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雲南隆陽區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視頻

雲南隆陽區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29 15:38:58

1.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是什麼

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

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

(1)雲南隆陽區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視頻擴展閱讀:

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鮮和干貨之分,新鮮的通常被超市冷凍於凍庫保鮮。乾的羊肚菌則是經過晾曬後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

乾的羊肚菌需要經過泡發後才能食用。泡發羊肚菌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砂後要用於燒菜,燉湯。

2. 怎樣種植羊肚菌

1、種植時間

因為羊肚菌喜歡生長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中,只要溫度保持在3-25度的范圍內的話,都能夠正常生長,而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5-18度內。所以一般都在每年的10-12月份進行播種,如果溫度超出3-25度范圍的話,那麼菌絲極易死亡。所以在種植羊肚菌時,一定要注意選好播種時間,應根據溫度、濕度等因素進行調整,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



2、種植前准備

在種植前,我們要為羊肚菌配製好適宜種植的栽培料。栽培料的配製一般以秸稈、木屑及麩皮等物質為主,也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物質。調好栽培料之後,再添加適量的水,發酵三周左右後再放入塑料袋內。然後放在高溫環境中進行殺菌,做好這些准備工作之後便可以開始進行菌絲的接種工作了。接種的方法以兩頭接種為主,然後覆膜蓋土,將其壓實,平整放在床面上,最後再適當灑水覆土。大約一個月左右後子實體便可以長出來了。



3、出菇期管理

羊肚菌的子實體一般可以在10-18度的環境中生長,如果超出這個范圍的話,那麼子實體生長明顯受阻,其最適溫度在12-15度。在子實體長出後,我們要注意控制好光線,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子實體發育的時候,光線是必不可少的,要為羊肚菌提供適量的散射光。散射光的強度對子實體的顏色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如果光線深的話,那麼羊肚菌的顏色就會比較深,相反則弱。而在出菇期的時候,為羊肚菌提供30%左右的光照即可。



4、通風水分

在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合適的含水量才能夠保證羊肚菌的正常生長,整個菇棚內要保持濕潤的環境,最好是將濕度保持在88%左右。然後我們還要做好通風工作,因為羊肚菌是一種好氣的真菌,因此要保持菇棚內有充足的氧氣。每天早晚都要適當打開遮陰網,適當通通風,保持空氣質量。

3. 羊肚菌怎麼種植方法

種植羊肚菌生長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在中性或者微鹼性的土壤中,土壤為黑土,等。然後就是空氣因素,一般在落葉中,有足夠的的空氣,其次對溫度和濕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容易生長,要求溫差較大,溫度為20度左右,濕度為70%左右。然後就是光照了,弱光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在了解羊肚菌的生態情況之後,就能很好的種植了。
有木屑,麩皮,磷肥,石膏,腐殖土等,玉米芯,草木灰,等,按比例搭配,為75%,20%,1%,1%,4%左右,料水比為1:1.4 ,也可加入適當碧卡菌劑。
在料拌好,裝在塑料里,首先,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在光照不強地方,在寬,深20-25cm,長度不限,在整好之後,可以少澆點水,然後再用石灰水殺害蟲。
室外生料栽培,在半陰半陽的地方,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相同的坑,在坑底先澆水,在上面任鋪一配料,把菌鋪在上面,約為4-5cm,然後在在上面,鋪第二層,在用同樣的方法播種,然後再用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在加以保溫,保濕,適當撒上點水。
在室內脫水裝栽培,在菇房消毒後,每一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就鋪3cm厚腐殖土,然後逐個排列,大概排列40個,排列完後,噴水,加土,然後保持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

4. 羊肚菌怎麼種植

您好!羊肚菌屬於子囊菌類,是野生的菌類。從50年代起科技工作者就進行人工馴化栽培,但到目前為止,羊肚菌的栽培還在馴化實驗階段。多年前,在廣東和四川已有羊肚菌的栽培報道,但經過多年還沒有進行規模性生產的實踐,技術非常不成熟,產量很低,沒有成功的經驗,也沒有經濟效益。
如果您想馴化栽培,試驗一下,現介紹一些方法,供參考:
1、栽培料配方
(1)農作物秸稈粉74.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2)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3)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4)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殼15%、麩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菌袋製作與培養
以上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3,拌好料後,堆積發酵20天,料溫最高達到60-65℃,含水量達60%左右。然後裝袋,規格17*33cm的塑料袋,每袋裝料0.5-0.6kg。在100℃溫度下,常壓消毒10h,冷卻後,菌袋兩端接入菌種。
培養:在20-22℃溫度下培養30-35天,菌絲體能夠長滿袋,就可以進行栽培了。
3、栽培方法
(1)室內脫袋栽培。菇房使用必潔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後即可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塑料布,在上面放入3-4cm厚的腐殖土,拍平,脫去塑料袋,將菌棒逐個排列在床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列17厘米×33cm的塑料菌袋40個左右。排完菌棒後輕噴水1次,及時覆土3~5cm,表面蓋2cm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南方地區3月10日至4月20日出菇最佳,北方地區日光溫室在2-4月能夠出菇。
(2)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15~20cm。整好畦後噴水或輕澆水一次,用必潔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劑5000倍液噴霧消毒。脫袋排菌棒和出菇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菌袋直接接觸土壤。注意畦內溫度變化,溫度需要保持12-22℃之間,保持散射光條件,防止陽光直射。
4、管理措施:羊肚菌喜濕,生長環境必須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0%-95%。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南方雨水較多,溫度合適,則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早春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低溫條件,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6℃),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北方日光溫室如果相對濕度低,應該澆水,提高空氣濕度。總之,在早春對羊肚菌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條件是栽培成功的關鍵。

5.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

1、種植前需要先要先調制好適合的栽培料,通常是以秸稈、木屑、麩皮為主的,也可以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配料進行調制。

2、調制好栽培料之後要加水進行攪拌,發酵20天左右裝進塑料袋中,接著放到高溫下進行滅菌。接下來就能接種菌絲了,採用的兩頭接種法,在接種後放到培養室中一個月的時間,等它長滿袋之後進行栽培。

3、給它搭建好適合的生長環境,消毒後鋪一層薄膜,再蓋上一層土壤並壓平,將菌棒的塑料袋去除,平整的放在床面上。最後,給它噴灑一些水並覆上土,一個月左右子實體就長出來啦。

羊肚菌的栽培技術:

1、熟料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6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2-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 腐殖*,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 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2、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質疏鬆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濕,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 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 大小菌塊,均勻撒 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後 再以同法播種。

播完後用疏鬆腐殖*覆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濕 。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栽後管理編輯本段  因羊肚菌是一類喜濕的菌類,在它整個生長期保持濕度是很重要的。

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 是早春,雨水較多,濕度較大,加之溫度合適,則菌絲體生長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實體生 長良好。如果在生長期,尤其早春遇乾旱,適時澆水保濕是必要的。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 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

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如低於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溫度,都會影響子實體的形成及發育,故在這時候要創造菌核形成及子實體生長發育的良好條件,是十分必要的。總之,在早春 對羊肚菌保持一定溫及適宜的濕度是獲得栽培成功的關鍵。

6. 羊肚菌種植技術 怎樣種植羊肚菌

7. 羊肚菌要怎樣種植

1、種植時間

因為羊肚菌喜歡生長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中,只要溫度保持在3-25度的范圍內的話,都能夠正常生長,而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15-18度內。

所以一般都在每年的10-12月份進行播種,如果溫度超出3-25度范圍的話,那麼菌絲極易死亡。所以在種植羊肚菌時,一定要注意選好播種時間,應根據溫度、濕度等因素進行調整,保證羊肚菌正常生長。

2、種植前准備

在種植前,我們要為羊肚菌配製好適宜種植的栽培料。栽培料的配製一般以秸稈、木屑及麩皮等物質為主,也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物質。調好栽培料之後,再添加適量的水,發酵三周左右後再放入塑料袋內。

然後放在高溫環境中進行殺菌,做好這些准備工作之後便可以開始進行菌絲的接種工作了。接種的方法以兩頭接種為主,然後覆膜蓋土,將其壓實,平整放在床面上,最後再適當灑水覆土。大約一個月左右後子實體便可以長出來了。

3、出菇期管理

羊肚菌的子實體一般可以在10-18度的環境中生長,如果超出這個范圍的話,那麼子實體生長明顯受阻,其最適溫度在12-15度。在子實體長出後,我們要注意控制好光線,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子實體發育的時候,光線是必不可少的,要為羊肚菌提供適量的散射光。

散射光的強度對子實體的顏色也是有一定關系的,如果光線深的話,那麼羊肚菌的顏色就會比較深,相反則弱。而在出菇期的時候,為羊肚菌提供30%左右的光照即可。

4、通風水分

在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合適的含水量才能夠保證羊肚菌的正常生長,整個菇棚內要保持濕潤的環境,最好是將濕度保持在88%左右。

然後我們還要做好通風工作,因為羊肚菌是一種好氣的真菌,因此要保持菇棚內有充足的氧氣。每天早晚都要適當打開遮陰網,適當通通風,保持空氣質量。

(7)雲南隆陽區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視頻擴展閱讀

羊肚菌按照其子實體顏色可以分成3個支系,即黑羊肚菌、黃羊肚菌和變紅羊肚菌。按照真菌分類學研究,羊肚菌屬有30個種。

其中包括EmileJacquetant教授在《Les Morilles》(1984)一書中記載的羊肚菌屬的28個種(亞種或變型)。

臧穆(1987)在喜馬拉雅山發現的新種M.tibetica和變紅羊肚菌M.rufobrunnea。

根據目前報道資料統計,我國現有羊肚菌15種,其中有8個種比較常見,即小頂羊肚菌、尖頂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開裂羊肚菌、高羊肚菌、羊肚菌和硬羊肚菌。




8. 羊肚菌栽培技術

你提的問題一篇都寫不完,保存一般放冰箱,組織分離用組織塊在培養基上培養,活力無法保證,注意提純和保存就是最好的保證活力,保存的方法非常多幾十種,菌土接種容易感染,純度差,切那個部位都是可以的,主要是不要感染就好

閱讀全文

與雲南隆陽區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燈電壓過低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500
掛車改短方法圖片 瀏覽:443
嘴上起皮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440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0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8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5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5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0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5
球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582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11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4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54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