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OD分析儀的測定原理/方法
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1.1 理解BOD的含義及測定條件;
1.2 了解水樣預處理的道理與預處理方法。 生物化學需氧量(BOD)定義為:在規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該過程進行的時間很長,如在20℃培養條件下,全過程需100天,根據目前國際統一規定,在20±1℃的溫度下,培養五天後測出的結果,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為BOD5,其單位用質量濃度mg/L表示。
對於一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雖然含較多有機物,如果樣品含有足夠的微生物和具有足夠氧氣,就可以將樣品直接進行測定,但為了保證微生物生長的需要,需加入一定量的無機營養鹽(磷酸鹽、鈣、鎂和鐵鹽)。
某些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酸鹼度高的廢水、高溫或氯化殺菌處理的廢水等,測定前應接入可以分解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這種方法稱為接種。對於一些廢水中存在著難被一般生活污水中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可以將水樣適當稀釋,並用馴化後含有適應性微生物的接種水進行接種。
一般檢測水質的BOD5隻包括含碳有機物質氧化的耗氧量和少量無機還原性物質的耗氧量。由於許多
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和受污染時間較長的水體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產生硝化作用的生化過程。為了抑制硝化作用的耗氧量,應加入適量的硝化抑制劑。 BOD分析儀是高智能化在線連續監測儀。使用的玻璃儀器皿在實驗前應認真清洗,防止油污、沾塵。玻璃器皿乾燥後方能使用。
BDO-200A型中文在線溶氧儀是我公司生產高智能化在線連續監測儀。可以配極譜式電極,自動實現從ppb級到ppm級的寬范圍測量,是檢測鍋爐給水、凝結水、環保污水等行業的液體中氧含量測量的專用儀器。其具有響應快、穩定、可靠、使用費用低等特點,適合火力發電廠大量使用。
常用實驗室設備如下:
4.1 生化培養箱溫度控制在20±l℃,可連續無故障運行。
4.2 充氧設備充氧動力常採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隔膜泵、或氧氣瓶、或真空泵)。充氧流程可分為正壓、負壓充氧兩種流程。
4.3 BOD培養瓶:容積550±1mL。
4.4 樣品運輸貯藏箱:溫度保持0~4℃。
4.5 250mL溶解氧瓶或具塞試劑瓶2~6個。
4.6 50mL滴定管2支。
4.7 1mL移液管3支,25mL、100mL移液管各1支。
4.8 10mL、100mL量筒各1個。
4.9 250mL碘量瓶2個。 採用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採用重蒸蒸餾水。
5.1硫酸錳溶液
將MnSO4·4H2O 480g或MnSO4·2H2O 400g溶於蒸餾水中,過濾後稀釋成100mL。 (此溶液中不能含有高價錳,試驗方法是取少量此溶液加入碘化鉀及稀硫酸後溶液不能變成黃色,如變成黃色表示有少量碘析出,即表示溶液中含有高價錳)。
MnO+2I-+6H+=I2+Mn2++3H2O 23
5.2鹼性碘化鉀溶液
溶解500g氫氧化鈉於300—400mL蒸餾水中,冷至室溫。另外溶解300g碘化鉀於200mL蒸餾水中,慢慢加入已冷卻的氫氧化鈉溶液,搖勻後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強鹼性溶液腐蝕性很大,使用時注意勿濺在皮膚或衣服上),如有沉澱,則放置過夜取上清液,貯藏於塑料瓶或棕色試劑瓶中(用棕色試劑瓶時要用橡膠瓶塞)。
5.3 濃硫酸
比重1.84,強酸腐蝕性很大,使用注意勿濺在皮膚或衣服上。
5.4 1%澱粉指示液
稱取2g可溶性澱粉,溶於少量蒸餾水中,用玻璃棒調成糊狀:慢慢加入(邊加邊攪拌)剛煮沸的200mL蒸餾水中,冷卻後加入0.25g水楊酸或0.8g氯化鋅ZnCl2防腐劑。此溶液遇碘應變為藍色,如變成紫色表示已有部分變質,要重新配製。
5.5 (1+1)硫酸溶液
將濃硫酸(比重1.84)與水等體積混合。
5.6 2 mol/L(1/2 H2SO4)
5.7鹽溶液
下述溶液至少可穩定一個月,應貯存在玻璃瓶內,置於暗處。一旦發現有生物滋長跡象,則應棄去不用。
5.7.1 磷酸鹽:緩沖溶液。
將8.5g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七水磷酸氫二鈉(NaH2PO4·7H2O)、和1.7g氯化銨(NH4Cl)溶於500mL水中,西是指1000mL。
此緩沖溶液的pH應為7.2。
5.7.2 七水硫酸鎂:22.5g/L溶液
將22.5g七水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7.3 氯化鈣:27.5g/L溶液
將27.5g無水氯化鈣(CaCl2)(若用水合氯化鈣,要取相當的量)溶於水,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7.4:0.25g /L溶液
將0.25g六水氯化鐵(Ⅲ)(FeCl3·H2O)溶解於水中,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8 硫代硫酸鈉溶液C(Na2S2O3)=0.025mol/L
稱取6.2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於煮沸放冷的蒸餾水中,加入0.2g碳酸鈉,用水稀釋至1000mL。貯於棕色瓶中,使用前用重鉻酸鉀,C(1/6K2Cr2O7)=0.0250mol/L標准溶液標定,標定方法如下。
於250mL碘重瓶中,加入l00mL蒸餾水和1g碘化鉀,加入10.00mL 0.0250 mo1/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5mL 2 mol/L(1/2 H2SO4)硫酸溶液(5.6),密塞,搖勻,於暗處靜置5 min後,用待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 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褪盡為止,記錄用量。
標定反應:K2Cr2O7+6KI+7H2SO4=Cr2(SO4)3+312+4K2SO4+7H2O
(硫酸鉻,綠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連四硫酸鈉,無色)
C=10.00×0.0250/V
式中 C——硫酸鈉溶液濃度(mol/L)
V——硫代硫酸鈉溶液消耗量(mL)
5.9 氫氧化鈉,0.5mol/L
5.10 鹽酸,0.5mol/L
5.11 稀釋水
在5-20L玻璃內瓶裝入一定量的純水曝氣2-8h,使稀釋水的溶解氧接近飽和;曝氣後瓶口蓋上兩層干凈紗布,置於20℃培養箱中放置數小時,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少於8mg/L。臨用前每升水中加入四種營養鹽溶液(5.7.1)、(5.7.2)、(5.7.3)、(5.7.4)各lmL並混合均勻。稀釋水的pH值為7.2,應在8h內使用完。
5.12 接種水
如被檢驗樣品本身不含有足夠的適應性微生物,應採取下述方法獲得接種水。接種溫度應在20±l℃。
5.12.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住宅區生活污水,過濾後在20℃培養箱內放置一晝夜,取上清液作為接種水。
5.12.2 待測樣品經生化處理構築物的出水處的出水。
5.12.3 當工業廢水中含有難降解有機物時,取該工業廢水排放口下游3-8Km 處的水作為做接種水;如無此種水源採用馴化菌種的方法在實驗室培養含有適應於待測樣品的接種水,建議採用如下方法:取中和或適當稀釋後的該水樣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少量新鮮水樣。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花園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水樣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分析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應的微生物已經繁殖,可用做接種水。一般馴化過程需要3-8d。
5.13 接種的稀釋水
根據需要和接種水的來源,向每升稀釋水(5.11)中加入1.0~5.0mL接種水(5.12)中的一種。
以接種的稀釋水的5天(20℃)耗氧量應在0.3~1.0mg/L之間。 6.1 實驗前准備工作
6.1.1實驗前8h將生化培養箱接通電源,並使溫度控制在20℃下正常運行。
6.1.2將實驗用的稀釋水、接種水和接種的稀釋水放入培養箱內恆溫備選用。
6.2水樣預處理
6.2.1水樣的pH值不在6.5~7.5之間時;先做單獨試驗,確定需要的鹽酸(5.10)或氫氧化鈉溶液(5.9)
體積,再中和樣品,不管有無沉澱形成。當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的鹼或酸進行中和,確保用量不少過水樣體積的0.5%。
6.2.2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1-2h後,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內不能消失的水樣,可加入適量的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游離氯。
6.2.3從水溫較低的水體中或富營養化的湖泊中採集的水樣,應迅速升溫至20℃左右,以趕出水樣中過飽和的溶解氧。否則會造成分析結果偏低。
從水溫較高的水體中或廢水排放口取樣,應迅速使其冷卻至20℃左右,否則會造成分析結果偏高。
6.2.4若待測水樣沒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活性不足時,都要對樣品進行接種。諸如以下幾種工業廢水:
a、未經生化處理過的工業廢水;
b、高溫高壓或經衛生殺菌的廢水,特別要注意食品加工工業的廢水和醫院生活污水;
c、強酸強鹼性的工業廢水;
d、高BOD5值的工業廢水;
e、含銅、鋅、鉛、砷、鎘、鉻、氰等有毒物質的工業廢水。
以上的工業廢水都需採用具有足夠微生物。 7.1 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①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表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20℃的混勻水樣轉移入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應注意不使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後溢出少許,加塞。瓶內不應留有氣泡。
②其中一瓶隨即測定溶解氧,另一瓶的瓶口進行水封後,放入培養箱中,在20培養5天。在培養過程中注意添加封口水。
③從開始放入培養箱算起,經過5晝夜後,棄去封口水,測定剩餘的溶解氧。
7.2 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7.2.1 稀釋倍數的確定
根據實踐經驗,提出下述計算方法,供稀釋時參考。
7.2.1.1地表水
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與一定的系數的乘積,即求的稀釋倍數。高錳酸鹽指數與系數的關系見表2-3。
表2-3 由高錳酸鹽指數與系數的關系
高錳酸鹽指數(mg/L) 高錳酸鹽指數(mg/L)
系數
<5
—
10~20
0.4、0.6
5~10
0.2、0.3
>20
0.5、0.7、1.0
7.2.1.2工業廢水
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COD值來確定,同程需作單個稀釋比。
使用稀釋水時,由COD值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7.2.2 稀釋操作
7.2.2.1 一般稀釋法:
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加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800mL,用帶膠板的玻棒小心上下攪勻。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照(7.1)相同的步驟操作,測定培養5天前後的溶解氧。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試驗,測定培養5天前後的溶解氧。
7.2.2.2 直接稀釋法
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兩個容積相同(其差<1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來的水樣量,然後用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使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
7.3溶解氧的測定:
溶解氧的測定方法用碘量法(通常用疊氮化鈉改良法),詳見本書第二章《實驗六水溶解氧(DO)的測定》 8.1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s = DO1-DO2
BODs——水樣的BOD5值,mg/L
DO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DO2:水樣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8.2 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2121215)()(ffBBCCBOD
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f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f2——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1 9.1 根據廢水濃度高低及毒性大小確定使用稀釋水、接種水還是稀釋接種水,若稀釋比大於100,將分兩步或幾步進行稀釋。
9.2 培養時要注意避光,防止藻類生長影響測定結果。
9.3 其他注意事項參見本書第二章《實驗六水溶解氧(DO)的測定》中(7.2~7.6)。
㈡ 生活污水中指標BOD5高,怎麼處理
生化需氧量(BOD5)測定
一、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 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 主要是有機物質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分別測定水樣培養前的溶解氧含量和 20±1℃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為五日生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
對於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因含較多的有機物,需要稀釋後再培養測定,以降低其濃度,保證降解過稱在有足夠溶解氧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具體水樣稀釋倍數可藉助於高錳酸鉀指數或化學需氧量(CODcr)推算。
對於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在測定 BOD5時應進行接種,以引入能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 當廢水中存在難於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應接種經過馴化的微生物。
二、儀器
1、恆溫培養箱
2、5-20L 細口玻璃瓶
3、1000—2000mL 量筒
4、玻璃攪棒:棒長應比所用量筒高長 20㎝。在棒的底端固定一個直徑比量筒直徑略小,並帶有幾個小孔的硬橡膠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帶有磨口玻璃塞並具有供水封用的鍾形口。
6、宏吸管:供分取水樣和添加稀釋水用。
三、試劑
1、磷酸鹽緩沖溶液:將 8.5g 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 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和 1.7g 氯化銨(NH4Cl)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的 PH 值應為 7.2。
2、硫酸鎂溶液:將 22.5g 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3、氯化鈣溶液:將 27.5g 無水氯化鈣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4、氯化鐵溶液:將 0.25g 氯化鐵(FeCl3·6H2O)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5、鹽酸溶液(0.5mol/L):將 40 mL(ρ=1.18g/ mL)鹽酸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
6、氫氧化鈉溶液(0.5mol/L):將 20g 氫氧化鈉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7、亞硫酸鈉溶液(C1/2 Na2SO3=0.025 mol/L):將 1.575g 亞硫酸鈉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不穩定,需每天配製。
8、葡萄糖—谷氨酸標准溶液:將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鈉(HOOC—CH2—CH2—CHNH2—COOH)在 103℃乾燥 1h 後,各稱取 150mg溶於水中,移入 1000 mL 容量瓶內並稀釋至標線,混合均勻。此標准溶液臨用前配製。
9、稀釋水:在 5-20L 玻璃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溫在 20℃左右。然後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薄膜泵,將此水曝氣 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飽和,也可以鼓入適量純氧。瓶口蓋以兩層經洗滌晾乾的紗布,置於 20℃培養箱內放置數小時,使水中的溶解氧量達到8mg/L。臨用前於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鎂溶液、磷酸鹽緩沖溶液各 1mL,並混合均勻。
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應小於 0.2 mg/L。
10、接種水:可選用以下任一方法,以獲得適用的接種液。
(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生活污水, 在在室溫下放至一晝夜,取上層清液使用。
(2) 表層土壤浸出液,取 100g 花園土壤或植物生長土壤,加入 1L 水,混合並靜置 10min ,取上清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處理廠的出水。
(5) 當分析含有難於降解的廢水時, 在排污口下游 3-8km 處取水樣作為廢水的馴化接種液。如無此種水源,可取中和或經適當稀釋後的廢水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入少量該種廢水,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該種廢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檢查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用的微生物已進行繁殖,可用作接種液。一般馴化過程需要 3-8 天。
11、接種稀釋水:取適量接種液,加於稀釋水中,混勻。每升稀釋水中接種液加入量生活污水為 1-10 mL;表層土壤浸出液為20-30mL;河水、湖水為 10-100mL。
接種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值宜在 0.3-1.0 mg/L 之間為宜。接種稀釋水配製後應立即使用。
㈢ 化學需氧量(COD)(mg/L) 生化需氧量(BOD)採用什麼方法檢測具體步驟是什麼謝謝!
COD的測量
實驗儀器;COD測定儀
實驗葯品;1掩蔽劑(10g硫酸汞溶於約70mL水中,加入10mL的濃硫酸,搖勻,移至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釋至刻線)
2重鉻酸鉀溶液(0.25mol/L;120℃烘乾2h重鉻酸鉀,12.2580g/6.1290g 溶入水,移入1000mL/500mL的容量瓶中)
3硫酸銀催化劑(25g硫酸銀於2500mL濃硫酸中)
4指示劑(亞鐵靈指示劑:稱1.485g鄰菲啰呤,0.695g硫酸亞鐵,稀釋到100mL,儲存於棕色瓶中)
5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0.1mol/L;稱39.5g硫酸亞鐵銨溶液溶於水中,邊攪拌邊緩慢加入20mL濃硫酸,冷卻後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到標線搖勻。臨用前,用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標定)標定;10mL重鉻酸鉀於500mL三角瓶中,加入水稀釋到110mL,緩慢加入30mL濃硫酸,混勻,冷卻後加入3滴亞鐵靈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顏色由黃經蘭綠至紅褐色為終點。C=(0.25*10.00)/V
實驗步驟;
1,取污泥樣的上清液50mL,在濾紙上過濾得的水樣用於實驗下面操作。
2,接通電源,開機
3,在H後輸入1,1,回車,回車,回車
4,准確量取各水樣1.5mL於試管中,再加入蒸餾水1.5mL,同時做一個空白水樣(蒸餾水3mL)
5,在每個試管中加入1滴掩蔽劑(硫酸和硫酸汞)
6,在每個試管中准確加入1mL的重鉻酸鉀溶液(棕色瓶中)
7,在每個試管中加入5mL的硫酸銀催化劑(棕色瓶中)
8,蓋上試管蓋,反復上下搖勻(否則會發生噴濺)
9,小心取下蓋子,把試管放在測定儀的試管孔內(注意試管的排序)
10,待爐溫上升至165℃時,按下「消解」
11,聽到蜂鳴後小心取下試管冷卻(注意排序)
12,按照試管的順序分別滴定
(1)將消解液從試管中移到50mL三角瓶中,用蒸餾水仔細清洗消解液(至25mL左右)
(2)加入2滴指示劑(亞鐵靈)
(3)把硫酸亞鐵銨倒入滴定管中,記錄起始讀數
(4)開始滴定,到消解液變成湖藍色時,一滴一滴加入,至突然變成紅褐色為止
(5)記錄終點讀數
(6)計算COD值
13,實驗完畢,清洗儀器。
注意;硫酸亞鐵銨溶液至少每周標定一次。空白水樣至少每3天做一次。保留每次的滴定記錄,記錄上標明時間,水樣編號。
計算過程;
化學需氧量(mg/L)=(V0-V1)*N*8*1000/V2
式中;N---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當量濃度
V0—滴定空白水樣消耗的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mL數
V1—滴定水樣消耗的硫酸亞鐵銨標准溶液的mL數
V2---水樣的mL數
㈣ 如何處理可生化性差的廢水BOD5/ COD=0.25 應選用什麼工藝
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有如下方法:
1、在處理工藝前段增設水解酸化池,將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通過厭氧酸化反應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質,從而提高可生化性;
2、在生化處理後面加臭氧氧化工藝,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氧化分解生化處理階段難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出水水質。
3、在生化處理階段投加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澱粉等,提高BOD值,從而提高可生化性,改善出水水質。
4、微電解方法,但是隨著使用效果會逐漸下降,主要是鐵屑表面出現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膜,效果就越來越差了。
樓主提到B/C已經為0.25,已經具備活性污泥法的可生化性指標,常規指標為B/C大於0.2即可。因此樓主如果選擇污水處理工藝,選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即可,如果對出水有特殊要求,如回用的話,可以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後段加深度處理工藝,如多介質過濾器,砂率、膜處理工藝等。但是選擇何種處理工藝與現場的可用地面積,實際處理水量,進水水質,產水水質指標息息相關,因此只能簡單建議使用「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T+平流沉澱池+深度處理工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㈤ 請問現在市場上污水處理中去除BOD、COD、氨氮、總氮等用什麼葯劑比較好求污水師解答
最快的辦法是投加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
比如菌寶的復合廢水菌種處理菌好氧池使用方法:
1、將好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好氧池內即可。 3、投加菌種後,當天連續曝氣 24 小時,激活菌種。
4、第二天開始進水 1/3,出水 1/3。第三天進水 2/3,出水 2/3。檢測出水數值 來控制進出水的流量大小,直至系統恢復出水達標。
特別說明:好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2-4mg/L。
復合菌種厭氧池(水解酸化池)使用方法:
1、 將厭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 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厭氧池或水解酸化 池內。
3、 投加菌種後,保持靜止不動,並連續攪拌底泥即可。 特別說明:厭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0.5mg/L 以內 。
㈥ 什麼是BOD,測定方法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通常情況下是指水樣充滿完全密閉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處培養5d,分別測定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由培養前後溶解氧的質量濃度之差,計算每升樣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其單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
為了使檢測資料有可比性,一般規定一個時間周期,在這段時間內,在一定溫度下用水樣培養微生物,並測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況,一般採用五天時間,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做BOD5。數值越大證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嚴重。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主要用於監測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狀況。一般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於污染狀態。BOD才是有關環保的指標。
BOD的測定採用GB7488-87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測定法。
測定儀原理 含有飽和溶解氧的水樣進入測定槽與生物感測器接觸,當水樣中無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時,溶解氧向氧電極的擴散速度(質量)達到恆定時,便產生了一個恆定電流。當水樣中有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時,有機物便受到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而微生物的細胞呼吸作用也增強,消耗掉一部分溶解氧,使擴散到氧電極表面上的溶解氧減少,當水樣中溶解氧向電極擴散速度(質量)再次達到恆定時,又產生了一個恆定電流,由於該兩個恆定電流之間的差值與水樣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濃度存在定量關系,因此該電流信號經微機放大、分析處理後,直接將BOD檢測結果顯示出來
㈦ 什麼叫生物化學需氧量(BOD) 測定為什麼分直接測定法和稀釋測定法
生物化學需氧量常記為BOD,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微生物分解一定體積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如果進行生物氧化的時間為五天就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應地還有BOD10、BOD20 。
水中有機物質的分解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為碳氧化階段,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碳氧化階段所消耗的氧化量稱為碳化生化需氧量(BOD)。
對於水樣中有機物含量較高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以及污染較重的天然水,它們的BOD520都大於7mgO2/L,且往往生物化學需氧量超過水中所含的溶解氧的含量,則在培養前必須用有溶解氧的水稀釋,然後再培養.根據培養前後溶解氧的變化和水樣稀釋比,求出水樣中的生物化學需氧量。
㈧ BOD國標測定方法
標准稀釋法。
㈨ bod與cod比值偏低如何解決
BOD叫做生物耗氧量,COD叫做化學耗氧量,BOD與COD的比值可以用來評價廢水的可生化性!
提高廢水的B/C比有多種方法,但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廢水來選擇。
1、如果是化工廢水含有較高鹽類、以及大分子有機物的,可採用蒸餾脫鹽+高級氧化的方法來提高B/C比;
2、可以通過鐵碳微電解反應來提高B/C;
3、造紙廢水的,通過氣浮加葯絮凝等反應,去除廢水中的纖維等,也能提高廢水的生化性。
4、生化系統中,水解酸化工藝,可以將廢水中的部分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也能夠提高B/C。
具體解決方法就看你們是什麼水了。
㈩ BOD5的檢測方法和步驟
將預先選好量程並按量程范圍量好體積的水樣倒入培養瓶中,在主機攪拌器上連續攪拌。並將主機和培養瓶放入培養箱中。
調節培養箱內溫度為20C±1°,待樣品恆溫後進行五日培養。培養瓶中的水樣在連續攪拌的情況下保證了足夠的溶解氧供微生物進行生化反應。水樣中的有機物經過生物氧化作用,轉變成氮、碳和硫的氧化物。在這一過程中,從水樣中溢出的氣體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吸收。
由於好氣微生物的反應,將消耗水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如果及時地用NaOH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培養瓶內上部空間的氧氣不斷地供給試樣中微生物的需氧量,這就造成了氣體氧分壓的下降,用差壓計測出氧分壓的下降量就可以測出水樣的B0D值。
(10)補生化bod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水質檢驗所測BOD5隻包括含碳物質的耗氧量和無機還原性物質的耗氧量。有時需要分別測定含碳物質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常用的區別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養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劑,加入適量硝化抑制劑後,所測出的耗氧量既為含碳物質的耗氧量。
在5天培養時間內,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決於是否存在足夠數量的能進行此種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級處理的出水中這種微生物的數量不足,不能氧化顯著量的還原性氮。
而許多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較久的水體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測定這種水樣時應抑制其硝化反應。在測定BOD5的同時,需要葡萄糖和谷氨酸標准溶液完成驗證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