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五大領域導入方法有哪些

五大領域導入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3 02:06:49

1. 五大領域七大教學法是什麼

五個領域:

一、健康領域: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領域: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領域:

1、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四、科學領域: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五、藝術領域: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七大教學法:

1、啟發探索法: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2、游戲法: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

3、歸納演繹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4、比較法: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

5、操作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使他們獨立進行學習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6、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7、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2. 五大領域半日活動計劃 五大領域的全要 謝了謝了謝了

半日活動計劃
一、生活活動
進餐
目標:1.正確使用筷子進餐,重點關注個別幼兒。
2.進餐後自己把桌面收拾干凈。
指導策略:1.進餐教師有重點關注幼兒並注意指導。
2.提醒幼兒收拾桌面。
盥洗
目標:能認真的洗手,有輪流等待的意識和一定的自控能力。
指導策略:1.發揮值日生和同伴的積極影響作用。
2.教師發現問題個別提示
二、區域活動
1.美工區
目標:
(1)培養幼兒取放美術工具的好習慣,鼓勵幼兒大膽的在刮畫紙上進行創作。
(2)激勵美工DIY的小朋友大膽運用顏色完成作品。
材料:幼兒自製刮畫紙、小木棒、顏料、DIY圖案
指導:
(1)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毛筆的方法。盡量用同一方向塗顏色。
(2)引導幼兒在刮花是注意衣服的衛生。
2.益智區
目標:
激發幼兒的思維創造力,鼓勵幼兒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進步,嘗試自己進行圖形的拼擺。
(2)幫助幼兒掌握好單雙數,幼兒掌握單雙數棋的方法。
材料:圖形拼擺、單雙數棋、插扣積木
3、表演區
目標:
(1)根據幼兒已掌握所學故事的內容,大膽的佩戴頭飾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大膽表現、分角色表演的能力。
材料:學過故事的頭飾
指導:
(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的情節發展,用表情、肢體、生動的語言等表現出自己對故事中角色的理解。
(2)在表演後可以互相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4.桌面建構區
目標:培養幼兒分工合作搭建《快樂的動物園》
材料:積塑玩具
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搭出各種小動物
過渡:入廁—跑步---洗手(男一隊、女一隊)—喝水(幼兒聽故事)
三、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新授故事《謝謝大象伯伯》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主動跟著教師來復述故事。
2.知道當朋友遇到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良好習慣,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3.在遇到困難時候善於思考,能夠自己獨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重點:在遇到困難時候善於思考,能夠自己獨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難點:知道當朋友遇到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良好習慣,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故事錄音、手偶
活動過程:
(一)導入(5分鍾)
師:小朋友們喜不喜歡聽故事呀?老師也很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它的名字是《謝謝大象伯伯》。
師:聽了這個故事的名字,你想知道什麼?
估計:大象伯伯幫助誰了?誰要謝謝大象伯伯?
過渡語:小朋友們通過故事的名字想知道這么多的事情,那你們可要認真的聽故事了,看看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
【分析:根據本班幼兒喜歡故事,直接引出本次活動的重點。啟發幼兒通過故事的名字進行自己的想像,帶著問題聽第一遍故事,嘗試著在故事中找到答案】
(2)教師講故事(15—20分鍾)
第一遍聽故事錄音,請幼兒帶著問題去聽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你在故事中找到你的答案了嗎?
請幼兒回答
【分析:讓幼兒充分的說出自己找出的答案,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理解故事】
過渡語:小朋友們聽故事聽的真認真,都能把自己的問題在故事中找到答案,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讓小朋友們幫我找到答案,你們願意幫助我嗎?
師:當時在小動物們遇到了困難,非常著急的情況下,大象伯伯還沒有來,它們想的是什麼辦法?
師:接下來,老師在給小朋友們講一遍故事,你們從故事中找到答案。
第二遍教師戴手偶表演故事
【分析:通過教師戴手偶講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幫助幼兒記憶三個小動物之間解決的辦法】
幼兒聽故事找答案。
師:故事中在小動物們遇到了困難,大象伯伯還沒有來的時候,它們想的是什麼辦法?
估計:有些幼兒能夠回答出問題,教師要讓幼兒回答。(XX聽故事聽的真認真,能夠回答出問題,小朋友們再來聽一遍故事,看看是不是向XX回答的這樣。)
過渡語:小朋友們真的很謝謝你們,幫助我找到了答案。想一想,在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狗遇到困難後,大象伯伯要是沒來呢,如果當時從這里經過你看到了,你會怎麼辦呢?
(三)集體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10分鍾)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們小組合作談論解決的辦法,看看那個組想出的辦法最多。在討論之前要聽清楚我的要求。
(1)小組長負責記住小朋友說的辦法。
(2)每個小朋友至少說一種方法還可以多說。
(3)在其他小朋友說的時候要認真的聽。
幼兒自主發言,把自己想出的辦法大膽的向全班小朋友說。
【分析:體現了大班的合作化的共同學習,讓一些比較膽小的幼兒在小組討論時敢於表達自己想出的辦法。討論後全班進行交流,豐富幼兒遇到困難,怎樣解決的辦法】
過渡:入廁---戶外活動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表現真棒,討論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小松鼠說很謝謝大(1)的小朋友。以後要是看到小夥伴遇到了困難咱們應該主動地幫助他,幫助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四、戶外活動
活動名稱:袋鼠跳
活動目標:發展幼兒雙腳向前跳的能力。
活動材料:布袋、踏踏板
活動玩法:幼兒雙腳踩住袋子里的踏踏板,雙手穿過兩根細袋,跨在兩個胳膊肘上,然後像袋鼠一樣雙腳向前跳著前進。
活動名稱:跳箱
活動目標:發展幼兒雙腳向前、向高跳的能力。
活動材料:廢舊的奶箱
活動玩法:把廢舊的奶箱裝飾漂亮,然後把奶箱擺成高低不同的形狀,讓幼兒雙腳跳過奶箱。
活動名稱:跨跳
活動目標:發展幼兒單腳跨跳的能力。
活動材料:廢舊的奶箱、油桶、木棍。
活動玩法:用廢舊的奶箱、油桶、木棍裝飾好,然後按著從低到高的順序擺成一排,讓幼兒單腳跨跳過去。
活動名稱:空中的飛彈。
活動目標:發展幼兒快速躲閃跑的能力。
活動材料:廢舊的礦泉水瓶。
活動玩法:讓幼兒從一端開始跑,把身體縮成一團,快速跑躲閃過晃動的水瓶,誰跑的速度快、能靈活躲過所有的瓶子為勝。
放鬆整理
洗手---喝水—餐前安靜活動

3. 五大領域七大教學法

淺談五大領域教學法 主講人:劉福芳 ;;;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成;兩個誤區;兩個替代;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教學目的而採用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方法:主要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活動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又包括幼兒學的方法。;一般方法:各個領域普遍適用的教學方法。

特殊方法:針對教學過程中某些關鍵問題的解決來建立的方法體系。;;直觀類方法;直觀類方法;直觀類方法;運用觀察法的要點是 :

(1)觀察前,首先要確定觀察的內容、提出觀察要求、擬定觀察步

驟;其次,要熟悉觀察對象,掌握有關的知識和技能;最後,要創設

觀察的條件,提供觀察對象

(2)觀察開始時,教師要向幼兒提出觀??目的,引起觀察興趣,引導幼兒自

始至終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即觀察什麼) ???

(3)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用語言和手勢進行指導,教幼兒按順序觀察和用比

較的方法觀察,同時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觀察,並有意識地在觀察活動

中發展幼兒的語言。(即怎麼觀察) ???

(4)觀察結束時,要總結幼兒觀察的印象,讓幼兒將觀察到的知識進一步鞏

固和條理化。同時還應組織幼兒做觀察記錄,記下他們的感受、體驗、發現

與認識。記錄的方式可採用筆錄、磁帶、繪畫等多種形式。 ;例:認識蝴蝶(小班) (在自然角)觀察蝴蝶標本,讓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特徵,教師啟發性提問:「蝴蝶的身體像什麼?蝴蝶頭部有什麼?蝴蝶身體兩側有什麼?;直觀類方法;例: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中班) 拿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對比一下,請幼兒說出他們不同的地方 教師出示正方形:這張紙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樣大,這種圖形就是正方形。 教師出世長方形:這張紙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不一樣長,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這種圖形就是長方形

4. 幼兒園五大領域各上課模式是什麼

我國幼兒園一般根據五大領域創設主題課程,該五大領域包括:藝術、健康、社會、科學、語言。一般以主題課的方法展開,以集體授課的形成進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思考、探索,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圍繞這五大領域。藝術就有:繪畫、手工、音樂、舞蹈、韻律、手偶、積木、話劇。還有科學課、快樂閱讀、故事等等。除此之外,部分雙語幼兒園開設幼兒英語課程,有的採取英語外教和英語中教交替上課的模式,有的則是在為孩子創造雙語環境,培養語感。 在社會領域,老師會與孩子進行情景表演,讓孩子在環境中學習知識。 此外還有一些特色課,比如奧爾夫音樂、水粉畫、彩陶、輪滑,這在私立幼兒園比較常見。 至於現在流行的蒙特梭利課程,在私立幼兒園中也有開展,與主題課交叉起來,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有些幼兒園還開設了邏輯狗課程和傑立卡。

5. 蒙氏教育五大領域,包括哪些內容有什麼特色

蒙特梭利教學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及能力分別是:

1、日常生活領域

培養幼兒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組織能力增強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從而把孩子從自然人向社會人過度,脫離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學會幫助別人,照顧環境,培養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並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行為,為將來進入正式的社會生活做准備。

2、感官領域

培養幼兒視、聽、嗅、味、觸五覺敏銳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兒的每一項感覺都是靈敏全面發展。為學習數學及其他領域做准備,爭強對於社會及知識的感知,培養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3、數學領域

培養數的概念,理解加減乘除運算的關系,會做10000以內的加減乘除,會做簡單的測量工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4、語言領域

培養幼兒聽說讀寫的能力,幫助幼兒更好的書寫和閱讀,使幼兒在童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閱讀與書寫習慣,培養喜愛閱讀的興趣、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強化聽力與閱讀能力,提高書寫能力。

5、科學文化領域

增長幼兒見識,開闊眼界,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兒從小就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了解基本的動植物學、地理學、天文學、歷史學知識。

(5)五大領域導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蒙氏教育特點

1、國情不同

首先,硬體方面:國外的幼兒園普遍在教學環境及教室設施上比國內幼兒園要好一些,對教具、教學輔助材料以及其它如電腦、列印機等教學實現的工具投入也更多。

其次,師資方面:國外注重有經驗的教師,而國內更注重有活力的年輕教師,有經驗的教師雖然年齡偏大,但可以很好的運用即往經驗組織教學,年輕教師有活力有激情但在教學上需要更加規范的管理,使教學保持在一個正常開展的范圍內。

最後,師生配比方面: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師生配備比例偏大,按國外的要求觀察、指導教學是不太現實的。

2、教育觀念不同

國內幼兒教學更注重知識的含量,而國外的幼教更注重幼兒自身發展與快樂成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對教育有特有的理解,國內的幼兒家長也在教學上對知識性的要求比較高,應該尊重國內的教育需求,在知識內容上應該適當加強,即不能搞傳統教育的一刀切教學。

也不能過分強調自我發展丟掉中國重視知識的良好傳統。另外,國內的小學也更注重集體教學,從而就會出現從蒙班個體教學向集體教學轉變的過程,這種情況在國外蒙氏教學里比較鮮見。

二、總目標

在幼兒的發展關鍵期解放幼兒的大腦和雙手,挖掘幼兒的內在潛力,使幼兒不僅獲得知識,更獲得方法和經驗,不僅思維解放,更形成良好的社交習慣及適應現實社會的文明行為,成為一個優雅肯負責,有擔當的人。

6. 如何合理組織實施幼兒園五大領域課堂教學

一.導入 教師以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長頸鹿媽媽帶著它的寶貝小長頸鹿要去超市買東西,他們看見了很多有趣的東西,那寶貝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看見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啊?) 二.知道物體有長有短,學會比較長短 (一)利用故事中出現的長短不一的褲子、金箍棒、絲帶等物體,讓幼兒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二)通過談話法,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還有什麼長短不一的物體,進一步鞏固知識,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三)通過觀察、談話等方法,讓幼兒學會比較長短 (四)教師總結 知道物體是有長短的,比較長短時,要使物體的一端對齊 三.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發現還有什麼長短不一的物體 兩只老虎 活動領域:藝術——音樂—歌唱 活動名稱:兩只老虎 活動班級:小班 活動目標: 在教師引導下,逐漸熟悉並能記住《兩只老虎》的歌詞內容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大膽的歌唱歌曲《兩只老虎》 通過游戲活動體驗與小朋友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大膽的歌唱歌曲《兩只老虎》

7. 蒙氏教育五大領域都包括哪些

蒙氏教育的五大領域:
一、感官教育
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2、訓練幼兒辨別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二、數學教育
通過操作活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於理解。
三、語言教育
1、培養幼兒認讀能力;
2、培養幼兒書寫能力;
3、培養幼兒聽、說能力。
四、科學文化教育
1、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2、培養幼兒掌握認識事物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
4、引導幼兒接觸周圍世界。
五、日常生活教育
1、培養幼兒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
3、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
4、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控能力。

8. 幼兒園五大領域七大教學法是什麼

幼兒園五大領域指的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七大教學法是指:啟發探索法、游戲法、歸納演繹法、比較法、操作法、講解演示法、暗示教學法。

幼教就是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

幼兒教育以「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為核心,提煉出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目的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自小開始,為終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如果家長只注重孩子背會了什麼,背會多少,考試成績多少,這些智力上的長進,只看到眼前的一些成長,忘記培育孩子的夢想,忽視了重於一切的「心靈教育」,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可能擁有多麼遠大的理想。

更進一步來看,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對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認清人生的意義,明白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讓我們的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強者,這個強者不是物質上的強者,而是道德上的強者。

閱讀全文

與五大領域導入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的有機物分析方法 瀏覽:332
人類有什麼打鬥方法 瀏覽:804
人物分析描寫方法 瀏覽:789
皂角刺如何食用方法 瀏覽:564
研究問卷的方法 瀏覽:828
古箏琴碼的安裝方法 瀏覽:579
國外大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瀏覽:424
手上雞眼的圖片症狀和處理方法 瀏覽:70
梔子的種植方法和圖片 瀏覽:604
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22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瀏覽:849
考科二坡道定點停車方法視頻 瀏覽:542
獨詞式標題選材常用方法 瀏覽:750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9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6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發 瀏覽:194
穿絲襪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0
簡單鍛煉方法視頻捂臉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