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種豆角的方法和技術
1、土壤:豆角喜肥,種植時要使用肥沃的土壤,並且要在土壤中加入基肥。2、播種:按照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的距離播撒種子。3、養分:給豆角施加營養均衡的復合肥,提高生長速度。4、光照:保證養殖環境光照充足。
1、土壤選擇
豆角喜肥,適宜在肥沃的土質中生長,種植時要在土壤中加入足量的農家肥和有機肥,並將肥料和土壤攪拌均勻,促使豆角茁壯生長。
2、進行播種
種植豆角時,要保持30厘米的行距和20厘米的株距,然後將種子直接撒在土壤中,並覆蓋薄土,最後往土壤中澆小水,讓豆角吸收水分。
3、補充養分
豆角喜歡在肥沃的環境中生長,因此在養殖時要每隔20天左右為其施加一次復合肥,為植株提供均衡的營養,但不能施加濃肥,否則豆角根系會被灼傷。
4、適宜光照
豆角喜暖,養殖時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讓植株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但光照過強時,要用遮陽網及時遮陰,防止豆角莖葉乾枯萎蔫。
❷ 非常喜歡吃豆角,豆角在家應該怎樣去種植呢
豆角又名豇豆、長豇豆、帶豆,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口感好,具有促進胃腸蠕動、健脾補腎等功效。收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種植豆角的方法和技巧。
閱讀玩上文,想必大家已經大致知道豆角如何播種了吧,只要用心注意以上的幾個要點,豆角一般都會種得比較好。
❸ 豆角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豆角種植分為春播和秋播兩種。其中春播豆角立春後即可進行播種,適宜溫度20℃-32℃;秋播豆角一般7月份進行播種。豆角通常採用穴播,每穴可以播種兩粒,株距要保持在20厘米左右。
豆角種植需要施加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復混肥料,一般建議使用量為50-60kg/畝,並深翻入土;追肥在豆角幼苗期需肥量較少,水肥過多易造成徒長,為控制莖葉徒長,促進生殖生長,防止生長過旺導致花、果少,應適當控制肥水供應。
豆角種植注意事項
由於豆角的紮根很淺,所以豆角一般都選擇直接種植。我們在豆角種植前,需要在地上挖一些穴,注意穴之間的間隔要相對大一些,在每個穴里邊兒可以放兩到三粒的種子。播種完,一定要澆透了水,這樣肥料能更好的吸收。
當豆角苗長出三片葉子,種植戶們就可以進行定植工作了。定植時要注意的主要就是密度問題。如果定植過於稠密,陽光照不進去,會影響後期的光合作用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豆角
❹ 豆角的種植方法
豆角在栽培的及水上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在土壤選擇上,豆角忌連作,前作可選擇葉菜類或水稻,並要求在地勢較好、排水良好、近中性的沙壤土種植。應當適時播種,合理密植,豆角在廣東春、夏、秋三季均可種植,以春、秋季為主。春植一般在2~3月播種,青豆角類型抗寒性好,採用防寒育苗措施,可提前在1月播種。
夏植5~6月,此時溫度高,一般採用白豆角;秋植8~9月播種。種植規格可採用寬1.7米包溝,雙行植,點播,春植株距12~15厘米,夏、秋植8~10厘米。播種要選擇在晴天進行。在田間管理方面,豆角在幼苗開始抽薹時,高約30厘米的時候,就應搭架,搭架方式有直籬式、倒人字架或跨坑人字架。雙行植一般用倒人字架方式,這樣可使花梗伸出葉群,減少蟲害的發生。
搭架後要經常引蔓,反時針方向將豆藤繞在籬竹上,並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豆角需肥量中等。春、夏植豆角生長期經常遇雨,追肥不方便,應以基肥為主。追肥應掌握前期防止莖葉徒長、後期植株早衰的原則,幼苗期追肥要少,濃度由低至高,雨天不宜追肥。豆角忌濕,土壤水分太多易造成植株徒長或爛根,春植豆角要嚴格控制水分的供應。夏、秋植豆角在開花結莢期,需水量多,且由於溫度高,葉蒸發量大,每天必須保持淋足水分。
許多豆角品種在採收高峰期後,如果管理得好,病蟲害少,可「翻花」結莢。因此,在盛莢期過後,要繼續追肥,促進植株多萌發側枝,以形成較多的側花芽,並使已經採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豆角如生長太旺,植株間則易造成過度蔭蔽,影響結莢,病蟲害也多,可適當摘除一部分葉和多餘的側枝,保持通風透光。在病蟲害防治防治方面,尤其是立枯病,主要在苗期危害,引起苗前爛種和剛出土幼苗染病,使苗生長緩慢或乾枯而死。
防治方法是參照豌豆根腐病的防治。疫病,屬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莖;莢及種子。葉片染病,初現水狀小圓點,後逐漸擴展成不規則形褐色至紅褐色病斑,嚴重時病葉變黃早脫落,莖部染病,病斑呈紅褐色長條形凹陷;莢染病,初為水漬狀小點,略凹陷,後變紅褐色,有菌液溢出。該病在夏季高溫高濕情況下易發生。防治方法是選使用的種子最好沒有帶兵。
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 %的50 %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保持植物通風透光。在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通過噴灑300倍的23 %氨銅水溶液或3000 - 4000倍的72 %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末來預防。銹病,在任何季節栽培均有發生,以5~7月發生較多。發病初期葉片產生黃白色、突起的小斑點,以後逐漸發展成為黃褐色的夏孢子堆,嚴重時葉片表皮被擠破散出紅褐色粉末,嚴重影響光合作用,造成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是參照豌豆白粉病的防治。枯萎病,受感染植物的整個植株枯萎。當受感染植物的莖和根被切開時,內部維管束組織變成褐色,外部變成深褐色,根嚴重腐爛。這種疾病是一種真菌疾病,發生在全國各地,造成嚴重危害。控制方法是選擇抗病品種。和水稻進行輪作;疾病開始時,噴灑500 - 600倍的50 %雙硫懸浮劑,或500倍的12 %綠乳鋦乳油,或500倍的47 %加瑞農可濕性粉劑等。
(4)家庭豆角種植的方法與技術擴展閱讀:
豆角生長環境
1、溫度
豆角是耐熱性蔬菜,能耐高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根據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進行的種子發芽率測定,在25-35℃,發芽較快,而以35℃時發芽率和發芽勢最好。在20℃以下,發芽緩慢,發芽率降低,在15℃以下時發芽率和發芽勢都差。豆角種子播種後在30^35℃出土成苗為快;抽蔓後在20-25℃的氣溫下生長較好;35℃左右的高溫仍能生長和結莢;15℃左右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時間較長則生長受到抑制,接近0℃時,植株凍。
2、光照
長豆角(豆莢長30 cm以上),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豆角是喜光作物,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良好的日照,如光線不足,則會引起落花落莢。
3、水分
豆角生長要求有適量的水分,但能耐乾旱。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不宜過濕,以免降低發芽率或幼苗徒長,甚至爛根死苗。開花結莢期要求有適當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下雨過多、濕度大或遇乾燥冷風,都容易引起落花落莢。並且土壤水分過多,也不利於植株根系和根瘤菌的活動,甚至會出現爛根發病,引起落花落莢。
4、土壤
豆角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只要排灌良好的疏鬆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壤土最好。豆角適於PH6. 2^-7的土壤種植。但是,土壤酸性過強,會抑制根瘤菌的生長,也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
❺ 豆角種植技術
長豆角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有經驗的菜農認為,長豆角直播莖葉旺盛而結莢少,育苗移栽豆莢多。春豆角,特別是春提早栽培的,直播後,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種子容易發霉爛種,成苗差,遇霜凍又易死苗,故以育苗為宜。
育苗可在溫室、大棚、小拱棚、陽畦等設施中進行。用營養缽或營養塊育苗均可,營養土的配製參見茄果類育苗的有關內容進行。
①播種期:一般於驚蜇前後進行。
②播種:預先精選種子,將蟲傷、秕粒種子剔除,然後每缽或每營養塊播種3-4粒。播種後澆水保濕,但澆水不宜過多。再蓋1厘米營養土後,蓋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溫保濕。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後,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葯劑噴霧,防苗期病害發生。出土後揭去地膜,蓋小拱棚。管理重點是調控溫度,棚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即當小拱棚內溫度低於20℃時,拱棚以蓋為主,棚門以關為主;當小拱棚內溫度高於20℃時,揭小拱棚,開大棚門,有利降溫降濕。早春出現2-3級以上北風時不要揭膜,以免嫩葉和生長點受傷。
2.整地、施基肥和作畦。豆角喜土層深厚的土壤,播前應深翻25厘米。關鍵是要施足底肥,菜農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說法,特別強調基肥的重要性,所以要結合翻地鋪施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整地後作畦,畦寬1.2—1.3米,每畦移栽兩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
3.適時定植:春分後,當第一復葉展開前,可選擇冷尾暖頭天進行定植。採用地膜覆蓋和小拱棚生產,能明顯的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產量。要隨時觀察田間情況,當地膜與幼苗將要相互接觸時破膜放苗,並注意將苗四周膜邊壓實,風雨天氣過後要仔細觀察,膜上有積水要排除積水,被損壞的膜要及時壓土或重新覆膜。
定植密度,行株距60-65×20厘米,667平方米栽5500穴,每穴2-3株。定植後,用1:1000倍敵克松葯液淋穴,每穴淋葯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舉兩得。然後蓋小拱棚,密閉5-7天,有利緩苗。
4.田間管理:
①水肥管理。豆角從移栽到開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為主,進行適當蹲苗,促進開花結莢;座莢後,要充分供應肥水,使開花結莢增多。具體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澆定苗水和緩苗水後,隨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溫,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出現花蕾後可澆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澆水。當第一花序開花座莢後,幾節花序顯現後,要澆足頭水。頭水後,莖葉生長很快,待中、下部莢伸長,中、上部花序出現時,再澆第二次水,以後進入結莢期,見干就澆水,才能獲得高產。採收盛期,隨水追肥一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公斤,、二銨25公斤或磷酸二氫鉀22—25公斤。
②整枝、摘心、打杈。
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節位的側芽全部抹掉,促進早開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應及時將各混合節位上的小葉芽摘除,促進花芽生長,在側枝長出的情況下,也可留一葉摘心,利用側蔓第一節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後期,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應及早摘心,促進豆角生長。
四是主蔓打頂,主蔓2米以上時打頂,促進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採收豆莢。
③及時搭架引蔓:及時抽蔓後,應及時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籬形架」和「鳥窩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樹枝和纖維繩。
5.及時採收: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獲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莢為商品,因此應及早採收,一般在開花後5-7天可採收上市。採收時不要損傷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連花序柄一起摘下。應該按住豆莢基部,輕輕向左右轉動,然後摘下。
長豆角的採收
1.宜分期採收。豆莢基本定形時即可採收,注意及時採收,防止豆莢老化。
2.採收過程中所用的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污染。
3.採收時要將所收蔬菜的地塊編號、管理人員姓名、採摘數量登記備案,以此來編制產品的批次號。
4.有機食品的採收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單獨進行採收、運輸和儲存。
長豆角的留種
留種地用種,選具有該品種特性、生長好、開花早、結莢多、無病蟲的單株作種,在單株上再選兩莢大小、長短、粗細一樣,籽粒排列整齊的豆莢留種。餘下的植株,經去雜去劣,取中、下部豆莢留種,供生產地用種。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收種子75公斤左右。種子脫粒曬干後要及時熏殺種子內的豆象,或在種子中混放少許樟腦丸防蛀。
❻ 種豆角的方法和步驟
種豆角的方法和步驟:
一、調整植株。架豆角需要有支架做支撐,這是豆角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製造養分,提高產量的農藝技術。當豆角蔓爬滿支架時,可以採用掐去頂尖的方法,促進側枝的萌發和生長。對於長勢偏旺的植株減少氮肥的使用,噴施矮壯素等植物調節劑。及時去掉下部的老葉、病葉或殘葉,保障棚架通風透光。
二、水肥管理。架豆角的根系比較弱,不耐旱又不耐澇,土壤當以保持見干見濕為好。結莢期也是架豆角對水肥非常敏感的時期,如果肥水供應不充足,就難以保證其產量和品質。為此,當架豆角在花期結束後,進入結莢期要加強水肥的管理。
在充分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結合澆水,每畝地每次追施氮鉀肥15公斤,或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攪拌均勻撒施。在進入結莢盛期後要間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澆水以澆小水為主,在傍晚或清晨進行。
三、防病治蟲。在生產上,架豆角常見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銹病,持續高溫乾旱,往往容易發生病毒病,選用300倍的病毒A或500倍的植病靈噴霧防治。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易發銹病,選用三唑酮噴霧防治。
四、噴施葉肥。進入6月份以後,外界自然氣溫往往會出現30℃以上的高溫,太陽光照充足,高溫強光會對處於結莢期的架豆角產量不良影響。
在生產上常會表現為落花落莢、早衰等現象發生。通過噴施葉面肥就能有效解決以上現象的發生,明顯提高架豆角的產量。選用硼肥和磷酸二氫鉀混配均勻噴霧,每畝地用葯液30公斤,間隔10天噴施一次。
五、適時採收。架豆角一般在開花結束後10天左右,就能達到採收標准。採收時間一般在清晨或傍晚前後,氣溫較低的時間進行,採摘時不要碰傷花蕾,扭傷豆柄,以防對後期產量造成影響。對於採摘下來的豆角整齊碼放在竹筐內,上面覆蓋棉被保濕保鮮,及時到農貿市場或集市出售。
❼ 豆角種植技術
你好,豆角的種植方法:
(一)品種的選擇:
夏季豆角選擇花梗較短,開花時葉片能護花,耐熱性強,抗病性能好,產量高,豆莢長,不易老莢的品種。
(二)整地施肥:豆角的根系較深,耐乾旱,不耐澇,為實現早熟、豐產,應選土層深厚,排水方便又不致極端乾燥的土壤,作成廂寬1米,溝寬0.4米,深0.3米的種植行。
(三)播種:
在麥收後,先清除麥茬,按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點播,穴距30厘米,每穴點播3-4粒,點播後澆一次水,4-6天出苗,苗出齊以後中耕一次,控水10天左右,3-4片葉時間苗,每穴留苗2-3株,中耕後封壠。
(四)搭架:
豆角在開始甩蔓時,用竹稈或細木桿兩穴扎一根搭架,四根一組在1.70米左右的高度捆一下即可,為防止蔓上架不齊,要把蔓引到架桿上。
(五)及時打頂:
豆角上架後,蔓生長速度快,在蔓爬滿架後豆秧還會扭成成繩向上爬,這時趁早晨秧脆時,用小棍打去蔓頭。
(六)水肥管理:
豆角在搭架時澆一次足墒,然後在開花後結莢時再澆水,若蔓生長期過於乾旱,也可澆一次水,總之澆水應掌握「澆莢不澆花」的原則,追肥時,以復合肥為好,在搭架前中耕封壠時,穴施三元素復合肥每畝30-40公斤。結莢盛期以沖尿素為主,每畝施量20公斤。
(七)病蟲害防治:
蟲害以豆莢螟為主,其次是棉鈴蟲。一般用生物殺蟲劑或無殘毒的農葯。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豆角的種植方法
❽ 豆角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豆角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一、選地整地
1、豆角的適應能力特別強,而且它對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如果土壤比較肥沃,那麼產量就會好。
2、在整地時一定要挖深一點,並且撒上適量的肥料作為基肥,這樣可以保證土壤的肥力。
二、播種方式
1、豆角的播種方式主要有2種,第1種是在整好的地中按照一定間隔挖好穴,每個穴中撒3-5粒種子,在旁邊施好肥料後再對種子進行掩埋。
2、撒肥時一定不能讓肥料接近種子,如果肥料接觸到種子可能會將種子燒壞,降低出苗率。
3、第2種方式是先選擇一小塊地將種子撒上去,再蓋上一層薄膜,等到種子發芽後再揭開薄膜,進行澆水。
4、等苗長到5-6cm時就可以拔苗,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間隔進行栽種,栽好後如果沒下雨就要進行澆水不然幼苗會枯死。
三、控制肥水
1、由於豆角的根系比較發達,而且吸肥力非常強,所以在種植之前必須要施足基肥。
2、基肥的營養比較全面,而且肥效非常持久,主要以農家肥或餅肥為主,可少施復合肥。
3、豆角在幼苗期到開花之前,一般不需要進行追肥,避免發生徒長現象。
4、豆角開花結莢後,開始第1次採收時,一定要結合澆水進行追肥,追肥主要以復合肥或者三元復合肥為主,可以採用穴施或者澆水撒施,每半個月追肥1次。
四、搭架引蔓
1、豆角的株距一般是25-30cm左右,行距在40-50cm左右,當豆角的枝蔓長到20cm後開始抽蔓時,必須要及時搭架綁蔓,給其生長攀爬。
2、搭蔓一般採用人字形的方式進行綁縛,並在支架上方綁拉桿,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支架因為受到暴風雨等惡劣天氣時產生倒伏現象,從而影響豆角生長。
五、中耕除草
1、露地種植豆角容易導致雜草生長,因此一定要及時做好中耕除草的工作。
2、在幼苗期必須要及時進行中耕,這樣有利於疏鬆土壤,防止土壤板結,促進幼苗根系生長,並且有利於對土壤營養成分的吸收。
3、結合中耕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這樣可以防止土壤營養成分流失,促進田間通風透氣性,減少病蟲害發生。
❾ 媳婦很喜歡吃豆角,想在家種給她吃,要如何種植呢
豆角可以說是我們家常菜中常見的食材,豆角以其豐富的營養以及美味的口感而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其種植方法也很簡單,我們在家動動手就可以吃上自己種植的蔬菜,綠色環保又健康!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豆角的種植方法。
以上就是關於豆角種植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紙上談兵,關鍵是要付諸行動,希望大家也能吃上自己種植的豆角。
❿ 如何種植豆角
種植豆角除了冬季都是可以進行的,只要溫度溫暖些即可。種植時最好選肥沃的地塊,整地的時候要在裡面添加適量基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播種的時候可挖穴,之後將種子放入。也可直接將種子灑在土壤表面,覆蓋塑料膜,等出苗後再掀開,移栽。此外,想要豆角苗更好的生長,結果,後期要加強管理才行。
一、種植時間
種植豆角除了冬天都是可以進行的,尤其是南方地區,氣候適宜,種植起來更方便。春天一般是選在二月份前後,夏季則是在六月份,秋季是在九月份。不過具體的時間建議結合當地氣溫定。
二、選地整地
豆角的適應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並不高。不過更建議用肥沃些的土壤種植。整地的時候要深挖處理,且要在裡面撒上適量的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播種方式
播種的時候可分兩種方式,一是按照一定的間距挖穴,每個穴里撒上三五粒種子,之後再旁邊適量施肥,埋種,注意不能讓肥料接近種子,避免燒壞。二是直接將種子撒在土壤表面,覆蓋一層薄膜,等發芽後掀開薄膜,適量澆水就行。等小苗長到五公分高的時候就可拔苗栽種。
四、後期管理
豆角在開花前都需保濕處理,勤澆水,尤其是剛移栽的小苗,土壤濕潤些才可促使更快長出新根。此外,還要及時進行搭架。通常小苗長到30公分高的時候就要搭架處理。開花期間消耗的養分多,要及時補沃葉水溶肥,提高作莢率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