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鹼面方法的題有哪些四年級

鹼面方法的題有哪些四年級

發布時間:2022-07-31 08:46:33

① 鮮鹼面的製作方法

做法
製作烘焙小蘇打:半杯小蘇打撒在鋪了鋁箔紙的烤盤上,放入121℃╱250℉的烤箱或土司小烤箱中烘烤1小時。如小蘇打還有剩,請放入有蓋的罐中可無限期保存。

取一大號攪拌盆,先放入熱水再放一些小蘇打,溶於水中,再加入冷水,然後才是麵粉,攪拌成粗屑顆粒狀的一團,樣子看來不像好面團的面團。

粗礫狀面團拿到工作台上揉和,要揉足5分鍾。(這塊面團會比你做過的面團更像堅強的拳擊練拳對手。)揉好後用保鮮膜包覆放在室溫醒20分鍾,然後再揉5分鍾(這時候會想罵臟話,還會流汗)。再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發酵至少1小時。

面團分成5到6份,用制面機把每份平(義大利制面機也可以),調好壓面口口徑大小後就一個接一個放入,至於最後面條的厚薄全看個人喜好,而寬度和形狀則看你如何切。我喜歡將面口調倒第二小的地方再放入面團,然後不是用手切成細條,就是用兩個切面口中比較細的那個切面。再撒上一點麵粉以防沾黏。

煮麵要用深鍋裝一大鍋水來煮,煮細面的時間只需花3分鍾。如果面條黏在一起,從鍋里撈出來後立刻泡冷水,停止面體繼續熟透,沖掉多餘澱粉。

② 食用鹼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食用鹼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把帶魚放入80℃左右的熱鹼水中燙10秒鍾,立即撈入冷水中,再用刷子刷或用手捋,即可快速除掉其粉鱗。
2、選用玉米面或玉米熬粥要適量放一些鹼。玉米中含有一種結合型的煙酸,不易被人體吸收。長期食用玉米食品,會缺乏煙酸,易患癩皮病。而鹼能把結合型的煙酸轉化成游離型的煙酸,有利於人體吸收。
3、食用鹼可以縮短燉肉、煮豆子、焯煮菜品的時間,使得菜品容易成熟、軟爛。但是鹼會破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素,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4、俗話說「鹽是骨頭鹼是筋」。和面團時添加適量鹽、食用鹼能增強面團勁力,改進麵筋的物理性質,質地會變密、增強彈性和強度。使面團延伸或膨脹時不易斷裂。面團組織緊密後,成品色澤會顯得潔白。
5、白毛巾用久了,會發黃變硬,使用起來很不舒服。可把毛巾放入鍋或盆里,加點水,撒入一把鹼面,煮沸幾分鍾。待水不燙時,將毛巾揉搓幾下,再用熱水沖洗干凈。這樣,毛巾的黃漬就可以基本消除,而且也柔軟多了。
6、織物上的陳跡霉斑,用淡鹼水搓洗,即可除去。
7、織物上的煙漬,可先用5O℃甘油刷洗,然後再用鹼水搓洗,即可除去。
8、織物上的膏葯漬,可將鹼粉放在污漬處,加少許溫水,揉搓幾次即可去除。

③ 蒸饅頭放鹼的技巧有哪些

蒸饅頭要放鹼,主要是用老面頭做發酵物發面時用到的,這也是最傳統的發面方法。主要是針對原來科技不發達時,用面頭發酵時,容易產生大量的酸,所以會加鹼來中和,但放鹼放多少?怎麼個放法?很有講究饅頭是我們北方地區的重要主食,基本上各家各戶都會蒸饅頭吃,這么好吃的主食,怎能不懂放鹼的技巧?請看下面詳細分解

六、檢查加鹼量是否合適1、【看】:將面團切開,如果看到裡面出現均勻的芝麻大小的氣孔,說明加鹼量合適,若出現長條形的小孔,並且顏色發黃,說明鹼加多了,出現不規則的大孔,顏色發暗,說明鹼加少了。2、【聞】:扒開面如果有酸味,說明鹼加少了,如果有鹼味,說明鹼加多了,只聞到香味,說明鹼量剛好。3、【拍】:用手拍面團,發出「嘭蟛」聲,說明鹼量剛好。4、【嘗】:也是我們老家最常用的一種,就是取少量揉勻的面團放在爐子上烤熟,面團口感發酸,說明鹼加少了,口感發澀,說明鹼加多了,如果是甜味,那麼恭喜你,剛剛合適。總結: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加鹼的量一定要掌握好,放鹼時要用溫水溶化後再使用,放過鹼的面團一定要多揉會,揉至均勻,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暄軟蓬鬆,口味醇香,色白光潤。

④ 蒸饅頭如何配鹼面

要看做多少饅頭,才能決定放多少鹼面,比如十個饅頭放2克左右鹼面即可,詳細步驟如下——

食材准備:小麥粉(普通麵粉)100克、溫水(30-40度)250克、面肥(老面)400克、食用鹼粉2克。

步驟:

1、將500克的面肥(也叫老面,面引子)撕成小塊用溫水浸泡30分鍾;

⑤ 求鹼面製作方法,帶和面比例的

正宗鹼面條
主料 麵粉500g
輔料 精鹽5g 食用鹼3g
二、步驟
1、麵粉、精鹽、食用鹼的配入比例是:100:1:0.5
2、取干凈碗倒入清水,調入5克精鹽。
3、調入3克(半湯匙左右)的食用鹼,調勻。
4、面盆里倒入500克的麵粉(兩人量),倒入配好的鹽鹼水,邊倒入邊用筷子攪拌成面碎。
5、把面碎和成稍微硬一些的面團,蓋好面團餳30分鍾至面團回軟。
6、取出面團,揪成小一點的面劑,用擀麵杖擀成1-2毫米的厚薄均勻的薄片。
7、把擀好的面片灑上一層乾麵粉,折疊起來。
8、折疊成這個形狀,在面片的前方放上擀麵杖方便一會兒放面條。
9、用快刀用直切法緩慢均勻的切下成面條,寬窄隨意。
10、往切好的面條上撒上乾麵粉。
11、把面條的一端扯到擀麵杖上。
12、把面條提起來,抖掉多餘的麵粉。
13、把擀好的面條碼放在蓋簾上,如果擀的面條較多可以把擀好的濕面條裝在干凈的食品袋裡放入冰箱冷凍起來,需要時候直接下開水鍋無需解凍。

⑥ 小學科學一道判斷題

不是晶體

在放大鏡下,學生將看到的是各種物質的顆粒都是晶瑩、剔透有著各自一致的幾何形體的微粒,比如食鹽、白糖的晶體都是立方體的,味精的晶體是柱狀等。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認識晶體: 白糖、食鹽、鹼面、味精的顆粒都由有規則的幾何形體組成,人們把這樣的物質叫做晶體。
接著教科書通過圖片向學生介紹自然界中的晶體。第8頁上的照片分別是水晶、雪花、維生素c、黃銅礦等晶體。晶體的形狀很有規則,有的是立方體,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針;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正因為各種物質的晶體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狀,所以晶體也是鑒別礦物的依據。地質學工作者,常常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觀察岩石中的晶體,判斷它的礦物成分,以鑒別岩石。第8頁右上的圖片顯示的是在顯微鏡下花崗岩中石英、長石、雲母的三種晶體。
第二部分:製作晶體
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岩漿冷卻後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指導學生製造晶體的方法可以有減少水分和降低溫度兩種。減少水分法,也就是把某種溶液風干即使其水分蒸發,使物質重新析出;降低溫度,即先把某種物質的溶液加熱製成飽和溶液,然後冷卻,使物質重新析出。課本上介紹的製作的方法是蒸發法,即先製作物質的溶液,然後滴一滴在玻片上,讓其自然蒸發。
用這種方法製作的晶體比較小,教科書上還介紹了一種製作比較大的晶體的方法。用一隻大的玻璃杯,多放些水和食鹽,直到食鹽全部溶解為止。用漏斗過濾溶液,將過濾後的溶液注人一隻清潔的玻璃杯內,在杯中懸吊一根細線,一端拴上一小塊食鹽晶體浸泡在溶液中,然後靜置數天。在玻璃杯底首先出現了第一批
晶體,濾去溶液中殘留的晶體,然後把懸在細線上的晶體浸人過濾後的溶液中,晶體會
緩慢地生長。如果在杯中繼續倒人飽和食鹽溶液,則晶體的生長會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
(四)教學建議
1.觀察美麗的晶體。
學生在四年級曾經觀察過礦物的晶體,教師可以從這里切人。再次出示一些礦物的
晶體如水晶、黃鐵礦、方解石的圖片,問問學生還記得這是什麼嗎?它們的形狀有什麼
特點(有著比較規則的幾何形體)。
然後教師接著說,除了礦物有著規則的幾何形體,自然界的許多物體也有這樣的結
構,我們知道嗎?白糖、食鹽、鹼面是我們做飯菜時經常用到的材料,今天我們來仔細
地觀察它們的形態。
接著是學生分組觀察活動。要求學生用肉眼觀察白糖、食鹽、鹼面,再用放大鏡觀
察,看看它們又是怎麼樣的。不僅觀察每一顆粒的形狀,還要觀察同種物質的所有顆粒
的形狀。並在記錄單上畫出白糖、食鹽、鹼面、味精的晶體形狀。
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要學生總結,這些物體的顆粒有什麼特點。最後教
師小結:在放大鏡下看到的食鹽、白糖、味精、鹼面,雖然它們形狀各不相同,但同種
物質的顆粒都有規則的幾何形體。人們把這樣的物質叫做晶體。
然後教師問問學生還知道自然界中的哪些晶體物質。除了學生的回答和教科書上插
圖所示,教師還可以進行補充,比如裝水的容器中的水垢等。並告訴學生在自然界很多
固體物質都是晶體,但大部分都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的,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
見。比如花崗岩中的三種礦物晶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的形狀不是很清楚,這就
必須在顯微鏡下觀察了。地質工作者鑒別岩石和礦物時,就常常根據晶體形態來作出
判斷。

晶體有三個特徵:
(1)晶體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
(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希望對您有幫助
歡迎追問
望採納

⑦ 簡述鹼面漲發的方法和特點急啊

摘要 其原理是在麵粉中加入了老面和小蘇打,老面中的乳酸菌在適宜的發酵溫度下增生,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和小蘇打(碳酸氫鈉)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結果面團中就有大量氣泡,好像漲發了一樣。希望滿意就一定採納喲!

⑧ 鹼面的做法是什麼

鹼面的做法如下:

  1. 食用鹼放到碗里。

  2. 倒入溫水和勻。

  3. 水逐漸加到面裡面。

  4. 做到盆光,手光,面成小團。

  5. 將面團塞到壓面機,反復壓面。

  6. 檔位先寬後細,直到面團光滑。

  7. 換合適的齒輪,將壓好的面切割成均勻的面條。

  8. 壓面機下面放一長的案板或硅膠墊,面條可以拉的很長。

  9. 撒點麵粉,將面條成團一團團擺放整齊。

  10. 做好拌面料。

  11. 鍋內放水將面條煮熟。

  12. 面條過水,拌上西紅柿鹵,撒香菜,調料。

⑨ 總結初三化學每一章節知識點、典型例題、典型解題方法

歷次考試得分率較低題集
九月月考
4、(42%)下列用量不正確的是
A、沒有說明用量,液體取2mL—4mL B、酒精燈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
C、加熱時,液體不超過試管的1/3 D、洗滌試管時,注入半試管水
10、(21%)下列物質中屬於純凈物的是
A、潔凈的食鹽水 B、冰水混合物
C、凈化後的空氣 D、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後的剩餘物

十月月考
5、(32%)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是
A、物質的熱脹冷縮現象 B、食鹽溶解在水中
C、食鹽和蔗糖混合均勻 D、等質量的氧氣和液氧,氧氣體積比液氧大
13、(66%)決定元素種類的依據是
A、質子數 B、中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4、(49%)下列物質屬於純凈物的是 ,屬於單質的是 ,屬於化合物的是 ,屬於混合物的是 。
①潔凈的空氣 ②二氧化碳 ③高錳酸鉀 ④銅 ⑤自來水
⑥硫燃燒後的生成物 ⑦液氧 ⑧電解水後的生成物
27、(53%)某原子的質子數為26%,中子數比質子數多4,則該原子中粒子總數為 。
28、(57%)已知鐵、銅、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6、64、65,現有相同質量的1g鐵、銅、鋅,其中含有原子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是 。

十一月月考
5、(42%)日常生活中,與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珠江水 B、礦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10、(55%)27克鋁箔在充足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燃燒後的生成物的總質量是
A、約等於27克 B、一定小於27克 C、一定大於27克 D、一定等於27克
22、(61%)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都是我們學習過的粒子,試回答:(4分)
(1)水是由 聚集而成的;(2)氧分子是由 結合而成的;
(3)鐵是由 結合而成的;(氫原子的原子核是由 構成的。

期末考試
7、(56%)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分類正確的是
A、空氣、糖水、一氧化碳、鐵粉 B、空氣、水、金剛石、氯酸鉀
C、空氣、氮氣、氫氣、澄清石灰水 D、空氣、礦泉水、紅磷、高錳酸鉀
26、(49%)如圖所示,氣密性良好的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往長頸漏斗中加入
稀鹽酸,長頸漏斗下端的出口必須 ,
原因是 。

第九單元測試(溶液)
1、(40%)下列物質不可能與水形成飽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鉀
4、(35%)在①碘酒 ②糖水 ③70%的酒精 ④稀硫酸等幾種溶液中,溶劑是同一種物質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10%)用濃鹽酸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實驗時必不可少的一組儀器是
A、量筒、燒杯、漏斗、玻璃棒 B、托盤天平、玻璃棒、葯匙、燒杯
C、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燒杯 D、玻璃棒、量筒、燒杯、膠頭滴管

三月月考
6、(54%)在相同溫度時,食鹽的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A、前者大於後者 B、後者大於前者 C、兩者相等 D、無法比較
7、(52%)下列物質中鐵的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10、(50%)許多化學反應都可在溶液中進行的原因是( )
A、操作簡便,設備簡單 B、用料節約,減少成本
C、可加快反應速率,縮短反應時間 D、固體物質間不能直接反應
11.(60%)二氧化碳氣體通人石蕊試液後,再加熱溶液,最後溶液的顏色為( )。
A.紫色 B.紅色 C.藍色 D.無色
14、(50%)將鐵片投入下列溶液當中,一段時間後取出,溶液質量減輕的是( )
A、稀鹽酸 酸 C、硫酸銅 D、氯化亞鐵
17、(62%)不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A、溫度 B、溶劑質量 C、溶劑種類 D、溶質種類
20、(42%)使兩份等質量的碳酸鈣,一份與稀鹽酸完全反應,一份高溫煅燒所產生的CO2的質量( )
A、一樣多 B、跟稀鹽酸反應的多 C、煅燒的多 D、無法判斷
24、(46%)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試劑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層白色粉末。取該粉末於表面皿中,滴入鹽酸,有氣泡出現。產生氣泡的原因是這種粉末中含有(填物質名稱)_______,請寫出氫氧化鈣溶液變質的化學方程式 。
26、(15%)在硫酸銅、硫酸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使之充分反應後,鐵有剩餘,過濾。則濾液中一定沒有的溶質是 ,所得固體殘渣中一定含有 。(共2分)
27、(43%)A、D是兩種常見的固體,其中D為亮紅色;B、E是兩種常見的氣體,其中氣體E有劇毒。它們之間有如下關系:

試推斷:(1)A、E的化學式分別為:A E 。
(2)寫出A→D的化學方程式: 。
30、(40%)在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 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後,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2分)

四月月考
10、(12%)下列說法符合質量守恆定律的是
A、50g高錳酸鉀加熱充分反應後,剩餘固體的質量小於高錳酸鉀的質量
B、100g冰溶解後得到相同質量的水
C、10g食鹽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鹽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後水分蒸發了,質量減少了
11.(25%)實驗室里將白磷放在水裡保存,據此對白磷性質作出如下推測,不準確的是
A.它易與氧氣反應 B.它遇水不反應 C.它難溶於水 D.它比水重
17、(62%)小明在實驗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經失落標簽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請從下面的試劑或方法中選擇一種來確定該三種物質
A、稀鹽酸 B、水 C、加強熱 D、CaCl2 溶液
18、(44%)為了防止小包裝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裝袋中放入乾燥劑是
A、生石灰 B、氫氧化鈉 C、蘇打粉 D、無水硫酸銅
20、(54%)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 、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把少量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攪拌、靜置、過濾,得到白色固體和濾液。向所得固體中加入稀硝酸,固體溶解並有氣體放出。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體生成。該粉末中肯定沒有的物質是
A、CaCO3 B、Na2SO4 C、BaCl2 D、NaCl
26、(53.6%)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能跟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請按以下化學反應選擇合適的反應物質,各舉一例,要求有鐵參加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化合反應 ;

(2)有無色氣味氣體生成的反應 。
30、(4)(39%)小明同學想測定此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他取出4g氫氧化鈉溶液於試管中,並滴加兩滴酚酞試液,再往試管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當加入到7.3g稀鹽酸時,他認為兩者恰好完全反應。請你分析他是憑借什麼現象判斷反應恰好進行完全:

根據他的數據,請你計算出此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

區一模試卷
2.(59.6%)食用下列方法處理過的食品,不會危及人體健康的是
A、用乾冰冷藏的食品 B、牛奶中添加氧化鈣以補充鈣質
C、用甲醛浸泡的海鮮 D、用工業用鹽腌制的肉類食品
13.(38.5%)配製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肯定用到的儀器是

17.(48.1%)小明學習化學後,在家裡想用化學方法來鑒別鹼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和食鹽,你認為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各取少量通過嘗味道區分 B.各取少量分別倒入水中觀察是否溶解
C.各取少量分別倒入食醋 D.各取少量溶於水,再分別加入石灰水
19.(23.1%)現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種物質,在常溫下它們兩兩相互發生的化學反應有
A.7個 B.6個 C.5個 D.4個
20.(23.1%)向下表的甲物質中逐滴加入相應的乙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生成氣體或沉澱的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關系,能用下圖所示曲線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26.(37.5%)(A~D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且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其他反應物及多餘產物均已略去)。
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 ; B ;C ;D 。

答案:
九月:4、A,10、B
十月:5、C,13、A,
24、2、3、4、6、7,4、7,2、3、6,1、 5、8。
27、82 28、鐵、銅、鋅
十一月:5、C,10、C,22、(1)水分子,(2)氧原子,
(3)鐵 原子(4)一個質子
期末考試:7、B,
26、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第九單元:1、A,4、D,8、D
三月月考:6、A,7、D,10、C,11A,14、C,17、B,20、A,
24、碳酸鈣,方程式略。26、CuSO4、H2SO4,Cu、Fe.
27、C,CO,(2)方程式略。30、20%
四月月考:10、A,11、A,17、B,18、A,20、B,
26、(1)4Fe+3O2點燃2Fe3O4 (2)Fe+2HCl=FeCl2+H2↑
30、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區一模:2、A,13、B,17、B,19、D,20、B,
26、A、CaCO3、CaO、C02、Ca(OH)2

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燒杯內壁無水珠生成,然後將燒杯迅速倒轉,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是一氧化碳.
[7] 氮氣:將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然後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
2、離子的檢驗.
(1)酸液(H+):⑴用紫色石蕊試液或PH試紙⑵活潑金屬(如:鎂條、鋅粒等)⑶不溶性鹼(如:氫氧化銅等)⑷某些金屬氧化物(如:鐵銹)(5)碳酸鹽(如:碳酸鈉等)
(2)鹼液(OH-):⑴紫色石蕊試液或無色酚酞或PH試紙
⑵某些可溶性鹽(如:硫酸銅、氯化鐵)
(3)鹽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4)硫酸和SO42-:硝酸鋇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BaCl2 區別Cl-和SO42-:先用 Ba(NO3)2溶液 再用AgNO3溶液
(5)CO32-:用鹽酸和石灰水
(6)銨鹽(NH4+):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7)Cu2+:用可溶性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8)Fe2+:用可溶性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9)Ca2+:用可溶性碳酸鹽(如:碳酸鈉)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鈣離子
[1]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2]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3]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 沉澱,則含有NaCl。
[4]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 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常見的鑒別方法
[一]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兩種氣體性質的不同進行鑒別,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取兩支潔凈的試管,里邊分別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後將兩個貯氣瓶中的氣體分別通入兩個試管里,其中一個試管內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另一個試管內的石灰水不變,則該氣體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CO與Ca(OH)2不反應
方法2:將兩個貯氣瓶導氣管的閥門(活塞)打開,用燃著的木條接近導氣管口。其中一個氣體能燃燒且發出藍色火焰的,則證明該氣體為一氧化碳;另一個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則是二氧化碳。 2CO+O2 2CO2
[二]如何鑒別氫氣、一氧化碳、甲烷三種無色氣體?
分別點燃三種氣體,在三個火焰的上方各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過一會兒,會看到有兩個燒杯的內壁變得模糊並有水蒸氣凝結,則說明這兩種氣體中有一個是氫氣,另一個是甲烷。在燒杯內壁沒有水蒸氣凝結的那種氣體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兩個燒杯內分別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盪,見有石灰水變渾的,則說明那種氣體為甲烷。石灰水不變渾的,說明那種氣體為氫氣。
[三]有氧氣、氫氣、氮氣、空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種氣體,怎樣鑒別它們?
取6支試管,並分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後將6個貯存氣體的橡膠袋上的導氣管分別插入6個試管的石灰水中,打開自由夾,觀察6個試管中石灰水的變化。其中有一支試管中的石灰水變渾濁,此種氣體必為二氧化碳。其它五支試管中無變化。關閉自由夾。
取一個水槽並放好水。再取5個集氣瓶在其內部也全裝滿水並倒立在水槽中。將剩餘的5種氣體均採用排水取氣法各收集一集氣瓶氣體,並將此5瓶氣體用玻璃片蓋好,從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在5個集氣的瓶口,觀察現象。
其中一瓶氣體能使木條越著越旺的,則一定是氧氣。
其中一瓶對於木條燃燒沒什麼影響,而瓶中氣體也沒有燃燒現象的,則一定是空氣。
其中一瓶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一定為氮氣。
有兩瓶氣體在遇燃著的木條時,瓶中的氣體被點燃了,且燃燒時的火焰均為淡藍色,此時迅速地往兩個集氣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搖動集氣瓶,觀察石灰水的變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變渾濁了,則原來的氣體一定為一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而另一集氣瓶中的石灰水沒變化,則原來的氣體一定為氫氣,因為氫氣燃燒只能生成水。
[四]今有水、鹽酸、氫氧化鈉
三瓶無色液體,怎樣鑒別它們?
取三支試管,並分別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後各滴入石蕊試液2滴至3滴,振盪,石蕊試液不變色仍為紫色者,原液體為水。
[五]用一種試劑,如何將碳酸鉀、硝酸銀、硫酸鋅三種溶液區別開?
取三支試管,並分別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後各倒入1mL至2mL鹽酸,觀察現象。若一個試管中有無色氣泡放出者,原溶液為碳酸鉀溶液。
K2CO3+2HCl=2KCl+H2O+CO2↑
若一個試管中有白色沉澱生成者,原溶液為硝酸銀溶液。
AgNO3+HCl=AgCl↓+HNO3
如一個試管中既無氣泡放出也無白色沉澱生成,又無其它現象發生的,原溶液為硫酸鋅溶液。
[六]今有氯化鉀、硝酸鉀、碳酸鉀、硫酸鉀四種白色固體粉末,怎樣鑒別它們?
取氯化鉀、硝酸鉀、碳酸鉀、硫酸鉀四種白色固體粉末各一葯匙,分別放入四個燒杯中。再在各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種無色溶液。
取四支試管分別倒入未知液1mL至2mL,並往四支試管中加入1mL至2mL鹽酸。其中一支試管中有無色氣泡產生,則原物質為碳酸鉀。
K2CO3+2HCl=2KCl+H2O+CO2↑
其它三支試管中沒有氣泡生成,也無其它現象發生。因氯化鉀、硝酸鉀、硫酸鉀三種溶液跟鹽酸都不反應。
再取三支試管分別倒入餘下的三種未知液1mL至2mL並往三支試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鋇溶液,其中一個有白色沉澱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澱不消失,則此原物質為硫酸鉀。
K2SO4+BaCl2=BaSO4↓+2KCl
其它兩支試管中沒有白色沉澱生成,也無別的現象發生。因為氯化鉀、硝酸鉀兩種溶液跟氯化鋇溶液都不反應。
再取兩只試管分別倒入餘下的兩種未知液1mL至2mL,並往兩支試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銀溶液,其中一個有白色沉澱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澱不消失,則此原物質為氯化鉀。
KCl+AgNO3=AgCl↓+KNO3
在另一試管中沒有白色沉澱生成,也無其它現象發生。因為硝酸鉀溶液跟硝酸銀溶液不反應。
所以,餘下的一種原物質為硝酸鉀。
[七]如何鑒定一瓶無色液體為鹽酸?
鹽酸溶液中的陽離子為氫離子(H+),陰離子為氯離子(Cl-)。如果通過一定的實驗步驟和具體的實驗現象能確定溶液中既含有氫離子又含有氯離子,就能確定該無色溶液一定為鹽酸。
檢驗氫離子(H+)。把兩塊鋅粒放入一支試管中,將少量待鑒定的無色溶液倒入試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試管口,待試管中氣體對拇指的壓力較大時,移開拇指,立即用燃著的火柴點燃試管中的氣體,如果氣體安靜燃燒或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證明有氫氣生成,也就證明原無色溶液中含有氫離子(H+)。
或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待測無色溶液滴在藍色的石蕊試紙上,若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則證明溶液中氫離子(H+)的存在。
檢驗氯離子(Cl-)。取一支試管,倒入待測溶液1mL至2mL然後加入1mL至2mL硝酸銀溶液,振盪,觀察現象。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1mL至2mL稀硝酸,若沉澱不消失,則證明氯離子(Cl-)的存在。
該無色溶液中既含有氫離子又含有氯離子,則此溶液為鹽酸。
[八]如何檢驗H+、Ag+、OH-、Cl-、SO42-、CO32-六種離子?
(1)H+檢驗。
方法1 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 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存在。
方法3 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於7,則證明H+的存在。
(2)Ag+檢驗。
將少量鹽酸或少量可溶性的鹽酸鹽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Ag+的存在。
(3)OH-的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石蕊試液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如果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3將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酚酞試液變紅,則證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乾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試紙上,然後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准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於7,則證明OH-的存在。
(4)Cl-的檢驗。
將少量的硝酸銀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Cl-的存在。
(5)SO42-的檢驗。
將少量氯化鋇溶液或硝酸鋇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盪,如果有白色沉澱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澱不消失,則證明SO42-的存在。
(6)CO32-的檢驗。
將少量的鹽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如果有無色氣體放出,將此氣體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果石灰水變渾,則證明原待測液中CO32-的存在。
(二)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歸納:
1、固體物質的顏色
A 白色固體:氧化鎂 MgO 、五氧化二磷 P5O2 、氧化鈣 CaO 、
氫氧化鈣Ca(OH)2 、碳酸鈉Na2CO3、碳酸鈣CaCO3、氯酸鉀KClO3、氯化鉀KCl、氫氧化鈉NaOH、無水硫酸銅CuSO4等。
B 黃色固體:硫粉S C 紅色固體:紅磷P、氧化鐵Fe2O3、銅Cu
D 藍色固體:膽礬CuSO4.5H2O
E 黑色固體:木炭C、氧化銅CuO、二氧化錳MnO2、四氧化三鐵Fe3O4、
生鐵Fe
F 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G 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KMnO4
H 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I 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2、生成沉澱的顏色
A 白色沉澱:不溶於水也不溶於稀硝酸:氯化銀AgCl、硫酸鋇BaSO4
不溶於水但溶於稀硝酸或稀鹽酸:氫氧化鎂Mg(OH)2、
碳酸鈣CaCO3、碳酸鋇BaCO3
B 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Fe(OH)3 C 藍色沉澱:氫氧化銅 Cu(OH)2
3、 溶液的顏色
A 藍色溶液Cu2+:硫酸銅CuSO4、硝酸銅Cu(NO3)2 、氯化銅CuCl2等
B 黃色溶液Fe3+:氯化鐵FeCl3、硫酸鐵Fe2(SO4)3、硝酸鐵Fe(NO3)3等
C 淺綠色溶液Fe2+:氯化亞鐵FeCl2、硫酸亞鐵FeSO4、硝酸亞鐵Fe(NO3)2等
D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E 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氣體的顏色
A 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B 黃綠色氣體:氯氣
C 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 等大多數氣體。

⑩ 鹼面怎麼煮

主料 2人份
全麥粉150克、麵粉250克
輔料
雞蛋1個、鹼2克
調料
水175克、食鹽5克
鹼面步驟1
全麥麩皮麵粉、普通麵粉、雞蛋、冷水、鹽、食用鹼全部放入容器,用筷子攪成面絮,略揉成團
步驟2
放入壓面機多次壓製成厚3毫米的面片
步驟3
最後壓出合適寬度的面條即可(沒有壓面機,可用手工相同操作)
步驟4
壓好的面條放鍋里加水煮熟即可。

閱讀全文

與鹼面方法的題有哪些四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05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0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48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2
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59
香葯炮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32
數據沖突的四種解決方法 瀏覽:554
帕金森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瀏覽:419
色素胎記治療方法 瀏覽:230
50歲治療白發的方法 瀏覽:301
男士怎麼能瘦下來的方法 瀏覽:734
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瀏覽:141
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分析電影 瀏覽:870
霧化葯圖片使用方法w 瀏覽:469
地腳螺栓簡易安裝方法 瀏覽:250
cnmr是什麼檢測方法 瀏覽:229
目前發達國家治癌方法是哪些 瀏覽:817
如何控制類風濕方法 瀏覽:924
葡萄量筒測量方法 瀏覽:997
統計研究運用各種方法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