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中葯降壓的方法有哪些

中葯降壓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1 18:10:26

㈠ 中葯降壓的葯方

1、葛根是常用的祛風解表葯,臨床報道用於治療高血壓伴有頸項強痛者療效顯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清熱解毒,有降低血壓作用,治療高血壓病,可以單味煎服,亦可與夏枯草、草決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常用於治療高血壓病具有頭痛、目眩、耳鳴、煩熱、失眠等肝熱證候者,可配伍決明子、黃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於肝經實熱的高血壓病,有消除眩暈、頭痛、口苦、心煩等症狀的作用,常與鉤藤、草決明同用,每次9~12克。
5、鉤藤平肝熄風清熱,可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目赤等症,常與石決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平肝熄風,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常與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為濕痰眩暈可配用半夏、白術、茯苓等健脾燥濕葯物,如半夏白術天麻湯。每次9~12克。
7、石決明平肝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等證,常與菊花、白芍、生龍骨、生牡蠣同用,每次30~45克。地龍熄風,清熱,活絡,平喘,利尿,降壓。適用於早期高血壓病伴有肢體麻木者,多復方使用,每次10~20克。
8、羅布麻葉平肝熄風清熱,對消除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等症狀有良好作用。以單味代茶飲用,每次6~10克。臭梧桐祛風除濕降血壓,復方單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性味辛溫,可祛風活血止痛,主要適用於頭身疼痛以及血瘀氣滯的痛經、閉經及產後瘀阻腹痛等症。臨床報道用於治療高血壓病與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協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9、桑寄生祛風濕,補肝腎,養血安胎,主要用於痹症血不養筋,肝腎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軟等症,亦常用於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治療,每次10~15克。此外,根據國內外報道,有一定降壓效果的中草葯還有杜仲、丹皮、黃連,通過擴張周圍血管而降壓,用量各10克,黃連減半。青木香通過交感神經節阻滯作用而降壓,常用量為10克。

㈡ 降血壓有那些中葯

多睦為您解答:
高血壓葯物治療
一、降壓葯物治療
目前應用巰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是一組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的葯物。由於抑制鈣離子通過細胞膜上鈣通道的內流,因而稱為鈣通道拮抗劑。常用葯物有異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直接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常用葯物有:硝普鈉、長壓定、肼苯達嗪。
1、中樞性交感神經抑制葯:可樂寧、甲基多巴。
2、交感神經節阻滯劑。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於高血壓腦病的治療。
3、交感神經節後阻滯劑。使交感神經末稍中去甲腎上腺素貯存耗竭,而達降壓的目的,常用葯物有:胍乙啶、利血平。
4、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β受體阻滯劑: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薦的降壓葯、醋丁醯心安。
(2)α受體阻滯劑:常用者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雙氫克尿噻、氯噻酮、速尿、氨苯喋啶。
二、葯物治療原則
對一般高血壓,先用副作用少的葯物,如未取得滿意療效可逐步加用一種或多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葯物。可考慮分級治療。
一級: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選用一種葯物,一種無效可改用另一種。
二級:聯合用葯,兩種葯物並用,自小量開始,有效為止,若無效轉入三級。
三級:聯合用葯,三種葯物並用。
四級:三級治療效果不佳者,可換用胍乙啶或可樂寧。
高血壓其他療法
高血壓急症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唇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採取坐位,如備有氧氣袋,及時吸入氧氣,並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壓突然升高,伴有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已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卧床休息,並及時服用降壓葯, 還可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
3、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後,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並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 安靜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亞硝酸戊酯,並吸入氧氣。
4、高血壓病人發病時,會伴有腦血管意外,除頭痛、嘔吐外,甚至意識障礙或肢體癱瘓,此時要讓病人平卧,頭偏向一側,以免意識障礙,或劇烈嘔吐時將嘔 吐物吸入氣道,然後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其他
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九卷記載:石膏亦稱細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風寒熱,有解肌發汗,除口乾舌焦,頭痛雅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熱之良葯。據中醫理論及民間使用證明:高血壓屬熱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頭,以寒克熱,能自然調節腦神經和人腦正常溫度,使腦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壓升高,長期堅持使用,能將血壓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而且頭部有幾十個穴位。正確的按摩和日常的一些良好習慣對高血壓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疏通經脈,流暢氣血,調節大腦神經,刺激皮下腺體分泌,增加發根血流量,減緩頭發的早衰,並有利於頭皮屑和油膩的清除。
梳頭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頭一次,用力適中,頭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鍾。
兩手虎口相對分開放在耳上發際,食指在前,拇指在後,由耳上發際推向頭頂, 兩虎口在頭頂上會合時把發上提,反復推發10次,操作時稍用力。兩掌自前額像梳頭樣向腦部按摩,至後頸時兩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擠壓後頸有降壓的作用。
中醫經絡學指出,腳心是腎經湧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絡經勞宮穴的部位,經常用手掌摩擦腳心,可健腎、理氣、益智、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能防治失眠、多夢等,對高血壓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足部與全身臟腑經絡關系密切,承擔身體全部重量,故有人稱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有人觀察到足與整體的關系類似於胎兒平卧在足掌面。頭部向著足跟,臀部朝著足趾,臟腑即分布在跖面(腳掌)中部。根據以上原理和規律,刺激足穴可以調整人體全身功能,治療臟腑病變。
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者腺體的反射區帶,使其恢復原有功能,達到治療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醫學的一門傳統醫療方法。
足底按摩,能顯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使得血液循環暢通,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和毒素,能夠使得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最終達到治療效果。足部按摩法治療高血壓,建議使用腳踏磁力按摩器。
選擇靠譜的機構和醫院是沒有副作用的哦,日本在血液凈化這一塊有很豐富的經驗,通過血液凈化可以排出身體多餘油脂和毒素,還您一身輕松,多睦健康可以幫您聯系日本海外頂尖醫院

㈢ 吃什麼中葯能降血壓

芹菜確實能降血壓。但同時經常和芹菜一起用作拌冷盤的花生(確切的說是花生衣)卻是生血壓非常快的。另外南瓜也會升血壓。不過我個人非常喜歡吃南瓜,真的不想害它呀。
常用的降血壓的中葯有: 金銀花、銀杏葉、槐米、決明子、山楂、菊花
其他降血壓的中葯有:夏枯草、鉤藤、杜仲、決明子、地龍、葛根等。
降血壓有一偏方,但是我爹不讓我說。對不起。

㈣ 中醫如何治療高血壓

中醫如何治療高血壓?推薦4種有效治療方法


㈤ 用中醫方法怎樣對症下葯降血壓

許多人被高血壓所困擾,經常不辨症狀地服用各種降壓葯。其實,不妨先找醫生診斷一下,因為只有對症下葯,才能讓降血壓像下樓梯一樣輕松。

1.偏於瀉火。

這類病人常表現為頭痛頭暈、口乾口苦、口渴喜飲、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失眠多夢等症狀。

對此宜選用具有清肝火、瀉濕熱作用的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瀉火、通便導滯作用的當歸龍薈丸,具有鎮肝潛陽降逆作用的腦立清以及其他該類中成葯,如牛黃清心丸、牛黃降壓片、全天麻膠囊、天麻鉤藤顆粒、松齡血脈康膠囊等。

2.偏於滋補。

這類病人常表現為頭暈眼花、口乾、耳鳴耳聾、腰酸腿軟、肢體發麻、足下無根、失眠多夢等肝腎陰虛症狀。

治療此類病症的中成葯,首選杞菊地黃丸。它有滋腎陰、清肝熱的作用。

3.補瀉同用。

這類病人同時兼有上述肝陽上亢、肝火上炎及肝腎陰虛症狀。

治療此病症的中成葯有:具有滋陰清肝、潛陽降壓等綜合作用的清腦降壓片,具有滋陰降火功效的知柏地黃丸。

4.補腎法。

高血壓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由於腎精不足,腎陰虛導致肝陽上亢形成的病變。有些病人的高血壓是由於久病體虛,腎精不足,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綜合征造成的。因服用各種控制臨床症狀的葯,他們的脾、胃、肝的傷害已經很大,若直接降壓只會使身體更加虛弱,因此明智的選擇是滋腎陰。充足的腎精抑制了肝火,血壓也自然得以控制,並且控制了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和發展。

㈥ 中葯降血壓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降血壓有哪種方式

中葯降血壓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吃中葯羅布麻茶最簡單,泡茶喝就可以了,又有效果。或者是說口服復方丹參片也行。但是說起高血壓也要根據每一個人的血鴨的高度來決定用什麼葯。比方說當一個人的血壓達到比較高,180以上,甚至到200,這個時候必須用一些比較強烈的降壓葯把它降下來,才能夠達到一個人正常的運行狀態。血壓太高會導致頭暈視物昏花。所以降血壓也要根據每一個人的情況來確定用哪一種沒有說千篇一律的方子。

㈦ 你們知不知道什麼中醫降血壓法

您好。中醫認為血壓高通常與肝火上炎,肝腎陰虛,陰陽不調或者是肝炎上亢等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中醫降血壓的方法有: 1、可以服用中葯湯劑來進行治療,比如六味地黃丸或者是鎮肝熄風湯等。同時可以通過刮痧的方法來達到降壓目的。 2、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放鬆心情,避免情緒過度暴躁。同時不要吃生涼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患者症狀嚴重,處於高血壓的急性期,也可以用局部放血的方法來達到短暫降壓的效果。葯物治療:中醫在對西醫學中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進行辨證後認為,高血壓大部分是由於肝陽上亢導致,所有可以導致肝陽上亢的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證型。因此,中醫降血壓主要選擇了滋陰潛陽、清熱化痰、滋養肝腎、平肝熄風等方法進行方葯配伍,對高血壓進行治療。例如天麻、鉤藤、石決明等可以平肝潛陽;酸棗仁、五味子、當歸等可以養血滋陰;黃連、石菖蒲、鬱金等可以清熱化痰,這些都屬於中醫臨床降血壓的常用葯物。

㈧ 中醫是如何降血壓的,哪些小竅門百試百靈

頸源性的血壓可以針灸頸椎旁開0.5寸的夾脊穴,風池、腕谷,這些穴位都可以起到一個降壓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葯降壓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瀏覽:139
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分析電影 瀏覽:870
霧化葯圖片使用方法w 瀏覽:467
地腳螺栓簡易安裝方法 瀏覽:248
cnmr是什麼檢測方法 瀏覽:229
目前發達國家治癌方法是哪些 瀏覽:817
如何控制類風濕方法 瀏覽:922
葡萄量筒測量方法 瀏覽:995
統計研究運用各種方法 瀏覽:283
尋找研究生碩士老師的方法 瀏覽:704
蘋果平板按鍵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9
快速減小腿肚的方法 瀏覽:143
牛排肉怎麼腌制的方法 瀏覽:880
油性指甲油凝固解決方法 瀏覽:263
杜仲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816
壓小胯訓練方法 瀏覽:546
蘋果手機相機有水印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
空氣開關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瀏覽:172
騎自行車是鍛煉身體的好方法英文 瀏覽:946
防彈玻璃成分測量方法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