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實現泵卸荷有哪些方法

實現泵卸荷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3 05:08:05

1. 在液壓系統中,當工作部件停止運動以後,使泵卸荷有什麼好處你能提出哪些卸荷方法

好處:
(1)再次啟動時對電機、泵、電磁閥等的沖擊要好很多;
(2)一般較為復雜的液壓系統都有運動限位監測裝置,泵卸荷以後,所有運動部件回復原位,不會造成監測故障;
(3)管道內油壓為0,對各個密封件有好處。
現在的卸荷方法一般都是另裝一個卸壓閥,系統停機時閥打開回油通道。

2. 能夠實現液壓缸浮動液壓泵卸荷的滑閥機能有哪些

能夠實現液壓缸浮動液壓泵卸荷的滑閥機能有:「M」型。滑閥利用閥芯(柱塞、閥瓣)在密封面上滑動,改變流體進出口通道位置以控制流體流向的分流閥。滑閥常用於蒸汽機、液壓和氣壓等裝置,使運動機構獲得預定方向和行程的動作或者實現自動連續運轉。

卸荷迴路的功用是在液壓泵驅動電動機不頻繁啟閉的情況下,是液壓泵在功率損耗接近零的情況下運轉,以減少功率損耗,降低系統發熱延長液壓泵和電動機的壽命。

(2)實現泵卸荷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結構和動作特點,滑閥分為往復式和回轉式兩類。往復式滑閥又有平面型單閥瓣、平面型雙閥瓣和柱塞式3種。柱塞式滑閥廣泛用於液壓和氣動裝置中。

當活塞到達左極限位置(行程終了)時,滑閥驅動軸被帶動,使柱塞位置移至左邊,切換流體的流向,p1壓力的流體便流向B通道,進入壓力缸的B′室,使活塞向右移動,A室中的流體則迴流至通道 A並流向出口。

如此不斷循環,活塞便自動連續往復運動。若使滑閥驅動軸處於中間位置,則活塞運動停止。平面型單閥瓣滑閥的閥瓣因受到較大的壓力差作用,在滑動面上產生的摩擦力大,動作不靈敏,易磨損。

它還因結構上的缺點,不能在小流量范圍內調節,因而當機械設備在低負荷下運行時,經濟性會降低。平面型雙閥瓣滑閥增加一副閥瓣),流量調節性能和閥瓣受力狀況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摩擦力大的缺點。平面型閥瓣滑閥主要用於蒸汽機。回轉式滑閥的優點是切換動作迅速、精確,並可微調,但密封性較差。它適用於壓力、溫度不高的場合。

3. 先導式溢流閥如何實現定量泵卸載

遠程調壓溢流閥18是先導式溢流閥22的外控閥,兩者和電磁閥21配合使用可對變數泵進行三種壓力控制,電磁閥在中位時變數泵壓力幾乎為0,即變數泵卸荷,左位時泵輸出壓力由18設定壓力控制,右位時由22設定壓力控制;定量泵的壓力控制閥是14,當系統負載壓力升高時,14打開,定量泵卸荷。
這個我也不是太懂的,在網上看了一下,也沒有什麼新穎的,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4. 在液壓系統中,為什麼要採納用卸荷迴路實現卸荷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液壓系統在工作循環中短時間間歇時,為減少功率損耗、降低系統發熱、避免因液壓泵頻繁啟、停影響液壓泵的壽命,多採用液壓泵卸荷迴路。所謂液壓泵的卸荷是指在泵以很小的輸出功率運轉(Pp—PPqP≈o),即或以很低的壓力(戶P≈o)運轉,或輸出很小的流量(qP≈0)的壓力油。實現卸荷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利用換向閥機能的卸荷迴路
利用M、H和K型等機能三位換向閥的中位,可使泵卸荷。例如M型卷揚機機能三位四通電液採用M型中位機能電液動換向閥的卸荷迴路。迴路中的單向閥3,可使系統在卸荷中保持0.3MPa左右的壓力,以供卸荷結束後控制油路換向之用。採用常開機能的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也可使泵直接卸荷。[註:1,5一液壓泵;2,7一溢流閥;3一單向閥;4一三位四通電液動換向閥;6一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
利用換向閥的機能直接卸荷特別適宜低壓小流量系統。但應注意,其中換向閥的額定流量必須與液泵的額定流量相符。
利用先導式溢流閥的卸荷迴路
先導式溢流閥遠程卸荷迴路為先導式溢流閥遠程卸荷迴路。在先導式溢流閥3的遙控口接,型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2。電磁閥2斷電處於圖示位置時,閥3的遙控口與油箱相通,液壓泵1輸出的液壓油以很低的壓力經溢流閥3返回油箱,實現卸荷。電磁閥2通電切換至右位時,噴射泵升壓。用先導式溢流閥與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合而為一的電磁溢流閥也可構成相同功能的卸荷迴路。
先導式溢流閥遠程旁通卸荷迴路為先導式溢流閥遠程旁通卸荷迴路,與圖3—19所示迴路不同的是,先導式溢流閥4的遙控口所接的小型二位二通電磁換向閥1經單向閥3和液壓缸5的無桿腔相通。電磁閥2斷電處於左位時,液壓源的壓力油經閥2進入缸5的有桿腔使活塞左移,到達終點時觸動行程開關6,使閥1通電切換至左位,溢流閥的先導油路經閥1、閥3、閥2與油箱接通,從而液壓泵排油通過溢流閥4卸荷。閥2通電切換至左位時,活塞右移,而閥1斷電。單向閥3可以在活塞前進時關閉,以減少換向閥的泄漏影響。
變數泵及高低壓雙泵卸荷迴路
壓力補償變數泵卸荷迴路為壓力補償變數泵卸荷迴路,捏合機。根據壓力補償變數泵1低壓時輸出大流量和高壓時輸出小流量的特性,當液壓缸4活塞運動到行程端點或換向閥3處於圖示玻璃管道中位時,泵1的壓力升高到補償裝置所需壓力時,泵的流量便自動減至補足液壓缸和換向閥的泄漏,此時盡管泵出口壓力很大,但由於泵輸出的流量很小,其耗費的功率大為降低,實現了泵的卸荷。迴路中的溢流閥2作安全閥使用。
液控順序閥雙泵卸荷迴路為液控順序閥雙泵卸荷迴路。系統在低壓大流量工況時,高低壓雙泵同時向系統供油。但當系統在低速重載運行時,油壓升高,液控順序閥3打開使低壓大流量泵1卸荷空載運轉,只由高壓小流量泵2向系統供油。壓力繼電器雙泵卸荷迴路為壓力繼電器雙泵卸荷迴路,液壓機,當系統在低壓大流量工況時,兩台泵同時供油;當系統要求高壓小流量或保壓時,壓力繼電器5使低壓大流量泵1卸荷,卷揚機。雙泵卸荷迴路適用於機床等機械設備中傳動快慢速交替工作的系統,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5. 液壓泵的卸荷方式有那兩種

壓力卸荷,流量卸荷

6. 試說明乳化液泵站上自動卸荷閥的自動卸荷過程

卸荷溢流閥由溢流閥和單向閥組成。當系統壓力達到溢流閥的開啟壓力時,溢流閥開啟,泵卸荷;當系統壓力降至溢流閥的關閉壓力時,溢流閥關閉,泵向系統載入。使泵卸荷時的壓力稱為卸荷壓力,使泵處於載入狀態的壓力稱為載入壓力。

7. 液壓系統不需要油時要使液壓泵卸荷在系統設計時應採取什麼方法

液壓系統在不需要壓力油時要使液壓泵卸荷使用溢流閥或者換向閥,通常情況下使用溢流閥的情況多一些,使用換向閥時採用一些P,T(O)在中位使聯通的閥來達到卸荷的目的。

8. 定量泵卸荷的方法有哪些

您好,嘗試回答您的問題:1、定量泵源屬於閥控系統,相比較於變數泵--泵控系統,不節能存在溢流、節流損失,其卸荷主要靠系統閥完成,當然其卸油口有一定作用;2、目前常見的是系統安全溢流閥溢流卸荷;3、具體到工程實踐要看系統閥的組成和各自發揮作用,同時比較閥控各自發揮卸荷的作用多大;4、提及泵源卸荷,我個人認為主要是考慮發熱問題(次要的是泵源壓力);謝謝,希望有所幫助!

9. 液壓泵卸荷的設計方法

選擇恆壓變數泵出口加常開型電磁溢流閥,系統工作時電磁溢流閥插頭帶電,如果需要卸荷的話可以通過電磁溢流閥斷電進行卸荷

10. 如何使液壓泵不停的情況下自動卸荷

方案一、系統達到一定壓力後,液壓泵卸荷。這個需要裝電接點壓力表或者壓力繼電器,通過壓力開關控制泵出口的溢流閥,使泵卸荷。安裝的順序是泵-溢流閥-單向閥-壓力開關。
方案二、就一路油缸,不動作時液壓泵卸荷。這個需要安裝M、H、K型機能的換向閥,中位時液壓泵卸荷,工作時液壓泵起壓。
方案三、採用恆壓變數泵,系統壓力達到泵的設定值時,泵變數,輸出功率減小。泵的成本比較高些。
方案四、如果系統中有蓄能器或高低壓雙泵系統時,可以採用卸荷溢流閥,系統壓力達到閥的設定壓力時,泵卸荷,系統保壓,系統壓力降低時,溢流閥關閉,泵起壓。

閱讀全文

與實現泵卸荷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練好薩克斯的方法 瀏覽:992
切線釣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472
鐵路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286
548除以72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370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4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1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0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5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5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8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9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8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