-4月。
種植前要在大田周圍挖深圍溝,深達1m左右,寬0.6-0.8m,並與外溝相通。田長超過20m的還要加開腰溝,以保證多雨季節迅速排水。
然後在種植行中央拉繩,按行距1m沿繩開淺溝,深5.6cm,在溝中用10-12cm粗的鋼筋棍按株距20cm逐一打洞,深入鬆土層底部。
將種薯的上端順溝走向橫放在洞口上,以引導新生的塊根垂直下伸,生長粗細均勻,達到出口和收購的標准。排放好一溝後,隨即覆土起壟,壟高10cm。
5、施足基肥
下種後到出苗前,將種植溝兩側行間土壤深翻20-30cm,施入基肥。有機肥和無機肥要配合施用,施腐熟廄肥或糞肥2000-4000kg/667m2,外加尿素20-25kg,過磷酸鈣15kg,硫酸鉀25-35kg,並與翻土充分混合。
6、適時採收
山葯的採收一般在霜降以後,莖葉枯萎後進行,採收過早,含水多,容易折斷。如果不急於上市,可在地里過冬,待需要時再挖,或者延遲到3月中下旬萌芽前採收。
(2)山葯簡便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預防山葯死藤
一、杜絕病毒來源
種植地應選擇間隔三年以上未種山葯的黃色或棕色沙質土壤的田塊。種山葯的頭一年一定要種水稻,冬季種小麥、大麥等禾本科作物,千萬不要種油菜、甘藍類闊葉蔬菜,這樣田塊病毒少,山葯就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另外,要選擇黃亮、無病斑的山葯做種,切種時傷口塗上草木灰滅菌。環境好、種好,山葯自然能健康生長。
二、科學管理
山葯喜乾燥、怕漬水,所以栽培時應窄廂深溝,廂寬1米左右,溝深20-35厘米。除草可用除草劑,前茬作物收獲後,可用「百草枯」除草,以後每隔10-15天雨後天晴時噴一次「乙草胺」、「拉索」等芽前除草劑。
實踐證明,過多鋤泡土壤,山葯積水也會死藤。8月底以後,每隔半個月左右雨後天晴時噴一次殺菌劑防死藤,可用美國產的「代森錳鋅」+日本產的「甲基托布津」防治3-4次。
如長期不下雨,山葯塊莖會因缺水而生長不好,可在下半夜或早上冷土灌大半溝水,讓廂面濕潤80%就行,千萬不要在中午烈日熱土時灌水,否則山葯會因受不了冷熱變化造成生理失調而落葉枯藤。
❸ 山葯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山葯在春季種植。種植時選擇深厚肥沃的土壤為宜,將種苗進行處理後定植,定植後及時除草,並搭架引蔓,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一:山葯的種植時間
山葯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都可以種植,因地區溫度的不同,種植時間也不一樣,華東地區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後種植,如果是地膜覆蓋也可以提前一些時間種植,一般情況下地溫達到零上9度氣溫達到零上13度即可種植。東北4月上旬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播種,最遲不超過4月中旬。種植山葯的口訣:淺施肥、巧澆水、架要牢、防病害。
二:山葯的種植方法
(一)、土壤選擇
淺生槽定向栽培打破傳統山葯對其土壤要求高的條件,無論砂土、壤土、粘土、土層深淺、地下水位高低都可以應用種植,但以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更有利於其生長。
(二)、品種選擇
目前品種很多,傳統種植九斤黃、日本白、牛腿山葯等等,可以根據淺生槽長度及市場行情選擇效益好的品種種植。
(三)、種苗准備
1.種苗處理: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葯栽子,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葯段子,將塊莖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葯零餘子。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葯栽子,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葯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葯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可提前30d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層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並按頭部、中間、尾部分別進行曬種1-3天,以打破種薯的休眠促進發芽。曬種程度為種薯小塊傷口向內萎縮,並從斷面中間裂開為宜。
2.催芽:先在室內或田間畦面上鋪3-5厘米河沙,將種薯小塊放在河沙上鋪成10厘米左右厚度,然後蓋上3-5厘米濕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溫或陰雨時應支撐覆蓋小拱棚保溫、防腐爛。經過20-25天,當種薯小塊長出的幼芽長5厘米左右時即要及時定植。
(四)、整地、放入淺生槽及基質、施基肥、種植
1.整地:採用單行種植,每畦包溝1.8米,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則畦可小些、溝可淺些。土壤先深耕曬白,2月下旬3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厘米,畦面寬1.3-1.4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鋤頭開挖寬約7厘米、長120厘米的平行斜小溝,斜度為15度左右,上端深約10厘米,下端深約25-30厘米,每畝可挖1800-2000條平行斜小溝。
2.放入淺生槽及基質:平行斜小溝開挖後及時放入適合山葯生長的特製淺生。
❹ 山葯怎麼種
山葯一般春季4月種植,首先將健壯的山葯處理成種苗,保留5~10cm長就可以了,然後准備一份適合生長的土壤做種植的基質,將山葯的種苗種植到土壤里後,可每隔3天澆一次水,等待一個月左右就可以生根發芽了,然後需搭架生長。
1、准備種苗
每年的春季4月時,可上市場購買成熟而且較大的山葯,然後將山葯兩端切一些,保留5~10cm左右就可以了,需在切口處塗抹草木灰等葯劑消毒,防止在種植山葯的過程中腐爛,最後導致種植失敗。
2、盆土需求
山葯的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所以對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需生長在疏鬆肥沃度高的土壤里就可以了,平時可將山葯的種苗種植到腐葉土裡,也可以向腐葉土中適量的添加一些園土,使其生長的更好。
3、種苗種植
很多人不知道山葯怎麼種,其實種植方法很簡單,首先將准備好的山葯種苗種植到土壤里,可以土壤將種苗完全埋沒,適量的向土壤噴灑水分,放在散光下耐心的等待山葯種苗生根發芽就可以了。
4、搭架管理
山葯屬於攀爬植物,當我們將山葯種苗種植到土壤里後,需每隔3天澆一次水,大概再等待一個月種苗就會生根發芽了,將山葯的幼苗旁搭架,使其在支架上慢慢生長,需每隔半個月施一次有機肥,有利於幼苗生長。
❺ 山葯的種植方法答案
1選地。山葯種植第一步當然是選擇合適的土地,挑選一塊肥沃疏鬆且排水性能好的土地是關鍵。沙質壤土和沒有積水的黏土比較適合栽培山葯。到了冬天,就要開始做准備工作了。給土地進行冬翻,施好基肥,然後再進行深翻。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就能淺耕了。在每次播種前要記得施肥完成後澆水,給土地足夠的濕潤空間,這樣對於後續生長更有利。
2種塊處理。山葯的種塊處理比較關鍵,在咱們栽種前的二十天內可以挑選一些沒有病變特徵的根頭作種。然後在陽光下曬到有裂縫為止,曬種的時候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要用力。如果遇到暴雨或惡劣天氣,要做好防水工作。
3病蟲害防治。山葯的病蟲害主要有兩個典型,炭疽病、褐斑病。炭疽病在雨季的時候出現較多,會傷害到莖葉,在莖葉上留下一些褐色的斑點或黑點。遇到炭疽病,可以用波水多液浸根10分鍾,然後把田間雜草和枯枝幹葉都清掃干凈。遇到褐斑病大家也不要慌,褐斑病多集中在雨天,雨天的積水較多,會危害到山葯的葉子。和炭疽病差不多,都是葉子上出現褐色黑點,導致葉子穿孔。大家可以在日常管理時多多打掃,清潔好田園。選用代森鋅和二硝散混合,可以有效的保護。
4採收加工。山葯採收是門技術活,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山葯折斷,這會影響銷售。新鮮山葯表層的泥土不要處理干凈,可以起到保鮮的效果。如果是銷售給大型超市或飯店,洗干凈後可以用塑料薄膜來貼住,這樣能夠防潮防霉。加工山葯得按照需求方的要求來進行,不論是哪種加工法,都要遵循衛生干凈的原則。
❻ 想要種植山葯,山葯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一般來說,如果用山葯豆種植,山葯經常被用作來年的種子,因為山葯豆的塊莖生命力強,病害少,是很好的育種材料。然而,在農村地區,一些小規模的農民可以直接吃飯。在育種過程中,種植者應選擇無損傷的大薯豆播種。播種前,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首先,可以進行拌種。將山葯豆浸泡在750倍30%惡戊水或1000倍25g/L焦腈中5-10S,取出晾乾,准備播種。
在獲得山葯植物後,建議立即將一些植物灰粘在傷口上,或在後期噴灑一些殺菌劑,如苯醚甲環唑,以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恢復。然後把山葯種在屋檐下,晾乾幾天,以加速傷口癒合。山葯種子冬季貯藏時,必須做好溫度控制,避免凍傷。在運輸過程中,避免受傷,尤其是植物頂部的小突起(山葯嘴),不要損壞它。
❼ 山葯怎麼去種植
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葯品種有細毛長山葯、二毛山葯和日本山葯3個品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都屬於普通山葯長柱變種.日本山葯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葯,應該選擇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鹼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 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採取機械挖溝.
山葯,作為葯食兩用的中葯材,受區域氣候特徵、地質特點、生長習性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產地特.山葯主產地河南博愛、武陟、溫縣等地,山西、陝西、山東、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也有栽培.以廣西、河北、河南等地為主的幾大產地構成了國內主要山葯栽培區.
❽ 如何種植野山葯
野山葯的種植方法如下:
野山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喜溫暖向陽地方,但怕霜凍,忌連作。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並有野生分布。
選擇疏鬆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和無有積水黏土,而且疏鬆緊密品質好,但產量低,背風向陽的地栽培為宜,然後冬翻66厘米左右,施足基肥5000千克,深翻50~60厘米,春季淺耕15~20厘米。播前澆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數採用壟作,壟寬120厘米,兩壟間的溝作排水、灌溉。
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葯蘆頭,16~20厘米長折下,於日光下略曬2~3天使傷口癒合,放在室內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蓋上厚度以使蘆頭不受凍為度。溫度5℃左右為好。化凍後施足基肥,深翻26~33厘米,耕細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壟,行距33~50厘米,株距16~20厘米,溝深16厘米,施腐熟的糞土和覆土,稍加鎮壓,栽後澆水。未出苗前用齒耙破除地錶板結,保持畦面濕潤,約15~20天出苗。
收後打掃田間衛生,把殘枝落葉燒毀,栽時用1:1:150波水多液浸根10分鍾,發生或噴65%代森鋅500倍或50%退菌特800~100倍液,7天1次,連打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