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向日葵種植時間和方法
向日葵種植時間和方法,如下:
向日葵屬於一年生花卉,最佳種植在3~4月份,因為此時的溫度、濕度有利於向日葵發芽、生長。
播種方法為:當地表溫度穩定在20度左右時,將向日葵子直接播撒到苗床上,然後撒施顆粒肥,為種子發芽提供養分,再用土壤將種子和肥料蓋住,最後澆透水,使肥料充分溶解到土壤中。
種植向日葵之前,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品種,如果是大面積栽種,需要選擇可食用的品種,而盆栽養殖時則選擇作為觀賞的小型品種。
當向日葵幼苗長到20厘米高時,將其移栽進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的地塊中,移栽株距為0.5米、行距為1米,移栽之後為其澆透定根水,後期保持充足的陽光照射,以促進花芽的分化。
相關內容
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其幼葉、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生長健壯,生育中期能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正常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
在生長期,應要及時澆水。如果缺水,前期葉子會發蔫,後期則會枯萎凋落。以表面土壤乾裂為准則進行澆水,每次都澆透,且不要過度澆水,會容易造成葉子發黃。
⑵ 如何種植向日葵
1、發芽時間
前後時長大概:45天左右,花友rancep種的矮向日葵從7月28日發芽出土,到9月9日開花,前後共:45天。
⑶ 向日葵的栽培方法
向日葵的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地
向日葵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廣,一般酸鹼度在5.5—8.5之間,重黏土到輕沙質土壤都可以種植。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每畝施農家肥30擔,碳銨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5公斤,辛硫磷顆粒劑1.5公斤,隨耕地時一並翻入土中,預防地下害蟲。
1、選地:選土層深厚,土地平整,灌排配套,要求輪作期3—4年以上,嚴禁迎重茬。
2、整地施肥:精細整地,施足底肥,要求播種前無根茬,重施基肥,深種種肥。秋季深翻20—625px,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在秋壓底肥的基礎上要適時進行秋澆,在冬春及時磙耙基礎上,播前平地、打堰縮塊(1—1.5畝/塊),做到地平、土碎、墒情均勻一致。在播前沿食用向日葵行深種磷酸二銨10—15kg,鉀肥(氯化鉀或硫酸鉀)7—8kg,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
二、輪作倒茬
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過多消耗,地力難以恢復,病蟲草害也會因連作而加劇。輪作周期一般為3—4年。豆類作物,谷類作物等均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生產上輪作方式主要有:向日葵—穀子—玉米;向日葵—玉米—穀子;向日葵—大豆—玉米(高粱)。
三、精選種子
食用向日葵品種主要有星火葵花,晉葵3號等。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主要選用經提純或農民挑選自留的整齊飽滿,形狀、大小、色澤一致的三道眉、星火花葵、墾蘇花葵、dk119雜交食用花葵品種。嚴禁用dk119二代種子。
四、種子處理
精選優種後要翻曬2—3天,種子純度不低於97%,凈度不低於98%,發芽率應在95%以上。
五、播前准備
播前應曬種2—3天,用40%鋅硫磷150毫升,兌水5—7.5kg,拌種25—30kg,以防地下害蟲。用多菌靈500倍液浸種6小時,或用菌核凈、甲基托布等拌種,用葯量為種子量的0.5—0.6%,以防治菌核病。
六、播種時間及方法
1、適時早播。巴盟地區常規食用花葵最佳播期在4月15日—25日,dk119最佳播期在5月下旬。
2、播種方法。採取穴播或耬開溝人工定距點播,粘土地播深82.5px,砂壤土地、砂質土地播深可達4—150px。
3、密度配置。發揮邊行優勢,採取大小行種植,三道眉食葵大行2.6尺,小行1.2尺,株距1.2尺,畝留苗2630株;星火大行2.6尺,小行1.4尺,行距1.4尺,畝留苗2000株;dk119大行2.5尺,小行1.4尺,株距1.3尺,畝留苗2370株。
七、播種
向日葵播種期的確定一般是春播宜早,播種方式以人工穴播為主。穴播法可按要求的株距點籽,播深約5厘米左右。一般播種量穴播每畝用種1—1.5公斤,每穴4—5粒,實行寬窄行播種,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60厘米,每畝留苗1400株左右。
八、加強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深3—4厘米,每畝追尿素10公斤。一星期後第二次中耕,深8—10厘米;第三次中耕深3—4厘米,在結盤時進行,結合中耕每畝追尿素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結合根部培土;2、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其方法是:戴線手套在開花2—3天後逐個進行觸摸,時間應在上午9—11時,下午16—19時為宜,每隔7天一次,連續2—3次,可增加產量20%以上。
1、苗期田間管理
(1)查苗補種:向日葵出苗期要及時查苗,大片缺苗要及時催芽補種。對缺苗少的地段,在食用向日葵一對真葉時進行帶土座水移栽(方法是先在缺苗的地方挖坑灌水,在水沒有滲完前將苗帶土挖起放入坑內,而後復土或將帶土苗放入坑內覆土後再澆水。
(2)早間、早定:在食用向日葵1—2對真葉間苗,2—3對真葉定苗,留單株,缺苗處邊緣留雙株。
(3)多鋤、深鋤,適時培土:一對真葉時進行淺鋤,2對真葉定苗進行深鋤、細鋤(深度7—250px),苗高50—1750px時結合深鋤培土250px左右。
幼苗期主要有地老虎、黑絨金龜子、金針蟲等蟲害,一經發現立即用鋅硫磷兌水或滅掃劑2000—2500倍液噴殺,同時及時地面鋤草殺卵,適時早澆。
2、中後期田間管理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澆水2—3次,第一水在現蕾前,時間6月初,畝追尿素15—20公斤。第二水在現蕾期,時間在6月下旬,畝追碳銨50公斤。第三水在開花期,時間在7月中旬。8月上旬灌漿期視降雨、風力情況而定,要淺澆快輪,水過地干。
葉面噴肥與輔助授粉及打杈:在向日葵灌漿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g或多元微肥200g兌水30公斤進行噴施,時間以下午6時後或無風雨的陰天,也可在傍晚進行。
在蜂源不足的情況下,在開花盛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利用粉撲或採用花盤接觸法,每隔3—5天進行曲一次,共授粉2—3次,時間上午9—11時,下午4—6時,陰雨天禁授,以降低空殼率。在食葵生育期(一般是現蕾期以後)發現分枝要立即打掉。
病害防治:為防治菌核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菌核凈800倍液在初花期將葯噴在花盤的正反兩面,隔10天再噴葯一次。
為防治銹斑病,一般可在8月上旬,每畝用15%三唑酮可濕職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進行噴施,時間要選擇在陰天或下午6時以後進行。
九、收獲
當全田油葵花盤背面呈現黃白色、莖稈變黃,中上部葉片退綠變黃,果皮呈現本品種固有顏色和斑紋,即可進行人工收獲;當植株莖稈變黃,葉片枯萎下垂或脫落,花盤黃褐色,舌狀花凋萎脫落,果皮堅硬時即可進行機械收獲,作到顆粒歸倉。獲後立即攤開晾曬,勤翻動、防著雨,晴天晾曬2—3天即可脫粒,脫粒後立即攤開籽粒晾曬,防止發熱霉變,以保商品質量。
十、運輸
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有防雨設施。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有異味的物品混運。
十一、貯存
在清潔、乾燥、通風、無蟲害和鼠害的地方貯存。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發霉、發潮、有異味的物品混存。
⑷ 誰知道怎樣種植向日葵
方法/步驟
第一步:選種
准備好向日葵的種子,向日葵有不同的品種,如果要種在花盆裡的話,可以用觀賞的小棵的向日葵種子,種在大面積的花壇或者院子里的話,建議用食用的類型。
⑸ 向日葵的種植方法
向日葵的種植方法:
1、選地
向日葵栽培應選擇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對較小的地塊。不宜重茬。 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害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
2、種子
培育種子先由溫水泡過,再以種子尖端朝下種植在土中,約4~5天即可發芽。
3、播種
(1)播期 當125px土層溫度5℃即可播種。播期選擇的基本原則是:第一,根據鹽鹼發生規律,適當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開鹽鹼為害;第二,根據品種生育期進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據發病規律調整播期,使其避開病害多發季節;第四,根據生長特性調整播期,使開花灌漿期避開28℃以上高溫天氣
(2)葵的發芽率和出苗率低於油葵,頂土能力也不如油葵。為保證出苗株數,實際播量比計算播量應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種植密度大則花盤小籽粒小;密度小則花盤大籽粒也大。在既保證產量、又保證商品性的前提下,667平方米保苗株數應保持在3000株左右為宜,行距60—1750px,株距30—875px。播量根據品種特性和栽培要求確定播量。一般人工點播每667平方米需種600克,機播需種700克。
(3)帶種肥 食葵生育期較長,而且植株高大。種肥用量每667平方米穴施或條施磷酸二銨5—8公斤,或三料磷肥10公斤。
(4)播種方式 播種時墒情要好,深度3—100px為宜。播種方式採用:
①人工或機力作畦,點播或開溝條播;
②精量點播,每穴1—2粒。乾旱地區可採取深開溝淺覆地的方法,將種子播在墒情較好的濕土上。
(5)食用向日葵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annuusL.),是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莖直立,圓形多稜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
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葵花籽。
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於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後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於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向日葵又名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英文名「sunflower」雖與其向日特性多少有些關聯,名稱主要還是來源於其金色花朵開放時酷似驕陽的形態,於16世紀至17世紀間從拉丁語中的太陽花——「flos solis」借譯而來。向日葵的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名稱分別為「tournesol」,「girasol」和「girasol」,同漢語名稱一樣,也是基於「向日」這一特性來命名的。
⑹ 向日葵怎樣種
1.選種:觀賞類向日葵的話,要選擇小棵類的向日葵種子,注意挑選成熟的比較飽滿的瓜子。
2.播種:播種要在氣溫大約在二十攝氏度左右的時候播種。播種前要將種子催芽,用潤濕的紗布把種子包裹好,放在房間的向陽處,等兩三天種子就會冒出芽來。播種時要將種子尖的一頭朝下,插進土壤中,注意不要插太深。種進去後再覆一層薄土,用噴壺噴水,讓土壤保持濕潤的狀態,然後將其放在室內有陽光的地方養護。若是養在室外則要及時補水,不能讓土壤發干。
⑺ 向日葵的種養方法
一 輪作選地備耕
(一) 輪作 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過度消耗,地力難以恢復。向日葵病害如菌核病、銹病、褐斑病、霜霉病、葉枯病、,以及葵螟、蠐螬、小地老虎等,都會因連作而為害加劇。
(二)選地 葵花具有抗旱耐鹼的特性,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種植,但鹽鹼過重的地塊不宜種植。向日葵雜交種應種植於較好耕地上,產量、品質尤其明顯,產出比大,收入頗豐,有條件的農戶盡可能地利用好地種植為宜。
(三)整地 葵花為深根系作物,因此種植葵花的地應在秋季用大中型拖拉機深耕,深度要達到30厘米左右,澆好秋水。
二 施 肥
(一)需肥特性 據試驗每生產100公斤向日葵子實,需純N3.3—6.1公斤,純 1.5—2.5公斤,純 6.3—13.9公斤。向日葵需鉀量高於其他作物。
從現蕾到開花特別是從花盤形成至開花,是向日葵養分吸收的關鍵時期。出苗至花盤形成期間需磷素較多,花盤形成至開花末期需氮較多,而花盤形成至蠟熟期吸收鉀較多。
(二)施肥技術
1、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可以為向日葵持續提供養分。基肥施用量,一般畝施1500—2000公斤。施用方法有撒施、條施和穴施三種。
2、種肥 常規品種如星火花葵每畝施磷二銨8—10斤加「三元」復合肥10斤;向日葵雜交種每畝施磷二胺30斤加「三元」復合肥20斤。
3、追肥 向日葵需在現蕾期之前追肥,每畝施尿素40—50斤。
三 播 種
(一) 品種 食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種有:常規種,三道眉、星火花葵、星火黑大片和美二花葵等;雜交種,進口迪卡牌DK119、國產DK119以及RH118、RH3148、RH3708、RH3138、美葵138等。油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種有:S33(澳33)、S47、G101、Kws303、kws203、康地102等。
(二) 播種期 葵花一般在10厘米土層溫度連續5天達到8一10攝氏度時即可播種。一般我縣常規品種適宜播種期為4月下旬。雜交品種生育期大於105天一般播期為5月10日左右;生育期小於105天一般播期為5月下旬。
(三)播種方法 葵花種植以單種為好,最好集中連片種植,但也可以在地埂及溝沿上種植。播種一般採用玉米點播器點播,也可用鋤頭開溝或鏟子點播,播種深度以3——5厘米為宜。
(四)種植密度
1、常規品種:採用大小行種植,覆膜種植大行3尺,小行2尺,株距1.2尺,畝留苗2000株;不覆膜大行距2.8尺,小行距1.4尺,株距1.3,畝留苗2198株。
2、食葵雜交種:採用大小行覆膜種植,大行2.4尺,小行1.2尺,株距1.2尺,畝留苗2770株。
3、油葵雜交種:採用大小行種植,大行2.4尺,小行1尺,早熟品種如G101、S33等株距9寸,畝留苗3900株左右;晚熟種如S47、S40等株距1尺,畝留苗3500株。
(五)種子處理 近年來地下害蟲嚴重,播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具體方法為:用40%的甲基異柳磷1兩對水6—8斤噴拌種子60斤,悶種6小時,待種子陰晾七成干後即可播種。
四、 田 間 管 理
1、間苗定苗 向日葵苗期生長快,發育早,為防止幼苗擁擠、徒長,當幼苗出現1對真葉時即應間苗。隨之,當2對真葉時就應定苗。病蟲害嚴重或易受鹼害的地方,定苗可稍晚些,但最晚也不宜在3對真葉出現之後。
2、中耕除草 向日葵田一般鋤三次。第一次結合間苗進行除草;第二次結合定苗進行鏟鋤;第三次中耕除草在封壟之前進行。中耕的同時,應進行培土,以防倒伏。
3、澆水 葵花屬比較耐旱的作物。一般苗期不需澆水,適當推遲頭水灌溉時間,葵花現蕾期之前澆頭水,開花期澆二水,灌漿期澆三水,整個生育期一般澆水三次即可。後期澆水應注意防風,以免倒伏。另外,若遇連雨或持續高溫乾旱,應酌情少澆水,同時進行葉面噴水。特別注意葵花開花以後不可缺水,做到「見干見濕」的原則。
4、打杈和人工授粉 有的向日葵品種有分枝的特性,分枝一經出現,就會造成養分分散,影響主莖花盤的發育。因此,當植株出現分杈,應及時打掉。
向日葵主要靠蜜蜂傳粉。養蜂授粉,既可減少向日葵空殼率,又可採收蜂蜜,一舉兩得。在蜂源缺乏的地方,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結實率。人工授粉的時間,可在上午9—11時左右進行。這時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
五 葵花的收獲與貯藏
1、適時收獲:葵花成熟時的植株特性表現為:莖桿變黃,上部葉片變成黃綠色,下部葉片枯黃下垂,花盤背面變成褐色,舌狀花朵乾枯脫落,苞葉黃枯中變成本品種持有顏色,黑中透亮,帶有小白條紋,種仁里沒有過多水份,此時收獲最為理想。
2、脫粒晾曬:將收獲的葵花頭平攤於場上, 晴天晾曬2——3天,粒變小松動,用機械、木棒或鏈枷敲打,機械脫粒可能造成碎籽或脫色等。
將脫粒產品經過曬風場後,雜質在2%以下,水份10%以下,即種皮堅硬,手指按壓較易裂開,籽仁用手碾磨較易破碎時,便可進行裝貯,裝貯時須分級包裝,嚴禁與其他品種葵花混裝,銷售分級出售,可明顯增加效益。
葵花收獲後應注意貯藏條件,即應在低溫、乾燥、通風環境下貯做到防潮隔濕、通風防漏等。此外,本品種為雜交種,種植一年後不能留種,否則造成品質下降。
六 防治病害
在向日葵生產過程中,及時防治病害,作好向日葵的保護工作,是保證向日葵正常生育、高產穩產的重要環節。
向日葵病害種類很多,為害較重。目前,國內外向日葵主要病蟲害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銹病、黃萎病、灰腐爛病、露菌病和淺灰腐爛病等。茲將我縣常發生的幾種病害分述如下:
(一)向日葵菌核病
向日葵菌核病(Sclerotinia Libertiana Fuck.),又名白腐病,是向日葵主要病害之一。除為害向日葵外,也為害大豆、煙草、西葫蘆、大麻、胡蘿卜和芹菜等作物。
病症 向日葵菌核病在整個生育期間都發生,主要為害莖稈和花盤。受害植株逐漸地凋謝直乾枯,花盤腐爛。在苗期感病,即使形成了花盤和花朵,植株也會死亡。在生長後期感病會減產一半,千粒重和含油量都顯著降低,而皮殼率增高。
莖部發病時,如氣候潮濕,病部表面有白色絨毛狀的薄膜,即病菌的氣生菌絲體。在氣候乾燥的時候,則病部褪色,形成灰白色圓形或橢圓形的同心輪紋。在莖內產生不定形的黑色菌核。
莖的組織被腐蝕以後,往往發生破損、折斷現象,引起植株死亡。該病如發生在靠近地表莖基部時,即使莖部沒有遭受破損,也會因水分供應受阻而凋萎。
花盤受害時,花盤組織從底面到表面滿布白色絨毛狀菌絲層,內有黑色菌核,組織腐爛。菌核往往連接成網狀。
種子的了葉和胚受到破壞,多半腐爛,在其內常形成菌核。
另外,據資料介紹,還有一種學名叫Sclerotinia Selerotio-rum(Lib.)de Bary的菌核病,莖部被害病株外觀頗似黃萎病,葉片和葉脈間變黃,但仔細觀察,呈褐色水浸狀,逐漸軟化;若花盤受害,則花托局部或全部變褐軟化腐敗,故稱「爛頭病」。
發病規律 向日葵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隨殘株病體落於地表或混入種子中越冬,翌年春季在土壤水分充足時,由菌核生出子囊盤,放出子囊孢子,侵染寄主。子囊盤放出孢子的時間很長。病株表面表成的菌絲,在乾燥的環境條件下,能變成粉末狀態,借風傳播。植株各部分的染病,主要是病菌多次侵染的結果,而不是菌絲在寄主內有散發性。高濕度易引起該病大發生。
防治方法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應以預防為主,從各方面設法不讓病原菌進入土壤,故應抓好以下幾點:
(二)向日葵銹病
向日葵銹病(Puccinia helianthi Sehw, )發生較為普遍,是吉林、黑龍江等向日葵產區主要病害之一。發病以後,由於同化作用遭到破壞,不但種子不減產30—50%,而且種子含油量也顯著降低,甚至可以達到絕產的地步。
病症 向日葵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及萼片。5—6月份葉兩面產生黃褐色斑點,斑點內有褐色小點微露,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以後葉背面病斑處長出許多黃色小粒,即病原菌的銹子腔。7月份,一般葉片背面生圓形至橢圓形成的褐色小皰斑,表皮破裂後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與夏孢子。孢子堆用手可以擦掉。後期,植株接近收獲時,逐漸形成黑色小皰斑,露出大量黑褐色的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堆及冬孢子,嚴重時葉片上布滿皰斑,使葉片早期枯死。
防治方法 向日葵銹病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病害,一旦流行即能造成嚴重減產。因此,必須加強對銹病的調查,根據病情、苗情和氣候條件,綜合分析銹病的發生發展趨勢,及時防治,把銹病消滅在流行之前。
向日葵銹病的防治,應採取以選用抗銹品種為主,葯劑防治和栽培措施為輔的綜合措施。
⑻ 教我怎麼種植向日葵。
第一步:選種
准備好向日葵的種子,向日葵有不同的品種,如果要種在花盆裡的話,可以用觀賞的小棵的向日葵種子,種在大面積的花壇或者院子里的話,建議用食用的類型。
⑼ 向日葵的播種方法
1、播期選擇的基本原則是:第一,根據鹽鹼發生規律,適當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開鹽鹼為害;第二,根據品種生育期進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據發病規律調整播期,使其避開病害多發季節。
2、葵的發芽率和出苗率低於油葵,頂土能力也不如油葵。為保證出苗株數,實際播量比計算播量應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種植密度大則花盤小籽粒小。
3、食葵生育期較長,而且植株高大。種肥用量每667平方米穴施或條施磷酸二銨5—8公斤,或三料磷肥10公斤。
4、播種方式採用:人工或機力作畦,點播或開溝條播;精量點播,每穴1—2粒。乾旱地區可採取深開溝淺覆地的方法,將種子播在墒情較好的濕土上。
向日葵四季皆可,向日葵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陽以外,它的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擺飾,它的種子更具經濟價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愛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
向日葵的品種可分為「觀賞用」品種或「食用」品種,觀賞用品種特徵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因此適合栽種於盆栽中;
食用品種則植株較為高大,種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長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長相當迅速,通常種植約兩個月即可開花,其花型有單瓣、重瓣或單花、多花之分,花期相當長久可達兩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