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樹上能長出木耳
木耳一般都生長在樹林中的朽木上,也有的長在樹枝上。木耳生長於櫟樹、楊樹、榕樹、槐樹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都有木耳分布。我們在採摘木耳時,千萬要注意一些木耳是帶有毒性的,所以我們自己不要隨便的採摘食用。一般能供人食用的木耳在自然界是不多,如在杏樹上多見可以食用的木耳,而且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雨天、濕潤環境才會生長。下面就講講木耳的特性以及種植方法。
拓展資料:
木耳營養:富含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血、排毒、預防癌症及預防血栓等功效。
⑵ 如何在家自己種植木耳
1、需求的溫度:15~32°C都可以形成子實體(也就是小木耳黑點),以20~24°C最適宜,低於15°C子實體不形成,高於32°C停止發育。
拓展資料:
1、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
2、營養價值:黑木耳含蛋白質、脂肪、多糖和鈣、磷、鐵等元素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還含磷脂、固醇等營養素。木耳營養豐富,被譽為「菌中之冠」。
網路——木耳
⑶ 如何在家種植木耳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頭,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來的木頭,製成一段一段的,然後在上面鑽孔,植入菌,就能生長出來,然後採摘上市。
1、培養條件
黑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
2、椴木栽培
椴木打孔接種法,這種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兩三年完成一個周期,絕對產量仍不高,每根1米長、直徑為10~13厘米的優質木段,3年僅產100~150克黑木耳,還常受自然災害的侵擾而減產。
3、塑料袋地栽
該技術改變了依靠木 材生產木耳的歷史,使黑木耳栽培從林區走向了田間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桿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裝,每袋裝0.5千克乾料,經過滅菌、接種、養菌,擺在田間大地、果園林下出耳。
(3)大地木耳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木耳的飲食禁忌
一、黑木耳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黑木耳中含有嘌呤核苷的物質,它有很強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黑木耳經過高溫烹煮後,才能提高膳食纖維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於吸收利用。
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發起後就直接食用。不然是無法起到應有的營養價值的。
二、孕婦不宜多吃。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三、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出血。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⑷ 用木頭怎麼種植木耳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頭,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來的木頭,製成一段一段的,然後在上面鑽孔,植入菌,就能生長出來,然後採摘上市。
1、培養條件
黑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
2、椴木栽培
椴木打孔接種法,這種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兩三年完成一個周期,絕對產量仍不高,每根1米長、直徑為10~13厘米的優質木段,3年僅產100~150克黑木耳,還常受自然災害的侵擾而減產。
3、塑料袋地栽
該技術改變了依靠木 材生產木耳的歷史,使黑木耳栽培從林區走向了田間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桿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裝,每袋裝0.5千克乾料,經過滅菌、接種、養菌,擺在田間大地、果園林下出耳。
(4)大地木耳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木耳的飲食禁忌
一、黑木耳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黑木耳中含有嘌呤核苷的物質,它有很強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黑木耳經過高溫烹煮後,才能提高膳食纖維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於吸收利用。
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發起後就直接食用。不然是無法起到應有的營養價值的。
二、孕婦不宜多吃。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葯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三、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出血。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⑸ 木耳一共有幾種栽培方式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有木段栽培和代料栽培兩種:
(1)木段栽培是利用1米長左右的木段進行打眼、接種、出耳管理、採收。
(2)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種農副產品的下腳料來代替木段進行生產,按特定的培養基配方、含水量和pH標准拌好的培養料,依據一定的裝袋標准,裝入特製的塑料袋內,套上無棉體頸圈,加熱滅菌後,通過封閉式接種,把專門用於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菌種接入培養基內,經養菌,待菌絲長至袋底,割一定數量和規格的V形口,進行出耳管理。包括培養料的配製、裝袋、滅菌、接種、養菌、劃口出耳、出耳管理、採收。
⑹ 木耳長在什麼地方具體說下生長過程
1、寄生於陰濕、腐朽的樹幹上,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勃勃生機的銀杏樹上也可生長。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為基體,潮濕地帶生長比較多。
2、生長過程
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
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
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強度。為好氣性真菌,pH5~5.6最適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與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種。
補鐵最佳食品——黑木耳
黑木耳是各種食物中含鐵量最高、補鐵效果最好的食品。早在漢代黑木耳就已經被應用於補血之品。研究顯示,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品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倍,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
因此,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素中之王」。黑木耳除了富含鐵質,營養極其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常吃黑木耳可使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發霉和有腐敗味的黑木耳嚴禁食用,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