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孩子備皮是自己做還是護士做
都可以
如果自己可以做就自己做
一聽到「備皮」兩個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備皮。備皮其實是為了方便手術,剔除相應位置的毛發並進行表面清潔。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會剃除陰毛的尷尬,這叫做會陰備皮。除去陰毛後,醫生才方便對順產的准媽媽進行會陰傷口的消毒、縫合。
備皮是什麼意思
通俗來將,備皮是指手術時,在手術的相應部位剃除毛發並進行體表清潔的手術准備,是對外科手術的患者在術前進行手術區域清潔的工作,可不僅僅是清除體毛那麼簡單,還包括皮膚的清洗,有時術前還要做皮膚碘伏擦洗等。
備皮是一個專業的說法,其實就是去除有礙手術的一些毛發,像分娩時,有些孕婦要掛掉陰毛,大家都知道,卻不知道在醫學上的叫法。備皮的目的是在不損傷皮膚完整性的前提下減少皮膚細菌數量,降低手術後切口感染率。
備皮的目的是在不損傷皮膚完整性的前提下減少皮膚細菌數量,降低手術後切口感染率。
備皮的方法
1、剃毛法
備皮的方法有2中,其中一種就是剃毛法。它是傳統的骨科術前備皮方法,指連續3日3次准備皮膚,3次更換無菌巾包裹。由於這種方法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及細菌移生,尤其是術前1日剃毛可使細菌移生現象增加而且會給患者造成疼痛等不適,同時大大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2、化學脫毛法
備皮的第二種方法是化學脫毛法,這種比較常用到方法。化學脫毛法是指術前一天使用脫毛乳劑代替臨手術前濕剃的可用性與優越性。
化學脫毛法相對來說比剔毛法更加安全。備皮器法是通過上下兩排刀頭,貼近皮膚的一排不運動,而上排快速運動以達到剪切毛發的作用。ARON,CDC,與APIC的指南都表明,使用備皮器進行備皮能夠有效減少對表皮傷害的可能性,從而降低手術切口感染。
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使用不同的備皮方法,對毛根的殘留及皮膚的完整性的影響。使用剃刀後,毛根為斜切面,皮膚可能有小的損傷,而使用化學脫毛劑後,毛發完全去除,使用備皮器,會殘留較為完整的毛根,皮膚也可以保持完整性。
備皮的原則
1、在手術中,除非毛發妨礙手術操作,否則不要備皮;
2、如必須備皮,要按嚴格的衛生要求,使用專用備皮器或者脫毛劑,否則容易傷到皮膚,受到感染;
3、備皮時要十分小心,盡量保持皮膚完整性;
4、盡量靠近手術開始時間以進行備皮,提前備皮會增加感染的幾率。
剖腹產如何備皮
在媽媽網上,很多媽媽說到分娩尷尬事時,被刮掉陰毛最難以啟齒。其實,分娩刮掉陰毛雖然尷尬,確是必不可少的。剖腹產術前備皮按腹部手術備皮的要求,常規剃除上至劍突,兩側至腋中線,下至大腿內側上三分之一的毛發及全部陰毛,作為一項護理常規執行多年。
對術前備皮只剃除腹部(上至臍中線,兩側至腋中線)及陰阜上三分之一毛發的產婦進行觀察,並與術前備皮按腹部手術要求(上至劍突,兩側至腋中線,下至大腿內側上三分之一及全部陰毛)備皮的產婦作為對照組。
備皮基礎護理知識
1、備皮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手術時毛發掉入傷口,形成異物而引起感染。
2、根據手術部位向患者說明備皮的范圍,對於隱私部位護士會注意遮擋。
3、患者在備皮時如有不適,可隨時告訴護士。
4、備皮時告訴患者不要緊張,以免由於肌肉緊張痙攣而刮破皮膚。
5、備皮後,囑患者洗澡,更換干凈衣服,剪除指甲,不能自理者護士協助其清潔,更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感謝患者,家屬的配合。
備皮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手術准備,但是操作要求其實挺高的。備皮時先檢查手術區皮膚是否完整,有無破裂、皮疹、灼燒、感染等。然後用溫水與肥皂反復擦洗皮膚上污垢及沒脂,剃除手術區域和切口周圍15~20cm范圍內毛發,並督促能活動的病人自行沐浴、洗頭發、修剪指(趾)甲,更換清潔衣褲。
對骨、關節手術區域皮膚准備要求更為嚴格,一般在手術前3日開始准備,並用75%酒精消毒,治療巾包紮。務皮時需注意:切勿剃破皮膚,勿使病人受冷感冒,有條件備皮應在治療室進行,若在病室內必須用屏風遮擋。
② 備皮的范圍有哪些
顱腦手術 剃凈全部頭發及頸部毛發,保留眉毛 眼部手術 前額發際至鼻毛,保留眉毛,內眼手術應減睫毛 頸部手術 唇下至乳頭水平線,兩側至斜方肌前緣,保留腋毛 胸部手術 鎖骨上部至臍水平,前至健側腋前線或超過鎖中線,後側超過正中線,包括患側腋下。乳房手術還應包括同側上臂三分之一 上腹部手術 乳頭連線至恥骨聯合水平,兩側至腋後線,包括剔除陰毛,清除臍部污垢(可用汽油或松節油棉球等) 下腹部手術 劍突至大腿上三分之一的前、內側及外陰部,兩側至腋後線 腎區手術 乳頭連線至恥骨聯合,兩側均超過正中線,清除臍部污垢 腹股溝部及陰囊手術 臍部水平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兩側至腋後線,包括外陰部並剔除陰毛 會陰部及肛門手術 髂前上棘連線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包括會陰部及臀部 四肢手術 以切口為中心上下各超過20cm,一般為整個肢體 骨科病人手術前皮膚備皮范圍: ( 1)頸部手術(前路):上至頜下緣,下至乳頭水平線,左右過腋中線。 ( 2)頸部手術(後路):剃頭,頭頂至肩胛下緣,左右過腋中線。 ( 3)胸椎手術(後路):第七頸椎至第十二肋緣,左右過腋中線。 (4)胸椎手術(側後方):上至鎖骨上及肩上,下至肋緣下,前後胸都超過正中線20cm. (5)腰椎手術(前路):乳頭下方至大腿上1/3,左右過腋中線,包括剃去陰毛。 (6)腰椎手術(後路):肩胛下角至臀溝,左右過夜中線。 (7)上肢前臂手術:上臂下1/3至手部,剪指甲,如果是臂叢麻醉則包括剃去腋毛。 (8)上肢手術:肩關節至前臂中段,如果是臂叢麻醉則包括剃去腋毛。 (9)手指手術:肘關節至手指,剪指甲,臂叢麻醉則包括剃去腋毛。(10)下肢髖關節手術:肋緣至膝關節,前後過正中線,剃陰毛。(11)膝部手術:患側腹股溝至踝關節。(12)小腿手術:大腿中段至足部。(13)足部手術:膝關節至足趾。上腹部手術:從乳頭至恥骨聯合平面,兩側至腋後線。下腹部手術:從劍突至大腿上1/3前內側及外陰部,兩側到腋後線。
③ 包皮手術前,怎麼備皮
病情分析:包皮手術一般不需要剃毛備皮的意見建議:除非陰莖上也長了毛,否則包皮環切術是不需要剃毛備皮的,僅需要常規手術消毒即可以.術後注意保持傷口衛生,不要讓尿液浸濕紗布.祝手術順利!
④ 如何使用 一次性使用備皮包
一次性使用備皮包由備皮刀、一次性使用PE手套、海綿刷、塑料鑷、醫用紗布片、無紡布膜巾、備皮包托盤組成。備皮包應無菌,主要供外科、婦產科術前在普通病房剃除手術部位體毛用。
根據研究人員的改進,護理人員為患者使用脫毛劑之前,備45℃的溫水,用溫毛巾濕敷軟化局部毛發約5 分鍾後,打開醫用備皮包,戴上一次性檢查手套,在手術區域靠近毛發根部,塗抹脫毛劑約2-3 mm 厚,覆蓋體表10分鍾後,用溫水洗去脫毛劑和毛發,用消毒濕巾或紗布擦拭乾凈。相對於常規備皮,這樣的備皮方法利於毛發中斷,使得脫毛皮膚干凈的概率更大。發現患者體毛發較密較長的,可用剪刀剪短至1厘米後使用脫毛劑。
從傳統的備皮方法到現代的改良備皮法,其基本觀點都是在充分清潔手術區域皮膚的基礎上,盡量保持皮膚屏障的完整性,減少不必要的損傷。現代的醫用備皮包可廣泛應用於心胸外科、顱腦外科、整形以及恥骨部、會陰、腋下等褶皺皮膚的術前備皮,解除剃刀備皮的不足,避免患者的尷尬和痛苦,同時降低手術切口的外源性感染。
棉球是消毒用 粉是用來潤滑手的方便帶手套。備皮包內有一盒粉,是一小盒子你打開後撒在陰毛周圍,有一刀架,和你們男士剃鬍須一樣的刀架。有一雙手套戴上拿著刀架剃鬍須一樣剃,注意不要傷著皮膚了。剃完陰毛後有一張紗布,用它擦好該處即可,洗個澡等待手術。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⑤ 簡單描述備皮操作步驟
簡單描述備皮操作步驟
備皮的目的是讓手術區域出現感染的機會減少,更利於手術切口的癒合。用品:備皮刀、滑石粉(或剃毛膏)、濕巾或水洗。操作步驟:充分暴露備皮區域,以滑石粉(或剃毛膏)塗抹備皮區域,用備皮刀仔細剔除備皮區域的毛發,後用濕巾或水洗清理剔除的毛發。注意事項:動作要小心仔細,如果有傷口,則盡可能使毛發不進入傷口范圍內。有皮膚皺褶的地方,需使皮膚皺著伸展開,在進行剃除毛發的操作。
⑥ vp的備皮方法
手術前備皮的目的是在不損傷皮膚完整性的前提下減少皮膚細菌數量,降低手術後切口感染率。外科術前備皮大體分為剃毛備皮法及不剃毛備皮法兩大類。傳統的剃毛備皮是簡單地剃除表面毛發,20世紀20年代起,醫務人員便將其列為護理常規。
⑦ 備皮的備皮方法
是通過上下兩排刀頭,貼近皮膚的一排不運動,而上排快速運動以達到剪切毛發的作用。ARON,CDC,與APIC的指南都表明,使用備皮器進行備皮能夠有效減少對表皮傷害的可能性,從而降低手術切口感染。
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使用不同的備皮方法,對毛根的殘留及皮膚的完整性的影響。使用剃刀後,毛根為斜切面,皮膚可能有小的損傷,而使用化學脫毛劑後,毛發完全去除,使用備皮器,會殘留較為完整的毛根,皮膚也可以保持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