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中有哪些描寫手法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作精細的描繪、摹寫,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描寫方法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對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
2.行動描寫(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5.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與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會環境描寫,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
另外,根據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又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編輯本段]按特徵分類●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葯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這里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
從描寫對象上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景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
景物描寫包括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等。
從描寫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飾、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重要方法。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動作描寫是以人物的動作,行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主要作用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劃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景,動態物體和靜態物體的描寫 。
2. 作文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的方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方法。正面描寫方法主要有對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側面描寫則是一些對於其他的人物、事件敘述和描寫,在其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
3. 作文中有哪些描寫手法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氣氛;引出下文或為後文做鋪墊埋伏筆;點明時令、地點、人物;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承上啟下。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4. 語文中有哪些描寫手法表現手法
描寫手法和表現手法是同一種意思,具體手法有運用「五覺」法、借物抒情法、托物言志法、物品自述法、三江並流法。
1、運用「五覺」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顏色、形狀;耳朵可以聽到各樣的聲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頭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澀;皮膚可以感知物品的軟硬、冷熱。我們描寫物品時,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感受來寫物品的特點。
採用「五覺」法來描寫物品,要注意圍繞物品最主要的特點寫,切忌支離破碎。此外,還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描述。
2、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們在描寫物品時,把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運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關鍵是找准物品的特點與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的地方,使物品與感情相統一,使感情有所依託。
3、托物言志法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4、物品自述法
物品自述法是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物品。因此要物品具有人的特點,就需在具體描寫時,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注意准確地把握物品的特徵,做到人格化後的物品既體現了人的特點。
這樣又不失去物的本色,還讓物品具有人的特點,使物品顯得形象生動,吸引讀者的興趣,鮮明地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質特點,物品描寫則顯真實自然。
5、三江並流法
這種手法的文章除了在開頭、結尾之外的主體部分中,用三個反問段落作為文章的主題部分,圍繞主旨並列展開。一般來說,主體部分每個段落的開頭句為段落的中心句,且這些段落的中心句在結構上要基本相同或相近,最好能在段與段之間形成排比之勢,這樣能使文章文意清楚、層次分明。
5. 作文中描寫手法有哪些
人物描寫:1.外貌描寫2.行動描寫3.語言描寫4.心理描寫5.神態描寫
環境描寫:1..自然環境描寫 2.社會環境描寫
另外,根據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又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簡單來說就是外貌,神態,心理,語言,肖像描寫、動作、
6. 文章的寫作手法有哪些一般有哪幾種
文章常見的寫作方法有5種,分別是托物言志、夾敘夾議、欲揚先抑、首尾呼應、設置懸念等,具體介紹如下:
1、托物言志:是指作者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因此作者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性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玩味的基礎上,進而准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2、夾敘夾議:它要求一面敘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對這件事進行分析、評論。這種寫作方法筆法靈活多變,生動活潑,還可以起到總起、提示、過渡和總結等作用,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寫對象的意義。
3、抑揚:指的是在同一表達過程中,對特定的描述對象進行「揉直使曲、疊單使復」的褒貶或渲染,使所描述對象的某些方面前後形成反差,從而欣起波瀾,收到強烈藝術效果的一種藝術手法。
有抑有揚就有跌宕、曲折,使藝術作品搖曳多姿,形成波瀾起伏之勢,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抑揚一般可分為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未揚先抑、揚中有抑、揚中有揚、明揚實抑等幾種。在運用抑揚這一藝術手法時,一定要顧及所描述對象內在和外在的特徵,注意抑揚的比重。
4、首尾照應: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所表達的意思相同,可以更強烈地突出中心,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更好地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也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
5、設置懸念: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設置一個疑問或矛盾沖突,以
7. 寫作手法都有哪些寫作手法有哪些
寫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為記敘(敘事)、議論、描寫(景、物)、抒情、散文等,作文類型不一樣寫的方法也不一樣:
寫人的文章抓住人物分析:
在小學階段,寫人的文章一般情況下是以記敘文為主,在閱讀這一類型的文章時,小學生應當抓住對人物的外貌、語言以及內心心理的動態的描寫。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還應該注意分析,描寫的這些人所處的環境、所經歷的事情,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節部分,進行具體分析。
敘事類的文章要抓住四大要素:
敘事類的文章,也是小學階段語文課本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文章,閱讀這一類型的文章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抓住四個要素,那就是時間、地點、事件、人物,通過這四個要素的閱讀,可以有效全面地掌握文章的主體內容,並且還可以加深記憶,掌握這四個要素之後,可以使用邏輯性思維來進行閱讀。
寫物的文章要抓住描述方法:
在閱讀寫物類的文章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抓住描述物體的方法。而這種類型的文章之所以出現在課本當中,主要是讓同學們要掌握描述物體的方法,比如說有擬人、類比等等這些修辭方法,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緊緊抓住。
寫景類的文章注意作者的心理動態:
寫景類的的文章也是非常常見,這一類文章一般情況下都是作者借景抒情。所以同學們在閱讀寫景類的文章的時候,只要抓住文章作者的心理動態變化就可以了,比如是否通過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小學階段是語文打基礎最重要的階段,如果孩子還能學習像「精英特速讀」一類的專業閱讀訓練,提升閱讀效率的話,語文一定不會差,當然掌握了高效閱讀法後再輔以分類閱讀法,不僅能讓語文學習更加省工省力,還能效率倍增。除此之外,這種類型的文章,著重描寫了景觀的一些特點,而在描寫景觀特點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修辭方法。
議理類文章注意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議理類的文章,其實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這一類的文章可能存在一定障礙,因為這種類型的文章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一個小故事小事例來闡述一個道理。所以在閱讀這種類型的文章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而不要被小故事所欺騙。
說明類的文章要抓住關鍵句子:
說明類的文章主要是對某一事物或某一事情進行解說,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一種文章,對於小學生來說,閱讀這種類型的文章的時候,主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句子就可以了,有的時候這種文章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整個文章的中心思想。
散文類的文章一定要全面把握:
散文是語文中作為常見的一種文章方式,而在閱讀這種類型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全面把握,因為這種類型的文章,裡面既有敘事,又有寫景,還有寫人,以及講道理、擺事實等,所以這種類型的文章現在讀起來相對來說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而且要想掌握這種文章,一定要全面整體把握,十分有必要反復朗讀。
8. 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細節在於觀察,成功在於積累。
——愛默生
描寫是作文里避不開的一個詞兒。
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通過一定的寫作手段(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樸素直白的對話),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
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的作用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體化。
那麼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呢?
一.人物描寫
分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
記憶口訣:「外語動心神」
1、外貌描寫
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襯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語言描寫
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是我傷害了你。」
3、動作描寫
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4、心理描寫
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錢,那就可以買車了!
5、神態描寫
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
二.環境描寫
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渲染當時的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設下鋪墊。
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體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三.細節描寫
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
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
9. 記敘文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寫: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徵,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
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風度、習慣性特點等。肖像描寫的目的是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 態 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描寫技巧
(1)仔細觀察,抓與眾不同的方面,突出特點。 (2)抓住「五官」特點,寫出人物面部特徵。 (3)注意身材體型、服飾打扮,體現人物個性。 (4)區分性別和年齡差異,用詞准確。 (5)注意生活經歷,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經常習慣的動作神態。 (7)表現喜怒哀樂,和神情變化。 (8)抓重點,不可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誇張,聯想等修辭手法。 (10)要有順序。 (11)要真實。
2、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
3、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神態描寫——臉上的表情。
注意外貌描寫和神態描寫的區別:
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例如:他,一個圓圓的臉上鑲嵌著兩只大又圓的眼睛,時而忽閃忽閃,流露出一股可愛的神態,一會眼珠左轉右轉,十分機靈的眨著眼,高翹的鼻子下一張靈巧的小嘴,別看它小,從早到晚就屬它最勤勞。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鬆的西瓜太郎的發型,走起路來忽上忽下,像個不知疲倦的精靈。
神態描寫專指對臉部表情的描寫刻畫,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 她的臉好象綻開的白蘭花,笑意寫在她的臉上,溢著滿足的愉悅; 她聽到這兒,噗哧一聲笑了,就像石子投進池水裡,臉上漾著歡樂的波紋; 他嚇得面色如土,舌頭僵住了,說不出話來。
4、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
──主要是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5、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
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作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
6、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是作文中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一種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寫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說出他的歡樂和悲傷、矛盾和愁郁、憂慮和希望,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7、景物描寫: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