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濕氣的食療
薏米,燕麥和十粒以內的枸杞煮粥喝。這是治濕氣的方子。
⑵ 除濕氣怎麼食補
一些具有健脾、祛濕、利尿功能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氣的作用,如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葯、冬瓜、綠豆芽等,適合濕氣重的人群食用。
濕氣重是中醫學的概念,濕氣重的人群會有頭重如裹、嗜睡、面色晦暗、身體睏倦、四肢沉重、關節酸痛沉重、食慾下降、納呆、腹脹等表現。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適當選用以下食物祛濕。
1.薏米、赤小豆: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清熱除痹等功效,葯食同源,為常用的利水滲濕之品;赤小豆可以健脾利尿、清熱除濕。二者搭配,共同煮水飲用,祛濕效果很好。
2.茯苓、山葯: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水腫、泄瀉以及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失眠等證;山葯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與茯苓等其他中葯配伍使用,具有補脾胃,潤肺益腎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濕氣有效排出。
3.冬瓜:冬瓜具有清熱瀉火、利尿祛濕、生津解渴的作用。尤其適用於體內濕氣郁久化熱,濕熱內阻,而表現出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小便短赤等症狀的患者。另外,冬瓜皮的祛濕功效更強,因此,濕氣重的患者在烹飪冬瓜時一定不要去除冬瓜皮。
4.綠豆芽: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針對濕熱郁滯、排便不暢者十分適宜。
⑶ 身體里有濕氣,有什麼好的食療方法可以去除
現在正值夏天,而在這個有點潮濕的時節,帶給我們身體的都是濕氣。然後到了秋燥橫行的初秋時,這些濕氣還深埋在我們的身體之中,如果身上濕氣過重的人更是感覺非常難受。那麼身體有濕氣,怎麼辦呢?作為一枚吃貨,當然可以選擇既有效,又健康的食療啦。到底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身體祛除濕氣呢?一起來看看吧。
1、赤小豆薏仁茶。薏仁是一款葯食兼備的食物,與赤小豆、芡實,馬齒莧,槐米,淡竹葉,綠茶等一起,製成赤小豆薏仁茶包,泡水喝,喝起來口味醇厚,有股淡淡的清香味,讓人非常舒服。經常飲用可以起到清熱祛濕,利水消腫,健脾胃,祛濕,下火等功效。
5、薏米紅豆小米粥。用薏米和紅豆,還有適量的小米,放入鍋中一起熬,熬煮大概40分鍾即可。
以上這些都是食療的方法,大家不妨試一下。看一下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相信多服用這種食療,是有效可以祛除體內的濕氣的。
⑷ 濕氣重最好方法食療有哪些
酵素去濕氣
酵素其實就是生物發酵後產生的活性酶,能夠起到改變人體體質的作用,服用後最明顯的改善就是腸胃道的暢通,以及亞健康轉變為健康,因此,體內濕氣重的人可以嘗試吃一下食用酵素類的飲品,美容和烏發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山葯去濕氣
山葯可以補腎,腎虛的人常常陽氣不旺,表現為容易出虛汗,黑眼圈重,體力疲乏等等,可以每周吃幾次山葯製品,能夠起到調理膳食纖維和去濕氣的作用。
老薑湯
生薑能夠發汗,本身也是熱性的食材,如果你不僅體內濕氣重還感冒或者生理期不適的話,特別適合喝生薑湯,暖暖一碗下肚子,會起到良好的發汗作用,對於去濕氣也是極好的。
燕麥玉米燈雜糧去濕氣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燕麥、玉米、紅米、黑米、小米、糙米等粗纖維的食品,這類食品可以暢通腸胃道,加速腸蠕動,而且可以減少油脂的堆積,對去除頑固的濕氣很有輔助作用。
運動去濕氣
平時沒事,可以選擇多種形式的運動來鍛煉體魄,健康的身體也就會慢慢塑造成功了,運動一般不建議過於劇烈的,適合自己,且容易堅持下來的最好不過了 。
⑸ 有什麼食療方法祛濕
九款祛濕食療方:
①紅豆+花生+大棗
做法:
1、紅豆、花生仁洗凈,用冷水浸泡回軟。
2、紅棗洗凈,剔去棗核。
3、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紅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後,放入紅棗,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調味即可。
②綠豆+薏米仁
做法:
1、將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將浸泡過的薏仁與綠豆加水煮半個小時。
3、加入白糖即成。(也可以等粥冷卻,加入蜂蜜)
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麥,口感更好。
③鯉魚+紅豆
做法:
1、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薑3片。將各配料洗凈待用。
2、鯉魚宰洗凈,去臟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④黃芪+母雞
做法:
1、將雞斬成小塊,入開水灼去血沫,洗凈。將雞塊、火腿丁、蓮心放入陶鍋,加料酒、蔥姜和清水上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
2、准備四個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湯罐,將洗凈的葯材四等分放入湯罐,每罐加紅棗2粒,如有龍眼肉可放兩到三粒,然後將事先煲好的湯料撈去蔥姜,四等分裝入(裝不下可以留下以後用)湯罐,隔水蒸2-3個小時即可。
喝前根據個人口味自己加適量精製鹽。
⑤冬瓜+雄雞
做法:
1、冬瓜去皮、核、洗凈,切方塊,並在每塊冬瓜面上切一井字,便於入味。
2、冬菇浸軟,用糖、生粉、油腌料拌勻。
3、雞洗凈瀝水切,用鹽、酒、油腌料腌10分鍾。
4、起油鍋爆香雞及姜,下冬瓜,甘筍炒勻,加水一杯半燒滾,放入冬菇,慢火燉至雞熟。
5、將水澱粉、麻油、胡椒粉、糖、鹽作好芡汁,放入鍋內,下蔥兜勻上盤。
⑥豬腰+杜仲+核桃仁
做法:
1、將豬腰裡面的腰臊去掉,撒一些鹽,撕去外膜。把杜仲放進鍋里,加一點鹽水用微火炒干,把炒好的杜仲倒入沙鍋,加入一些清水。
2、把豬腰放進沙鍋里和杜仲一起大火煨煮,加入少許的姜、蔥,煮開後,撇去浮沫,再把核桃仁放進去,加一點鹽,這時改用文火煨。
3、15分鍾後,撈出豬腰,將豬腰改刀切片,切好之後和核桃仁一起裝盤,再澆上一點香油、醬油,撒上香菜,杜仲核桃煲豬腰就做好。
⑦鯉魚+冬瓜
做法:
1、將鯉魚洗凈,去鱗、鰓及內臟,冬瓜削皮,加水與冬瓜煮湯。
2、熟時加生薑、蒜頭,少許油、鹽調味,即可服食。
⑧冬瓜+紅豆
做法:
1、紅豆和大米按1:1的比例洗凈,泡發一夜。
2、冬瓜去皮,切片,不要太薄。
3、加足夠的水,燒開後,熬煮紅豆和大米,至紅豆開裂,加入冬瓜片同煮。
4、熬至冬瓜呈透明狀即可,加鹽或加糖均可。
⑨玉米須+冬瓜皮+紅豆
做法:
1、首先紅豆放入鍋內,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水燒開。
2、煮到滾以後再加冬瓜皮,玉米須,轉小火熬到紅豆開花,冬瓜皮也就爛了。再加點老冰糖熬會即可。(最後可以連冬瓜皮起吃)
⑹ 身體濕氣太重,食療如何去濕氣
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脾胃功能的弱化,致使體內的水濕無法得到充分的排除。肉食極易產生濕氣,而蔬菜、水果等清淡飲食則能夠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並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因濕氣過重所帶來的不適症狀。
去除體內的濕氣,通常可以用有幾種方法,第1,在生活中,一般是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第2是養成平時按時睡覺的好習慣,盡量不要熬夜,也不要每天過度勞累。第3,在飲食方面,你可以吃更多的祛濕食物,如紅豆和薏米。第四,可以服用祛濕葯物,包括木香順氣丸、參苓白術散和人參健脾丸。
其實,對於這些情況,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的身體代謝太快了。而從醫學的角度去講,那就是這個人身上的濕氣偏重。那麼,對於一些濕氣重的人,怎麼才能夠幫助有效地除掉身上的濕氣呢?有些人覺得很難做到,其實並不難,這3個方法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若你濕氣重,不妨學一學。
⑺ 濕氣重的人如何食療
介紹幾款去濕食療方: 1.薏米紅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葯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熱祛濕粥 :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溫熱服食。
療效: 清熱祛濕。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但 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3.消暑健脾祛濕湯:蜜棗、赤小豆、生薑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清熱解暑、鞏固排泄及消化系統功能。 4.健脾祛濕茶:白術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貢菊50克,香櫞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葯)
5.和中化濕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6. 清熱祛濕湯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祛濕,清熱毒。
7.鵪鶉祛濕湯
材料: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祛濕,潤肺化痰。
8. 橫脷祛濕湯
材料:豬橫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祛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9.草龜祛濕湯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茯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茯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祛濕及解毒功效。
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
⑻ 濕氣重,可以怎麼食療
濕氣重多吃一些溫熱性質的蔬菜水果,如玫瑰花茶、生薑、蔥、蒜(視力不好的不要吃蒜)等,少吃冰涼寒性的食物,如荷葉粉、冰沙等。也可以吃辣mu葉fen,la木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利尿和幫助消化的作用,所含的生物鹼能促進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對正常人的胃排空無增強或減弱作用,但至腸道則使其蠕動亢進而通便,微量元素疏通循環系統,幫助排出體內濕毒!生物鹼促進腸胃蠕動排便,幫助人體排除宿便
濕氣重還可以多做運動,慢性有氧運動,如游泳、瑜伽、慢跑、肌群訓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每天運動後出出汗,是個很不錯的方式。
⑼ 去濕氣食療方法
濕氣重怎麼辦
一、淮山粥
材料:淮山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淮山與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脾陰,適合腹脹、脾胃虛弱、大便溏爛的人。
六、粟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粟米3條、白果50克、豬肚1個、生薑3片。
做法
1、粟米洗凈,連衣、須切段狀;白果去殼、去衣、洗凈;
2、豬肚沖洗後翻轉,用刀颳去臟雜,再用生粉反復洗凈,並以清水沖凈。
3、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養生功效
濕度大的天氣宜飲粟米白果煲豬肚湯。粟米(玉米)是大家喜愛的煲湯料之一,其入湯後清甜可口,不但營養價值十分高,且能健脾祛濕,最適宜於時下的天氣飲用。
以粟米配伍斂肺氣、止滯濁的白果煲豬肚,其氣味清潤而不膩不滯,除了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外,還能清熱、益氣、健胃,為周末家庭靚湯,男女老少皆宜。
⑽ 食療怎麼祛除濕氣
如果診斷出病人體內有濕時,我經常給病人推薦兩種「葯」,這兩種葯既能祛除體內濕邪,還能當水喝、當飯吃。這兩種「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紅小豆),一起熬湯喝,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