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鑼高湯怎麼使用
可以作為雜蔬燙飯的料汁使用,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剩飯1碗、蒜苗1棵、胡蘿卜少許、雞蛋1個、高湯調味料一碗
製作步驟:
1、蒜苗和胡蘿卜切小塊
Ⅱ 袋裝骨高湯怎麼使用
高湯的食用方法
1、素高湯一
材料:大豆芽菜1.5斤,紅棗(去核)10粒,芹菜(切段)2兩,冬菇2兩,胡蘿卜(切件)1小段,清水12杯,姜2片,鹽、水適量。
做法:
(1)大豆芽菜摘去根部,洗凈瀝干,在鍋里烘透待用。
(2)浸軟冬菇蒂。略剪去較硬部分,洗凈,瀝干水分,待用。
(3)燒熱約1又1/2湯匙油,爆香薑片,加入大豆芽菜炒透,加入清水及上述個項配料,煮滾,改用文火熬成濃湯,隔去「湯渣」,即成一品素上湯。
2、素高湯二
材料:黃豆芽2斤、胡蘿卜2個、芹菜2棵、香菇蒂2兩。
做法:
(1)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塊,白蘿卜同樣;香菇蒂洗凈,泡軟備用。
(2)在鍋中倒入全部材料加2斤水煮開,然後改用小火繼續煮4~5小時。
(3)待涼透後濾出,留下湯汁就可以了。
高湯的食用禁忌
哮喘、感冒、咳嗽等人群;兒童,老年人群、健康體質平和質的人非常適合喝高湯,特稟體質的人不能喝。
高湯的熬制方法
豬骨高湯:將豬骨棒骨、脊骨洗干凈斬大塊,入滾水鍋中汆湯去血味,撈出後,放入加有開水的湯鍋中,加蔥段、姜塊小火煲煮3~4個小時。豬骨高湯可以用來煲制各式湯品,還可以作為基礎味來調味。
雞高湯:將雞架沖洗干凈,入滾水鍋中焯透,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轉小火熬煮2小時,再加幾塊姜提味去腥,繼續續煮到湯濃味香時撇去浮油就可以了。雞高湯用來做葷素湯品都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可在其他湯里提鮮湯頭。
牛骨高湯:將牛骨洗干凈斬大塊,入滾水鍋中汆湯去血味,撈出後,放入加有開水的湯鍋中,加蔥段、姜塊旺火燒沸,轉小火煲煮4~5個小時。湯汁乳白濃稠時就可以了。牛骨高湯可以用來煲制各種葷素湯品,也可以根據湯品的需要,用牛腱肉或牛雜加陳皮、薑片熬煮牛肉清湯替代牛骨高湯。
高湯有很多種熬制方法,是因為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想要產生的功效,在高湯裡面加入不同的材料,比如加入紅棗可以補血養血,加入骨頭可以補鈣,促進骨骼發育。加入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等。加入還低啊,可以補充豐富的碘,因此,高湯可以加入很多的食材,比如魚、牛骨、鴨骨等,味道不同,營養價值也各異。
Ⅲ 火鍋高湯怎麼熬
高湯,又稱鮮湯,一般可分為毛湯、奶湯及清湯三大類。
毛湯,大量用於普通烹飪,常常連續滾煮,取用後,再補水。原料多為雞骨、豬骨、鴨骨、碎肉、豬皮等,先用冷水煮滾,然後去沫,再放入蔥、姜、酒,小火慢煮幾小時即可。
奶湯,多選用雞、鴨、豬骨、豬蹄、豬肘等容易出白湯的原料,用滾水燙過,再加入冷水旺火煮開後,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並呈乳白色即可。
清湯,分為普通清湯和精製清湯兩種。普通清湯,採用自然放養的老母雞,配以瘦豬肉,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隨後改小火, 保持湯面微開,翻著小水泡即可。火候過大,會煮成白色奶湯;火候太小,則鮮香味不濃。精製清湯,先將普通清湯用紗布過濾備用。再取雞肉斬成肉茸,放蔥、 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把雞肉茸放人清湯內,旺火力口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切莫讓湯翻滾。湯中渾濁懸浮物被雞茸吸附後,除盡雞茸,這一精製過程叫 「吊湯」。精製過兩次的清湯叫「雙吊湯」。清湯是最難熬制的湯,它清澈鮮香,常被用於魚翅、海參或高檔清湯菜餚中。
還有的廚師提到素湯:常用於素席菜,是用黃豆芽熬制。雪白濃釅,不亞於葷湯,只是有豆腥味。故廚師可用剝去核的蘋果切成瓣,下到湯內煮爛後撈出,素湯雜味盡消,所以叫提湯。
網友奉獻:幸福的女人煉制高湯
我不會再取巧買那說不準添加了多少人工合成香料的盒裝雞湯,而改成自己熬制,雖然味道比不上成品鮮美,可是實實在在地讓人塌實。
趁著周末有更多時間在家,不如熬上一大鍋夠喝上七天量的高湯,晾涼後分裝冰凍,每天早上融化一點煮開,一樣很利落地就能端上湯來給小鑽。有心者,還可以凍 一些在冰盒裡,做勾芡的半湯菜時,取出一塊兩塊的高湯冰塊融化,代替清水來調水澱粉,味道絕對更勝一籌。
當然,出於衛生的考慮,每次做出的湯最好十天內用掉,放太久了,也不好。下面開始製做高湯。
煉制高湯
原料:用雞骨架和棒骨,我這回買的是雞腿架子和腔(脊)骨。
步驟:
1,做開水後,燒旺火,放入骨頭煮兩三分鍾,將血末煮出。然後撈出骨頭徹底沖洗干凈。
2,重新接水,放入骨頭,為了保持原味,我只放了兩片姜去腥。中火燒開後,再掠去浮末,然後轉小火慢煮兩個到兩個半小時後,轉中小火保持湯水微微沸騰的狀態滾20分鍾,這樣湯會更白些。
3,湯徹底涼後,撈出骨頭。
4,將一個個保鮮袋子分別套在一個個碗或者塑料盒上。
5,將湯過濾。
6,濾去肉渣和雜質後,把湯入包著碗的保鮮袋子中,每個袋子中倒入的量剛好是你每次做湯時需要的量。把袋子系個扣子。
7,連著碗一起放入冰箱里冷凍。這樣可以確保袋子不會被湯撐得變形而受力破裂。
8,用的時候,把肉湯冰取出,直接放入鍋里煮融化後使用就可以了。
精製高湯:
說到這高湯,可是大有講究,「高湯,就是凍起來會成膏的湯。」高湯是烹調必不可少的東西,大抵是可以用水的地方,若用高湯代替,這菜做出來,就會鮮美許 多。比如那烤麩,要用到水煮,若是用高湯去煮,這鮮味就會滲透到烤麩里去;而那魚翅、鮑魚之類,本身並不怎麼鮮,就更要用高湯來把鮮味引出來,叫做「吊 鮮」。高湯的製作,民間各不相同,最好的可能要數老雞、甲魚兩樣混燉的;差一點的,用雞殼子、肉骨頭混燉。最不濟的,也是民間飯店用得最多的,是用豬下水 和豬血混燉,據說味道相當鮮,但我總想那種鮮法乃是「虎狼之鮮」,就像給極虛之人用極補之葯,為法所不取。
燉高湯的時候,要用冷水,蓋過裡面的物料,加酒以去葷物的腥味,但是切忌放蔥姜等物,以防和菜奪味,把水燒沸以後,撇去浮沫,就改用小火焐著,一直焐到骨 酥肉爛,方才可以。焐高湯,一定要用水火,火大則湯不清,光是如此,還不夠,等到燉好了,要把湯水泌出,再用布濾過雜質,冷卻後,颳去上層的凍油。然後把 湯重新燒沸,放入打散的蛋清,倒入蛋清的時候,要一邊倒入一邊攪拌湯水,那樣蛋清會裹住湯里的混濁之物,等到蛋清燒老,撩起棄去。這才有了清清爽爽的高 湯,這種高湯,才能當做水用。這湯清的學問,一般人不知道,只是拿個雞煮煮,燒菜的時候,從裡面舀上一勺加加,這種高湯,不清且油,還是不放的好。而且, 也不是什麼菜都可以用高湯的,比如豆腐衣,就不能用高湯,取其純清之故;再比如燒海鮮,宜用雞湯不能用肉湯;這裡面的講究,多著呢。燒好的高湯,可以裝入 塑料袋冷凍起來,隨用隨取,如果下班沒有時間做湯,只要拿出一包來,加熱後放些蔬菜,就是一道好湯。高湯,是烹調的基本,因此,哪怕是凈素的菜,也用素高 湯一說。素高湯,多用胡蘿卜、黃豆芽、芹菜和香菇根燉成;我曾經做過只用香菇和蘑菇兩樣的素高湯,果真鮮美異常,而且那香味較之葷湯,更有一種高雅的品 味。
素高湯的做法:
(一) 材料:黃豆芽900克 胡蘿卜1.5個 芹菜2(或者白蘿卜1個) 香菇蒂90克
做法:1胡蘿卜去皮,洗凈,切塊;芹菜洗凈,切小段,香菇蒂洗凈泡軟備用。
2鍋中倒入全部材料和1200毫升的水煮開,改小火繼續煮4~5小時(鍋蓋需要留縫隙)
3待涼過濾,留下湯汁,冷藏後即可應用。
(二) 材料:冬菇蒂75克
做法:1.冬菇蒂洗凈,倒入鍋中加水2400毫升,大火煮開。
2.改小火熬煮1小時,待涼過濾。(加入適量的蠶豆,味道更醇厚)。
高湯的製做及食用方法誤區:
高湯的製做及食用方法誤區:
冬天很多家庭都會燉湯,雞湯、羊肉湯、魚湯等。很多人都會認為湯比肉更有營養,可是營養師甘玲說這是一個誤解,其實肉湯的營養絕大多數還在肉里,連吃帶喝是最好選擇。
有人認為,肉和其他原料通過長時間熬煮,營養成分都會進入湯中,所以喝湯比吃肉有營養。甘玲說,這是錯誤的。因為除了水,湯的營養全部來自原 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之分。如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會部分進入湯內,而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93%以上仍然留在肉里,湯里的 含量不足總數的10%。
她強調,燉湯不宜過長時間,否則容易引起蛋白變質,燉料選擇有機肉和蔬菜為上佳。另外,肉湯也不宜過量飲用。因為肉中含有大量脂肪,在燉制過程 中脂肪會溶解在熱湯中,多喝湯容易增加血脂,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血脂偏高者如果要補充蛋白質,可以用豆腐菜湯取代肉湯;同時,肉湯中嘌呤含量高,嘌呤代 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均應慎食。
哺乳期的嬰兒應以母乳為主,千萬莫食用大量高湯。
總之,高湯只是我們烹飪的輔助品角色,營養並不全面,應注意食品的搭配。
燉肉湯選料原則:
白肉好於紅肉,個小好於個大,蝦屬白肉>魚白肉>雞白肉>羊紅肉>豬紅肉>牛紅肉。
肉湯常用原料功效
1.從中醫養生角度,豬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2.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癒合之功效。
3.羊肉溫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4.雞肉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用於治療虛勞瘦弱、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
熬制高湯注意的七細節:
想要喝湯喝出健康的身體,在湯的製作細節上就要注重科學,做到「七要」。
一、選料要精湛
選料是熬好鮮湯的關鍵。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新鮮的動物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們也是湯的鮮味的主要來源。
二、食品要新鮮
即選用鮮味足、無膻腥味的原料。新鮮並不是歷來所講究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現代所講的鮮,是指魚、畜禽死後3~5小時,此時魚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體易於吸收的物質,不但營養最豐富,味道也最好。
三、炊具要選好
熬鮮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是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強、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熬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 傳遞給裡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又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 醇,原料的質地就越酥爛。
四、火候要適當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食品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
五、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鮮香食品的溶劑,又是食品傳熱的介質。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營養和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一般是熬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 倍,而且要使食品與冷水共同受熱。熬湯不宜用熱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或者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里層蛋白質不能 充分溶解到湯里。此外,如果熬湯的中途往鍋里加涼水,蛋白質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湯里,湯的味道會受影響,不夠鮮美,而且湯色也不夠清澈。
六、搭配要適宜
有些食物之間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營養素有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豬肉與鹼性食品海帶的營養正好能互相配合,這是日本的長壽地區沖繩的「長壽食品」。為了使湯的口味比較純正,一般不宜用太多品種的動物食品一起熬。
七、操作要精細
熬湯時不宜先放鹽,因為鹽具有滲透作用,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熬湯時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攝氏度,如果在湯中 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免維生素C被破壞。湯中可以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等調味品,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本來的鮮味。
Ⅳ 高湯拿來怎麼用
高湯 又稱「清湯」、「上湯」、「頂湯」,是指用豬骨、雞骨、鴨架、碎肉頭等原料熬制好的毛湯,加入和成稀糊狀的、未加鹽的雞茸或肉茸處理,使之清澈如水、味濃而鮮的一種湯料。
在烹調中,高湯是製作菜餚中不可或缺的。葷菜長用的高湯是以肉骨,雞身等熬煮而成,同樣我們葷菜也常常使用高湯,讓素食更加鮮美,但受到材料的限制。素高湯的做法與葷高湯有異。素高湯基本以黃豆芽及胡蘿卜為主料,可引申多種做法。
*******************************************
高湯(鮮湯) 一般分為毛湯、奶湯、清湯三大類
1、毛湯
毛湯大量用於普通烹調, 餐廚中常常連續滾煮,連續取用補水。
原料:雞骨,鴨骨,豬骨,碎肉,豬皮等, 無特別要求。
火侯:冷水煮滾,去沫,放入蔥姜酒,小火慢煮幾小時。
出湯率:原料的3—5倍。
2、奶湯
原料: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等容易出湯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3、清湯
清湯分普通清湯和精製清湯。
(1)普通清湯:
原料:老母雞(自然放養的老母雞),配部分瘦豬肉。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隨後改小火,保持湯面微開,翻著碎小水泡。火侯過大會煮成白色奶湯,火侯過小則鮮香味不濃。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2)精製清湯 (上湯,頂湯,單吊湯,雙吊湯)
取普通清湯用紗布過濾。 取雞肉斬成肉茸,放蔥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雞肉茸放入清湯,旺火加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不能讓湯翻滾。湯中渾濁懸浮物被雞茸吸附後,除盡雞茸。這一精製過程叫"吊湯"。精製過2次的清湯叫"雙吊湯"。
清湯是制湯中最難制的湯,也是質量最好的湯。清澈鮮香。
常用於魚翅,海參或高檔清鮮湯餚。
牛骨高湯
材料:
牛脊柱1200克、牛腱1塊、蔥1根、姜1塊、水32碗(熬3小時所得湯汁約16碗)
作法:
牛脊柱、牛腱放入滾水中氽燙3分鍾,撈起、洗凈,放入鍋內,並加入其它材料,用小火熬煮即可。
豬骨高湯
材料:
肩胛骨1800克、豬頭骨2塊、五花肉1200克、蔥1根、姜1塊、水32碗(熬3小時所得湯汁約16碗)
作法:
豬骨放入滾水中氽燙3分鍾,撈起、洗凈,放入湯鍋內,與其它材料用小火熬煮即可。
雞肉高湯
材料:
老母雞1隻(至少超過3000克)、姜1塊、水52碗(熬4小時所得湯汁約33碗)
作法:
老母雞切小塊,放入滾水中氽燙3分鍾,撈起並洗凈,放入湯鍋內,加入薑片與水,用小火熬煮即可。
蔬菜高湯
材料:
黃豆芽600克、玉米3根、大白菜1200克、水15碗(熬4小時所得湯汁約7碗)
作法:
全部材料洗凈,放入湯鍋內,用小火熬煮即可。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645994.html?fr=qrl3
Ⅳ 雙匯豬骨高湯用於面湯底料怎樣比例
雙匯豬骨高湯用於面湯底料怎樣比例
用量為100斤面放雙匯豬骨高湯250-500克,雞/豬骨高湯250-500克。
一、雙匯豬骨高湯配料:
雞骨抽提物、豬骨提起物 雞油、水、食用鹽、食品添加劑(增味劑、增稠劑、食用香精)、白砂糖、香辛料
雙匯雞骨高湯為濃縮骨湯,成膏狀,具有一定粘性,色澤為白色或淺褐色,易溶於水,具有純正的肉香和骨香風味,味道鮮美、口感醇厚,是新一代純天然營養調味品。可用於火鍋底湯、湯類食品、直接沖湯、麵食底湯、炒菜、炒米、調餡等。
二、雙匯豬骨高湯使用方法:
在菜餚、湯、餡中使用,或用開水沖開即成濃郁的骨頭湯,也可塗抹在食品上直接食用。本品與豬骨高湯配合用底味更足,鮮味更佳。
1、火鍋湯底用法及最佳產品搭配:
用熱水沖開,再加入適量的特鮮一號、大骨調味王、濃縮雞粉即可完全代替骨頭,且風味與口感比骨頭湯更香更豐富飽滿。建議用量為一百五十斤水放400克(半斤)-500克雞/豬骨高湯(根據湯的濃淡調整)。
2、麵食底湯用法用量及最佳產品搭配:
用開水化開即可成面條、拉麵、燴面、方便麵等麵食類食品的底湯,如再輔以豬肉香膏、特鮮一號、大骨調味王共同煮,可使風味更佳,湯更鮮、口感更飽滿、回味更好。另外為增加麵食的風味,也可直接拌入面中揉制。建議用量為100斤面放本品250-500克,雞/豬骨高湯250-500克(根據所需味道濃淡調整)。
3、餡類食品用法用量及最佳產品搭配:
如餃子、包子、餛飩等,可在拌餡時加入,配與特鮮一號、鹵味增香膏、一滴香(透香王)調味油拌勻即可。可使製品吃完留有餘香,回味無窮。建議用量同2(根據所需味道濃淡調整)。
4、炒菜時用法用量及最佳產品搭配:
可先用少量的水把高湯化開加入特鮮一號,在菜餚將出鍋時潑入,翻炒均勻即可,尤其在做青菜時,效果更為明顯(特註:經長期觀察,嬰幼兒一般都不喜歡吃青菜,如使用該產品,該習慣能得到改善)
5、米線(米粉)湯底:
用開水化開即可成米線湯底,如再輔以特鮮一號、大骨調味王,可使風味更飽滿,口感更豐富,回味更好!建議用量為300斤水放1桶本品,(也可據所需風味添加)。
6、湯類食品:
如雞蛋湯、酸辣湯、煲湯等各種湯類,可在湯沸騰時加入,攪勻化開即可。建議用量為100斤水加本品3-4兩。(也可據所需風味添加)
7、直接沖湯:
用開水化開即可成濃郁的骨頭湯可直接飲用,也可根據個人愛好加入蔬菜、調味料等,使骨湯呈現出不同的風味。
8、鹵味與鹽焗製品:
可用本品調湯底,使製品風味更佳。
9、麻辣燙:
用開水化開即可成麻辣燙底,建議用量為頭湯300斤水放雞/豬骨高湯1000克,續湯400斤水放本品1000克,
Ⅵ 高湯怎麼做高湯一般用來做什麼我要最實用簡潔的回答。謝謝!
高湯一般是雞湯,或者排骨湯,這是家裡做的時候,還有更細的劃分:高湯(鮮湯)一般分為毛湯、奶湯、清湯三大類
1、毛湯
毛湯大量用於普通烹調, 餐廚中常常連續滾煮,連續取用補水。
原料:雞骨,鴨骨,豬骨,碎肉,豬皮等, 無特別要求。
火侯:冷水煮滾,去沫,放入蔥姜酒,小火慢煮幾小時。
出湯率:原料的3—5倍。
2、奶湯
原料: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等容易出湯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3、清湯
清湯分普通清湯和精製清湯。
(1)普通清湯:
原料:老母雞(自然放養的老母雞),配部分瘦豬肉。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隨後改小火,保持湯面微開,翻著碎小水泡。火侯過大會煮成白色奶湯,火侯過小則鮮香味不濃。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2)精製清湯 (上湯,頂湯,單吊湯,雙吊湯)
取普通清湯用紗布過濾。 取雞肉斬成肉茸,放蔥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雞肉茸放入清湯,旺火加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不能讓湯翻滾。湯中渾濁懸浮物被雞茸吸附後,除盡雞茸。這一精製過程叫"吊湯"。精製過2次的清湯叫"雙吊湯"。
Ⅶ 怎樣熬高湯
製作方法
說到這高湯,可是大有講究,「高湯,就是凍起來會成膏的湯。」
主要原料
高湯的製作,民間各不相同,最好的可能要數老雞、甲魚兩樣混燉的;差一點的,用雞殼子、肉骨頭混燉。最不濟的,也是民間飯店用得最多的,是用豬下水和豬血混燉,據說味道相當鮮,但那種鮮法乃是「虎狼之鮮」,就像給極虛之人用極補之葯,為法所不取。
燉高湯要用冷水,水面蓋過裡面的物料,加酒以去葷物的腥味,但是切忌放蔥姜等物,以防和菜奪味。把水燒沸以後,撇去浮沫,就改用小火焐著,一直焐到骨酥肉爛,方才可以。
火候
焐高湯,一定要用小火,火大則湯不清,光是如此,還不夠,等到燉好了,要把湯水泌出,再用布濾過雜質,冷卻後,颳去上層的凍油,然後把湯重新燒沸,放入打散的蛋清,倒入蛋清的時候,要一邊倒入一邊攪拌湯水,那樣蛋清會裹住湯里的混濁之物,等到蛋清燒老,撩起棄去,這才有了清清爽爽的高湯。這種高湯,才能當做水用。這湯清的學問,一般人不知道,只是拿個雞煮煮,燒菜的時候,從裡面舀上一勺加加,這種高湯,不清且油,還是不放的好。而且,也不是什麼菜都可以用高湯的,比如豆腐衣,就不能用高湯,取其純清之故;再比如燒海鮮,宜用雞湯不能用肉湯;這裡面的講究,多著呢。
保存
燒好的高湯,可以裝入塑料袋冷凍起來,隨用隨取,如果下班沒有時間做湯,只要拿出一包來,加熱後放些蔬菜,就是一道好湯。
Ⅷ 高湯是怎樣用煲湯的
高湯的製作:
原料:選用雞鴨豬骨,豬爪,豬肘等容易出湯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文火慢滾至湯稠呈乳白色。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2、毛湯
原料:雞骨,鴨骨,豬骨,碎肉,豬皮等
火侯:冷水煮滾,去沫,放入蔥姜酒,小火慢煮幾小時。
出湯率:原料的35倍。
毛湯大量用於普通烹調, 餐廚中常常連續滾煮,連續取用補水。
3、清湯
清湯分普通清湯和精製清湯。
(1)普通清湯:
原料:老母雞(自然放養的老母雞),配部分瘦豬肉。
火侯:原料用滾水燙過。放冷水旺火煮開,去沫,放入蔥姜酒,隨後改小火,保持湯面微開,翻著碎小水泡
。火侯過大會煮成白色奶湯,火侯過小則鮮香味不濃。
出湯率:原料的1-2倍。
(2)精製清湯 (上湯,頂湯,單吊湯,雙吊湯)
取普通清湯用紗布過濾。 取雞肉斬成肉茸,放蔥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 把雞肉茸放入清湯,旺火加熱攪拌。待湯將沸時改用小火,不能讓湯翻滾。湯中渾濁懸浮物被雞茸吸附後,除盡雞茸。這一精製過程叫吊湯。精製過2次的清湯叫雙吊湯。
在烹制菜餚的過程中,許多菜餚都要使用高湯,特別是在粵菜的烹飪中,使用得更加普遍,不論炒菜或滾、燉、清燉,都經常使用湯水。加入高湯後的菜餚馥郁芬芳,更加鮮美,故湯在菜餚製作上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