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孵化小雞的「土方法」
1.熱水缸孵化法: 用口徑一致的水缸、鋁盤各1隻和保溫用的棉被等進行孵化。將種蛋每30枚~40枚放入一小網袋,然後放入鋁盤內。水缸外用棉絮等包緊保溫,內放入50℃~70℃的溫水,水量以不會接觸放入的鋁盤底為准。將鋁盤放在水缸上,再蓋上棉被。開始入孵時缸內溫度可略高些,同時盤內邊上蛋與中間蛋溫差較大,要多進行幾次翻蛋,使蛋溫基本一致後,每4小時~6小時翻蛋1次。缸內的水一般每天換1次~2次,每次只換一部分水。孵化時可在鋁盤內放一支溫度計,以便掌握溫度變化。(此方法適用於鵪鶉)
2.電熱毯加熱水袋孵化法:
(1)用具:電熱毯、水袋(塑料袋)、床單、棉被、攤床、溫度計。
(2)攤床:先把電熱毯放在床上,然後把水袋置於電熱毯上,水袋上面加蓋床單,種蛋放在床單上,再把溫度計插入種蛋中,蓋上棉被。
(3)孵化管理:
①調溫。插上電源,使水袋溫度達到40℃左右。
②上蛋。把消毒過的種蛋放在床單上,此時注意控制溫度,保持在38℃左右為宜。
③翻蛋、涼蛋。上蛋後10小時開始翻蛋,每3小時翻蛋1次,翻蛋角度以90度為宜,直至21天後停止翻蛋。入孵1周後每天開始涼蛋1次,時間大約15分鍾,以種蛋溫度降到30~33℃後為宜,然後重新加溫。
④剔蛋。入孵後第7、11天時各照蛋1次。及時剔出無精蛋、死精蛋、弱精蛋、死胚蛋。
⑤等待出雛。21天後每天用溫水噴灑蛋面1次,當有部分雛雞啄殼時,可把溫度提高到39℃左右。對個別不能及時出殼的雛雞還應人工助產。
3.煤油燈孵化法:孵化箱用四根木柱固定在地面,箱四周是用三夾板或五夾板中間有保溫夾層(內填入棉花、木屑、塑料泡沫板等保溫材料)的側壁。箱頂用棉被等蓋上保溫。箱底鋪上10-15厘米厚的谷殼或木屑等。箱體大小為:高1米。寬1米,長1.8米。箱體前面留2扇門(35厘米×40厘米)。距地面20厘米,作為取雛用。箱內橫放4根橫桿用於放蛋盤。箱的兩側各有2條交叉並傾斜約15度、直徑約5厘米的白鐵皮管做成的煙道熱管。煤油燈點燃放在熱管下口處,使火焰抽入管內。孵化溫度可通過調節煤油燈火焰、頂蓋棉被的厚薄、箱內加熱水盤、翻蛋、涼蛋、通風等方法進行調節。濕度可通過增減箱內水盤面積、在煙管上搭濕毛巾等調節。
㈡ 在家裡孵化小雞方法
在家孵化小雞需要孵化器,和雞的受精雞蛋,以下是具體步驟:
所需工具:雞的受精雞蛋,孵化器。
1、先從網上購買受精雞蛋,記住是受精雞蛋,不是普通雞蛋。
㈢ 家庭孵小雞什麼方法好
您好,母雞孵的小雞不需要打針。
孵小雞有兩種方法:自然孵化法和人工孵化法
自然孵化法是母雞孵化,它的優點是:孵化溫度適中,濕度適中,有母雞翻蛋,節省人力,適合家庭孵化。
自然孵化的小雞抵抗力強,不用服用大量抗生素,較不容易生病,長大後肉質好,無公害。
一、選擇抱窩母雞
發現母雞常在光暗較暗的窩里,不下蛋,很少出來吃食和活動,接近它時,毛發豎起,發出國國的聲音時,就是要抱窩了。抱窩的母雞會很辛苦,體力消耗大,所以一定要選擇體積大較肥的母雞。
體積太小不經餓,孵蛋的面積也小,蛋一涼就沒用了。 瘦小的母雞一定要選擇醒抱,否則浪費雞蛋。
當母雞有抱窩傾向時,不要著急讓它抱,要多次試探,如:將它攆出雞窩,用食引它。 如果能經住考驗,還是堅持抱窩的,可以開始。這么做是防母雞抱窩一半時受不了飢餓和枯燥半路掉鏈子,跳出雞窩不抱了。
以上總結:要找肥大的母雞,要找有抱窩專業精神的母雞
二、選擇種蛋
在母雞群中, 有公雞,並且比例是15:1之內的(母與公),所生的雞蛋都是種蛋。 網上說選擇種蛋時,對光照,有陰影即是種蛋。我照半天也沒看見。
網上也有說要選擇不大,不小適中的蛋。 我家的雞蛋是望天收的,這里著急抱窩就將當天生的雞蛋和第二天及第三天的全拿來了沒有選擇。
抱窩後總結:
1.要選擇新鮮的種蛋,最遲不要超過一周的,數量宜選單數,視母雞大小21-29個蛋之間。
2 盡量在同一天放入所有雞蛋,不要像我這樣分三天放,小雞出殼的時間拉得太長,母雞要顧小雞要顧雞蛋,很容易踩死小雞。
3.選擇種蛋時,大小沒有限制,我喜歡小雞蛋孵的雞,放的小雞蛋也出了小雞很活潑可愛。有一點很重要,選擇種蛋時,要選擇大小頭有區別的。大頭是
小雞的氣囊,有的雞蛋形狀像乒乓球,沒有大小頭之分,小雞發育不全時就悶死了。
4.種蛋孵之前,最好用溫水泡一下,溫度約為40度,手觸較熱不燙為宜,激活胚胎。種蛋用卷紙擦乾後放入母雞肚子下,操作過程中要保溫。
三、抱雞時飲食
1.母雞一天只需要喂一次水,一次食即可,將母雞抱出雞窩,或讓它自行出來,活動排便,餵食及排便後將母雞攆進雞窩,時間最好固定。有次我錯過時間,母雞排便到雞蛋上,這很容易讓雞蛋變涼,影響小雞孵化,同時也會讓雞蛋缺氧,遇到這種情況及時用溫熱水洗凈種蛋繼續孵化。母雞出來時間要控制在20分鍾以內,
這時蛋上要用棉絮蓋上保溫。母雞通常情況是不會在窩內排便的,主人要做好服務工作。母雞餵食一定要單獨喂不可與其它散養雞一起,食物要豐盛充足易消化。
如果到時間母雞不肯出來吃食時,要抱它出來,注意有時種蛋會夾在它的翅膀里,小心勿跌碎。
2.母雞定期會翻蛋,抱窩的環境要安靜,干擾小,光線暗,溫暖避風。窩內保溫性好,有稻草或棉絮鋪墊。
四、踩水
當孵化至18天左右時,在母雞餵食時,將種蛋取出,放溫水中。 活胚蛋會浮出水面錢幣大小, 靜止一會後會左右搖晃;沉入水中的是壞蛋,直接取出淘汰;浮出水面良久不動的,可能是死胚蛋。
將篩選後的種蛋擦乾後繼續放入孵化,過程保持雞蛋溫暖。
踩水的優點:可以補充胚蛋水份,可以利用化學原理蛋殼變脆,有利小雞破殼而出,可以鍛煉胚雞增加活力,可以淘汰不合格胚蛋,集中溫度重點孵化。
五、孵化出殼
網上幾乎一致有說是21天出小雞。 千萬不要迷信這個時間,我一度因為這個以為小雞不可能出來了。
孵化的時間視季節有差別,夏天天熱大約19-20天就可以出小雞;冬天可能要22或23天左右。
小雞在出殼前一兩天就開始在殼內鳴叫
一、溫水袋孵雞法。
孵化用具:長方形木框(長1.7米、寬0.8米、高0.17米)、棉被、溫度計、塑料薄膜水袋等。封口的水袋大小與木框相同,兩頭不封口的水袋尺寸略大於木框,以便袋內灌水後兩頭有向上折迭起來的余頭。
操作方法:把木框放在炕上,框底鋪墊兩層軟紙,將水袋平放入框後,框內四周與水袋之間塞上棉花或軟布保溫,然後往水袋中注入40℃的溫水,使水袋鼓起4寸高。把種蛋平放在水袋上,每個蛋盤裝400—500個種蛋。把溫度計分別放在蛋面上和種蛋之間,用棉被將蛋蓋嚴。蛋溫靠調節水袋中的水溫。第一周蛋溫要保持38.5℃—39℃,第二周為38℃—38.5℃,18天後應降至37.5℃,蛋溫超過39℃時,則要向袋內加冷水,每次加水之前,要先用一根膠管吸出等量的水,然後再加水。覆蓋物要看蛋溫情況而增減。出雛前3—5天,用木棍把棉被支起來,以防溫度太高,以利於雛雞破殼,控制溫度的辦法是加水盤或地面灑水。
二、電褥子孵雞法。
准備:在火炕上用12根木條,根據需要做成一個立方體,用塑料布將立方體的六面全部包蒙好,除留一面不固定讓人進出外其餘全都寄存定在框架上。在室內70厘米高處用木板或秫秸搭個架子,鋪上碎乾草並鋪上草簾。用木板做成長110厘米、寬65厘米的木框。在貼炕處放3厘米厚的谷糖,鋪兩層訂袋後放上固蛋框,框內再鋪好塑料布、電褥子、棉褥子和床單。
孵化:種蛋常規消毒後預熱10小時,溫度達26℃—27℃。再將種蛋大頭朝上擺好,放好溫度計蓋上床單、棉被,再蓋好塑料布包嚴。並通過給電和停電使蛋溫保持在37.8℃—38℃。開始,每30—60分鍾檢查一次,溫度上下波動半度就應及時通過開關電源來調節。濕度通過放水盤和噴灑熱水的方法保持在60%—70%,每2—3小時翻蛋一次。開孵第14天上攤。先將蛋溫提高到39℃,室溫30℃,隨上蛋隨蓋棉被。孵化至19天,開始破殼出雞,此時適當提高室內溫度和濕度,並使之保持平衡,大部分雞可自行破殼而出。
㈣ 怎麼人工孵小雞 最簡單
簡單孵小雞的方法:
1、先准備一個大箱子和一個小箱子。
2、小箱子的四周放滿棉花,棉花的下面放熱水袋,一邊一個,共四個。
3、再把用消毒水泡過的雞蛋放進小箱子里,孵小雞的窩就搭好了。
4、第一天的溫度是38.5℃,這種溫度維持了7天,而且每2個小時翻一次蛋。第8天溫度降低到38.2℃,翻蛋時間改為了3~5小時翻動一次。
5、觀察雞蛋,把孵的雞蛋放在照蛋燈上看,看見有紅紅的,並且有模糊不清的血管,那就是有小雞的,那黃黃的是無精蛋。
6、隔幾天照一次,看見紅紅的血管逐漸增多,同時可見一個黑色的小點在蛋里浮動,那是雞的胚胎。過1-2天即出小雞。
㈤ 怎樣孵小雞的方法
教給大家一個最簡單的孵小雞的方法,介紹如下:
選用紙箱(或木箱)孵小雞,一次能孵30-60個蛋,簡單易行,家家能孵,孵花方法是;根據孵蛋數量選擇一個紙箱(或木箱),把箱底及四壁用紙湖嚴,箱底和四周圍鋪半寸厚的棉花。將選好的雞蛋放入箱內。一般不能超過三層,蛋上面放一支溫度計,箱上面用棉被蓋嚴,使箱內溫度保持在38-39度,最好每隔6-8小時把雞蛋翻動一次,以保持溫度均勻。孵化到19天時把蛋的頭向上放著,周圍用棉花圍好,每隔3小時左右涼蛋一次,每次1-2分鍾,過1-2天即出小雞。
另外,孵小雞選雞蛋時要注意:長橢圓形的雞蛋出母雞,接近圓形的雞蛋出公雞。興業孵化機養殖工程師多年的總結,僅供大家參考實驗。
自己在家孵小雞的方法!!
第一步:先拿一個大箱子,再拿一個小箱子,小箱子的四周都是棉花,棉花的下面是熱水袋,一邊一個共四個,再把用消毒水泡過的雞蛋放進小箱子里,孵小雞的窩就搭好了。第一天的溫度是38.5℃,這種溫度維持了7天,而且每2個小時翻一次蛋。第8天溫度降低到38.2℃,翻蛋時間改為了3~5小時翻動一次。這天晚上我把6枚雞蛋放在照蛋燈上看,看見有4枚是紅紅的,並且有模糊不清的血管,那就是有小雞的,那黃黃的是無精蛋。所以我把無精蛋給扔了。以後我隔幾天照一次,看見紅紅的血管逐漸增多,同時可見一個黑色的小點在蛋里浮動,那是雞的胚胎。過1-2天即出小雞。
另外,孵小雞選雞蛋時要注意:長橢圓形的雞蛋出母雞,接近圓形的雞蛋出公雞。
㈥ 怎麼在家孵小雞,要簡單又好的方法。
方法如下:
1、先拿一個大箱子,再拿一個小箱子,小箱子的四周都是棉花,棉花的下面是熱水袋,一邊一個共四個,再把用消毒水泡過的雞蛋放進小箱子里,孵小雞的窩就搭好了。
2、第一天的溫度是38.5℃,這種溫度維持了7天,而且每2個小時翻一次蛋。第8天溫度降低到38.2℃,翻蛋時間改為了3~5小時翻動一次。這天晚上把6枚雞蛋放在照蛋燈上看,看見有4枚是紅紅的,並且有模糊不清的血管,那就是有小雞的,那黃黃的是無精蛋。所以我把無精蛋給扔了。
3、以後隔幾天照一次,看見紅紅的血管逐漸增多,同時可見一個黑色的小點在蛋里浮動,那是雞的胚胎。過1-2天即出小雞。
㈦ 怎樣利用農家的火炕孵小雞
1.孵化室的選擇
可以利用普通房屋,最好是向陽、背風、乾燥、保溫性能好的北房,以套間為宜,內間築炕作為孵化室。外間作調節溫度,濕度及通風用,並兼做孵化人員的休息室。
2.孵化室內的設備
火炕:用磚或土坯砌成,炕的大小根據孵房的大小而定,炕面上鋪一寸厚的沙土,上面再鋪一層軟草,再鋪上葦席。火炕砌成燒干後,進行測溫。以各初溫度相同為最好,如溫度不同可在溫度較高處多鋪些沙土。
攤床:攤床分為上下兩層,用木料在每盤炕兩邊立上支架,用木板作成木框,的不加上橫檔,再用細毛竹或蘆葦稈編成簾子鋪平,鋪上一層軟草,再鋪上蘆葦。攤床的高度要看孵化室的高低而定。以操作方便為標准,一般下層攤床離地面高170里米,上層攤床離下層攤65厘米,上層攤離房頂65厘米。攤的長度根據房的長度而定。攤寬約兩臂左右,一般上層攤寬180厘米,下層攤寬200厘米。下層攤兩旁設「踏腳杠」,它是用繩系一個能上下移動的木杠,以備上攤翻蛋,查溫,撿雛操作時踏腳。攤上設有「擋條」,用以防止蛋滾動和對邊蛋起保溫作用,其長以攤半周之長為宜,用寬20公分的布縫成,內充麥文等。
棉被、單被、毯子:用來蓋蛋保溫。有小棉被和大棉被以及單被毯子等。
溫度計:每個框中放一個溫度計每層攤床上放2~3隻溫度計。室內距地面一米處掛一個干濕球溫度計,以測室內溫度和濕度。此外,還應具備蛋筐、簸箕等。
3.操作方法
(1)、孵化前的准備:孵化前,孵化室及各種孵化用具應清掃消毒。棉被等在強光下曬數小時,室內用0.2%的百毒殺噴霧消毒或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
孵化前兩天應生火,使炕面溫度達到42℃~45℃,室內溫度保持在33℃即可入孵。
種蛋經挑選後需要在孵化室內經過12小時預熱消毒才能入孵,預熱的目的在於使種蛋溫度增高,適合胚胎發育,出殼整齊。
(2)、溫度的調節:孵化的溫度是以蛋面所受的溫度為標准。在孵化過程種,前三天溫度可以高一點,在39℃為宜,以後應保持在38℃。室內溫度在入孵或轉攤時要在33~35℃,平時保持在32℃左右。種蛋在炕上時溫度的調節是通過燒炕、蓋被、翻蛋等方法進行調節。種蛋在攤上可以採用棉被、單被的加減、門窗的開關、種蛋的聚散等方法加以調節。孵化後期如果蛋溫不易降低時,可以適當用噴霧器向蛋面上噴灑溫水少量。
(3)、濕度的調節:孵化過程中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為宜。孵化初期,由於蛋在棉被覆蓋下,水分不易蒸發,濕度一般能滿足要求。上攤後種蛋處於孵化中期,濕度宜低一些,孵化後期在蛋面上噴些溫水並適當覆蓋單被,濕度即可滿足。
(4)、翻蛋:在孵化過程中,為使受熱均勻防止胚胎與蛋殼粘連必須進行翻蛋。笸籮里的種蛋,翻蛋時應拿到另一空筐內,上層放在下層,邊沿的放到中間。相互調換位置。翻蛋時間一般每隔2~4小時,但還要根據溫度的變化靈活決定。溫度高了翻蛋次數可以增加,溫度低了翻蛋次數可以減少。攤床上翻蛋時則把邊沿的蛋推到中間,把中間的蛋調換到邊沿。
(5)、通風換氣:通風換氣一般是在室溫高,濕度也高的情況下進行。氣候良好時可以多進行幾次而且換氣時間可以長一些;天氣不好應減少通風換氣次數並縮短時間。
(6)、上攤:雞蛋在炕上孵化滿11天,照視種蛋如小端血管已經長嚴實,就可以從炕上移到上層攤上,12~16天在上層攤上,滿17天照視種蛋如小端已經變黑,就可以移動到下層攤上。攤上的蛋應平放一層,圍以用布縫制的擋條。
(7)、照蛋:整個孵化期中,用照蛋器的燈光透視胚胎的發育情況稱「照蛋」,一般照蛋兩次。
第一次照蛋,在孵化5~6天進行。照蛋時應注意胚胎的發育情況,撿出無精蛋和中途死亡的蛋。此時發育正常的胚胎,有明顯的眼點,血管網鮮紅,擴散面積較大,胚胎上浮或隱約可見;發育弱的胚胎則血管較淡,纖細,擴散面小;無精蛋則蛋內透明,有時呈現出蛋黃的黑影,死蛋則見有血圈或血線,有時可見死亡的胚胎,但是無血管擴散,蛋的顏色教暗淡。
第二次照蛋,在孵化10~11天進行。發育正常的蛋在燈光下照驗,有明顯而粗的血管,還可以看出胎動。蛋內全部環繞著稀疏的血管網,靠近氣室的上部較密,小端較稀,在蛋的中部胚胎已經形成雛形,時時轉動相當活躍。
(8)、出殼:孵化到21天雛雞開始出殼,要特別小心照料及時取出破蛋殼,當雛雞羽毛干後,再移入育雛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