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屬於生物識別方法的包括有哪些

屬於生物識別方法的包括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0 02:23:14

⑴ 生物識別有哪些種類

現今已經出現了許多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手掌幾何學識別、虹膜識別、視網膜識別、面部識別、簽名識別、聲音識別等,但其中一部分技術含量高的生物識別手段還處於實驗階段。我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視網膜識別

視網膜識別使用光學設備發出的低強度光源掃描視網膜上獨特的圖案。有證據顯示,視網膜掃描是十分精確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視接收器並盯著一點。這對於戴眼鏡的人來說很不方便,而且與接受器的距離很近,也讓人不太舒服。所以盡管視網膜識別技術本身很好,但用戶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該類產品雖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重新設計,加強了連通性,改進了用戶界面,但仍然是一種非主流的生物識別產品。

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是與眼睛有關的生物識別中對人產生較少干擾的技術。它使用相當普通的照相機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戶與機器發生接觸。另外,它有能力實現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種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掃描設備在操作的簡便性和系統集成方面沒有優勢,我們希望新產品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改進。

簽名識別

簽名識別在應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識別所沒有的優勢,人們已經習慣將簽名作為一種在交易中確認身份的方法,它的進一步的發展也不會讓人們覺得有太大不同。實踐證明,簽名識別是相當准確的,因此簽名很容易成為一種可以被接受的識別符。但與其他生物識別產品相比,這類產品現今數量很少。

面部識別

這是一種相當引人注意的技術,它的性能也經常被誤解。關於面部識別,經常有一些誇張的言論,但實際是很難實現的。比較兩個靜態圖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發現和確認某個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統宣稱能做到後一點,但它們實際上做的是前一種事,這實際並不是生物識別。從用戶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識別的吸引力,但人們對這種技術的期望應該比較現實。面部識別在實際應用中還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術障礙,它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識別方法。2012年,武漢公安正構建一套高精準人像識別系統,建成後能在1秒鍾內比對1億次圖像,瞬間可辨認嫌疑人。

這套系統主要通過安裝在城市道路路口、兩側以及公交車上的25萬個視頻探頭進行圖像採集。視頻監控將捕捉到的人像,與後台數據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徵進行精確比對,可在幾秒內鎖定犯罪嫌疑人。這套系統將在2013年3月投入實戰應用。

面部識別技術應用在很多領域

1、企業、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臉識別門禁考勤系統,人臉識別防盜門等。

2、電子護照及身份證。

3、公安、司法和刑偵。

4、自助服務。

5、信息安全。如計算機登錄、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

基因識別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開展,人們對基因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並將其應用到個人身份識別中。因為在全世界60億人中,與你同時出生或姓名一致、長相酷似、聲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紋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遺傳特性的、獨一無二、永不改變的指征。據報道,採用智能卡的形式,儲存著個人基因信息的基因身份證已經在中國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現。

製作這種基因身份證,首先是取得有關的基因,並進行化驗,選取特徵位點(DNA指紋),然後載入中心的電腦儲存庫內,這樣,基因身份證就製作出來了。如果人們喜歡加上個人病歷並進行基因化驗的話,也是可以的。發出基因身份證後,醫生及有關的醫療機構等,可利用智能卡閱讀器,閱讀有關人的病歷。

基因識別是一種高級的生物識別技術,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還不能做到實時取樣和迅速鑒定,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外,還有通過氣味、耳垂和其他特徵進行識別的技術。但它們現今還不能走進日常生活。

靜脈識別

靜脈識別,使用近紅外線讀取靜脈模式,與存儲的靜脈模式進行比較,進行本人識別的識別技術。工作原理,是依據人類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而使用特定波長光線對手指進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靜脈的清晰圖像。利用這一固有的科學特徵,將實現對獲取的影像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到手指靜脈的生物特徵,再將得到的手指靜脈特徵信息與事先注冊的手指靜脈特徵進行比對,從而確認登錄者的身份。

靜脈識別系統就是首先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從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演算法提取特徵值,通過紅外線 CCD攝像頭獲取手指、手掌、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將特徵值存儲。靜脈比對時,實時採取靜脈圖,提取特徵值,運用先進的濾波、圖像二值化、細化手段對數字圖像提取特徵,同存儲在主機中靜脈特徵值比對,採用復雜的匹配演算法對靜脈特徵進行匹配,從而對個人進行身份鑒定,確認身份。

在巨大的市場發展形勢面前,將靜脈識別產品嵌入到門禁控制系統中的新一代門禁控制產品正隨著前些年的鋪墊而日趨成熟。為了謀求門禁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和趕上門禁市場飛速發展的列車,國內擁有靜脈識別技術的企業整裝待發,謀求爆破式發展。在此基礎上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系列產品,並成功應用到監獄、計劃生育、煤礦、信息安全、金融、教育、社保等行業或部門。而與此同時,眾多門禁企業也正以引入「靜脈」為門禁市場開辟藍海。

步態識別

步態識別,使用攝像頭採集人體行走過程的圖像序列,進行處理後同存儲的數據進行比較,來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中科院自動化所已經進行一定研究。步態識別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具有其它生物識別技術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即在遠距離或低視頻質量情況下的識別潛力,且步態難以隱藏或偽裝等。步態識別主要是針對含有人的運動圖像序列進行分析處理,通常包括運動檢測、特徵提取與處理和識別分類三個階段。

但是制約其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拍攝角度發生改變,被識別人的衣著不同,攜帶有不同的東西,所拍攝的圖像進行輪廓提取的時候會發生改變影響識別效果。但是該識別技術卻可以實現遠距離的身份識別在主動防禦上有突出的性能。如果能突破現有的制約因素,在實際應用中必定有用武之地。

人物識別

人物識別,又叫人臉識別,或稱人像識別,運用人工智慧領域內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特指利用分析比較人物視覺特徵信息進行身份鑒別的計算機技術。人物識別概述 廣義的人物識別實際包括構建人物識別系統的一系列相關技術,包括人物圖像採集、人物定位、人物識別預處理、身份確認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狹義的人物識別特指通過人物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的技術或系統。

人物識別的應用

2010年,物聯網產業被定義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並獲得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十二五"規劃出台後,物聯網成為最耀眼的產業明星。

作為物聯網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應用處在行業快速增長階段。在本次評選活動中也受到了更多關注。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2001年起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迅速,全球生物識別市場根據不同的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電子門禁控制與考勤管理、計算機終端的進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門(人臉識別系統或指紋識別系統)、消費者或商家用於買賣交易及其他多種應用。

⑵ 生物識別是什麼,一般包括哪幾種

是一種技術,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現在像人臉,指紋,虹膜,指靜脈等都算,現在這類的公司也比較多的,像口碑好,名氣大的眼神科技就是

⑶ 生物識別主要的採集方式有哪些

生物識別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包括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等。

⑷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什麼

生物識別技術是指利用人體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的一種技術。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指紋、虹膜、面相、DNA等)和行為特徵(步態、擊鍵習慣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圖象處理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聽覺、語音處理、多感測器技術、虛擬現實、計算機圖形學、可視化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智能機器人感知系統等其他相關的研究。生物識別的生物特徵有手形、指紋、臉形、虹膜、視網膜、脈搏、耳廓等,行為特徵有簽字、聲音、按鍵力度等。
 

⑸ 生物識別技術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1. 指紋識別
實現指紋識別有多種方法。其中有些是仿效傳統的公安部門使用的方法,比較指紋的局部細節;有些直接通過全部特徵進行識別;還有一些使用更獨特的方法,如指紋的波紋邊緣模式和超聲波。有些設備能即時測量手指指紋,有些則不能。在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
指紋識別對於室內安全系統來說更為適合,因為可以有充分的條件為用戶提供講解和培訓,而且系統運行環境也是可控的。由於其相對低廉的價格、較小的體積(可以很輕松地集成到鍵盤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訪問系統中應用的幾乎全部都是指紋識別。

2. 手掌幾何學識別
手掌幾何學識別就是通過測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徵來進行識別,高級的產品還可以識別三維圖象。作為一種已經確立的方法,手掌幾何學識別不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較方便。它適用的場合是用戶人數比較多,或者用戶雖然不經常使用,但使用時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這種技術的准確性可以非常高,同時可以靈活地調整 生物識別技術 性能以適應相當廣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讀取器使用的范圍很廣,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統中,因此成為許多生物識別項目中的首選技術。

3. 聲音識別
聲音識別就是通過分析使用者的聲音的物理特性來進行識別的技術。目前,雖然已經有一些聲音識別產品進入市場,但使用起來還不太方便,這主要是因為感測器和人的聲音可變性都很大。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識別技術,它使用的步驟也比較復雜,在某些場合顯得不方便。很多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相信聲音識別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

4. 視網膜識別
視網膜識別使用光學設備發出的低強度光源掃描視網膜上獨特的圖案。有證據顯示,視網膜掃描是十分精確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視接收器並盯著一點。這對於戴眼鏡的人來說很不方便,而且與接受器的距離很近,也讓人不太舒服。所以盡管視網膜識別技術本身很好,但用戶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該類產品雖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重新設計,加強了連通性,改進了用戶界面,但仍然是一種非主流的生物識別產品。

5.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是與眼睛有關的生物識別中對人產生較少干擾的技術。它使用相當普通的照相機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戶與機器發生接觸。另外,它有能力實現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種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掃描設備在操作的簡便性和系統集成方面沒有優勢,我們希望新產品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改進。

6. 簽名識別
簽名識別在應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識別所沒有的優勢,人們已經習慣將簽名作為一種在交易中確認身份的方法,它的進一步的發展也不會讓人們覺得有太大不同。實踐證明,簽名識別是相當准確的,因此簽名很容易成為一種可以被接受的識別符。但與其他生物識別產品相比,這類產品目前數量很少。

7. 面部識別
這是一種相當引人注意的技術,它的性能也經常被誤解。關於面部識別,經常有一些誇張的言論,但實際是很難實現的。比較兩個靜態圖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發現和確認某個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統宣稱能做到後一點,但它們實際上做的是前一種事,這實際並不是生物識別。從用戶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識別的吸引力,但人們對這種技術的期望應該比較現實。到目前為止,面部識別在實際應用中還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術障礙,它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識別方法。

8. 基因識別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開展,人們對基因的結構和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並將其應用到個人身份識別中。因為在全世界60億人中,與你同時出生或姓名一致、長相酷似、聲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紋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遺傳特性的、獨一無二、永不改變的指征。據報道,採用智能卡的形式,儲存著個人基因信息的基因身份證已經在我國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現。
製作這種基因身份證,首先是取得有關的基因,並進行化驗,選取特徵位點(DNA指紋),然後載入中心的電腦儲存庫內,這樣,基因身份證就製作出來了。如果人們喜歡加上個人病歷並進行基因化驗的話,也是可以的。發出基因身份證後,醫生及有關的醫療機構等,可利用智能卡閱讀器,閱讀有關人的病歷。
基因識別是一種高級的生物識別技術,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還不能做到實時取樣和迅速鑒定,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外,還有通過氣味、耳垂和其他特徵進行識別的技術。但它們目前還不能走進日常生活。

9.靜脈識別
靜脈識別,使用近紅外線讀取靜脈模式,與存儲的靜脈模式進行比較,進行本人識別的識別技術。富士通的PalmSecure™,利用該技術,由離開識別裝置的位置,使用近紅外線拍攝,與預先存儲的靜脈模式進行比較從而進行本人識別。

10.步態識別
步態識別,使用攝像頭採集人體行走過程的圖像序列,進行處理後同存儲的數據進行比較,來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中科院自動化所已經進行一定研究。但是制約其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拍攝角度發生改變,被識別人的衣著不同,攜帶有不同的東西,所拍攝的圖像進行輪廓提取的時候會發生改變影響識別效果。但是該識別技術卻可以實現遠距離的身份識別在主動防禦上有突出的性能。如果能突破現有的制約因素,在實際應用中必定有用武之地。

⑹ 生物識別技術前景可期,你知道生物識別都有哪幾

生物識別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技術應用范圍愈加廣泛

生物識別技術特點與應用分析

生物識別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的指紋、面相、虹膜、DNA等固有生理特性及聲音、步態、筆跡、鍵盤操作習慣等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鑒定。生物識別技術具有不易遺忘、不易偽造、不易被盜、隨時隨地可用等特點,較比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更安全、准確、保密、可靠、方便。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識別技術,已被許多領域利用於身份認定。生物識別技術產品易於與電腦、互聯網及安全、監控、管理等系統配合,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式。

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3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21.7%。2015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已達到130億美元,隨著多重生物識別技術的融合與多元化應用,形成跨生物技術、安防、IT等領域的新興產業,預計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51億美元,5年內年均增速約14%。5年內年均增速約14%。其中,指紋識別市場規模將有130億美元,語音識別將有56億美元、人臉識別為24億美元、虹膜識別將有16億美元、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將有24億美元。

2007-2020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生物識別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用於生物識別的生物特徵有手形、指紋、臉形、虹膜、視網膜、脈搏、耳廓等,行為特徵有簽字、聲音、按鍵力度等。基於這些特徵,人們己經發展了手形識別、指紋識別、面部識別、發音識別、虹膜識別、簽名識別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但其中一部分技術含量高的生物識別手段還處於實驗階段。我國應用於智能家居中的生物識別技術產品是相對發展比較成熟的,如應用最為廣泛的指紋識別,研究發展基本與國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開始了研究,並掌握了核心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

生物識別技術助力保險業發展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在金融保險領域還是一種輔助手段,尚未形成主流應用。隨著生物識別的演算法不斷優化創新,生物識別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將日趨豐富,諸如應用於遠程保險業務(遠程視頻櫃員機可以實現刷臉或刷掌靜脈業務落地)、轉賬取款(傳統的大額轉賬大多需要去櫃台辦理,採用生物識別技術可完全實現自助轉賬取款,用戶無需再到櫃台進行大額轉賬,方便快捷)、支付結算(生物識別支付省去了手機、銀行卡、現金等硬體環境,直接通過生物特徵與賬戶進行關聯,支付時掃描生物特徵,與雲端注冊的生物特徵進行匹配,確認身份即可完成支付)和更便捷的核保核賠等場景。

未來,生物識別技術將會應用到更加復雜的保險服務中,推動各項服務掌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真正在保險領域實現互聯網保險閉環。同時,生物識別技術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存在引發風險的擔憂,應用於保險領域,更需要關注確保身份核驗安全、強化行業標准、完善法律法規等,並且如何在錯綜復雜的實際應用環境中尋求安全性與客戶體驗之間的平衡,這將決定生物識別技術在保險領域能否成為主流應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生物識別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在全球信息化、網路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的應用面會越來越廣,深度會不斷深入,並將呈現出網路化和整合趨勢

⑺ 生物識別技術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根據IBG(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國際生物識別小組)2009年的統計結果,市場已有多種針對不同生理特徵和行為特徵的應用。其中,佔有率最高的就是指紋識別了。生物識別技術比傳統的身份鑒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不易遺忘、防偽性能好、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和隨時隨地可用等優點。
1、指紋識別:實現指紋識別有多種方法。其中有些是仿效傳統的公安部門使用的方法,比較指紋的局部細節;有些直接通過全部特徵進行識別;還有一些使用更獨特的方法,如指紋的波紋邊緣模式和超聲波。有些設備能即時測量手指指紋,有些則不能。在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指紋識別對於室內安全系統來說更為適合,因為可以有充分的條件為用戶提供講解和培訓,而且系統運行環境也是可控的。由於其相對低廉的價格、較小的體積(可以很輕松地集成到鍵盤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訪問系統中應用的幾乎全部都是指紋識別。
2、手掌幾何學識別:手掌幾何學識別就是通過測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徵來進行識別,高級的產品還可以識別三維圖象。作為一種已經確立的方法,手掌幾何學識別不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較方便。它適用的場合是用戶人數比較多,或者用戶雖然不經常使用,但使用時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這種技術的准確性可以非常高,同時可以靈活地調整生物識別技術性能以適應相當廣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讀取器使用的范圍很廣,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統中,因此成為許多生物識別項目中的首選技術。
3、聲音識別:聲音識別就是通過分析使用者的聲音的物理特性來進行識別的技術。現今,雖然已經有一些聲音識別產品進入市場,但使用起來還不太方便,這主要是因為感測器和人的聲音可變性都很大。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識別技術,它使用的步驟也比較復雜,在某些場合顯得不方便。很多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相信聲音識別技術將取得重大進展。
4、視網膜識別:視網膜識別使用光學設備發出的低強度光源掃描視網膜上獨特的圖案。有證據顯示,視網膜掃描是十分精確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視接收器並盯著一點。這對於戴眼鏡的人來說很不方便,而且與接受器的距離很近,也讓人不太舒服。所以盡管視網膜識別技術本身很好,但用戶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該類產品雖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重新設計,加強了連通性,改進了用戶界面,但仍然是一種非主流的生物識別產品。
5、虹膜識別:虹膜識別是與眼睛有關的生物識別中對人產生較少干擾的技術。它使用相當普通的照相機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戶與機器發生接觸。另外,它有能力實現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種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掃描設備在操作的簡便性和系統集成方面沒有優勢,我們希望新產品能在這些方面有所改進。
6、簽名識別:簽名識別在應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識別所沒有的優勢,人們已經習慣將簽名作為一種在交易中確認身份的方法,它的進一步的發展也不會讓人們覺得有太大不同。實踐證明,簽名識別是相當准確的,因此簽名很容易成為一種可以被接受的識別符。但與其他生物識別產品相比,這類產品現今數量很少。
7、面部識別:這是一種相當引人注意的技術,它的性能也經常被誤解。關於面部識別,經常有一些誇張的言論,但實際是很難實現的。比較兩個靜態圖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發現和確認某個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統宣稱能做到後一點,但它們實際上做的是前一種事,這實際並不是生物識別。從用戶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識別的吸引力,但人們對這種技術的期望應該比較現實。面部識別在實際應用中還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術障礙,它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識別方法。2012年,武漢公安正構建一套高精準人像識別系統,建成後能在1秒鍾內比對1億次圖像,瞬間可辨認嫌疑人。
這套系統主要通過安裝在城市道路路口、兩側以及公交車上的25萬個視頻探頭進行圖像採集。視頻監控將捕捉到的人像,與後台數據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徵進行精確比對,可在幾秒內鎖定犯罪嫌疑人。這套系統將在2013年3月投入實戰應用。

⑻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1、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身體特徵如指紋、靜脈、掌型、視網膜、虹膜、人體氣味、臉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為特徵如簽名、語音、行走步態等。生物識別系統則對生物特徵進行取樣,提取其唯一的特徵轉化成數字代碼,並進一步將這些代碼組成特徵模板。


2、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主要是通過人類生物特徵進行身份認證,這里的生物特徵通常具有唯一的(與他人不同)、可以測量或可自動識別和驗證、遺傳性或終身不變等特點。



(8)屬於生物識別方法的包括有哪些擴展閱讀:


1、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


2、人臉與人體的其它生物特徵(指紋、虹膜等)一樣與生俱來,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復制的良好特性為身份鑒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我國第二代身份證便實現了指紋採集,且各大智能手機都紛紛實現了指紋解鎖功能。與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相比,指紋識別早已經在消費電子、安防等產業中廣泛應用,通過時間和實踐的檢驗,技術方面也在不斷的革新。

⑼ 生物識別技術有幾種

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鑒定。說到生物識別的幾種技術,我們日常中最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就是指紋識別儀了吧。

指紋識別儀,是通過比較不同指紋的細節特徵點來進行鑒別的,要知道人的指紋具有唯一性,指紋相似度高達99%以上的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為同一人了,也因為指紋識別儀操作簡單,快捷,而成為生物識別領域使用最廣的一種技術。主要使用有公司考勤、安全防盜口、網上身份認證、銀行金庫口系統等等。甚至現今的手機,電腦上面都使用到了指紋識別。

再就是人臉識別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刷臉。以前常說的「靠臉吃飯」,在馬雲把人臉識別技術引入到支付寶之後,終於實現了。人的面容各異,即便是一對孿生兄弟也可以使用人類學方法測量發現差異。人臉識別技術可以根據,面部特徵的區別,利用特殊的演算法,識別出,兩張臉是否屬於同一人。現階段來說「刷臉」使用的范圍還不算太廣,畢竟,這對人們隱私的侵犯遠遠大於指紋探測儀。

聲音識別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錄入使用者的聲音,進行對比來確定身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一般上來說比指紋識別技術更方便,但它確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准確率太低,如果主人因感冒或咽喉腫痛導致聲音嘶啞,可能就會被系統錯認,從而無法使用該語音識別系統。又或者有模仿大師直接模仿使用者的聲音,也有很大的幾率騙過語音識別系統,所以這種技術,使用上遠不及方便度沒它高的指紋識別儀。

最後是掌靜脈識別技術,掌靜脈識別技術是一種安全度極高的生物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近紅外線感應器採集手掌靜脈分布特徵值經加密處理成不可逆的計算機數據放置於資料庫中,在需要身份認證時,再次採集掌靜脈數據並與資料庫進行比對來識別個人身份。手掌的紋路是遠遠多於手指上的紋路,如果說指紋識別儀還有不小的幾率被人破解的話,掌靜脈識別儀就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整個手掌紋路完全一樣的人,而且,想拓印掌紋也比拓印指紋要難得多,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當然,生物識別技術不止這么幾種,具體的,你可以去網路搜下

閱讀全文

與屬於生物識別方法的包括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站儀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235
天然氣自動上水器安裝方法 瀏覽:991
向大大護墊使用方法 瀏覽:625
lol圖標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9
二次元防盜的正確方法 瀏覽:989
徒手鍛煉胸部的方法 瀏覽:492
快速正錢方法 瀏覽:174
樓梯的構造計算方法 瀏覽:553
紅掌的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225
凈化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720
ve使用方法 瀏覽:448
採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878
天貓快速下店方法 瀏覽:461
疤克正確的塗抹方法視頻 瀏覽:993
男士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3
腺肌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37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4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501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