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瓦斯,煤塵爆炸發生前的徵兆及事故應急處置措施主要有哪些
瓦斯、煤塵爆炸發生前的徵兆有:感覺到附近空氣有顫動和流動的現象發生,有時還發生噝噝的空氣流動聲,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收大量氧氣所致。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處置措施有:(1)迅速背朝爆炸沖擊波傳來的方向卧倒,臉朝下(有水溝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溝側,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裸露部位);(2)爆炸瞬間,要盡力屏住呼吸;(3)迅速佩帶好自救器並辨別方向;(4)沿避災路線,逆著風流方向走,盡快進入新鮮風流,離開災區。
㈡ 井下遇到煤與瓦斯突出時有哪些自救的方法
在突出危險區域發現突出預兆後,現場人員可以採取一些避災措施。
一:采面人員發現預兆時,要迅速向進風側撤離,並通知其他人員同時撤離。撤離中應快速打開隔離式自救器並佩戴好,再繼續外撤。在掘進工作面發現突出預兆時,也必須向外迅速撤離。撤至防突反向風門外後,要把防突風門關好,再繼續外撤。
二:如果自救器發生故障或佩戴自救器不能到達安全地點時,在撤出途中應進入預先築好的避難硐室中躲避,或在就近地點快速建築的臨時避難硐室中避災,等待礦山救護隊的救援。
三:有些礦井,出現了煤與瓦斯突出的某些預兆,但並不立即突出,過一段時間後才發生突出。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現場人員不能猶豫不決,必須立即撤出,並佩戴好自救器。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後,在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或工作面工作的礦工,必須隨身攜帶隔離式自救器。一旦發生突出事故,應立即佩戴好,以便保護自己,迅速撤離危險區。遇險礦工在撤退途中,若退路被突出煤矸所堵,不能到達避難硐室躲避時,可尋找有壓風管或鐵風筒的巷道、硐室暫避,並與外界取得聯系。這時,要把壓風管的供氣閥門打開或接頭卸開,形成正壓通風,以稀釋高濃度瓦斯,供遇險人員呼吸。
瓦斯俗稱沼氣,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突出是一個災害的專用術語,是指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地應力和瓦斯釋放的引力作用下,軟弱煤層突破抵抗線,在煤層中形成了瞬間釋放大量瓦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種地質災害。也就是說採煤工作面如果發生瓦斯突出,一般都伴隨著煤的突出,大量的煤和瓦斯會推垮支架、採煤機、人員,並將全部埋在下面,而突出的瓦斯即順風流沿回風流動,大型突出時可逆風流向進風井方向流動,會使井下大范圍內充滿高濃度瓦斯,它可造成人員缺氧窒息傷亡,而且會造成工作面缺氧和破壞設備從而引起瓦斯爆炸。
配音:一般情況下,煤與瓦斯突出前會出現無聲和有聲兩種預兆。
無聲預兆有三種情況:
一、煤層結構變化,層理紊亂,煤層由硬變軟、由薄變厚,傾角由小變大,煤由濕變干,光澤暗淡,煤層頂、底板出現斷裂,煤岩嚴重破壞等。
二、工作面煤體和支架壓力增大,煤壁外鼓、掉碴、煤塊進出等。
三、瓦斯增大或忽小忽大,煤塵增多。有聲預兆則會出現煤爆聲、悶雷聲、深部岩石或煤層的破裂聲、支柱折斷等。
發現預兆相當關鍵,因為這將為正在工作的工人做好自救提示。
參考:http://ke..com/view/685457.htm
㈢ 煤礦發生瓦斯事故後如何搶救
1處置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要求
決定對其處理的難易程度。瓦斯突出後在井下或井口是否發生火災,突出煤矸量與瓦斯湧出量大小。決定對其處理方法。
運出遇難者。處置突出事故的首要任務是救出災區內遇險或被困人員。
應搶險積聚瓦斯,如無火源。變災區為非災區;如有火源,應在認定無瓦斯爆炸危險的前提下進行消除火源工作。
除用010%瓦斯檢定器檢查瓦斯濃度外,進入災區。還必需用量程為0100%瓦斯檢定器監測瓦斯濃度變化情況,同時用氧氣檢定器檢查氧濃度,並及時演講搶救基地指揮部,以防止瓦斯上升或下降到爆炸界限,出現二次事故。
嚴禁未佩帶氧氣呼吸器的人員進入災區。瓦斯突出後的災區有專人站崗。
不得停風或反風,發生瓦斯突出事故。防止風流紊亂擴大災情。如果通風網路、設備、設施破壞,應盡快恢復或設臨時風障、風門及裝置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
2處置煤與瓦斯突出的方法
應查清災區人員數量及其分布,救護隊進入災區偵察。通風系統及其設施破壞情況,突出源位置與突出堆積物狀態,巷道堵塞情況,瓦斯濃度(用量程0100%瓦斯檢定器檢查)及災害威脅區域。如發現火源,應立即撲滅。
救護隊盡快趕到災區救人。偵察中發現活人,突出後。應為他佩用隔離式自救器或全面罩式一小時呼吸器,引導出災區。對被突出物堵截在內的人員,應先利用壓風管或打鑽孔供空氣,再組織人員清理或開掘繞道救人。
禁止停風或減少風量。恢復突出區通風時,處置事故時。要設法用最短路線將瓦斯引入回風道,排風井口50m范圍內禁有火源,並有專人監視。
應採取綜合滅火惰氣滅火措施。瓦斯突出引起風井口火災時,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應先採取從總進風巷中建築密閉等隔絕風量的措施,防止井下瓦斯濃度達到爆炸界限,同時集中力量撲滅火災。如瓦斯在井下引起火災時,應嚴格監視瓦斯濃度變化情況,防止高濃度瓦斯降到爆炸界限而發生爆炸。撲滅火災後,要認真清除陰燃火種,以防後患。
要發生考慮災區是否停電這一重大決策。如果停電不會引起水淹危險時,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應遠距離切斷電源;如果有被水淹危險時,則應加強通風,特別要注意電器設備處的通風,更重要的必需考慮到停關電是否會引起瓦斯燃爆問題,一般是做到送電的電氣設備不停電,停電的電氣設備不送電,並應嚴密監視瓦斯濃度變化並防止一切火花發生。
清理突出區,處置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接近突出地點時,必需防止二次突出造成擴大事故。
4礦井水災事故的搶救處置
1搶救處置水災事故的要求
首要任務,井巷發生透水事故時。搶救受淹區被困區人員,控制水勢,防止井巷被淹區范圍擴大。
排水期間,淹井後。必需加強排水地點的通風,監測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有害氣體突然湧出傷人。防止瓦斯濃度超限引起爆炸。
應及時恢復通風、清理堵塞物,當巷道積水排除時。整修巷道,為恢復生產發明條件
2處置水災事故的方法。
應根據當時人員分布情況,突水淹井時。按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置計劃規定,撤出災區與受威脅區人員,處於事故區中的人員亦應自動組織按水害撤離路線迅速撤出。救護人員分別從上部水平與逆水流方向進入災區救人。
要根據了解的突水地點、水源、涌水量,撤出災區人員的同時。排水能力等情況,決定是否關水閘門。關水閘門以前,應撤出閘門內人員。如不關水閘門,也可以採用其它堵水措施,維護排水設備正常運行。必要時,也可撤出下水平人員,向下部巷道與采空區放水。
經清查人數,礦井被淹以後。還有少數人員未出井,應根據事故前他所在位置與撤離時可能遭遇的情況,判定遇險人員位置,分析該處或其它尚有生存條件的地點,確定該地點空間容積,氧、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計算出他可以生存時間。如被困人員所在地點高於突出後水位線,可以用打鑽等方法供給空氣,如果他所在地點為盲洞且低於突水後水位時,則不可盲目打鑽孔,以防泄壓引起該地點水位上升,擴大災情。
逆水流方向進入巷道偵察,礦山救護隊在處置水災事故時。且知道該巷道上部無出口時,應有待機小隊在外面監視水情,並保持聯系,行進中應注意水位與水情變化,當有被淹沒危險時,要立即返回基地。
必需防止二次突水和積水淤泥沖出。突水點下水要有足夠能存水與存沉澱物的有效空間,處置上山巷道突水時。並能與監視小隊有通訊聯系,保證作業人員有安全道路,否則禁止進入上山突水點作業,防止擴大事故。
粘土和流砂潰決等事故亦應制定相對應的處置事故的原則,冒頂與淤泥。順序和方法。
㈣ 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時的應急避險措施有哪些
瓦斯粉塵爆炸進入災場一定要戴防毒面具,使用的濾罐填充物不是一般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劑。因為一氧化碳分子量低不能被活性炭吸附。也不宜用一般的化學試劑吸收,而應該用二氧化錳催化劑,可以使一氧化碳繼續氧化變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可是二氧化錳遇濕氣就會失效,必須在濾罐兩端都加一層吸濕層如硅膠或者氯化鈣等。有的濾罐中還加一層碳化鈣,一嗅到乙炔味就表明乾燥劑已經失效,需進行更換。
礦井下的瓦斯粉塵爆炸應該使用背負式氧氣瓶呼吸面罩。
㈤ 面對爆炸突發事件,如何自救呢
由於爆炸意外、突發的特點,危害極大。爆炸或始於「天災」或始於「人禍」。不管怎樣,我們都應學會防患於未然,在平時多積累自救知識,方能在事故發生時保護自己。
【公共場所發生爆炸的自救】
1、隱蔽。將發生爆炸時,應就近隱蔽或卧倒,護住重要部位。
2、滅火。就近尋找滅火器滅火,火勢較大無法滅火時,用隨身攜帶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若在密閉空間內煙味太嗆,可用礦泉水、飲料等潤濕布塊,防止因煙霧和毒氣引起的窒息。
3、撤離。如果發生大量人員慌亂撤離,老人、婦女、兒童盡量「溜邊」,防止被擠倒後踩傷;人員擁擠時,要用一隻手緊握另一隻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於胸部,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的空間,保證呼吸順暢,以免窒息暈倒,若被擠倒,應設法讓身體靠近牆根或其他支撐物,把身子倦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於頸後,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或器官。
4、搶救。有能力的人員應協助警方和醫務人員搶救傷員,就地取材,進行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傷員時應注意使脊柱損傷病人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發生截癱。
5、協助。在警方對現場進行搜查以發現是否還有未爆炸的爆炸物時,應注意協助警方保持好現場,並及時向警方提供可疑人員、物品等線索。
【家中煤氣爆炸的自救】
當發生煤氣爆炸時,可根據情況處理,如果是氣體泄漏造成煤氣罐或天然氣管道外體燃爆,應該立即關閉閥門,再採取滅火措施。
如果罐體爆炸或天然氣管道爆炸,這種情況就十分危險,應立即離開現場。如果是鄰居家發生爆炸,樓下的鄰居,可以往樓下跑,如果是樓上的居民,則要盡量不要從發生事故家的門前經過,尋找其他通道離開,如果沒有,可根據形勢,先向高層轉移,等待救援。
另外,事故發生之後,不應好奇圍觀,一是可能會妨礙消防人員、醫務人員和警務人員處理事故現場。其次事故發生之後,建築體或其它物體可能會發生變形或松動,很多不確定因素都存在著危險性,容易造成傷害。
【礦井爆炸時的自救】
煤礦礦井發生的事故主要有瓦斯爆炸和煤塵爆炸等。當瓦斯、煤塵爆炸時都會產生較大的爆炸聲和空氣沖擊波,還會瞬時生成高溫和火焰,並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
當你聽到爆炸聲和感到沖擊波造成的空氣震動氣浪時,應迅速背朝爆炸沖擊波傳來方向卧倒,臉部朝下,把頭放低些,在有水溝地方最好側卧在水溝里邊,臉朝水溝側面溝壁,然後迅速用濕毛巾將嘴、鼻捂住,同時用最快速度戴上自救器,拉嚴身上衣物蓋住露出的部分,以防爆炸的高溫灼傷。在聽到爆炸瞬間,最好盡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高溫氣體灼傷內臟。
事故既然發生,腦子不要太緊張,冷靜下來,想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巷道名稱,要迅速辨清方向,按照避災路線以最快速度趕到新鮮風流方向。外撤時,要隨時注意巷道風流方向,要迎著新鮮風流走。如遇上巷道被破壞,發生冒頂無法撤離,或者一時還搞不清楚避災路線,腦子先冷靜一下,選擇臨時避災硐室,在硐室內耐心等待來救,不可無目的亂闖。如考慮到時間較長,可將周圍有壓風管閥門打開,拿風帶頭在硐室口上面吹吹,以兔高溫和有毒氣體進入。
用好自救器是自救的主要環節。因為井下發生火災和瓦斯、煤塵爆炸時,都會產生大量的一氧比碳氣體,多數礦工遇難不是由於爆炸和燃燒直接受到傷害,而是由於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而造成間接死亡。當戴上自救器後,絕不可輕易取下而吸外界氣體,以免遭受有害氣體的毒害,要一直堅持到安全地點方可取下。
【爆炸發生後如何互助】
爆炸造成的傷害往往是群體性的,在救援人員尚未趕到時,我們應該互幫互助,盡可能地減少二次傷害。
1、發生爆炸後,應立即組織倖存者自救互救,並立即撥打120、110、119等急救、報警台呼救。
2、爆炸事故要求刑事偵查、醫療急救、消防等部門協同救援,在這些人員到來之前應保護現場,維持秩序。
3、檢查傷員受傷情況,迅速清除傷者氣管內的塵土、沙石,防止發生窒息。神志不清者應使傷者身體側卧,保持呼吸道通暢。若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4、就地取材,對傷者進行止血、包紮、固定,搬運傷員注意保持脊柱損傷病人的水平位置,防止因移位而發生截癱。
(來源:http://www.3jrx.com/staticFiles/20130620/103910838_all.shtml)
㈥ 遭遇爆炸事故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急自救
在發生爆炸事故時,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和人員的傷亡。所以,在遭遇爆炸事故時,我們應該要冷靜的處理,切不可大意。
總之,遇到爆炸時,不可驚慌,要冷靜地按照以上方法自救。
㈦ 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煤礦從業人員應如何進行自救
當作業地點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災區及附近人員要沉著冷靜,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自救和互救,並盡快向礦調度中心匯報。
應急措施:背向氣流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閉住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服蓋住身體,盡量減少肉體暴露面積,以便減少燒傷。爆炸過後,處於災區進風側人員,應迎風撤至安全地點或升井。處於回風側人員,應迅速配戴好自救器沿最短線路撤至進風側新鮮風流中待命或升井。
㈧ 井下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時,遇險人員避災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1、發生火災爆炸事件時,發現者向司鑽或班長報告,司鑽鳴笛發出警報 。
2、立即進行初期火災的撲救,如有人員燒傷,先搶救傷者。一崗切斷現場的一切電源,二崗進行現場警戒。
3、由三崗第一時間撥打公司調度室、消防部門、醫院電話及向本單位主管領導報告,通報傷者情況、出事地點、時間。
4、由班長組織人員疏通道路,並派專人到十字路口接應救護及消防車輛。
5、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後,由現場職務最高者協同制定撲救方案,其他人員撤離撲救現場,接受消防人員的統一指揮,做好協助滅火工作。
6、滅火後現場職務最高者及時清點人數進行講評,並組織清理現場,解除應急狀態,恢復正常生產。
7、向上級匯報事件的處理結果。
8、組織恢復生產。
9、急結束後,由HSE監督員負責撰寫報告,並備案。
注意:
1)當現場有人員昏倒時,一崗、二崗或其他人員將昏倒者扶到井場邊上風口安全地帶至空氣新鮮處進行救治;二崗同時設立警戒線。松開衣服,用自來水或清水充分冷卻燒傷部位;解脫衣服,與衣服粘連時,剪去未粘連部分;充分冷卻後,為了防止感染,應用消毒紗布等包裹傷面,對傷口用消毒紗布包裹、出血時用止血帶、止血葯包紮處理。並很快治療;需要轉送醫院時,盡可能用清潔冷水侵濕的毛巾等敷在傷口上冷卻。穿著衣服時由外面充分冷卻。
2)如果發現傷員呼吸停止,由班長或副班長對其施行人工呼吸,每分鍾15~18次;心臟停止跳動時,施行胸外按壓,每分鍾60~80次,連續進行,不可有5~10秒以上停歇,呼吸心臟均停止時,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促使自動呼吸恢復。同時進行全身及胸部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