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還有哪些措施或方法可以保護土地

還有哪些措施或方法可以保護土地

發布時間:2022-07-29 15:45:38

㈠ 保護耕地的措施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堅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確定的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制度。通過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計劃的安排使用土地,嚴格控制佔用農用地特別是耕地,實現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從而保證耕地數量穩定
二、強化耕地佔補平衡管理。
耕地佔補平衡制度,是保證耕地總量不減少的重要制度。
推廣實行建設佔用耕地與補充耕地的項目掛鉤制度,切實落實補充耕地的責任、任務和資金;加強按項目檢查核實補充耕地情況,確保建設佔用耕地真正做到佔一補一;推進耕地儲備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補後占;強化耕地的占補平衡管理,這是耕地保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三、嚴格耕地保護執法。
四、嚴格執行城市用地規模審核制度。
嚴格控制城鎮用地規模,實行用地規模服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建設項目服從城鎮總體規劃的「雙重」管理,充分挖掘現有建設用地潛力,逐步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發展向內涵挖潛轉變,才能切實保護城郊結合部的耕地資源。
五、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
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機制,關鍵是要認真執行和落實《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確保新增用地的有關費用按標准繳足到位,使新增用地特別是佔用耕地的總費用較以往真正有大幅度的提高,從而抑制整個建設用地的擴張。因此,一是要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確定的征地費用標准和耕地開墾費標准;二是要執行好財政部與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確保足額、及時收繳;三是要建立保護耕地利益獎懲和補償制度。
六、建立耕地保護動態監測系統。
首先應著眼於地面人工監測系統,主要是:加強完善土地變更登記,及時匯總,及時輸入,這是信息庫更新的重要來源;建立合理的觀察網,進行定期觀察或定點固定觀察;建立自上而下校核和自下而上反饋的信息傳輸體系,以便不斷地獲取和檢驗信息。同時,應充分應用現代遙感等高新技術,及時監測耕地變更狀況,尤其是城市周圍的耕地利用情況,為耕地保護決策和執法檢查提供科學依據。
七、引入耕地保護的社會監督機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㈡ 保護土壤的三種方法

(一)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

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廠排出的廢水可能是無害的,但與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水混合後,就變成有毒的廢水。因此在利用廢水灌溉農田之前,應按照《農田灌溉水質標准》規定的標准進行凈化處理,這樣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

(二)合理使用農葯

重視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合理使用農葯,這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在生產中,不僅要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還要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重視低毒、低殘留農葯的開發與生產。

(三)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配方施肥,嚴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圍和用量。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雜苯除草劑及某些農葯,腐殖質能促進鎘的沉澱等。同時,增加有機肥還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動條件,加速生物降解過程。

(四)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

在受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劑,可將重金屬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常用的抑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碳酸鹽和硫化物等。例如,在受鎘污染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或鹼性爐灰等,可以使活性鎘轉化為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等難溶物,改良效果顯著。因為重金屬大部分為親硫元素,所以在水田中施用綠肥、稻草等,在旱地上施用適量的硫化鈉、石硫合劑等有利於重金屬生成難溶的硫化物。

㈢ 保護耕地的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
1、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2、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3、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4、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等。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5、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對已閑置、荒蕪的耕地採取嚴厲的措施勵合理地開發未利用土地勵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因挖損、塌陷、壓占等使土地遭到破壞的,應當進行復墾,優先用於農業。6、鼓勵公民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規定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條 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開墾耕地計劃,監督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計劃開墾耕地或者按照計劃組織開墾耕地,並進行驗收。

㈣ 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的措施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㈤ 土地資源有哪些保護措施

土地資源保護的根本措施是植樹造林,對已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要堅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種、保護培養,節約用地,並防治土地沙化、鹽鹼化;對已開墾的土地,如山地、海塗等必須進行綜合調查研究,作出全面安排和統籌規劃,使海塗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㈥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地

保護土地的做法:
堅決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塊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規劃建設,杜絕私自佔用土地的行為,合理開發,防止土地荒漠化。
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的有效地措施:
1.
切實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
2.
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開展全國存量用地調查。
3.
土地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
4.
土地管理基礎業務建設明顯加強。
5.
完善土地市場體系和制度.繼續擴大土地有償使用覆蓋面.繼續完善國有土地出讓制度。

㈦ 對耕地的保護措施

法律分析:耕地保護是指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和措施,對耕地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的保護。 耕地保護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㈧ 人們採用了什麼辦法保護土壤

1、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採取措施如少施用化肥,多施用有機肥;保護性耕作;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深耕深翻;輪作倒茬等

2、防止土壤退化,即防止土壤侵蝕、土壤沙化、土壤鹽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質惡化和耕地的非農業佔用。防止土壤污染,如地膜污染,重金屬污染,農葯污染,有機污染物的污染等。

具體措施地膜污染有使用較厚的地膜,機械回收地膜,撿拾地膜,使用可降解地膜等。重金屬污染,農葯污染,有機污染物的污染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其它具體措施還包括植樹造林,合理灌排,使用土壤改良劑等等。

(8)還有哪些措施或方法可以保護土地擴展閱讀: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機質

作物的殘根敗葉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料,只有經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爛分解,釋放出營養元素,供作物利用;並且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

(二)分解礦物質

例如磷細菌能分解出磷礦石中的磷,鉀細菌能分解出鉀礦石中的鉀,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氣在空氣的組成中佔4/5,數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類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氣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們死亡和分解後,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兩種,一種是生長在豆科植物根瘤內的,叫根瘤菌,種豆能夠肥田,就是因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

閱讀全文

與還有哪些措施或方法可以保護土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燈電壓過低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500
掛車改短方法圖片 瀏覽:443
嘴上起皮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440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0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8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5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6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0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5
球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582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11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4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54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