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有讀書學習、座右銘、日記、立志,慎獨和總結等。
學生的個人修養表現在行為舉止,也靠行為實踐來實現。教育者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交往,幫助學生在道德實踐中實現和欣賞自己在情感體驗、意志磨練及行為策略上的提升,最終達到人生修養最高階段——慎獨。
德育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3、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5、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B. 下列哪些屬於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選擇一項或多項:+A.+慎獨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C. 哪些屬於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
自我反省法和自我暗示法。
德育方法(method of moral ecation)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所採取的各種影響方式的總稱。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方面的活動方法。其制約因素有德育的任務、德育的內容、德育對象的特點等。歷史上關於人的品德形成和德育過程的思想理論不同,主張採取的方法也不同。
蘇格拉底視道德觀念為天生,認為德育的任務是將它「接生」出來。任何方法的使用只可幫助人固有的思想品德的發展,不能由外而內地進行鑄造,因此主張用談話方法引出天生觀念。
注意點:
1、要有明確目的
評價是一種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是為了長善救失,激勵人們進步。故評價時應有明確的目的,從調動受教育者內在積極因素出發,充分肯定成績,誠懇地適當的指出缺點,提出改進意見。
2、要客觀慎重,實事求是
評價學生時,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一分為二,靈活掌握評價的分量和時機,做到公平合理,恰如其分,該獎則獎,該罰則罰,使之與學生品德表現的好壞程度相適應,堅決防止主觀臆斷,感情用事,濫用評價的做法。
3、要充分發揚民主
評價,特別是重大問題的評價,要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並取得集體輿論的支持與贊同,否則就削弱教育作用,甚至產生不良後果。
4、注意對象的個別差異
品德評價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靈活實事求是進行。如:對那些經常犯錯誤、挨批評的學生,做了點好事,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而對經常受表揚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對偶犯過失與明知故犯或屢犯不改者,在處理上也要有不同的分寸,不要千篇一律,簡單從事。
D. 自我修養有哪些主要內容
自我修養是指一個人,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要求,經過學習、磨練、涵養和陶冶的工夫,為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在各方面進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實現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指個人道德修養能力的培養和自我道德完善的過程。
中文名
自我修養
目的
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經過
學習、磨練、涵養和陶冶的工夫
內容
進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
定義
特指人類行為與時代契合程度狀態
自我修養包括自我道德教育
建立在道德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自我修養包括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鍛煉和自我道德改造等各個過程。它是個人道德活動中的重要方面。
現代社會自我修養的主要內容有:思想政治修養,道德修養,文化修養,審美修養,心理修養。
主要途徑
把握自我
(1)認真學習,把握自我。
①認真讀書,求得真知。
②虛心求教,勤於積累。
③學習榜樣,積極進取。
(2)勤於實踐,塑造自我。
①躬行實踐,知行統一。
②積善成德,磨練成才。
(3)嚴格要求,完善自我。
①常思己過,有則改之。
②自覺鍛煉,陶冶情操。
③堅持「慎獨」,純潔品質。
必然要求
試論把握自我修養的基本目標。
努力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是我們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人生修養的根本目標。
理想和紀律
遠大的理想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中,理想和紀律特別重要。
紀律和理想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了遠大的理想,才會有自覺的紀律,而理想的實現又要靠紀律來保證。離開了自覺的紀律,美好的理想也就等於空想。特別是改革開放過程中,紀律尤其重要。
人生修養目標
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必然要求遵循共產主義道德。有文化是提高共產主義信念和道德水準的重要條件。
總之,理想、道德、紀律和文化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我們不能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只有「四有」作為自己的人生修養目標,才能符合中國當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E. 德育自我修養法包括哪些
有讀書學習、座右銘、日記、立志,慎獨和總結等。
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願望可從以下兩點出發:一、幫助學生明確意識社會、家庭、學校對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二、引導學生從自己仰慕的英雄人物中,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
注意事項
1、幫助學生制定修養的標准與自我教育的計劃
有了自我教育的願望,就必須有自我教育的行動。為了有效的自我教育,制定恰當的修養目標和計劃是避免自我教育盲目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應當鼓勵和幫助學生制定程度適當、具體可行的修養目標與計劃。
2、指導學生監控和評價自己的道德表現
道德修養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意志鍛煉的過程。應當鼓勵學生在道德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更准確、恰當認識自我,形成道德修養的連續動力,形成自我教育習慣。
3、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進行自我修養
學生的個人修養表現在行為舉止,也靠行為實踐來實現。教育者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交往,幫助學生在道德實踐中實現和欣賞自己在情感體驗、意志磨練及行為策略上的提升,最終達到人生修養最高階段——慎獨。
F.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主要方法包括: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范、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方法。
2、榜樣示範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範、示範、評優等方法。
3、實際鍛煉法
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方法。
4、品德修養指導法
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5、陶冶教育法
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6、品德評價法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
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6)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德育目標具體要求: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努力學習初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准備。
5、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
6、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G. 中國傳統道德修養的方法有哪些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許多德育方法。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閃耀著生命的光彩。概括起來,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啟發誘導法
孔子說:「不憤不言,不悱不發,舉~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就是善於抓住「憤」、「悱」的時機來進行啟發。啟發誘導的一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循循善誘」。孔子的得意門生顏淵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要逐漸形成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堅定道德信念,並付諸道德實踐,從而養成道德習慣。
2.因材施教法
對不同的個體.先哲們很善於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手段對其進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論語》中。孔子這樣表揚顏淵道:「回也好學」,「回也不愚」「賢哉.回也」;而對於子路。由於其秉性亢直.又驕傲自大.很容易輕舉妄動,所以孔子就採用批評的方式教導他。
3.以身作則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僅重視「言教」。更重視「身教」。他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以身垂範,時時處處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學生們示範,以自己真誠坦盪的人格魅力熏染學生。深受其弟子及後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問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據儒家的道德觀點.德育的最終目的是開啟善的心靈和德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通過心靈的道德修養。「行道而有得於心之謂德。得為心得.則修亦修之於心。」在具體方法上,古代學者先後提出了諸如寡慾法、喚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恥感法、慎獨法、誠敬存心法和返璞歸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們通過修心育德達到至善的境界。
H. 小學教師資格證心理學中德育方法有哪些
說服教育法又叫說理教育法,是教育循循善誘,以理服人,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就是說服教育法。說服教育法主要包括語言文字說服(講解、報告、談話、辯論、指導閱讀)和事實說服(參觀、訪問、調查)等。
榜樣示範法又稱榜樣法,替代強化,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叫榜樣示範法。主要包括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學生中的好榜樣等。比如: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運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
實際鍛煉法也稱指導實踐法,是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實際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也稱陶冶法,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叫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品德評價法又稱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教育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品德評價法。
品德修養指導法也稱個人修養法,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的德育方法。
I. 下列哪些屬於德育方法中的自我修養法(+)。+選擇一項或多項:+A.+慎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6
J.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常見考點: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養方式。教師資格證考試常見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1.說服教育法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
(1)語言說服法
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向學生講述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講解、報告、談話、討論、指導閱讀等方式。
(2)事實說服法
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各種生動具體的事實來說服學生,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形成正確的認識的方法。主要包括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
2.榜樣示範法
榜樣示範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把道德觀點和行為規范具體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動,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動力。而青少年學生又富有模仿性,愛效法父母、師長,學習有威望的同學,尤其崇拜偉人、英雄、學者。在良好環境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給學生以正確的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導他們積極向上。榜樣包括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學生中的好榜樣等。
(1)典範。歷史偉人、民族英雄、革命導師,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傑出人物,他們是民族的代表、人類的精英,當然是青少年學習的典範。
(2)示範。教師、家長和其他長者給青少年學生所做的示範,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榜樣。
(3)榜樣。學生中的榜樣產生於學生,為學生親近與熟悉,容易引起學生的關心與學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就是這個道理。
3.實際鍛煉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實際鍛煉法包括兩種形式:常規訓練,實踐鍛煉。
(1)常規訓練
教師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經常性的行為練習,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常規訓練的內容和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學生守則訓練、課堂常規訓練、衛生常規訓練、禮貌常規訓練等。
(2)實踐鍛煉
實踐鍛煉法是教育者組織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通過實際鍛煉,可以加深道德認識,鍛煉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為習慣,使優良的思想品德日益鞏固起來。
4.情感陶冶法
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運用以境染情、以境觸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1)人格感化。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為“情境”,對學生進行陶冶,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是通過說理和要求來教育學生,而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思想轉變和積極進取。
(2)環境陶冶。良好的環境總是養成人的良好品德,不良境遇則往往導致人的不良習性。
(3)藝術陶冶。藝術包括音樂、美術、舞蹈、雕塑、詩歌、文學、影視,我們應組織學生閱讀文學詩歌、聆聽音樂、欣賞畫展,從中獲得啟示,受到陶冶。
5.道德修養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能力發展基礎上的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自我修養的方法一般包括:立志、學習、反思、箴言、慎獨等。
6.品德評價法
品德評價法主要是通過對受教育者品德進行肯定性或否定性評價來引導受教育者品德發展的方法。通常根據評價結果對受教育者進行表揚和獎勵或者批評和懲罰。表揚和獎勵是對學生的良好思想、行為予以肯定性評價,以引導其品德積極發展的方法;而批評和懲罰則是對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行為予以否定性評價,幫助他們改正缺點與錯誤的方法。品德評價的具體方法有:獎勵、懲罰、評比、操行評定。
綜上就是教師資格證考試德育方法的具體內容,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並熟記。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