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薑怎麼種植最好
1、種植姜的選地與選種:種植姜的過程中,姜對水分是非常敏感的,一般的情況下姜的抗旱能力和抗澇能力都是極差的,所以在選擇種植地的時候最好是選擇通透性強的沙質土壤,同時還要靠近水源,這樣方便澆水和排水。姜的選種是非常重要的,要選擇健康的,塊莖比較粗壯而且色澤好的,而且還要觀察姜芽是否有生機,選擇沒有出現枯萎的狀態就可以了。
2、種植姜的播種與密度:在播種的時候將姜塊放進葯劑里浸泡十分鍾左右,然後要用沙子拌一下,再放進一個比較小的空間里,最後用塑料密封起來,一般一個星期之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在播種的時候要注意每株之間的距離,每株之間的距離最好在30cm左右,每行之間的距離要在40cm左右,然後播種的時候最好要將發芽的一面朝上,如果在上面蓋上一層土壤就可以了。
3、種植姜的基肥與追肥:在栽種的之後一定施足基肥,一般一畝平均需要有機腐肥三千千克,另外還需加三十千克的鉀肥進行輔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厘米高的時候,在農村可以使用糞便兌水進行澆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兌水進行噴灑。等到快進入秋天的時候,也就是九月初進行第二次施肥,這次主要是為了讓塊莖壯大,所以主要施復合肥還有鉀肥,肥料用量分別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後一次施肥是在塊莖稍微長到三個大拇指大的時候,也就是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此次施肥的種類與第二次一樣,只不過用量減半。
4、種植生薑的病害防治:病害一直都是讓種植戶特別頭疼的事情,要在種植姜的過程中頻繁的去觀察姜的情況,如果發現病害一定要及時的去處理,如果沒有及時的去處理就會導致姜減產,而嚴重的話就會導致絕產,所以病害是非常嚴重的,一旦發現病害一定要及時的去處理。
5、種植生薑的採收管理.:一般採收的季節是秋末冬至的時節,也就是十一、十二月份,需要觀察田野中生薑的莖葉是否已經變黃並且出現枯萎,這就就可以採收,不過最好是每隔兩年才採收一次,不是有句話叫做姜還是老的辣,所以也就說明姜要稍微老一點比較好。
2. 生薑的種植方法及栽培技術
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高40~100cm。品種有:青州竹根姜 山農一號生薑 青州小黃姜。
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葯。生薑在中醫葯學里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那麼生薑該如何正確種植呢?下面就讓山間小妹帶你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
一、生薑什麼時候種最好?
生薑起源於熱帶雨林地區,長期的系統發育形成了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因而要將生薑的整個生長期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生薑在熱帶地區表現為多年生,而我國生薑產區由於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均進行一年一茬栽培。
生薑的產量與生長期密切相關,一般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因此,確定某地是否適於生薑露地生產,應考慮以下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需在終霜後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初霜前氣溫降至13℃左右時收獲;二是從出苗至初霜適於生薑生長的天數應在135天以上,生長期間15℃以上有效積溫達1200~1300℃;三是把根莖形成期安排在晝夜溫差大而溫度又適宜的月份里,以利於產品器官的形成。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條件相差很大,滿足上述條件的時間亦有較大差別,因而各生薑產區適宜的播種期各不相同。如廣東、廣西等地全年氣候溫暖,冬季無霜,播種期不甚嚴格,1~3月份均可播種;長江流域各地露地栽培一般於「清明」前後播種;華北一帶多在「穀雨」前後播種;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無霜期過短,露地條件下種植生薑產量較低。
生薑應適期播種,不可過早或過晚。若播種太早,溫度低,熱量不足,播後種姜遲遲不能出苗,極易導致爛種或死苗;播種過晚,則出苗遲,從而縮短了生長期,造成減產。
一般不論是露地栽培,還是設施栽培,只要環境條件可滿足生薑生長最低需求(主要是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亦即在適宜的播種季節內,以適當早播為好,播種越遲,產量越低。
二、姜種如何催芽?
1. 姜種催芽的好處和時間
姜種催芽有2個好處:一是可以早出苗,早生長,早上市;二是可以延長生薑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的生長時間,從而提高產量。催芽前要先晾曬姜種2~3天,然後剔除腐爛、干縮、帶病、帶傷的姜種,選用肥大飽滿、色澤光亮、無病無傷的合格姜種進行催芽。
南方溫暖地區,種姜出窖後多已現芽,不經催芽即可播種。催芽的過程,北方稱「炕姜芽」,多在「穀雨」前後進行;南方叫「熏姜」或「催青」,多在「清明」前後進行。
2.
3. 姜的種植方法
家裡生薑一個不小心發芽了怎麼辦,扔了可惜,吃了怕有毒,那就索性找一個盆 ,抓幾把土,做一盆生薑盆摘吧,又美觀,還可以殺毒。
生薑的葉子上也會有淡淡的香味哦。更主要的是這個特別容易成活
1
若生薑已發芽,這將發芽處切開【多切點生薑肉
作為原始營養】,若沒有發芽,則將生薑放入水中,等待生薑發芽,或者直接購買多苞頭發芽生薑。
2
將花盆裝土 9分滿,將發芽的生薑 一個個的種植在花盆裡面,用土蓋住一大半姜身。然後再往花盆裡面放土,將整個花盆裝滿
3
澆水,用水將花盆澆個通透,放入陽台上。等待3天,就會有嫩嫩的小牙破土而出了
4
後期看天氣,天氣炎熱 一天一杯水,天氣溫和 3天一杯水
注意事項
分割帶芽生薑時要多切點生薑肉,不然本體營養跟不上 及時後期發芽也會很快枯萎
第一次澆水要全部澆透,然後到發芽之前都不需要再澆水
4. 自己在家怎麼種植姜
小林生薑一般每667米2栽4000棵左右。分設大小行栽種,大行行距95厘米(含溝),小行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
按行距先開好姜溝,深約3厘米。將種姜掰成40~50克重的姜塊,每塊留一枚健壯的芽,其餘芽頭全部抹去,然後按株距將種姜放入姜溝之中,芽頭朝上。覆土與畦面平。土面覆草,澆足點根水即可。
5. 姜的種植方法:手把手教你在家種植生薑
生薑種植的時間一般是選在春季剛開始的4到5月份左右,選擇大一點的泡沫箱作為種植的容器,土壤可以把沙子和平時的土相混合。把發了芽的姜挑選出來,將發芽處切開,若沒有發芽就放在水中催芽。處理好種植在選擇好的容器中,用土覆蓋好就可以了。
一、種植的時間
生薑種植的時間一般可選在春季剛開始的4到5月份左右,在這段時間內進行種植,生薑容易發芽生長,成活率也會提高。
二、種植的步驟
1、最好是選擇大一點的泡沫箱作為種植的容器,深度差不多在30厘米就可以了。選用的種植土壤可以把沙子和平時的土相混合,這樣有利於通風和排水。
2、把發了芽的姜挑選出來,最好是看起來新鮮飽滿的,這種更適宜生長。將發芽的地方用小刀切開,如果是沒有發芽,可以將生薑放入水中,等待生薑發芽。
3、給土壤澆水使它保持濕潤,挖一個8厘米左右的坑,將發芽的生薑種植在選擇好的容器中,用土覆蓋好就可以了。
三、後期養護
1、肥料:生薑在生長期的時候需要充足的養分,觀察到植株長到15厘米左右的時候,可以施加一次沃葉根樂夫生根劑。
2、水分:在種植之後一定要把土壤澆透,不能澆的半干半濕。
6. 怎麼種植生薑
生薑種植技術如下:
一、選地。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土地種植,忌連作。
二、整地和施基肥。播種前畝施農家肥1000-15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施後要充分犁翻耙勻。分畦開溝,每畦寬1米,畦高20公分,並在畦面橫開播種溝。
三、種姜處理和播種。播種前先將姜種置於陽光下曬2天,然後用2%福爾馬林浸種消毒6-8小時(注意消毒後要用清水洗干凈),或用農用鏈黴素浸種消毒6-7個小時。播種適期為3月初至4月中旬,播種規格一般為株行距0.25米×0.4米,每畝播種姜塊3500-4000個。
四、田間管理。
1、適時追肥。苗期追肥以輕、淡肥為主;以後重追肥兩次,次是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時是孫姜旺長期,是生薑的吸肥高峰期,畝追施復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第二次是在9月上旬-10月上旬,此時是生薑塊莖迅速膨大期,畝追施復合肥30公斤、氯化鉀10公斤。
2、適當遮蔭覆蓋。夏季氣溫高、日照強,對生薑越夏極為不利,做好遮蔭覆蓋十分必要。可在畦邊間套種玉米、大豆等作物或搭棚遮蔭。同時在姜行間覆蓋稻草,減少地面輻射,增加土壤濕度。
3、水分管理。生薑整個生長期間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乾旱時要求灌「跑馬水」,畦溝漬水時要及時排清。
五、病蟲害防治。
(1)防治姜瘟:播種前選用無病種姜,做好種姜消毒。發病初期噴施農用鏈黴素或葉青雙或波爾多液,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3-4次。重病株要及時挖除燒毀,並在姜穴撒石灰消毒。
(2)防治炭疽病:在發生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防治。
(3)防治條螟:在發生期用敵百蟲+殺蟲威防治。
7. 家庭怎麼種生薑
(1)播種方法
底水滲下後,即可按一定株距將事先准備好的姜種擺放溝內。擺放姜種的方法,各姜區也不一致。一是平播法,即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若東西向溝,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溝,則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塊後,用手輕輕按入泥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即可。爾後隨手扒下部分濕土,蓋住幼芽,以防強光灼傷幼芽。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薑母垂直相連,便於以後扒老薑。二是豎播法,即將姜塊豎直插入泥中,姜芽一律向上。這種播種方法,種姜與新株上的薑母上下相連,扒老薑時易傷根,操作也不方便。
南方有的姜區為便於扒老薑,將姜種倒放,該法雖便於收獲老薑,但影響幼芽出土,生產上不宜提倡。
(2)覆土
種姜排好後,可用钁或二齒鉤將壟上的濕土扒入溝內蓋住種姜,爾後用鐵耙子耬平耙細即可。一般要求覆土厚度為4~5厘米,不可過厚或過薄。若覆土過厚,則下部地溫低,不利於發芽;反之,若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干,同樣影響發芽。
8. 如何種生薑
如何種生薑
1.
從百貨商店或市場里買新鮮的生薑根。
2.
准備35厘米左右直徑、30厘米深的帶土花盆。 其中的土不能因為膠水而變實。然後施以足夠的堆肥。要確保花盆的滲水效果非常好...
3.
在只低於泥土表面一點的地方分開種上幾株生薑,每株旁邊留點空間。
4.
把花盆放在24至29攝氏度的稍有陰影的地方。 低溫會阻礙生薑的生長,因為生薑產於亞洲炎熱的地方。
5.
一開始澆少點水,在冒芽之後加多澆水的量。 在植物冬天休眠的時候放在乾燥的地方。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高40~100cm。品種有:青州竹根姜 山農一號生薑 青州小黃姜。
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葯。生薑在中醫葯學里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那麼生薑該如何正確種植呢?下面就讓山間小妹帶你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生薑什麼時候種最好?
生薑起源於熱帶雨林地區,長期的系統發育形成了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的特性,因而要將生薑的整個生長期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生薑在熱帶地區表現為多年生,而我國生薑產區由於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均進行一年一茬栽培。
生薑的產量與生長期密切相關,一般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因此,確定某地是否適於生薑露地生產,應考慮以下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需在終霜後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初霜前氣溫降至13℃左右時收獲;二是從出苗至初霜適於生薑生長的天數應在135天以上,生長期間15℃以上有效積溫達1200~1300℃;三是把根莖形成期安排在晝夜溫差大而溫度又適宜的月份里,以利於產品器官的形成。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條件相差很大,滿足上述條件的時間亦有較大差別,因而各生薑產區適宜的播種期各不相同。如廣東、廣西等地全年氣候溫暖,冬季無霜,播種期不甚嚴格,1~3月份均可播種;長江流域各地露地栽培一般於「清明」前後播種;華北一帶多在「穀雨」前後播種;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無霜期過短,露地條件下種植生薑產量較低。
生薑應適期播種,不可過早或過晚。若播種太早,溫度低,熱量不足,播後種姜遲遲不能出苗,極易導致爛種或死苗;播種過晚,則出苗遲,從而縮短了生長期,造成減產。
一般不論是露地栽培,還是設施栽培,只要環境條件可滿足生薑生長最低需求(主要是5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亦即在適宜的播種季節內,以適當早播為好,播種越遲,產量越低。
二、姜種如何催芽?
1. 姜種催芽的好處和時間
姜種催芽有2個好處:一是可以早出苗,早生長,早上市;二是可以延長生薑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的生長時間,從而提高產量。催芽前要先晾曬姜種2~3天,然後剔除腐爛、干縮、帶病、帶傷的姜種,選用肥大飽滿、色澤光亮、無病無傷的合格姜種進行催芽。
南方溫暖地區,種姜出窖後多已現芽,不經催芽即可播種。催芽的過程,北方稱「炕姜芽」,多在「穀雨」前後進行;南方叫「熏姜」或「催青」,多在「清明」前後進行。
2. 姜種催芽方法
室內催芽法:
在室內一角用土坯或磚建一長方形催芽池,池牆高80厘米,長、寬依姜種多少而定。放姜種前,先在池底及四周鋪一層10厘米厚的事先曬過的麥穰,再鋪上3~4層草紙。選晴暖天氣在最後一次曬姜後,趁姜體溫度高,將種姜層層平放池內,堆放厚度50~60厘米。姜堆太厚,往往溫度不勻,發芽不整齊。姜種排好之後,經10小時散熱,於第2天蓋池。蓋池時先在姜堆上部覆蓋10厘米厚的麥穰,再蓋上棉被或棉毯保溫。保持池內20~25℃的溫度,經10~12天幼芽萌動,再過10天左右,幼芽長至0.5~1.5厘米即可下地播種。
室外炕種法:
選擇房前院內陽光充足處建催芽池。催芽池有地上式、半地下式兩種。地上式是在地面以上壘成一個四周牆高80厘米的池子,半地下式是在地面挖深25~30厘米,地上壘50~55厘米高的牆,其餘皆同地上式。長、寬依姜種多少而定。放姜種前,將干凈無霉爛的麥穰暴曬一天,鋪於池底10~15厘米厚(若根莖乾燥,可在麥穰上灑適量溫水調濕),將姜種層層放好,隨放姜種隨在四周塞上5~10厘米厚的麥穰。姜種放好以後,在上層蓋5~10厘米厚的麥穰,頂部用麥穰泥封住。亦可不事先壘池,將姜種直接堆放於陽光充足處,四周蓋以麥穰,用麥穰泥封好。堆放姜種厚度一般不應超過70厘米,否則往往因透氣不良,上、下層溫差大使姜芽萌發不勻,甚至在濕度大時還會引起爛種。為了增加催芽池內部的透氣性,可根據姜種多少及池的大小,在池內姜堆上部留一個直徑15~20厘米的通氣孔,孔中豎插幾把高粱或玉米等秸稈,伸出頂部。經20~25天芽可長到1厘米左右。
陽畦催芽法:
隨著保護地蔬菜的發展,各地陽畦發展很快,湖南衡陽及四川成都等地已利用陽畦進行姜種催芽。具體做法是,先挖寬1.5米、深0.6米、長依姜種多少而定的陽畦,在畦底及四周鋪一層10厘米左右厚的麥穰,將曬好的姜種擺放其中,厚30~35厘米,根莖上面再蓋15厘米左右厚的麥穰,保持黑暗,上部插上支架,蓋好塑料薄膜即可。為防夜間受凍,太陽落山前即在薄膜上加蓋草苫保溫,有條件者還可在陽畦內鋪地熱線加溫。陽畦催芽法姜種擺放薄,內部通氣性好,溫度也較易控制,因而催芽時間可縮短3~5天。
溫室催芽法:
該方法在廣西中北部地區廣泛採用的一種催芽方法。在催芽前預先設計簡易溫室,選擇背風向陽的小房,四周密閉不通風,將種姜放在房內的稻草包中,上面蓋上厚厚的稻草,室內生一火缽,注意不要有明火和濃煙。保持室內溫度在15℃以上。經過15~20天,姜芽即可長出。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應注意溫度的調控,特別在寒流到來時及時加溫,以免凍壞種姜。
沙床催芽:
該方法是遼寧金縣光明姜區採用的催芽方法,在立壕內的防寒溝里架設塑料小拱棚沙床,沙床濕度以手握沙土成團,落地散開為宜,過干可適量噴水。種姜平鋪於沙床10厘米厚,上覆蓋3厘米左右的濕沙。當種芽長至0.5厘米左右時,可扒出種姜,放入溫涼屋內煉芽,以適應外界環境,至5月上中旬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