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方法有哪些,哪位知道的講講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下面介紹一些類風濕的常用治療方法:
(1)烏頭通痹湯
(2)螞蟻丸
(3)地黃當歸金甲湯
(4)三白皂剌熏劑
(5)中醫秘方
步驟:(1)烏頭通痹湯
葯物組成:制烏頭(先煎)9g,黃芪15g,桂枝6g,芍葯12g,穿山龍15g,地龍15g,青風藤15g,鑽地風15g,僵蠶15g,烏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2)螞蟻丸
葯物組成:螞蟻30g,何首烏30g,熟地黃30g,人參30g,五味子30g。
用法用量:上葯碾碎過篩,以水調和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為1療程,共2個療程。(3)地黃當歸金甲湯
組方:將上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
劑。
制用法:乾地黃95克
當歸3克
白金條(即人角楓)須根5克
刺三甲5克(4)
三白皂剌熏劑
組方:用沙鍋置火爐上,納上葯,加水適量,煮沸後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層紗布覆蓋以助熏蒸。治療時爐火保持適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鍾。如疼痛劇烈,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制用法:鮮三白草1000克
鮮皂角刺250克(5)中醫秘方喬氏活絡寶
葯物組成:伸筋草、透骨草、川烏、草烏、木瓜、全蟲、桂枝、桑枝、劉寄奴、桑葉、紅花、沒葯、牛膝、鹿筋、白花蛇等名貴中草葯。製法:水煎制液,研磨製膏。功效:通經活絡、活血化淤、補肝益腎、祛風除濕、散寒祛邪、促循環強代謝。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特點:外用中葯,對人體無任何損傷,療效穩定
2. 如何治類風濕,多謝啊!
類風濕主要有以下治療方法 不同病情程度的病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1、類風濕治療:理療目的在於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鬆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採用鍛煉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理療方法有下列數種: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理療後同時配以按摩,以改進局部循環,鬆弛肌肉痙攣。2、類風濕治療:鍛煉的目的是保存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狀緩解消退後,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規律地作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鍛煉活動。3.類風濕治療:外科治療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於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後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4、類風濕治療:一般療法 發熱及關節腫痛、全身症狀嚴重者應卧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卧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3. 類風濕治療什麼方法
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 (二)消炎痛: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 (三)異丁苯丙本酸: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 (四)水楊酸鹽: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 (五)手術治療。 (六)疏甲丙脯酸。 (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 (八)金制劑: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 (九)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醯胺、硫唑嘌呤。 (十)免疫增強劑:胸腺素。 (十一)青黴胺:應用青黴胺治療,除使關節症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類風濕患者的飲食有哪些宜忌]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型的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 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注意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等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2) 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3) 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4. 類風濕治療有什麼好辦法
治療類風濕的辦法主要是包括一般性治療,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葯物治療最為重要,一般性治療是指患者在關節炎急性期要以休息為主,最好是卧床休息,關節制動,避免勞累,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可以配合物理療法緩解症狀,比如針灸,艾灸,熱敷等。關節炎的恢復期,就可以進行功能鍛煉。葯物治療方面一般首選非甾體抗炎葯,比如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聯合改善病情抗風濕葯,比如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等,也可以應用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辦法主要是包括一般性治療,葯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一般性治療是指病情,一旦診斷成立,就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正確的了解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積極的配合治療。
也要注意休息,避免關節負重,還要注意保暖,及早開始正確的聯合用葯治療的方案進行治療,比如應用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緩解關節炎的症狀,同時要聯合甲氨蝶呤或者來氟米特,羥氯喹,艾拉莫德等治療。也可以應用安佰諾,阿達木單抗等治療。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葯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葯。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據初步調查我國的患病率為0.3%。它可見於任何年齡,以20-40歲居多。
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受累表現為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此外,尚可有類風濕結節、血管炎、心、肺、肝臟及眼部受累等的關節外表現。80%類風濕關節炎病人類風濕因子陽性;活動期可有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手X線檢查可發現關節骨質破壞和骨質疏鬆。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特徵性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對減輕痛苦,防止關節畸形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全身性疾病。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各種有關因素,制定一個綜合治療計劃。所用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二線葯物(抗瘧葯、青黴胺、金制劑、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環孢黴素A、硫唑嘌呤、環磷醯胺)、類固醇皮質激素、生物治療和基因治療。中葯則要辨證施治。
5. 怎麼治類風濕
關於治類風濕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止痛西葯: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和毒副作用,不但無益而且刺激腸胃,損傷肝腎。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所有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後又會和從前一樣。
推拿針灸:和物理治療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緩解病人的臨床症狀為主,而非根治手段。
封閉療法:俗稱「打封閉針」,就是直接把葯物注射到椎管內或神經根周圍,局部麻醉以達到止痛效果。封閉葯效過後症狀馬上又恢復。
手術治療:由於適應症要求非常嚴格,臨床上適合做手術的人群不足5%,加上費用高,創傷大,恢復期長,易復發等特點,所以根本無法全面推廣。
葯物治療: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比較好的葯物是筰幐灸,它是純海洋生物製成的,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很顯著的效果。
怎麼治類風濕?
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治療,也要注意一些事項,才能防止病症復發或是惡化: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6. 治療類風濕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不要因服用中葯而停止使用已證實療效的抗風濕葯物。我們主張中西醫結合,克服獨特醫學的弊端,以延緩疾病的更好發展。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運克: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膠原蛋白的活性,防止軟骨的分解和破壞,抑制破骨細胞。它可能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理療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效果比較好。在臨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可採用溫熱療法,如熱水浴、水浴或淋浴、礦泉浴等,這些方法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可使肌肉放鬆,減輕疼痛,導致關節活動,物理療法、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石蠟療法能緩解疼痛,消除晨僵,使患者感到舒適。冷敷可減輕急性滲出性病變。金制劑:可干擾細胞的生化反應,並可提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者,常用環磷醯胺、硫唑嘌呤、胸腺肽等免疫抑制劑。
7. 類風濕治療方法有哪些
類風濕的治療方法有哪些,選對治療方法很重要
1、卧床休息:當類風濕急性發作的時候,患者朋友必須要卧床靜養,這么做有利於緩解病痛。類風濕疾病沒有發作的時候也是需要休息的,盡量不要讓關節長時間勞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疾病有沒有發作,患者朋友都是不適合進行劇烈活動的,不然會導致關節受到更嚴重的損傷。
2、理療:當類風濕處於穩定期的時候,患者朋友可以嘗試使用理療來做治療。這么做不但能夠有效改善病情,而且還能盡量保留關節的活動能力。
3、葯物治療:類風濕也是可以依靠葯物來進行治療的,像是水楊酸鹽類葯、免疫抑制劑治療等等。實際上,葯物治療的效果還是挺顯著的,不過治療所需時間久,需要患者朋友長期堅持才行。
4、手術治療:通過手術來治療類風濕疾病風險系數還是比較高的,不過效果能夠立馬看到。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行手術的,只有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朋友才可以做手術。不符合條件的患者朋友若是硬要做手術,只會讓病情變得越來越糟糕。手術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切除滑膜手術、關節成形手術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等。
5、生薑外敷治療:將生薑清洗干凈後切成一片一片的,接著放到鍋裡面炒熱,之後敷在患病部位,敷兩個晚上,之後再把小麥剁碎,放到鍋里炒熱後包在患病部位。或者將生薑和蔥白剁碎,按照一定的比例攪拌在一起,接著放到鍋里炒熱,趁熱把它們敷到患病部位,每兩天替換一下,敷幾次就會有效果的。
一旦患上類風濕疾病,患者朋友就會出現關節疼痛、紅腫、僵硬等異常症狀表現,從而嚴重影響到了正常作息、工作以及學習等,所以,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是關鍵。
8. 類風濕怎麼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侵犯損害關節為主的多器官多系統的慢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風寒濕熱雜至而成。是世界性醫學界難題之一,素有慢性癌症之稱的絕症。
1、目前西醫、中醫常規治療只能給病人用激素抗炎、生物制劑—「止痛葯」、非淄體抗炎解熱止痛葯、抑制免疫葯物、活血通經、疏風止痛以及各種葯物著摻雜激素或免疫抑制葯物等等各種治療可稍緩解症狀,這些常規的治療仍停留在對炎症及後遺症的對症治療,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一時的止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正所謂的治標不治本,也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只是應付性的治療。還有所謂的液體刀、人工關節置換術(截肢)、滑膜切除術等手術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毀壞了關節。
2、長期用激素治療引起高血壓、糖尿病、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皮膚黏膜潰爛、代謝紊亂等疾病,長期用免疫抑制劑易誘發嚴重感染、致癌、致畸、不育、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及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
3、長期用葯吃葯引起胃炎、癌胃、消化性潰瘍、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體質下降、縮短壽命等嚴重性損害。
4、類風濕必須特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