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要野釣卻不會調漂,應該採用什麼辦法
調漂的方法比較多,但是在野釣中使用的其實就那麼幾種。這是因為野釣中小魚多,也常有刮風走水的情況,所以凡是釣靈的調漂方法在野釣中基本都很少使用。無鉤調漂從靈鈍的角度來說,是鉛墜懸浮狀態下的最鈍狀態,再鈍一點就變成了鉛墜躺底,在野釣中極為好用。介紹下無鉤調漂的標准步驟以及其中的優勢,不知道怎麼應對魚情,不妨就用這種調漂方法。
2、如果餌料很重,比如說釣草魚或者釣青魚時,往往需要使用較大的餌團,會出現一顆餌料就能壓下浮漂所有目數的情況,遇上這種情況也可以使用無鉤調漂。因為無鉤調漂忽略了魚鉤重量,也就忽略了餌料重量,是極為適合底釣大魚的一種調漂方法。好處還在於凡是使用搓餌,都會出現時大時小的情況,用無鉤調漂就不會出現釣目忽高忽低,影響靈鈍的情況。
3、無鉤調漂的釣目是一個區間,比如說我們使用其他的調漂方法時,上拉浮漂往往釣目往往會增加。但是無鉤調漂會有一個區間釣目不會發生變化,從水底的狀態來看當上拉浮漂座時子線更加鬆弛彎曲,鉛墜距離水底越來越近,所以這里是有一個區間的。當釣目大於了我們半水無鉤的目數,那基本可以說明鉛墜開始觸底了。
這個理論也經常用在冬釣上,因為冬季不釣靈,不少釣友喜歡調低目釣高目,冬季魚鉤使用的又比較小而且輕,釣目大於調目太多,就成了鉛墜躺底的狀態,這個狀態就不適合冬釣輕口魚。所以就算調低釣高,也不能胡亂調。
進入初夏階段,到了釣大魚的好時機。入夏以後,小水面中雜魚多、大魚少,多數釣友都會選擇去大水面守大魚。各種大魚的繁殖期基本都在春末夏初階段,因此此時也正是比較好釣的階段。說起守大魚,就不得不說調漂。其實釣魚圈有這么一個說法,越是新手,越是不會調漂,反而能釣到大魚。因為野釣大魚,調漂毫無花哨,還是以簡單實用、抓死口為最佳選擇。
雙鉤躺底,要做到這種情況,必須應用無鉤調漂,便是忽視漁鉤凈重的一種調漂方法。都是選用不掛子線的方法調漂,還是先粗找底,隨後魚漂座往下拉大約2倍子線的長短,在半水情況下降一個適合的篩網目數,這一調目便是最後的釣目,必須依據大風大浪尺寸有效選擇。
調整好半水調目以後,掛上子線逐漸找底,尋找釣剛剛的調目就可以了。換句話說不掛子線調N目,掛上子線釣N目,就找到雙鉤自始至終躺底的情況。
雙鉤躺底的情況幾個很大的好處,首先是雙子座線松馳彎折,不易發生擋口的狀況,特別是在是在釣鯽魚、鯪魚等口上下位的淡水魚是。這種魚種因為上嘴唇比下嘴巴更久,如果子線處在伸直綳緊的狀況時,很容易發生上嘴唇先遇到釣魚線的狀況,就很容易導致魚不太敢進餐。
雙鉤自始至終躺底以後,魚餌的深淺對靈鈍沒有影響,拆換魚餌時無需再次調漂或是重新找口。但是需要注意,這也是鉛墜飄浮的調漂方法,在守大魚的時提議應用很長的子線,那樣鉛墜間距水下會比較遠。如果應用子線比較短,鉛墜會在剁椒魚頭周邊搖晃,導致魚不太趕進餐的狀況。
總的來說,調漂方法雖然多,但是適合野釣的並不多,適合用來守大魚的就更少了,對於野釣大魚來說,簡單有效、適合抓死口的方法,那就是好方法。
『叄』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塘作釣,漂建議: 調7一8目內,釣3一4半目內,釣小鯽魚就調平水,釣個3目半就行。餌料的比重要輕要粘點,拉餌作釣要看季節與溫度變化,否則會因小雜魚而頭痛。
天塘作釣都是調7目,釣3目半一4目半內。無論在那作釣,只要水深1.5一2.5內都如此調釣漂目。我喜釣大鯽,不喜釣小鯽。而且收獲不錯,都能過大癮。釣小鯽魚遵循:調平水釣3一3目半內。
水深度保證在2米左右,只要遵循這個調釣不會錯,釣大魚憑的是耐心守釣,無論什麼玉米螺螄皮筋顆粒,都漂調平水,釣3一5目內就行。釣大魚應以頓為主。
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
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
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肆』 釣魚怎樣調浮漂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他能傳遞給我們魚兒吃食的信號。但是如果漂調得不好,我們往往看到信號,提竿卻沒有魚。調漂是一門學問,不管是調漂還是調漂,高超的能讓我們清晰的看到魚兒的每一個吃口,自然收獲不錯。不同的季節,魚兒的活性不一樣,我們要根據當前季節魚兒的活性來進行調漂。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鯽魚和鯉魚的調目和釣目詳解。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調漂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很難,先來說,漂的幾目幾目的意思,它指的是漂頭彩色的一格就是一目,當然,黑色格子不算。調目就是我們在調漂的時候,剪了合適的鉛皮丟到水中,空鉤沒到底的情況下露出的目數就是調目。而釣目則是裝好餌丟水中,餌到底之後,浮漂露出的目數。把這兩個名字弄清楚了,自然就知道調目與釣目了。
1、調漂找平衡.
我們來到野外選擇釣位時的水域,水深一定得超過你的浮漂的高度,不然就不用釣了,一般野釣的時候水深最起碼也要80公分才行,太淺的地方根本就不用下竿。然後,在不知水深的時候我們把浮漂往鉛皮墜的方向拉,拉到鉛皮墜到浮漂的距離比浮漂長一點就好了。
鯉魚密度大或者開口好的時候,也可採用調高釣低,而如果在野釣鯉魚滑頭時使用,則可能鯉魚還在旁邊轉悠,餌就已經脫落了。
『伍』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方法如下:
1、首先在鉛皮座上卷上鉛皮,鉛皮一定要裹緊一點。要不釣魚呢時候一用力鉛皮就松開了。
『陸』 釣魚調漂的方法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及步驟:
1、帶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
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2.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
3.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釣魚時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9.調靈:指浮漂調整後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在視標的高位。比如說調一比調二靈,調二比調三靈。但是這種靈是有條件的,並非絕對的,而且是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比如說我調的是三目,掛的雙餌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時雙餌在水中的自重為零。如果改為調一目,掛的雙餌與上面說的同重,那麼此時的調三釣一從靜態理論上來講比調一釣一要靈。因為這種調三釣一,其雙餌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魚輕輕一吸,就能把餌吸入口中。調一釣一時,雙餌自重在水底除水對餌產生的浮力能減輕餌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餘自重是存在的,魚來吃食,只有當它的吸力大於餌所體現的自重時,餌才會被魚吸入口中。這樣相比調三是比調一靈。如果雙餌重仍是兩目,現改為調四目釣二目,同上面的調三釣一相比,這兩種方法雙餌自重都為零,其結果是調三釣一比調四釣二要靈。因為調四釣二,浮漂露於水面的剩餘浮力大於調三釣一的剩餘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視標直徑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長計算的話,第二目的體積就大於第一目。那麼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時,調三釣一的浮漂所產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會大於調四釣二的浮漂。
10.調平水:指把浮漂的平衡點定在視標的頂端,讓其與水面齊平。
『柒』 傳統野釣怎麼調漂
既然你是新手,我也講簡單一點,過於復雜對你是雲里霧里的!魚具店裡買一支小漂幾塊錢(小漂比較好調),先在自家水桶里調漂!用下面鉛墜借漂的浮力(單鉤),調到空鉤浮在水裡水面剩二目就可以了,魚鉤上掛餌浮漂就剩一目最佳!這樣靈敏度極高!另外到了釣點先找底,先用塊小泥巴掛鉤找底,調好漂的最佳點!還有如果下了窩釣點有魚的話水底下會有好多小水泡冒出來,說明有魚了,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可能剛學釣魚時魚獲不會很多,但隨著你經驗的提高魚獲也會增加! 希望能夠幫到你!
『捌』 野釣最好的調漂方式怎麼調
調漂及找口的步驟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已過底)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玖』 最新野釣調漂方法
野釣在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魚情,調漂會有不同的套路。
一、帶餌調漂
帶餌調漂就是掛著餌料調漂,可以帶雙餌也可以帶單餌。通常冬季以降低魚進食障礙為主要目的,所以會使用帶單餌調平水,掛雙餌釣1、2目的方法,次方法好處就是使用輕餌也能輕松找底,屬於調低釣高的一種,由於水底對線組的支撐力存在,子線彎曲鬆弛,非常有助於魚兒進食,其實不止是冬季,只要魚口輕,在進食不好的魚情都應該這么調漂,先不講究靈頓,首先要把魚更方便吃餌放在第一位。帶餌調漂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帶雙餌調漂,同樣在使用輕餌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帶雙餌調平水,釣1、2目。原理與帶單餌類似,但是會比帶單餌稍稍頓一點點,差別不大,也是使用輕餌甚至蟲餌的時候的調漂方法。所以春季釣鯽魚如果使用蟲餌或者拉餌,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這樣能保證餌料是到底的。
但是帶雙餌調漂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到底也可以釣浮,可以通過釣目的變化讓雙餌在水底呈現更多的狀態,來適應魚口的情況。比如掛雙耳,調2目,這樣釣2目的時候可以釣浮,還可以找底後,釣目調整到2目多一點點,這樣下餌肯定到底,上餌懸浮,如果釣目再增加雙餌就會到底。總之這種充分考慮餌重的調漂方法,都是比較好的調漂方法,可以通過釣目的變化來調整雙餌在水底的狀態。當然還有空鉤調調目的調漂方法,一定要注意有個稱餌重的過程,然後確定釣目,比如調6目,雙餌重4目,這樣釣目應該圍繞著2目,這樣調漂也是比較合適的。
二、不帶子線調漂
不帶子線調漂通常是在野外環境中小魚多,有流水,甚至春釣淺水的時候使用的一種方法。通常的套路就是調平水,釣1、2目,調釣過程都是不掛子線的。釣目比調目高,說明水底有了支撐力,那說明鉛墜一定到底了。所以不帶子線調漂的最終狀態,講究的是鉛墜到底,子線躺底,魚餌躺底。子線對魚餌沒拉力,十分適合底層魚類進食,這也是傳統釣中最常用的調漂方法。調漂好浮漂後,再上子線和餌料垂釣。除了降低進食障礙,對於鬧小魚也有不錯的效果。同時由於鉛墜已經到底了,子線躺底,所以不管換上什麼餌料,不管餌重大小怎麼變,對於釣目都是沒影響的,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調漂最好做到精確,精確的目的就在於可以根據釣目的變化了解餌料在水底的狀態。想要做到精確調漂,以下幾點也需要注意。首先是半水深度盡量接近水底,防止水線長短變化對調目產生影響,勢必也會對釣目和餌料在水底的狀態產生影響,所以調整好的浮漂,換水深換釣場,最好重新調下。其次就是線組和浮漂都有吃水的特性,會增加線組的重量,那就會導致調目和釣目都發生變化,所以調漂並非一勞永逸,還需要垂釣一段時間後修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