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種菜籽的正確方法 蔬菜種子播種方法介紹
1、種子的選擇:
如果當地有銷售菜籽種子的地方最好在當地買,也可去網上買銷量好、綜合評價高的店裡買,這樣的種子質量相對會有保障。
2、催芽醒種:
菜籽的種子很小,很容易混入雜質,因此要先清除雜質再進行催芽,催芽方法比較簡單,只需將菜籽種子放在3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5小時,之後將種子撈出置於溫暖處,當有50%的種子露白便可以播種。
3、種植土壤選擇:
菜籽喜光,因此最好選擇光照充足的地方播種,播種前將土壤深翻整平。
4、播種方法及管理:
播種時深度不要過深,保持在1-2厘米即可,注意蓋土厚度不要超過3厘米。播種完成之後,要觀察菜籽的生長情況,加強病蟲害防止。
菜籽一般多在春季和秋季播種,由於各地區之間氣候溫度存在著差異,導致菜籽的播種季節不同,因而菜籽可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
② 種菜有什麼步驟
家庭種菜的四個基本步驟
其實種菜最重要的是在摸清蔬菜成長規律,在操作過程中靈活掌握,一回生,兩回熟,相信您掌握了以下四個基本操作步驟,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菜農」
第一步:處理。種子前處理分為消毒和催芽兩部分,種子常常帶有細菌,為減少苗期病害,保證菜苗茁壯成長,讓自己和家人吃到健康的蔬菜,也避免自己的勞動半途而廢,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一般從市面買回的種子,用溫水浸泡法就足夠了。種子需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催芽。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果菜類蔬菜種子發芽較慢,可進行催芽。催芽前必須浸泡種子,但浸種時間不宜過長。經試驗,黃瓜用1~2小時,辣椒、茄子、番茄用3~4小時浸種較合適。
第二步:播種。直接播種的,直接將種子播種到大小適當的栽植容器中就行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是種子萌發的三要素。要將容器放在較溫暖、通風良好的地方,並適當澆水。
第三步、移栽。秧苗到達一定大小,必須及時移到其它容器栽植。如番茄、茄子等,一般有4─5片真葉時,瓜類不超過2─3片真葉,甘藍類、白菜類在4─6片真葉時移植。移植時注意不要損傷秧苗幼嫩的根系。可在掘取菜苗前給土壤或基質充分澆水,使根部多帶土壤或基質,不僅能減小對根部損傷,而且能減增加吸水力、移栽後成活快。
第四步、採收。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收獲的時候了,看到自己精心澆灌的蔬菜從幼苗長到綠葉油油,碩果累累,採摘下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就可享受綠色環保的美食了!
③ 種菜的步驟
首先,在播種之前,要先了解種子的發芽時間,根據種子的發芽時間來選擇播種季節,才能保證蔬菜在發芽的時候有最佳的溫度。這些在購買種子的時候請事先了解清楚,或者在種子的包裝袋上看看種子使用說明。通常春播的種子只要選擇比較溫暖的時期即可,而秋播時間比較短,使用適合秋播的種子時,就要比較留意。
基本的播種種菜方法一:點播法
在盆器或者菜地上取適當的株間距,用器皿將表土壓下大概0.5厘米左右的深度來標記播種坑,在每個播種坑裡分別播3-5粒種子,種子之間避免重疊。然後在種子上蓋上指定用量的泥土。
種子發芽之後,每一個坑裡選擇發育良好的幼苗,拔掉長勢不好的,一坑只留一株。
基本的播種種菜方法二:散播法
在容器中或者菜地上預先將土壤澆濕,均勻撒上種子的方法就是散播法。播入種子後,在上面均勻壓上泥土,讓種子可以穩定在土壤裡面。
等到種子發芽後,逐步對植株進行間苗來保證株間距,避免葉子互相重疊遮蓋。
基本的播種種菜方法三:條播法
在容器或者菜地的土壤上,用手指或者木棍或者木板,在土壤表面壓出或者畫出凹槽再播入種子。
1,用工具在土壤表面畫出或者挖出0.5-1厘米左右的凹槽。如果是平行播種,凹槽之間需要有適當的間距。
2,用指尖捏起種子,將種子一粒一粒灑在凹槽里。
3,將凹槽兩側的泥土覆蓋在種子上方,然後輕輕壓實泥土。
當種子發芽後,需要進行1-2次的間苗,最終讓菜苗之間有最佳的間隔和列寬。
提示:不同的種子,播種之後在上面覆蓋的泥土量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買種子前要先了解清楚,或是查看種子包裝袋上的說明。通常來說,喜光的種子覆以薄土,喜陰的種子蓋上厚土。
④ 在農村裡怎麼種菜,比如:播種,鋤地,施肥,收獲等等
在農村種菜步驟:
翻土:耕作好的土壤是種子發芽的基本要素。在種植的前一個月,要把土翻好。
(4)玉林種菜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1、播種期
(1)各種作物發芽所需的溫度范圍不同,最低限溫度也各異。麥類的發芽最低溫度為3-4.5℃,豌豆為1-2℃,馬鈴薯、向日葵為5-7℃,大豆、玉米、高粱、穀子為8-10℃,水稻、棉花為10-12℃,花生為12-15℃。土溫達到某一作物的發芽最低溫度就可播種。
(2)春季作物過早播種,常因低溫,造成種子遲遲不發芽、不出苗而引起病菌侵染。喪失發芽率或爛種。秋播作物過早播種,常因溫度過高,幼苗徒長,冬前生長過旺,易遭凍害;過遲播種,常因積溫不足,生長不良。
(3)或因土壤水分不足,不易保苗,以及冬前積累干物質不足,耐寒力低而不易越冬。
2、播種量
單位面積上,播種的種子重量,通常以kg/ha(或公擔/ha.)表示。播種量過少,雖然單株生產力高,但總株數不足,很難高產;播種量過多,不僅幼苗生長細弱,浪費種子,間苗、定苗費工,而且也不可能高產。 種前應結合種子千粒重、發芽率等確定適當播種量。
3、播種深度
(1)播種過深,延遲出苗,幼苗瘦弱,根莖或胚軸伸長,根系不發達;播種過淺,表土易干,不能順利發芽,造成缺苗斷壟。
(2)一般乾旱地區、砂土地、土壤水分不足,以及大粒種子播種宜深;粘質土壤、土壤水分充足的地塊、小粒種子、子葉出土的雙子葉作物,播種宜淺。
⑤ 種菜怎麼種
撒地里菜種
⑥ 鄉下種菜的方法步驟
劃出一塊地出來
不同的蔬菜根據季節、溫度、澆水量、施肥量都是不同的,當大家選擇一種蔬菜種植的時候,就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每天澆水量、適當的施肥等等,若是不懂得怎樣去種植任何一種蔬菜,大家可以上網查查教程,這樣就更加方便你種植蔬菜了。
(6)玉林種菜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在容器或者菜地的土壤上,用手指或者木棍或者木板,在土壤表面壓出或者畫出凹槽再播入種子,用工具在土壤表面畫出或者挖出0.5-1厘米左右的凹槽。如果是平行播種,凹槽之間需要有適當的間距。
用指尖捏起種子,將種子一粒一粒灑在凹槽里,將凹槽兩側的泥土覆蓋在種子上方,然後輕輕壓實泥土。當種子發芽後,需要進行1-2次的間苗,最終讓菜苗之間有最佳的間隔和列寬。
不同的種子,播種之後在上面覆蓋的泥土量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買種子前要先了解清楚,或是查看種子包裝袋上的說明。通常來說,喜光的種子覆以薄土,喜陰的種子蓋上厚土。
⑦ 種菜有什麼技術
蔬菜種植方法
准備工作
1、整理一塊不會長期潮濕,排水良好的陸地。為了日後灌溉方便,最好也要接近水源或有水管可以到達。
2、選擇適合當時天氣的蔬菜種類,例如:夏天炎熱天氣中,杏菜及空心菜很適合。
3、注意所選蔬菜的成長日期、收割時間是否符合需求。
4、工具:可以挖土或翻土的鋤頭或鏟子;可以撥土的耙子。
種子或苗種
1、通常在專業的種子行購買種子或苗種會較便宜。
2、如果是在園藝店或賣場所購買的種子,其包裝紙上都會有種植時間的指導。
注意:上頭的指示未必適合您的種植區的氣候!有些包裝甚至是從日本進口的其所指之種植時間當然不適用於本地。
播種
1、先將土翻好,讓土曬曬太陽。
2、撒下種子前將翻好的土整平,並將太大的土塊敲碎,使其土塊直徑約小於5公分,但也不要太細。
整好的土不要再踩在上頭,以保持土壤的疏鬆、透氣。
3、將種子撒在土讓上頭,不要太密,以免妨礙日後成長。
4、撒好種子後,用耙子輕輕的將土撥動,讓種子可以被土輕輕的覆蓋,也可防止麻雀來啄食種子。
5、澆水
栽種
1、有些種類的蔬菜(例如:西洋萵苣、黃秋葵等)必須間隔很大,因此在撒下種子後,幼苗長高至約10公分時,必須移植到較寬闊的土地上。
2、也有些種類的蔬菜很難撒種發芽,可以直接購買苗栽回來栽種,例如茄子。
3、依照播種時的整土方法,將土讓整理好,有些種類的蔬菜則必須先將土整理成壟起或溝狀。
4、種植時不要太深,以可以覆蓋其根部為原則。
5、澆水
灌溉
1、可用灑水的方式,但不要用很強的水柱沖刷土壤或植株,可接上蓮蓬頭狀的灑水器。
此法可以讓蔬菜的葉子同時洗去塵垢,也較節省水,但較不持久,所以要比淹沒法次數多。
2、也可用淹沒的方式,引水將所有土壤淹沒後,並立即讓水退去。其目的是要讓所有土壤充分潮濕。
一般種植較多時可用此法,以確保所有土壤都能同時澆濕。
3、多久灌溉一次?要視天氣與土質而定。
在炎熱的天氣中,若是灑水的方式可以2-3天灑水一次;淹沒的方式則5-7天。冬天則分別為5-6天及7-10天。
施肥
1、可以施用化學肥及有機肥。
2、施用化學肥較便宜,效果短,迅速見效,但容易因為施用過量而造成植株受傷。施用時尤其不能讓肥料黏附在葉面上,否則極容易造成葉面受傷。
3、施用有機肥效果長,也較不會造成植株受傷。
可以在種植前翻土時,將有機肥料混在土壤中。
4、也可利用自製的堆肥混入土壤中,既經濟且可以改善土質。
除草
1、在蔬菜園里很容易滋生雜草,要將雜草拔除,才不會和蔬菜奪取養分
2、拔除雜草時,要注意有些雜草已經長出種子且已成熟,盡可能不要讓這些種子又掉落在菜園中,而且也不要把這些有種子的雜草拿來製作堆肥。
病蟲害
1、種植時要慎選蔬菜種類及時機才能減少噴葯。
2、9、10月種鵝菜、格林、芥菜天氣因素非常良好,不需噴葯。
3、12-2月牙蟲、毛毛蟲多,尤其是格林、白菜、芥菜、青江菜、包心菜等
4、有些蔬菜天生就不容易遭受蟲害,像鵝菜、萵苣、空心菜等有白色乳汁的菜類。
5、若有足夠時間,而且種植數量不大,可以用手將毛毛蟲抓起來,通常在清晨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毛毛蟲正努力地啃食蔬菜。
6、若非得已一定要用農葯,最好到農葯行問清楚用量及使用方法,並注意噴葯時的措施及噴葯後的安全期間。
7、並非每一種病蟲害都是毛毛蟲所引起,有些是病菌所引起,若有這類的情形,可以摘取受蟲害的葉子到專業的農葯行詢問(有些農會有附設農葯行),並要將拔除的有病植株隔離,不要用來堆肥。
收割
1、一般蔬菜收割時是用刀子從根和葉之間切除,不能離根太遠,會造成葉子脫落,也不要保留太多根部,這樣下鍋前就不需再切一次。
2、收割之後要將土留在土裡的根部拔除,並將土壤翻鬆,讓太陽照射幾日,有利於下一次播種。
3、有些蔬菜可以收割多次,例如:番薯葉、龍須菜、黑迪仔、九層塔,可別一次收割之後就將它連根拔除了。
⑧ 種菜的方法和步驟
家庭種菜的四個基本步驟
其實種菜最重要的是在摸清蔬菜成長規律,在操作過程中靈活掌握,一回生,兩回熟,相信您掌握了以下四個基本操作步驟,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菜農」
第一步:處理。種子前處理分為消毒和催芽兩部分,種子常常帶有細菌,為減少苗期病害,保證菜苗茁壯成長,讓自己和家人吃到健康的蔬菜,也避免自己的勞動半途而廢,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一般從市面買回的種子,用溫水浸泡法就足夠了。種子需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催芽。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果菜類蔬菜種子發芽較慢,可進行催芽。催芽前必須浸泡種子,但浸種時間不宜過長。經試驗,黃瓜用1~2小時,辣椒、茄子、番茄用3~4小時浸種較合適。
第二步:播種。直接播種的,直接將種子播種到大小適當的栽植容器中就行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是種子萌發的三要素。要將容器放在較溫暖、通風良好的地方,並適當澆水。
第三步、移栽。秧苗到達一定大小,必須及時移到其它容器栽植。如番茄、茄子等,一般有4─5片真葉時,瓜類不超過2─3片真葉,甘藍類、白菜類在4─6片真葉時移植。移植時注意不要損傷秧苗幼嫩的根系。可在掘取菜苗前給土壤或基質充分澆水,使根部多帶土壤或基質,不僅能減小對根部損傷,而且能減增加吸水力、移栽後成活快。
第四步、採收。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收獲的時候了,看到自己精心澆灌的蔬菜從幼苗長到綠葉油油,碩果累累,採摘下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就可享受綠色環保的美食了!
⑨ 種菜怎麼種 菜的種植方法
1、選種:一望二聞三摸選擇優良種子,是種出肥美蔬菜的第一步。首先是「望」。觀察種子色澤是否鮮艷、均勻,表面有無霉斑,否則可能是陳種。如果是袋裝,最好打開一包,觀察種子大小是否均勻,否則可能是劣種。其次是「聞」。一般來說,陳種有霉味,發過芽的種子有一絲淡淡的甜味,這兩類都不要買。最後是「摸」。抓一把種子在手中,摸上去越飽滿的種子越好。
2、培土城裡不容易找到肥沃的泥土,所以一定要自己培土。當然也可以購買配好的營養土。塘泥河沙當原料。塘泥是最適宜種菜的土壤。把塘泥挖起來曬干,打碎使用,不但土壤肥沃,排水性好,還不易淹到作物根莖。如果你家附近找不到塘泥,也可DIY。樹葉、枯草、菜皮等都是不錯的培土原料,將這些東西堆積在泥土上腐爛發酵,就能得到含有豐富腐殖質的土壤。
3、催芽:紙巾+透明容器如果選好種子就直接在陽台上播種,你可能迎來半數種子都發不了芽的結局。種子經過催芽處理後,能有效提高發芽率。自種族種植量不大,可採用比較簡便的紙巾催芽法:將一層浸濕的紙巾鋪在容器內,在第一層紙巾上均勻撒下種子後,再鋪上一層浸濕的紙巾,最後將容器密封。根據種子的萌芽期,3-15天後即可發芽。發芽後要盡快移植到土裡,以免傷害根系。
4、光照:春播幼苗要遮陽。很多城裡人認為,只要陽光充足,蔬菜個頭就會長大。這又是一個誤區。「有時光照過多,反而會傷害作物。」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王季春教授介紹,重慶氣候獨特,開春後氣溫會很快上升到一個較高水平。如果此時正值作物的出苗期,必須避免陽光直曬,否則幼苗會得日灼病,輕則影響產量,重則枯死。
5、施肥:剩菜剩飯最佳,如果你用糞便之類的肥料來澆蔬菜,不一定會有好收成。不少人發現,肥越澆得多,蔬菜越蔫。天然肥料一定要存放一段時間,充分漚熟後才能用於澆灌。
6、朝向:不同蔬菜大不同,應根據陽台朝向選種不同的蔬菜。朝南的陽台光照最充足,適合種植絕大多數蔬菜;朝北的陽台幾乎沒有什麼日照,可選種一些喜陰作物;朝東和朝西的陽台日照條件介於上述二者之間,但要注意的是朝西陽台在夏季溫度較高,要防範作物患上日灼病。
⑩ 種菜的方法
菜心又稱菜薹,被譽為"蔬品之冠",是廣東省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其風味獨特,質嫩味佳,食用方便,品種繁多,適用性廣,生長迅速,栽培簡單。
種植技術如下:
1.整地起畦:
土壤深耕曬白,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公斤,氯化鉀5~10公斤;或雞糞750公斤,復合肥20公斤。畦寬一般1.6~1.7米,高20~30厘米,呈龜背形。
2.適時播種:
早熟品種適於4~8月栽培,中熟品種適於9~10月栽培,遲熟品種適於11月至翌年3月栽培。
早中熟品種以直播為主;遲熟品種以移栽為主。早中熟品種不應遲播,否則導致迅速現蕾抽薹,菜心細小,產量低,甚至失敗。遲熟品種不可早播,否則導致抽薹遲,菜薹質量不好。冬季或春季應在寒潮將結束時播種,夏季和秋季應避免在陰雨連綿、暴風和台風雨的天氣播種。直播畝用種量約150~180克。育苗畝用種量約400~500克。
播種前,噴灑銅胺液(硫酸銅100克加碳銨550克混勻加水200克的比例)與表土混勻後密閉24小時進行土壤消毒。
菜心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4℃至26℃,在此溫度下,4至6天即可全部出苗;種子萌發後若遇到較低的溫度(3℃至15℃)就能通過春化階段,所以,冬春季節播種時應選用晚熟品種,並做好防寒工作,以防早期抽薹。早春播種時,宜選擇向陽、有機質多的高燥地塊作苗床地,並選擇晴暖天氣或寒潮末期播種;夏秋高溫多雨季節播種,應覆蓋遮陽網或稻草,以遮陽降溫,並可避免大雨沖刷,造成苗床板結。
3.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直播菜心在子葉開始時便開始間苗,間苗1~2次;移栽菜心在幼苗3片葉時結合補苗進行間苗定苗。定苗株行距早熟品種一般為10×13厘米,中熟品種為17×20厘米,遲熟品種為20×23厘米。
2)合理施肥:宜勤施、早施、薄施,追肥宜用速效的完全肥。菜心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及時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稀糞水或尿素3~4公斤,3片真葉時結合間苗追一次肥。之後,每隔5~7天可667平方米用尿素5~10公斤和復合肥10~20公斤混施。現蕾時施重肥,每667平方米施復合肥15~25公斤。採收主薹後繼續採收側薹的,則應在大部分植株採收主薹時,追施濃肥,促進菜薹發育。
3)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晴天早晚淋水;雨天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越冬前、乾旱時,灌水防凍,即灌即排,不漫灌。
4.適時採收:
菜心以"齊口期"為收獲標准,早熟品種多數只採收主薹,其他品種,一般可以在採收主薹之後繼續採收側薹。採收側薹的,在植株基部2~3葉處割取主苔,利用這兩三個腋芽萌發側薹,留葉過多,側薹雖多但纖細,質量不高。到達採收期,如氣溫低可遲收2~3天,如氣溫高,應及時採收。
5.病蟲害防治措施:
1)疫病、霜霉病:可用600倍疫霜靈,或58%瑞毒霉錳鋅500倍液等防治。
2)軟腐病、黑腐病:可用20%龍克菌600倍,或72%農用鏈黴素3000倍等防治。
3)病毒病:嚴格預防蚜蟲傳染為害。感病後可用病毒A、植病靈、病毒必克等噴葉面防治。
4)炭疽病:可用25%華茂咪鮮胺(注一)1500倍液,或70%福·甲硫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防治。
5)黑斑病、白斑病:可用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防治。
6)蚜蟲:可用3%納農啶蟲脒微乳劑(注二)2000倍液,或10%吡蟲啉1500倍噴施。
7)菜青蟲、小菜蛾:可用24%威水乳油(丙·辛)(注三)20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500倍液在幼蟲低齡期噴施。
8)黃條跳甲:可用20%頑蟲敵乳油(增效毒)(注四)1000倍液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