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饢的做法
用料
中筋麵粉 300克
牛奶 80~90克
玉米油或葵花籽油 60克
雞蛋 1個
鹽 5克左右
糖 15克
酵母 3克
洋蔥碎 適量
白芝麻 適量
油饢的做法
1、除洋蔥碎和白芝麻之外的材料用來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團。(*牛奶量,根據面團軟硬可以再調整增加,面團硬度是要比麵包稍微硬一些)
2、面團充分發酵後,分成8個小面團,滾圓,擀成小薄餅,再醒發15-20分鍾。
3、在面餅上撒一層洋蔥碎,然後用手掌把面餅整形成中間薄邊厚的形狀。
4、在面餅表面刷上鹽水(鹽是份量外的),在面餅中間薄的部分撒上白芝麻,並用乾燥的擀麵杖一頭輕輕壓平。
5、用叉子在面餅中間薄的部分扎小孔透氣,防止烤的時候餅底鼓起來。(有專業饢針更好)
6、烤盤墊油紙或者塗油,把面餅鋪在烤盤上,烤箱250度預熱後烤20分鍾。
為了表面和餅底都上色好看,先放在最上層烤到表面淡金黃色,然後再移到最下層。可以兩個烤盤一起烤,分別放上下層烤到一半然後交換位置。
⑵ 新疆饢餅的製作方法
新疆饢餅
導語:到新疆旅遊過的小夥伴們一定聽說過新疆饢餅,新疆人稱之為饢,是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那麼,這么好吃獨具新疆風情的烤饢是怎麼做出來的,又怎麼吃才好吃呢。
(一)新疆饢餅品種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新疆饢餅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新疆薄饢。這是最傳統的一種烤饢,是所謂的「吃的烤饢像鍋蓋」。其特點為大而薄,口感焦而脆,並且香溢滿口,只是不好攜帶,宜聚會時眾人分而食之。
小甜饢。這種饢是為了符合更多人的口味而出的新的饢的品種。即將饢與點心結合起來,饢的個頭都比較小巧,方便攜帶。這些甜饢都形狀各異,玲瓏好看,再撒上芝麻、砂糖、酥油等,吃起來口齒香甜,更像點心。還有的饢做得更小巧,內里包裹上砂糖、葡萄乾、核桃仁等,像個甜包子似的,吃得人心滿意足。
除此之外,新疆的饢坑遍地都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饢坑的數量減少,多了許多專業的饢店,例如阿布拉的饢和米吉提饢,這些饢店的出現為新疆烤饢代言,還使許多到新疆旅遊的遊客可以把新疆烤饢帶回家,也把新疆美食文化傳承到更多的地方去。
(二)新疆饢餅製作方法
新疆饢餅製作方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饢多以發酵的面為主要原料,輔以芝麻、洋蔥、雞蛋、清油、牛奶、鹽、糖等佐料。饢的種類很多,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饢的形狀、烤制的方法等不相同而名稱不同。最大的饢為「艾曼克」(片饢)饢,直徑足有40-50厘米,是饢中之王。最小的饢為「托喀其」(油饢),做工較為精細,裡面放油、牛奶、雞蛋等,香脆,久儲不壞、不幹,見茶水就酥,是維吾爾族旅途生活中的方便餐,這種饢也作為節日食品。最厚的饢為「格爾德」(窩窩饢),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窩。此外,也用死面做饢,將清油或羊油揉入面里,擀薄後烤制;還有一種饢是把冰糖水塗在表面的甜饢。另外還有一種將肉餡和在或包在發酵的麵粉中烤制的饢,俗稱「肉饢」,是饢中佳品。饢由於含水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加之香酥可口,富有營養,也為其他民族所喜愛。
(三)新疆饢餅怎麼吃
饢包肉。以饢為鋪墊,配上剛出鍋的清燉羊肉、紅燒羊肉或者烤羊肉串,肉香餅香相互交織,聞著都讓人舒爽。
饢炒烤肉。鮮嫩的羊肉炒得香味四溢,配上酥香的烤饢、獨特的調料,饢脆肉嫩!這正宗原始的味道,刺激口中每一個味蕾,肉感十足、風味十足、嚼勁十足!入得口中,辣椒和孜然的香氣真的是經久不散啊。
饢包大盤雞。烤饢雖好吃,但配上香辣入味的大盤雞簡直無敵了,美味十足的湯汁侵入饢中,咬在嘴裡、爽在胃中,美在心頭,確實是1+1>2的選擇哦。
烤饢塊。在新疆,吃燒烤,估計沒幾個人不會點這道絕味的烤饢了吧。辣椒、孜然放入饢中,經過大火的加燒烤,此刻,調料味早已和饢餅融為一體,酷寒的冬夜,哈著冷氣,吃著香辣烤饢,那叫一個攢勁。
油炸饢。經過油鍋的二次加工,饢餅變得更加金黃酥脆,香辣溢口,不失為一種更攢勁的吃法啊。
饢配辣醬。簡單、便捷又好吃,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哦。
饢披薩。這絕對是民族風與西洋風的珠聯璧合,讓外來美食變得更加有西域特色。香酥的烤饢餅搭配各種口味的披薩餡兒,饢也變得香軟,咬一口,心都醉了。
饢泡奶茶。當奧利奧遇上優樂美,當饢餅遇上奶茶。可口的饢餅泡入濃香的奶茶中,入口即化的感覺歹歹的。
饢配西瓜。炎炎夏日,左一口西瓜,右一口饢,饢餅配西瓜,你值得擁有。
炒米粉配饢。米粉配饢,天下無雙,香辣爽口。任性你就來,美味新疆O(∩_∩)O
看完這么多品種的新疆烤饢,這么多吃法的烤饢是不是已經在您的眼前飄過了呢,是不是味蕾瞬間綻放了呢?
⑶ 饢的做法及配方
1、食材:麵粉500克、雞蛋2個、 酵母6克、 植物油、 鹽、 白芝麻備用。
2
/6
2、把酵母用溫水化開,然後麵粉里加雞蛋、植物油,用筷子拌均勻,加酵母水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團,加蓋發酵兩小時以上。
3
/6
3、成兩倍大時,取出揉勻排出空氣,均勻的分成220克左右的面團,抹上植物油,然後鬆弛10分鍾。
4
/6
4、鹽用水兌換均勻,取一個擀成一張大面坯,用饢針在餅坯上壓出均勻的花紋,用刷子刷上一層鹽水。
5
/6
5、把白芝麻過濾干凈,用濕紗布沾去灰塵,把白芝麻放在大盤子里,把饢坯有花紋的一面壓在芝麻上,使芝麻均勻的粘在饢坯上。
6
/6
6、把饢翻面,用刷子刷上一層植物油,把大盤子也刷上一層植物油,把饢坯沒有芝麻的一面朝下,放在大盤子里,把烤箱預熱5分鍾用上下功能220度,把大盤子放中間,烤12分鍾左右後,拿出刷上一層植物油,再烤3分鍾左右
⑷ 油炸饢怎麼做
油炸饢的做法
原料配比:
麵粉1千克,黃油100克,色拉油100克,白糖100克,酵母10克,鹽10克
做法步驟:
1、所有原料混合均勻後揉成光滑的面團(用30到40度的溫水和面),分成80克左右的小劑子並揉圓,壓扁,這就是油饢胚子啦。
2、油饢胚子放入烤盤(40X60的烤盤可擺入12隻)醒發15到20分鍾,然後在每隻油饢胚子的中間壓出一個窩。
3、表面刷上一層蛋黃液之後,再把洋蔥粒和黑草籽混合均勻,撒在上面。
4、入烤箱,上下火各190度烤至金黃色即可。
⑸ 饢的製作方法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
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你的忙,謝謝。
⑹ 家庭饢的製作步驟
主料:麵粉500克
輔料:酵母4克、食鹽5克、水340克、植物油50克、十三香適量、芝麻適量
1.使用量的說明:
饢餅發酵泡打粉烤饢餅一般的用量為1.5-2%,剛開始使用時可以先按照2%稱量饢餅發酵泡打粉。
⑺ 新疆的饢是如何製作的
新疆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嚮往的天堂,新疆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富,而且美食也是非常豐富的,大家最想吃的還是新疆的水果水分多,甜分也夠足。而且現在大街上也開了很多的新疆羊肉串店,在自己的城市也能夠吃到新疆的特色美食,一般的羊肉串店裡面都有烤饢,吃起來焦香酥脆。
二、結語
新疆的烤饢是當地特色的美食,吃著新疆的烤饢,再配上一些當地的特色烤羊肉串,彷彿真的能夠感受到新疆人的生活。
⑻ 新疆饢的製作方法
新疆「土麵包」——饢香飄百年
饢在新疆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許多史料中也都有記載。古代稱「胡餅」、「爐餅」。
饢的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但風味又絕不同於燒餅。和面時加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發開,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成圓形,象一個倒扣的缸,以土燒制而成。
維吾爾族饢的種類和花樣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和鹽等是做各種饢不可缺少的原料。
肉 饢
肉饢是饢中精品,以其味油香可口而著稱。
肉饢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在饢坑裡烤;另一種是油鍋里炸。無論那種做法,其原料大都一致。面和好後要稍發酵。餡主要用羊肉,羊尾油,洋蔥,鹽和胡椒粉等。
肉饢是維吾爾群眾用來招待客人的風味佳品。具體做法是將發酵好的面擀成圓形薄餅,一般直徑在30~40厘米,把餡均勻地放在上面。然後再擀同樣大小的餅摞在上面,邊沿用手捏緊,防止肉餡露出,然後放在鍋里油炸,待兩面成焦黃色時即熟。做好後,切成片,放在大盆子里,請客人享用。饢坑裡烤成的肉饢風為和油鍋里炸成的不一樣,雖然裡面的又不多,但餡里的又卻多,吃起來又脆又香,十分可口。烤肉饢要比油炸肉饢小。而且皮厚,餡少,不過,吃起來也蠻香的。和田地區的一種「果西格爾德」(肉饢),形狀似饅頭。是當地群眾選用的既經濟又可口的快餐。
肉饢除了自己食用和招待客人外,也是用來向左鄰右舍饋贈的禮品。有時也用來作為上路的干糧。只要有水,就上肉饢,那肯定是一頓美餐。
⑼ 新疆饢怎麼做
首先要打好囊坑,就像開了口的饃饃一樣。最關鍵的是,內壁在塗抹的時候,那個泥巴是要或鹽水的。
囊坑好了後,要烤,用著透的煤炭烤,全部烤透後,換碳再烤
饢的製作前期和饃饃差不多,但是後期要加鹽,發酵好後用擀麵杖來回反復的擀制,使其有勁性。擀饢邊就要用特製的擀麵杖。
好了後用毛巾做成囊托,把饢放入囊坑前,表面要沾一層蔥花或者芝麻。然後貼到內壁上。待其表面變色後,用鉤子取出,用羊毛刷刷一遍油再烤制,出來就是油饢,不刷油就是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