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現場急救技術包括
1、保持呼吸道通暢
可利用物品去除口腔內出血、嘔吐物和其它分泌物,可抬起雙頦使呼吸道通暢(可不使頸椎受到彎曲);多發傷或單獨頭、頸部損傷時,脊髓必須給予固定保護。意識喪失者、頭面頸部創傷者、無自主呼吸或呼吸困難者,應早期進行院外氣管插管、人工呼吸及高流量吸氧。
2、止血
一般止血法。比較小的創傷出血,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後,覆蓋無菌紗布,用綳帶加壓包紮。當四肢大血管出血用加壓包紮法無效時採用。常用的止血帶有橡皮管(條)與氣壓止血帶兩種,使用時不易時間過長,防止肢體缺血。
3、包紮
綳帶包紮法。最普遍的一種傷口包紮法,其取材、攜帶和操作方便,方法容易掌握;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包紮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效果好,操作快,適用於頭面胸腹四肢等全身各部位。使用時要求三角巾邊要固定,角要拉緊,中心舒展,敷料貼體。
4、固定
可以防止骨折斷端移動而損傷血管、神經、內臟。主要用於固定四肢、骨盆和脊柱。院前頭部或頸部受傷時,急救者不能確定頸椎是否受損時都推薦使用頸椎固定托;受到嚴重創傷或雖創傷較輕但有症狀的傷員行急救時也推薦固定頸椎。
5、搬運與轉送
傷員經止血、包紮、固定等處理後,要將傷員盡快搬運和轉送到救護站或醫院進行治療。其運送先後次序應是先轉運危及生命者,然後轉運開放性損傷和多發性骨折者,最後轉運輕傷員。
需要時應給予傷者鎮痛葯或抗感染葯物,防治疼痛性休克和感染的發生,但顱腦損傷和未確診的胸、腹部損傷患者不宜使用鎮痛葯物。
『貳』 四大急救技術是指哪些
現場急救七大基本技術,具體包括兩大類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復甦有3項,涉及到創傷急救有4項,分別是:
一、基礎生命支持(BLS),有關現場心肺復甦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項技術,
1、徒手心肺復甦CAB
2、電擊除顫D(及心電圖識別)
3、復甦葯物(及氣管插管)
二、基礎創傷急救(BTLS),有關創傷的現場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 4項,稱之為外傷的四大急救基本技,
1、止血
2、包紮
3、固定
4、搬運
搜狗問問
(2)醫院急救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內傷骨折後注意事項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患者,頸椎受傷的患者更不能隨意搬動及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2、檢查受傷部位,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3、開放性骨折,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4、做完應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要注意運送途中不可碰撞受傷部位,避免人為加重傷情。
傷者搬運的注意事項:
1、移動患者前,先檢查頭、頸、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損傷,如果有,應先作急救處理,如止血、固定後再搬運。
2、搬運脊柱骨折的患者,要保持患者身體的固定,頸椎骨折的患者除了身體固定外,還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避免移動。
3、用擔架搬運患者,一般頭略高於腳,但休克患者則腳略高於頭,行進時,患者的腳在前,頭在後,以便於觀察患者的情況;有腦脊液耳漏、鼻漏,頭部抬高30度,昏迷患者頭偏於一側。
4、用汽車運送時,床位要固定,防止顛簸,避免剎車是使患者再度受傷、疼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危急重症
『叄』 有哪些急救方法
頭部創傷
目標:觀察傷者,並送院診治。
一、如有不省人事,參看"不省人事"。
如有傷口流血,參看傷口的處理。可壓迫相應區域供血動脈止血。
如情況嚴重,應即送院治理。
如有嘔吐,擺復甦體位。
二、頭傷後四十八小時,若有以下現象,應速往醫院檢:-
甲、頭暈及嘔吐;
乙、頭痛;
丙、頸痛及僵硬;
丁、神智不清、語無倫次或部分身體失控;
戊、昏睡
休克
目標:檢定和救治休克,送院治理。
一、皮膚蒼白、出冷汗、脈搏加快,如每分鍾超過一百次,都是休克的象徵。
二、處理休克的一個方法是將傷者雙足提高,增加心臟和腦部的血液供應。
三、保持傷者溫暖。
四、立刻通知醫生或送往急症室診治。
骨折
目標:固定傷肢,以減輕疼痛;盡速送院。
一、觀察骨折部位:
(1)無法正常活動,疼痛會隨活動或觸動而增加,傷處腫起,隨後出現瘀血為閉合性骨折。
(2)無法活動,可見斷骨端,為開放性骨折。
二、若有休克或呼吸受阻症狀,應先處理。
三、除非處境對生命構成危險,否則不應隨便移動傷者。
四、如有傷口,可用清潔紗布或敷料覆蓋及包紮。
五、固定折骨:穩定及扶持折骨之上下位置,用木板或竹竿固定斷骨位,長度以超過上下兩關節為原則,再用綳帶包紮,將傷肢與軀體綁住。
六、立即送院治理。
流鼻血
目標:止血;減少血液倒流
一、讓傷者坐下或站著,切勿躺下,頭稍向前傾。
二、勸他用口呼吸,以手稍為用力捏住鼻部軟骨。
三、要他吐出口中的血液,因為吞血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
四、若大量流血,應立刻送院診治。
五、如小量流血,十分鍾後放鬆壓力,若仍然出血,再壓十分鍾。暫時不要讓傷者抬起頭來。
六、如果三十分鍾後,仍不止血,應送醫院治療。
觸電
目標:脫離電源;盡快送院。
一、迅速截斷電流,才可接觸傷者。
二、如不能切斷電流,可用竹、木或木椅等絕緣物件把傷者與電源分開。
三、檢查傷者狀況,若心跳和呼吸停止,應立刻施行心肺復甦法。
四、迅速通知救傷車送院救治。
中毒
目標:稀釋毒物;盡快送院。
誤服葯物或化學品
徵狀:嘔吐、腹痛、抽筋、神智不清、昏迷、呼吸困難、口角留有沾污痕跡。
一、若傷者清醒,誤服物確定為腐蝕性物品,禁止洗胃,可讓他喝鮮牛奶或蛋清等潤滑劑,防止吸收。
二、若傷者失去知覺,切勿給他任何食物或飲品,以免食物或液體流入呼吸道。
三、連同致毒物質和嘔吐物樣本一同帶去醫院,為進一步治療提供方向。
四、若十二小時後才嘔吐或腹瀉,仍要多飲水,並從速求醫。
煤氣或石油氣中毒
一、用手帕掩蓋自己的口和鼻,或忍住呼吸。
二、打開所有門、窗,切勿開關電器或燃起火種。
三、把燃氣供應關閉。
四、將傷者移至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
五、到安全地通知救護車。
六、若傷者呼吸停止,應立刻施行人工呼吸。
窒息
目標:設法清除阻塞物;盡快送院治療。
症狀:呼吸困難、面部充血或變為紫藍色、咳嗽。
一、除去傷者口中物,如食物碎屑、假牙等,鼓勵他咳嗽。
二、傷者或站或坐,協助其彎腰使頭部低於肺部,用手掌大力拍他的肩胛骨之間,可連續做四次,使堵塞物自行排出。
三、如果已見到堵塞物在口腔內,但又咳不出來,可以用手指將之挖出。
四、必要時施行人工呼吸。
不省人事
目標:保持呼吸道暢通;趕快送院治療。
一、將傷者以「復原卧姿」躺下,以防止舌頭阻塞喉部,亦可令嘔吐物容易流出。
二、保持空氣流通,解松傷者的緊身衣物,如頸喉紐等。
三、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除口中物體,如食物、嘔吐物、容易松脫的假牙等。
四、檢查呼吸、脈搏、清醒程度及受傷情況。若呼吸及心跳停止,即施行心肺復甦法。
五、處理嚴重的傷口。
六、安排送院。
七、不可給予飲食。
八、繼續觀察清醒程度的變化。
小兒痙攣
目標:在發作時,加以保護;在發作後剛恢傷意識時,加以照顧。
一、癲癇或小兒痙攣發作時,應注意不可讓他撞傷頭部。
二、若牙關咬緊時,決不可強硬撬開,以免造成傷害。
三、不要企圖強行停止抽搐,因為通常抽搐會在數分鍾內自行停止。
四、盡可能解松病人衣物,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五、抽搐停止後,一般會進入昏睡狀態,清除傷者口內的嘔吐物或假牙等。
六、將傷者半側身伏卧。
七、速送院診治。
八、傷者清醒後,因抽搐時消耗體力甚大,所以應讓他休息。
肌肉抽筋
目標:使肌肉鬆弛,減少抽筋。
手抽筋:
一、慢慢拉直患者的手指。
二、然後輕輕按摩。
大腿抽筋:
一、將膝部拉直。
二、一手放在腳跟下,抬高腿部。
三、另一手按壓膝部,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
小腿抽筋:
一、小心伸直膝蓋。
二、輕輕抬起腿部,將腳掌向上屈,慢慢壓向小腿。
三、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
腳抽筋:
一、將腳趾拉直。
二、輕輕按摩腳部肌肉。
『肆』 常見急救的最基本方法有哪些
足踝扭傷急救法。如果輕度足踝扭傷,應先冷敷患處,24小時後改用熱敷,用綳帶纏住足踝,把腳墊高,即可減輕症狀。
觸電急救法。首先迅速切斷電源,如果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需要立即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衣扣、褲帶,若呼吸停止,必須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或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動脈出血急救法。小動脈出血,傷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傷口上,加壓包紮,一般就能止眩。出血不止時,可將傷肢抬高,減慢血流的速度,協助止眩。四肢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帶扎在傷口的上端,扎前應先墊上毛巾或布片,然後每隔半小時必須放鬆1次,綁扎時間總共不得超過兩小時,以免肢體缺血壞死。作初步處理後,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眼睛裡不慎進了沙子
眼睛是最嬌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異物。如不及時清除異物,眨眼時會感到疼痛,還會引起炎症、潰爛甚至失明。異物入眼時,最忌諱使勁揉眼睛,或用乾的紙巾或毛巾擦拭眼睛。正確的做法是睜開眼睛,讓同伴幫忙翻開眼皮,仔細檢查眼白(球結膜)、下眼瞼和角膜。如異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紙巾蘸少許純水輕輕擦去異物(在家時,最好用棉簽沾少許抗生素類眼葯水擦去異物);如異物在上眼瞼內、角膜處,或嵌入較深,則必須及時到醫院處理。
魚骨卡喉
魚骨卡喉後,應立即停止進食,張大嘴發「啊」的聲音,讓家屬藉助光線或手電筒,看清魚骨所在部位,再用鑷子夾出。若未發現魚骨,則魚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應去醫院就診。還有些人認為,一旦魚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魚骨溶解。其實,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時間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魚骨。
『伍』 常用的急救方法都有哪些
腳踝扭傷急救法
輕微的腳踝扭傷,一定要先用冰塊冷敷患處,24小時以後在用熱敷,最後用綳帶纏住腳踝,記得把腳墊高,這樣便可以可減輕疼痛。
觸電急救法
①迅速切斷電源。
②一時找不到閘門,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或砍斷電線。
③在觸電時,要立刻將觸電者抬到通風處,解開他的衣扣、褲帶,如果觸電者呼吸停止了,必須做人工呼吸或者盡快將其送附近醫院急救。
④可用鹽水或凡士林紗布包紮局部燒傷處。
骨折急救法
救護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採用指壓、包紮、止血帶等辦法止眩。
②包紮:對開放性骨折用消毒紗布加壓包紮,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將舊衣服等軟物墊在夾板上,沒有夾板時可用木棍等代替夾板,一定要將傷肢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
④治療:如有條件,可在清創、止痛後再送醫院治療。
煤氣中毒急救法
覺察到自己煤氣中毒時,應盡快打開門窗,迅速離開現場。如已全身無力,要趕緊趴在地上,爬至門邊或窗前,打開門窗呼救。發現他人煤氣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中毒者如呼吸、心跳不規則或停止,需馬上進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並送往醫院搶救。
蛇咬傷急救法
讓患者躺下,並放低被咬傷的部位,用繩子或手帕在傷口上方2~10厘米處結扎,每15分鍾左右放鬆一下,用火柴將小刀片消毒,在每個蛇牙痕上割一個十字型切口,用嘴從傷口吸出毒液,並盡快送醫院治療。
中暑急救方法
1、搬移
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並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2、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
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症狀。
4、促醒
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5、轉送
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於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陸』 遇到呼吸、心臟驟停的傷員,可以採用哪些急救方法
心臟驟停怎麼急救?評估和現場安全:急救人員拍著病人的肩膀大喊「你沒事吧?」檢查病人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頸動脈,看是否有搏動。如果沒有呼吸或呼吸正常(即只有呼吸),立即啟動應急系統,開始胸外按壓。打開氣道。如果患者平卧仰卧,無意識的人往往會因舌根脫落而出現氣道阻塞。這時,救助者應該跪在病人身體的一側,一隻手按下前額,另一隻手托起下巴。標準是下頜與耳垂的連線垂直於地平線,說明氣道已經開通。
停止心肺復甦的證詞。在搶救病人時,我們應該經常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觸摸病人的手和腳,如果體溫升高,進一步觸摸頸動脈,有搏動停止心肺復甦,盡快送病人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記得點贊收藏哦
『柒』 急救四大基本技術包括
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各類突發情況,尤其是面對各種意外傷害應盡快採取相應處理措施,而應對意外傷害有四項必備救護技術,包括止血、包紮、固定和搬運。這四項救護技術均為院前臨時急救措施,並根據情況進行其他緊急處理,對症處理後應將傷員盡快安全送往醫院進行後續救治。
一、止血
血液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成人全身總血量約占自身體重的8%。當出血量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0%時,則可發生休克;當出血量達到全身總血量的40%時,則可迅速危及生命。出血的危險程度不僅與破損血管的口徑有關,也與出血的速度成正比。如胸主動脈、腹主動脈、頸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以及頸靜脈、股靜脈等大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常來不及被送往醫院,可於數分鍾內危及生命;中等口徑的血管破裂出血,也可迅速導致休克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見,急性大出血是人體受傷後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現場採取及時、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環節。
(一)出血的類別
1.按損傷的血管分類
(1)動脈出血:顏色鮮紅,血液從近端傷口呈搏動性噴射而出,動脈出血速度最快、危險最大。出血速度與動脈口徑粗細、破口大小及血壓高低有關,以頸動脈和股動脈出血為例,失血800ml一般不會超過30s,對於體重為50kg的人來說,大動脈出血30s即有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2)靜脈出血:顏色暗紅,血液從遠端傷口持續湧出,相對動脈出血危險性小。但大靜脈斷裂,如頸靜脈斷裂同樣可以迅速危及生命。
(3)毛細血管出血:顏色鮮紅,血液從創面呈點狀或片狀滲出,一般無危險性。
2.按出血的部位分類
(1)外出血:受傷後,血液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流至體外,可從體表見到流出的血液,極易識別。
(2)內出血:深部組織、器官損傷,血液從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器官的間隙及體腔內,或經氣道、消化道、尿道排出,而未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流出,體表未見流出的血液。如顱內血腫、肝脾破裂等。
(3)皮下出血:外界暴力作用於身體,使血液從破損的血管內滲出到血管外,皮膚、黏膜並未破損,身體表面見不到血液。如果皮下出血伴有皮膚顯著隆起時,稱為「血腫」,也可因各種疾病引起,如過敏性紫癜、白血病等。
(二)常用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法
搶救者用手指將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按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是用於動脈破裂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雖可立竿見影,但不宜持久採用,隨即應根據具體情況再選用其他更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加壓包紮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等。
枕動脈指壓止血法
2.直接壓迫傷口止血法
出血部位覆蓋敷料、手帕等,並以手指或手掌直接用力壓迫,一般壓迫約5~10min,出血往往可以停止,再選用加壓包紮止血法等進一步止血。
直接壓迫傷口止血法
3.加壓包紮止血法
傷口覆蓋較厚敷料後,再用綳帶或三角巾等適當增加壓力包紮。
4.填塞止血法
適用於腹股溝、腋窩、鼻腔、宮腔出血以及盲管傷、組織缺損等。用無菌或潔凈的布類填塞傷口,填滿後再選用加壓包紮止血法止血。
5.止血帶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四肢大動脈破裂大出血。如果使用不當,也可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神經損傷、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二、包紮
受傷部位經有效止血後,需應用綳帶、三角巾或衣服等替代品進行包紮。
(一)包紮的目的
1.包紮時施加壓力,可起到止血作用。
2.保護傷口,避免再損傷與再污染。
3.固定敷料與夾板。
4.扶托傷肢,減輕痛苦,並有心理安慰作用。
(二)包紮的要求
1.輕、准、快、牢、美,避免碰觸傷口,以免加重損傷、出血、污染與痛苦。
2.迅速充分暴露傷口,以便准確判斷傷情。
3.受傷部位禁止用水沖洗,不要塗以任何葯物。
4.盡可能先用無菌敷料或潔凈的手帕、毛巾等覆蓋傷口,再行包紮。
5.避免在受傷部位或坐卧時受壓的部位打結。
6.包紮松緊適度,以免滑脫或壓迫局部,從而造成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的損傷。四肢損傷應盡量暴露末端,以便隨時觀察血液循環情況。
(三)常用的包紮材料
常用的包紮材料為綳帶、三角巾或就便取材,而四頭帶與多頭帶在實際救護工作中已不使用。
環形包紮法
三、骨折固定
(一)骨折的分類
骨折的分類方法很多,對於急救而言,以下分類最有意義:
1.閉合性骨折:指骨折處無皮膚、黏膜破損,骨的斷端未與外界相通。
2.開放性骨折:指骨折處有皮膚、黏膜、肌肉等軟組織的破損,甚至骨的斷端已與外界相通。
(二)骨折固定的目的
凡發生骨折或疑似骨折的傷員,均必須立即在現場採取骨折臨時固定措施。
1.限制肢體活動,從而避免加重骨折的斷端對血管、神經、肌肉及皮膚等組織的損傷。
2.減輕痛苦,防止休克。
3.便於搬運。
(三)骨折固定常用的材料
材料繁多,如充氣夾板、真空夾板、SAM夾板(鋁芯塑形夾板)、軀干夾板、頸托、頭部固定器等;如現場無專業使用的夾板,則應就便取材,如木板、木棍、竹片、竹竿、雨傘、手杖、硬紙板、報紙、雜志等均可利用。
鋁芯塑形固定法
四、搬運
各種急性危重傷病員經現場的止血、包紮、固定等搶救後,還須安全、迅速送往醫院進行後續救治。如果搬運方法不當,將有可能前功盡棄,造成傷員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正確的搬運技術也是搶救傷員的重要組成部分。
『捌』 如何正確急救
1、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不要亂掐「人中穴」。「人中穴」位於鼻唇溝的中點,但許多人並不十分清楚「人中」的准確位置,慌忙亂掐,起不到急救作用。
專家表示,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判斷昏迷者是否有意識,可以通過呼喊、拍打、刺激痛覺的方式來叫醒昏迷者,若發現昏迷者沒有脈搏和心跳,應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正確實施心肺復甦術。碰到溺水或心臟驟停情況,身邊的人應立即採取心肺復甦,解開患者領口,保持呼吸暢通,雙手重疊,十指交叉相扣,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向下按壓,下壓深度至少5厘米,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鍾。
每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做2次人工呼吸。現代醫學表明,在患者心臟驟停的4~6分鍾內實施心肺復甦,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3、不要草率移動車禍傷者。車禍發生後,不要隨意移動傷者,若傷者只是肢體創傷,應當及時止血包紮,固定受傷肢體。
若發現傷者耳鼻出血,可能是顱內出血,此時不能止血或堵住患處,應當讓出血部位朝下,使血液流出,以免造成顱內壓增高或顱內感染。若是傷者脊柱脊髓損傷,切記不可亂動,要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等待專業的急救人員到來處理。
4、食物中毒後不要盲目催吐。誤食有毒液體或者食物中毒時,不能盲目催吐。患者神志清醒時,可灌服300~500毫升水,抵住舌根,刺激咽部,促使有毒物嘔出。
當患者失去意識時,不能口服洗胃,否則會引起窒息,應立即送往醫院。強酸強鹼性液體誤食後,決不能催吐,否則有毒液體上涌,返回食道,會對食道黏膜和咽喉黏膜造成二次傷害。
5、突發心梗要正確判斷原因。心肌梗死與多種疾病有關,一旦發作需要先判斷原因。有些情況下,可嚼服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若有腦出血、消化道出血史或是夾層動脈瘤,則不能用阿司匹林,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玖』 有什麼樣的快速急救方法
心肺按壓,人工呼吸,這些是基本,更深的要專業醫護人員才行。
『拾』 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1、治風寒感冒,咳嗽,嘔吐:生薑、蔥白、紅糖各適量,煎水溫服。
2、解魚、蝦、禽肉中毒:生薑砸汁,少量食醋,一起兌入一杯溫開水,慢慢飲下。
3、解中葯之毒:木薯、野芋頭、野蘑菇中毒,或者誤食生半夏、生南星、生烏頭,出現舌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者,急飲生薑紅糖汁。
4、治蟲咬傷:蚊蟲、蟑螂及其它昆蟲叮咬,取薑末外敷或薑汁外塗。
5、預防暈車、暈機、暈船:切兩片生薑,貼在兩上肢的內關穴(腕上三橫指部位)。
6、煤氣中毒:
立即打開門窗,關閉煤氣,打開風扇吹散房間煤氣。
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空氣新鮮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其他人按掐患者人中、合谷穴,不要松開。
同時緊急聯系120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