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塘角魚室內人工養殖技術有哪些
塘角魚室內人工養殖技術:
1、養殖准備
一般的情況下都是利用池塘進行養殖,養殖池的周圍水資源豐富,方便排水和換水,池塘的底部我們修平整,在進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網。在池塘周圍可以種植一些水草,這樣可以起到一個凈化水質和遮陰藏身的作用。還有最好是在池塘周圍布置一層圍網,防止敵害進入。最後就是在放養之前將池塘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減少病害的發生概率。
2、魚苗放養
塘鯴魚的魚苗我們要選擇體質好的、健壯的、沒有疾病感染的、沒有外表及內在傷害的、規格大小均勻的種苗。在放養之前我們還需要將魚苗進行消毒,一般都是放入稀濃度的鹽水中進行清洗十分鍾左右撈出。最後按照每畝放養兩三萬尾的密度將魚苗放入養殖池中即可。
3、飼料投喂
塘鯴魚是一種衣肉食為主的雜食性魚品種,它的飼料種類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說田螺、河蚌、蠅蛆、魚蝦、動物內臟等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喂塘鯴魚。當然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飼料也可以使用紅蟲、蚯蚓、黃粉蟲等這一類的飼料。塘鯴魚一般一天需要餵食兩次,分別是在早上八點左右以及下午六點左右。
4、日常管理
在平時的飼養管理中,我們要根據水體的肥沃程度合理的追施有機肥,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飼料。其次就是要經常換水,一般每隔半個月左右換一次水,防止水質惡化,當然如果溫度較高的話,我們需要視情況來調整換水的周期。還有就是要定期對養殖池進行消毒,一般是每隔半個月到二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5、病害防治
塘鯴魚養殖的病害是比較多的,但這些魚病也是比較常見和頻發的,很多的水產養殖中都可能會發生。比如說車輪蟲病、三代蟲病、水霉病、腸炎病、小瓜蟲病、尾孢子蟲病等。我們分別可以使用硫酸銅、高錳酸鉀溶液、食鹽水、魚菌清、硝酸亞汞、甲醛溶液進行防治。
Ⅱ 塘角魚養多少個月,附養殖方法
塘角魚飼養4-5個月,體重可以達到0.5kg左右,飼養一年左右,體重可以達到1.2-2kg。池塘處理: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並施加肥料進行水質培育。魚苗放養:每畝池塘放養2.5-3萬尾。餵食:每日的餵食量為塘角魚體重的2-6%,分成2-3次進行投喂。Ⅲ 我家有個水池可以養塘角魚嗎怎麼養呢
盡管塘角魚可以在小水池養殖,但新建的養殖池還是以大為好,面積要求在0.26~0.33hm,池深3.0~3.5m,水深2.0~2.5m,以土池結構為好,其水質緩沖性能較好,養殖過程中水質比較穩定。
塘角魚的養殖:
1、飼料投喂。採用塘角魚專用膨化顆粒飼料投喂,最好採用生命源微生物發酵劑,將飼料發酵7d後再進行投喂。可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還可減少塘鯴排泄物對水體污染。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點、定量、定質。
2、早晚巡塘。魚苗放養後,要堅持早、晚各巡塘1次,觀察塘鯴的活動、攝食及水質變化情況;撈出池塘漂浮的雜物及死魚,保持水質清潔。
塘角魚屬於熱帶色類,耐低溫能力較差。當水溫降到12℃時,停止攝食;水溫降至8~10℃時會出現凍傷和感染水霉病;水溫在7℃以下時死亡。因此,在人工越冬期間,水溫必須保持在13℃以上,在北方地區要進行保溫越冬。
塘鯴魚因其貪食又不活潑,飽食後不大運動,所以生長快。飼養1年體重可達1.2~2千克,在我國南方一年可養2~3季。在池塘飼養條件下,經4~5個月飼養,當年苗—般可長到0.5千克。
Ⅳ 養殖塘角魚,幼魚一般怎樣管理
1、小水體養殖:小水體放養具有佔地少、管理方便等優點,可利用房前屋後,路旁溝邊各種零星窪地建池養魚。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投和魚苗20-50尾。
小水體養殖對飼料要求較高,主要靠人工投喂,魚苗下塘10-15天內,最了喂活性飼料,如紅蟲(水蚤)、水蚯蚓、孑孓等,如無洗性飼料,可投喂些切碎的蚯蚓、蠅蛆、糞蛆等,。等魚苗長到10cm以上,除繼續喂上述飼料外,還可增喂禽畜水產品下腳料,飯店的殘剩飯菜等,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要注意觀察水質,經常沖水排污,以保持水質清新。
2、池塘單養:放養密度應視水塘水質條件和飼料豐歉而定,一般每畝放4CM規格魚苗。
Ⅳ 塘角魚的養殖方法
一畝田可以養10000—15000尾塘角魚。
1、魚塘消毒
魚苗放養前,魚塘必須徹底清除雜物、清理塘底淤泥,每畝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麩20,或漂白粉5斤兌水全塘潑灑消毒,一星期後經試水確定安全,才能放苗。
2、魚苗投放
塘虱魚的養殖,可分為混養與純養兩種方式。混養是指在養殖「四大家魚」塘中,每畝混養「五指魚」(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時不用專門投放飼料,每畝可收獲15—25公斤塘虱魚;
純養是利用塘基堅實,排灌方便,水深能夠控制在1.5米左右,面積一般以4—6畝為宜的魚塘,以每畝放養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網布在塘邊圍成一個5—8平方米的小水體,先用淺水培育10—15天,隨著魚苗長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後拉開網布,讓其在大水面生長。
3、魚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魚苗,首先要選擇好優良健壯的親魚,按魚體重5%一10%,用花生麩、蠶蛹等食物飼養,促使親魚性腺發良。好的雌魚種體表較粘滑,色素較淡,頭部略高,腹部圓脹,胸鰭末端較鈍,生殖孔呈圓形,成熟時腹部卵巢輪廊明顯,有彈性,有時可壓出碧綠色卵粒;肛門略突微紅。
雄魚種則體表較粗糙,色素較深,頭部略扁,體乎直,腹部窄長,胸鰭末端較尖長,外生殖器成細長管狀,末端較尖,肛門略凹。
選擇好成熟親魚後,可進行催產注射。催產劑可用魚類腦下垂體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魚用鯉垂體4粒,或鰱鱅垂體14—16枚,或激素3000單位。雄魚用量減半。垂體要研碎,加生理鹽水製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鹽水溶解即可。公斤體重的親魚,注射量為2毫升。
注射部位為背鰭側面肌肉,或胸鰭基部內側。注射後雌雄親魚配對放在塑料盆中的清水裡,可放人一些假水仙根作魚巢,然後用竹箔蓋口,放到僻靜處,保持水溫25℃一30℃。親魚從注射到開始產卵約10-12小時,產卵時間約3個小時。一條魚養得好,一年可產卵4-5次,一次可產卵3-4萬粒。
親魚產卵後,將卵收集起來,放到孵化箱,或水泥池、水缸、面盆等用具里進行孵化。每平方米水面可容卵2-3萬粒,池水要保持深30-40厘米,溫度保持在29℃-30℃,不可過高,也不要讓強烈陽光照射。若用盆、缸孵化,要注意經常換水。
孵化從受精到出膜只需2小時左右。當仔魚出膜後,應及時清理魚巢,注意換水,待50--60小時後,魚仔能游泳時把魚放到有餌料的培育池中。
4、環境要求
魚塘塘基四周必須要牢固,檢查堵塞漏洞,進排水口要分設,預防雨季塘水漫頂(過基)使塘虱魚隨水而逃。魚苗培育最好是用水泥池,便於管理,捕捉容易,還可以防止敵害的威脅。
水泥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平方米為宜,池高2米,池邊設排灌管和排污管,放養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500-2000尾為宜。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培育15天左右,可達到出售規格。 培育階段餌料以浮游動物(水蠕)為最好。
水域要經過濾,防止龍虱幼蟲、松藻等敵害,也可用蛋黃、奶粉、玉米粉等混合飼料投喂,但要注意池水常換,保持清新,以免污染水質,影響魚的生長。也可以用池塘育魚苗。在大批繁殖中,用池塘較好,池塘面積1-2畝,水深1—1.5米為宜。
池塘要求平整,排灌方便,魚苗下塘前10天,最好畝用茶麩40-50公斤潑塘,殺死塘中雜菌,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洗塘,放回清水後再放魚苗。每畝可放20萬尾,餌料與池養一樣。要經常巡塘,注意觀察水的變化,把蛙卵和其它雜物撈開,防止蠅糞天敵危害。這樣,培育12-15天,魚苗可達2-3厘米,即可出售。
5、成魚養殖
塘虱魚的生長最適宜於20℃-30℃溫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養殖季節,這段時間可養2--3批魚。目前,常用養殖方式有如下四種。
稻田養殖:稻田要求沒有漏洞,排灌方便,田基較高,在進出水口要裝上網紗或竹篩,以防魚逃跑。可在每塊田的四角挖一個1-2平方米大的小水池,池深1米左右,池面要用樹葉或茅草遮蓋,以免強日光曝曬。每畝稻田可放魚苗1000尾左右,每天可定期投放一定食餌入池。如管理得好,畝產魚可獲75—175公斤。
家庭池養:家庭場院可利用土池、水泥池、天井、水坑,水缸等地方進行養殖。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水面50尾左右,這種池養魚飼料要求高,最好用動物性餌料,如蚯蚓、孑孓、小雜魚等。也可下魚粉混合花生麩、麥粉、玉米粉等投喂。一般每天投1—2次。同時要經常更換池水,盡量保持水質清新。
池塘純養:池塘以0.5-2畝,水深1--2米為宜。未放魚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時每畝(最好放5厘米規格魚苗)密度為3000-4000尾,可施放禽畜糞肥,飼料可投花生麩、米糠、蠶蛹等。日常管理要定時、定質、定量、定位投飼料,每天分早晚兩次,早上占當天40%,晚上佔60%。
每周調整一次投餌量,約增加20%。放魚後前20天要多下精飼料,用量為魚體重10%-15%左右,讓魚吃飽生長才快,並要注意水質變化,過肥可沖注新水,過瘦則應施肥。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池塘養殖二三個月,一般魚可達0.4--0.5公斤重。
成魚混養:埃及塘虱魚可與四大家魚混養,既可充分利用水體,又利於四大家魚的生長:放養時間最好在7一8月份,放養數量要視餌料而定,一般每畝混養魚塘投放大塘虱魚苗1000---2000尾。餌料足,管理好。除增加家魚產量外,每畝可多收埃及塘虱魚300--1000公斤。
6、日常管理
魚苗放養後,要堅持早晚巡塘,觀察塘虱魚的生長情況。飼料投喂要堅持「四定」,投飼量按魚體重的8%—10%比例投放,但有些群眾是以是否食完進行投飼量增減,盡量做到食完不浪費。在「四防」工作上(即防暴冷暴熱、防逃、防敵害、防魚病)做到有備而戰。
利用池塘純養塘虱魚時,通過科學管理,成活率可保證在45%—55%以上,經過3—4個月的養殖,每畝可收獲商品魚350—500公斤,在種苗配套供應有保障的時候,一年還可以養殖兩造。
(5)怎麼養角魚最好方法擴展閱讀
生活規律
性喜成群,貪食,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如昆蟲、小雜魚、蝦、貝類等,也很喜歡吃血(如豬血,屠宰豬的血流入池塘,塘鯴會長很大),糞便,肉類,吃這些生長迅速。
多在夜間活動和取食,白天則潛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飼養後,亦能在白天攝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飼料。塘鯴魚適應能力強,可在小水體和低溶氧的環境中成長,且病害較少,飼料來源廣,容易養殖,成本較低,適宜於農家庭院小水面養殖推廣。
塘鯴魚原系野生魚類,棲息於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溝渠等處。其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白天多隱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底,夜晚覓食活動頻繁。秋後居於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攝食程度亦減弱。
肉食性魚類,捕食對象多為小型魚類:如餐條、鯽魚、鰕虎魚、麥穗魚、鯉魚、泥鰍等,也吃蝦類和水生昆蟲。以吞食為主,牙齒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脫。
屬夜行性動物,白天靜靜地藏在河底的坑裡或樹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鯰的大型種類會襲擊小型的水鳥或老鼠,底層兇猛性魚類。怕光,喜歡生活在 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多伏於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春天開始活動,覓食。入冬後不食,潛伏在深水區或洞穴里過冬,如果沒有什麼東西去侵動,一般不游動。
Ⅵ 塘角魚養殖技術及成本是什麼
選擇塘基堅實,沒有滲漏,水量足,水質好的池塘。在放養前要將池水排干暴曬3-5天左右,然後用生石灰將水池徹底消毒。塘角魚可以在低氧水體里正常生活,採用池塘高密度單養的模式非常適宜。
養五萬條塘角要成本5萬元左右,一尾塘角魚苗市場價也就1毛錢左右,假如按正常養殖密度一畝投50000尾魚苗,費用只有5000塊錢。
日常的飼料費用主要分魚苗期和成魚期。魚苗期差不多半個月,這段時間主要投喂一些優質的飼料如碎魚碎蝦肉、豬下水等等,費用會高一些,一畝大概花費5千元左右。半個月之後可以投喂開始投喂魚飼料,一直到收獲要放養3-4個月。累計消耗的魚飼料大約花費4萬元。合計成本約5萬元。
塘角魚養殖注意事項
1、應激,換水應當平衡進出水,而不是排空後注入新水,特別是不應該喂魚後短時間內換水。
2、藻類滅殺,現階段的藍綠藻會大量繁殖,合理滅殺更利於塘角魚的健康生長。
3、投料時間調整,日短夜長,建議根據各地的天氣合理安排投料時間。
4、秋冬交替,水霉病發病率明顯增加,防範為主,一旦發現有發病跡象,及時處理,切勿拖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塘角魚
Ⅶ 怎麼養埃及塘角魚,要注意 那些事項
1,親魚池:親魚池用普通魚池,面積1~2畝,水深1.5米為宜。池底平坦,便於捕撈,水源良好,排灌方便。親魚下池前要清池消毒,並檢查池底和堤埂有無漏洞,以防魚逃。
2,放養密度:每畝放養親魚150~250千克(100~150組)為宜。親魚放養密度視水質而異,密度太大影響性腺發育。
3,飼料和日常管理:飼料以花生餅、豆餅為主,輔以魚粉、蠶蛹、蠅蛆、鮮魚肉或廢棄動物下腳料等。在進入生育期的前一個月,應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以促進性腺發育。投飼量每天按體重的10%~15%投喂,分上、下午兩次投喂。每星期應注新水1~2次,每次2~3小時。
5,親魚越冬:埃及鬍子鯰系熱帶性魚類,對低溫的忍耐能力高於羅非魚,水溫降至10~15℃,開始進入越冬期。利用地下熱水、溫泉水、防空洞、土建地下溫室或工廠余熱水均可供安全越冬。
(7)怎麼養角魚最好方法擴展閱讀
埃及塘角魚食性:埃及長須鯰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主要以動物性餌料為食。貪吃,既吃植物飼料,又喜歡吃動物飼料,而且生長速度快,吃動物飼料一樣快。
在天然水域,它們主要以小魚、蝦、水生昆蟲、蚯蚓和底棲生物為食。人工養殖,可飼喂野生魚類、蠶蛹、蠅蛆、貽貝肉、屠宰場廢棄物等,也可飼喂人工復合飼料,如麥麩、麵粉、豆餅等,或將這些飼料製成膨化球團飼料效果較好。
Ⅷ 黃角魚的養殖方法
黃顙魚人工養殖技術要點如下:
1、池塘條件。養殖黃顙魚的池塘面積要求不嚴,可大可小,但水深應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過厚,以泥沙質底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魚種下池前用生石灰進行消塘消毒,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徹底清除野雜魚類和殺滅病原生物。
2、池塘主養。池塘主養黃顙魚,魚種規格以10--15厘米、體重15--35克左右為佳,每畝放2500--5000尾左右,並配養鰱、鱅魚各100尾,用以調控水質。餌料日投喂量,全價配合飼料按魚體重的1%--4%左右、小雜魚蝦按體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可參照下述配方進行配製:魚粉30%--40%,菜餅10%--35%,豆餅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誘食促長添加劑2%--5%。由於黃顙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因此,對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和質量要求較高,否則影響黃顙魚的正常生長。對已經馴食的人繁種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飼料,對天然種苗還須經馴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攝食工作飼料。馴食方法:先用魚糜沿池邊潑撒,1--2天後,待魚種開始前來攝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餌料攪入魚糜中定點投於水邊,最後轉為全部人工飼料進行定點、定時、定量投喂。
3、混養。黃顙魚套養在其它養魚池中,可以利用池內的一些野雜魚蝦,不必為黃顙魚另行投喂飼料,每畝放50--100尾規格在35克左右的魚種,可獲得10--15公斤商品黃顙魚。套養黃顙魚種的放養規格不宜過小,池中不宜再配養其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如大口鯰、烏鱧等。
4、水質管理。黃顙魚耐低氧較常規魚差,喜清潔水,因此,養殖黃顙魚的池塘水透明度應保持在35--40厘米,放養密度高的池塘應設增氧機防止缺氧浮頭。定期加註新水。黃顙魚池水不宜鹼性過強,用於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過20克/立方米。
5、魚病防治。黃顙魚的抗病能力強,養殖中一般無大病。但在飼養中受季節、氣溫、水質、投料及魚體表無鱗的特點和養池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影響,也會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蟲生於魚體鰓絲及內臟各部位引發疾患,需在平時養殖中注意觀察,針對異常情況提前預防。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