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茶葉的種植方法與技巧 茶葉的然後種植與技巧
1、茶葉種植方法茶樹栽培條件:對氣候的要求:陽光:光照是茶樹生存的首要條件,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對紫外線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溫度:一是氣溫,二是地溫,氣溫日平均需10攝氏度;最低不能低於-10攝氏度。水分:雨水充足是必要條件。但是過多也有不利品質的影響。對土壤的要求:一般是土層厚達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機質含量1%-2%以上,通氣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鹼度PH值4.5__6.5為宜。對地形的要求:茶園地形條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和濕度都有明顯的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雲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這對茶樹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會有凍害。一般選擇偏南坡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2、種茶時間及規格:種植時間在年內十月中下旬或來年開春(三月份),規格:單條播——每畝種植等苗數量在3500~4000株,雙條播——每畝種植茶苗數量在7000~8000株,我們推倡推廣「早期速成法」是雙條播,栽培目的:「一年種,二年采,三年超雙百」。
3、茶園管理:施足底肥,種苗前開好種植溝,畝施有機肥(豬欄或餅肥加尿素)250~300市斤+30市斤,今後每年畝施有機肥300市斤+尿素30市斤。定植修剪:種下茶苗既進行定型修剪,一般在離地15~20CM處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礎上提高10CM處剪去。防治病蟲害: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為了不使茶葉污染,農葯殘留,我們大力提倡茶園點黑管燈誘殺害蟲(蛾),效果很理想,噴施低殘留新農葯,如天王星、巴丹等,一定要掌握安全濃度。
4、茶的種植過程:按照一定的密度(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8000株)、雙行雙株(或單行雙株)種植。然後根據各生長季節施肥管理,防治病蟲害,整形修剪(第一、二年內主要是定型修剪,使茶樹逐步形成茶蓬)。
5、以「種」防蟲。即採用適當的種植方式減少病蟲發生。如開辟新園時用無病蟲的苗木,並用新高脂膜溶液噴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盡量採取叢栽或條栽的方式,避免過度密植,創造良好的茶園生態環境;茶園合理間作,防止大面積單一種植,以保持較豐富的自然植被,減少病蟲大發生的機率。
6、以采(剪)控蟲。及時採摘,合理修剪,剪口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可改善茶園通風透光條件,抑制喜濕或喜郁閉條件的黑刺粉虱、介殼蟲等發生。對有蟲芽葉要重采、強采。夏秋季節要盡量多採摘、少留葉。秋季如害蟲多,可延長採摘,適當推遲封園。
7、以肥抗蟲。施用有機氮肥可提高茶樹對茶橙癭蟎的抗性;施用石灰不利於薊馬、葉蟬的生存;磷礦粉浸提液作根外追肥可殺傷紅蜘蛛。重施基肥,合理追施春肥、夏肥、秋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平衡施用,並注意排漬、灌水防旱和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可顯著提高抗蟲能力,減少農葯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㈡ 茶葉的種植方法和管理
你好
茶作為世界幾大飲品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茶葉中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對人身體具有一定保健功效。茶水也可以對人體過多脂肪進行消解,並清理腸道垃圾。茶葉益處多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茶樹的種植管理技術,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探討交流。
1、土壤條件
茶樹屬於喜肥的樹種,所以種植的土地一般要肥力充足。通常在種植茶樹前對田地翻耕兩次,第一次翻地深度達到10~20cm,然後以農家肥來養土,第二次深翻在40cm以上,再次施氮、磷、鉀復合肥料。此外,還要清除田地中的雜草和埋在土壤中的石頭及瓦礫等雜質,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茶樹根部吸收營養。當清理完雜質後就將土地挖成壟狀,即長條形,寬度約為1~1.2m,為後期茶樹幼苗種植做好准備。
2、幼苗管理
茶樹一般種植的幼苗會同時種植3~4種,按面積大小來選擇,50畝以下就3種,50畝以上就是4種。幼苗在移植的時候最好將根部沾染一些稀土,利於保證存活率。3種苗按收獲時間的早晚分區種植,比例在1:1:1。一般幼苗在初次種植時都需要進行防寒,即在根部加上一些乾草之類的東西,給幼苗保溫保濕。種植後一定要澆透水,這個對前期茶樹的生長很有好處。
3、後期肥水管理
茶葉樹由於根系偏淺,所以隊醫乾旱和濕澇抗性都不強。一般夏季一定要經常施水,但是盡量不要從頂部噴灑,一般建議是從中間的過道往兩邊甩水,這樣會直接淋到根部,雨季要時刻注意防水。施肥以多次少量為主,最好是能以混合肥的形式進行。一般施肥時間在每次採摘前3天左右,這樣有利於新芽的再次成長。
4、日常管理
除草一般是茶葉樹常需要做的,不過這里的除草一般是清理比較旺盛和長的比較大的草,畢竟幾十畝的草不能完全清理的過來。其次對於一些落葉盡量的都清理走,因為茶葉樹的葉子不是很好的肥物,最後就是一些病害的植株,一般處理不了的話最好移植走,避免感染更多的茶葉樹。
㈢ 怎麼種茶葉
1、開墾
茶園開墾坡度15°以下平緩坡地直接開墾。翻墾深度50厘米。坡度15°以上坡地,以等高水平線築梯坎,梯面寬應大於1.5米,然後翻墾。屬塾地的,經過深耕平整就可劃行種植;生荒地分初,復墾兩次。初墾深度達50厘米,深耕後不必整碎土塊,以利蓄水。
墾翻時注意不要把草皮翻入底層,以便復墾時清出園外,初墾完畢,就可以進行復墾,復墾深度為25-30厘米。復墾要求敲碎土塊,除凈柴草根。切忌把生長密結的草皮塊翻入下層,免得雜草腐爛後形成孔洞,影響茶苗根系水肥吸收。
2、種植
要利用地下部活動的生長時期進行定植,有利於根系的伸長和發育,也有利於吸收土壤養分供地上部的開始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高山地區的茶苗定植時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節前後)進行。
在完成開墾的茶園定植溝內用定植農具挖穴10-12厘米深,穴徑10厘米以上,把茶苗垂直種於穴內,填滿土,並壓緊壓實,或用農具夯實苗莖部三方土層,再培上細土1-2厘米,澆透水分,苗木定植時要比正常深1-2厘米。如果能選擇在下雨之前定植最為理想。
茶苗定植要採用「雙行單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與株之間呈三角形。在定植溝茶行中鋪放3-5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草類植物進行覆蓋,有利於保溫保濕,又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
3、修剪
修剪時期應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結束後為宜。
修剪方法如下:
定型修剪:其目的是茶樹在幼齡階段中培養合理的樹體骨架及豐產樹冠。一般進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處必須要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第一次修剪結合定植在離地15-18厘米處定剪;
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厘米處定剪。經過四次的定型修剪樹高已達到60厘米,有2-3級的分枝結構,初步形成合理的採摘樹冠,即可投入生產。
輕修剪:輕修剪的目的在於調整樹冠,培養良好的採摘面。每年進行一次,輕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厘米的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樁頭、無用新梢等。
深修剪:經過多年的採摘和輕修剪的樹,應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樹冠上部10-15厘米的一層枝葉,使茶樹重新抽發新枝,提高茶樹發芽能力,延長茶樹高產穩產的年限。
重修剪:對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樹,一般以剪去原樹高的1/2為宜,結合整理(抽剪),重新培養健壯枝乾和採摘樹冠。
台刈:對十分衰老的茶樹,宜在離地面約10-15厘米高處鋸(或剪)掉全部枝幹,重新培養樹體骨架結構和採摘樹冠。
㈣ 茶樹怎麼種植什麼季節種容易成活
茶樹早春深秋容易成熟。
茶樹種植方法
1、種植茶葉樹要先培育土
要種植茶葉樹,培育土壤是關鍵,種植茶葉樹的土地種植前要翻2次土,第一次翻土地要10-20厘米左右,之後給土地施放農家的營養土,第二次翻土地要40厘米以上,然後繼續給土地放營養土。種植茶葉樹的土地上的石頭和雜草根都要清理掉,不然會影響到茶葉樹的成長發育。
2、茶樹苗的管理
種植茶葉樹的時候,一般小茶葉樹苗同時種植4-5種,如果按照種植茶葉樹的面積來說,50畝地以下就種植4種茶葉樹苗,50畝地以上就種植5種茶葉樹苗。
茶葉樹苗種植的時候給它們的根部沾一些稀土,這樣能保證茶葉樹苗的生存成功率。一般小茶葉樹苗在第一次種植時候需要防寒處理,只要在茶葉樹苗的根上加一些乾的草,讓茶葉樹苗保持穩定的溫度就可以。
3、後期肥水管理
種植茶葉樹的時候要注意,因為茶葉樹的根很淺,所以它們的防禦濕澇、乾旱的能力都不好。
要注意澆水的時候,從中間的溝渠向兩邊澆水,不要從茶葉樹的樹頂開始澆水,不然從樹頂澆水會噴不到茶葉樹的根,雨天茶農們要注意好好防水。還有給茶葉樹施肥最好是少量多次的混合肥,施放肥料大約在採摘茶葉前的3天左右,這樣茶葉樹可以在生長出來新的芽。
(4)茶葉種植土方法擴展閱讀
茶樹病蟲害防治
1、適時採摘。根據茶葉生產的要求及時採摘幼嫩芽葉,減少棲居在茶樹蓬面上的病蟲害如小綠葉蟬、葉蟎類及部分芽葉病害基數。
2、合理修剪。結合茶園栽培管理要求,宜在春茶結束和秋末進行茶樹修剪,減少病蟲基數和形成不利於病蟲生存條件,一般春茶結束後採用深修剪或重修剪,秋末進行輕修剪。
3、茶園翻耕。秋末結合施基肥,進行茶園耕翻,對在土壤中越冬的鱗翅目、象甲類害蟲的生存不利,減輕來年此類害蟲的發生。
4、及時清園。秋末將茶園根際附近的落葉及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可防治葉部病蟲害,減輕在土壤中越冬害蟲的發生。
5、測土配方施肥。採用測土配方確定茶園土壤養分情況,實行有機肥和無機肥、氮與磷鉀、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提高茶樹抗病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