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雛鵝怎麼養殖方法

雛鵝怎麼養殖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8 08:10:51

1. 如何正確養殖雛鵝

雛鵝是指剛出生至20日齡的鵝。雛鵝在孵出後24小時左右即可開始飲水、潮腳、潮毛,然後開食。傳統的飼喂法是用切成絲狀的幼嫩青綠飼料或水草,拌以浸泡過的碎米或玉米碎粒,南方地區也有喂用水浸泡、晾乾後的米飯粒的。1~3日齡,雛鵝吃料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一次,4~10日齡,每天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日飲水數次。半月後以喂青料為主,並逐漸摻喂麥粒和稻穀,以適應放牧。
在管理上,一般多採用自溫育雛,但注意防止雛鵝受涼和受熱。氣溫暖和時,4日齡即可開始放牧,但仍照常飼喂,待放牧能力增強後方可減少餵食次數;20日齡後可全天放牧,夜間僅喂一次即可。放牧期間要注意放水,切忌在日光暴曬的中午放牧和放水,須防止農葯中毒與磷肥中毒。飼料要新鮮,經常打掃場地,勤換墊草,保持鵝舍內外環境清潔衛生,每天清洗飼槽和飲水盆。在育雛期間,還要加強對雛鵝的防疫工作,可於出雛3天內注射小鵝瘟血清,以防止發生小鵝瘟。

2. 鵝苗怎樣養殖

1、飼養環境,在准備養殖鵝苗的時候需要將飼養的環境進行打理,要將准備用來做鵝舍的房間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剛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沒有用過或剛養過別的家畜的房間,盡量多進行兩次消毒,以免細菌感染,因為鵝苗的身體素質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2、注射疫苗,買回來的鵝苗及時注射疫苗:注射小鵝瘟血清(卵黃抗體)、小鵝瘟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傳染病發生,出現大批死亡,未開食前飲5%多維葡萄糖水後開食。

3、溫度適宜,保證溫度適宜,可防止齊堆壓死,防止感冒,保障鵝雛健康發育。光線不足,鵝雛看不見吃食飲水,影響發育,光照過強,易發生啄羽、產生應激反應。

4、多給青料,精料滿足有利於鵝雛健康生長,但並不是越多越好,滿足增重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即可,蛋白質要達到21%左右,多給青、粗飼料,鍛煉消化系統充分利用粗飼料的能力,降低成本,防止啄癖發生。

5、消毒防病,每天都要將墊料徹底更新,及時掃除糞便、臟物。7天前最好每天上下午各清掃一次,同時早晚各消毒一次,消毒用百毒殺即可。7天以後每隔2-3天消毒一次。

(2)雛鵝怎麼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養鵝注意事項:

1、鵝的適宜生長溫度在22-26度,超過26度生長會變得緩慢,所以夏季鵝舍的溫度必須控制在26度以下。

2、環境衛生:鵝舍要經常清掃,鋪墊沙土,定期清毒,禁止仔鵝接觸成鵝的排泄物。

3、選留的種鵝正處在生長發育和長毛換羽的重要時期,必須要加強飼養管理,不宜過早粗飼,應根據鵝群的具體膘情進行適當補料。種鵝達到100日齡後,羽毛完全長齊後再轉入粗飼。在喂養的過程中,要隨時根據鵝的成長階段,及時調整飼料配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鵝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養殖

3. 雛鵝該如何養

講解雛鵝該如何養,分析養蛋鵝要注意的事項,先講講雛鵝該如何養,鵝是一種食性廣、耗糧少、耐粗飼、生長快、飼養期短的食草水禽。但筆者時常聽到一些農戶抱怨:養鵝效益是好,但就是育雛難。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雛鵝的成活率呢?雛鵝是指從出殼到30日齡的小鵝,要提高小鵝的成活率,關鍵要掌握以下幾點。

1、選育壯雛:飼養雛鵝,應選擇活潑好動、握之肥壯有力、全身絨毛豐滿、卵黃吸收好、腳及腳皮膚豐潤有光澤的雛鵝。弱雛一般表現為腹大且硬、腹下無毛、肚臍大、有血跡、站立不穩。對弱雛應淘汰或單獨飼養。2、及時潮口與開食:小鵝第一次飲水稱潮口。雛鵝一般是先潮口後開食。小鵝出殼24小時左右即可讓其飲水,頭3天飲水溫度在25較好,最好在水中放點白糖或紅糖,以增加雛鵝食慾,排出胎糞。小鵝的飼料主要有精料和青料。精料為碎米、稻穀、小麥、玉米等,若喂全價飼料則更好。飼喂前,碎米要用清水浸泡2小時,稻穀浸泡8小時,玉米、小麥浸泡24小時。青料一般就是新鮮的嫩草、嫩菜葉等,喂時要切成細絲狀。精料和青綠飼料的配比1:2,每天喂5-6次,其中晚上喂1-2次,應少給勤添,不宜讓雛鵝吃的過飽。雛鵝15日齡前精料以碎米為好,以後逐漸摻喂稻穀、玉米、小麥等。雛鵝生長快,飲水量大,每天應供給充足清潔飲水。5-7日齡的雛鵝,在天氣溫暖時,可趕至淺水區讓其自由戲水,初時5-10分鍾,以後逐漸延長。

控制溫度和濕度:幼雛鵝要在溫室飼養。雛鵝1-7日齡室溫保持在28為宜,以後每周下降2-3,到第4周室溫降到20-18為好。育雛溫度是否適宜,可從雛鵝群的動態觀察出來。若溫度適宜,小鵝吃食後不久就會入睡,雖彼此依靠,但不打堆,無特殊叫聲;若溫度過低,則小鵝互相擠壓、打堆,叫聲尖而長;若溫度過高,則小鵝向四周散開,叫聲高而短,張口呼吸,背部羽毛潮濕。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易引起雛鵝發病或死亡。育雛室要寬敞明亮,通風良好。墊草要柔軟新鮮,無霉爛變質,嚴防墊草潮濕,潮濕最易使黴菌大量繁殖,從而引起雛鵝發病。疾病防治:每周連喂1-2天大蒜(搗爛),或連飲2-3天痢特靈水,以防鵝痢疾、腸炎等。在飼料中加入3%的熟石灰、補充骨灰或貝殼粉等,防治鵝軟腳病。在飼料中添加馬齒莧、魚腥草、甘草、穿心蓮等中草葯,可預防小鵝瘟和其它多種疾病。

分析養蛋鵝要注意的事項:農村養鵝多採用分散飼養,規模多從幾只到幾十隻不等,由於飼養規模較小,對產蛋母鵝的飼養管理不當,常造成產蛋率低。現結合生產實踐,將蛋鵝飼養應注意的五個環節介紹如下:一、放牧不要太遠鵝是草食水禽,有放養條件的也不要將產蛋鵝放得太遠,因鵝有回穴產蛋的習慣,如果看到母鵝不吃草,頭頸伸長、鳴叫則是戀巢的表現,就要把它趕回棚內產蛋。二、供給足夠飼料產蛋前四周開始喂給穀物佔25%?30%、青草菜葉佔70%的混合飼料,其中加有豆餅,使粗蛋白水平為15%?16%,每天每隻喂給250?300克,並全天供應足夠優質粗飼料,如秕谷、乾草粉等。若有放養條件的,以放牧為主,適當喂少量精料。三、加喂夜食晚上餵食是提高產蛋率重要措施,特別是產蛋前期和產蛋期一定要喂夜食,每夜一至二次,可年產蛋40?80枚。

四、留好公鵝農村農戶養鵝大多走自繁自養的路子,這樣有以免引入新病的好處。一般鵝群可利用3?4年,要選留好公鵝,因公鵝好鬥,編群最好在產蛋前(即在繁殖季節),以免臨時編群造成騷擾,影響產蛋鵝受胎率,鵝的公母比例為16。五、人工輔助交配鵝喜在水上配種,受精率高,還可採取人工輔助交配法,其方法是用手握母鵝兩腳和翅膀,引誘公鵝靠近,當公鵝踏上母鵝背上時,可一手把住母鵝,另一手把母鵝尾翅提起,以便交配。訓練幾次,公鵝看到人捉住母鵝就會主動接近交配,每當母鵝產蛋一次,就要人工輔助交配一次,以提高種蛋鵝受精率。

4. 鵝苗的養殖技術

飼養環境,在准備養殖鵝苗的時候需要將飼養的環境進行打理,首先要將准備用來做鵝舍的房間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尤其是剛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沒有用過或剛養過別的家畜的房間,盡量多進行兩次消毒,以免細菌感染,因為鵝苗的身體素質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由於雛鵝體溫調節能力差,溫度對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大群飼養可利用煤爐加熱或暖氣供熱來進行,密度控制在20~30隻平方米。1-25日齡溫度26~280C,濕度60%~65%;6-10日齡24~26℃,相對濕度65%;11-15日齡22~24℃,相對濕度65%~70%;16-20日齡20~22℃,相對濕度70%左右。這樣經過10~20日齡後,選擇晴朗天氣就可將雛鵝進行放牧飼養。

5. 小鵝應該怎麼養

小鵝的養殖方法

1、保溫與防濕

育雛室應通風、透光、清潔、乾燥,更重要的是保溫。一周齡小鵝的最適宜溫度是25~28℃,二周齡小鵝為21~24℃。溫度適宜時小鵝精神活潑,安靜無聲,溫度偏低時小鵝擁擠扎堆,叫聲低沉而長;溫度過高時小鵝煩燥不安,叫聲短促。給小鵝鋪墊草既保溫又隔潮,若墊草太濕會使小鵝受涼,引起感冒或腹瀉。

2、進食與水

小鵝進食前應先飲水,這樣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初次給小鵝飲水,須把鵝嘴壓入水盆,調教後小鵝方能自行飲水。雛鵝日糧以青菜為主,另外可加入10%~30%米飯或煮的玉米渣。餵食時,把干凈的菜葉撒在草席或碟子中,讓小鵝自由採食。不會採食的可把菜葉送到它的嘴邊或者撒在鵝身上,引誘其採食。1~4日齡的小鵝,消化力弱,每日喂5~6次即可。4日齡後,食量和飼喂次數應逐漸增加,每日喂8次,每次喂7~8成飽。過食會引起消化障礙。

3、放牧和放水

10~20日齡的小鵝,在溫暖晴朗無風的時候,可進行放牧和放水。初次放牧應先喂飽,免得飢不擇食誤食毒草。放牧時間和距離不宜過長,1小時即可。放水應在晴天的中午進行。水不宜深,水溫20~30℃。雛鵝絨毛防水性差,不宜過久地呆在水中,上岸待毛干後方可趕回鵝舍,以防受涼感冒。

4、疾病的防治

4~25日齡小鵝,易感染「小鵝瘟」。這是一種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初期病鵝食慾減少,飲水增多,拉黃色帶氣泡的稀便;在食道的膨大部分有大量氣體和液體。多數病鵝於發病後12~72小時死亡,死亡率可達90%。小鵝瘟主要經消化道傳染,因此,日糧和飲水要清潔,食具要消毒。此外,15日齡以上的雛鵝易患「小鵝流感」。表現流鼻涕,呼吸困難,搖頭,閉目呆立,不想飲食等症狀。治療可用4萬單位的青黴素和1毫升安痛定1次肌肉注射,每日3次,連用3天,療效較好。

6. 剛出生的小鵝應該怎麼養需要注意哪些

鵝在進食前應先喝水,這有助於胃腸道的消化。第一次給雛鵝飲水時,必須將鵝的嘴壓入盆中,調整後雛鵝可自行飲水。鵝苗的飲食以綠色蔬菜為主,可加入10%~30%的大米或煮熟的玉米渣。選擇當地好的鵝苗。要購買質量好的鵝苗,切記不能貪圖便宜,一定要實地考察。鵝苗選擇好的鵝苗。

當溫度合適時,雛鴿活潑而安靜;當溫度低時,雛鴿擁擠,其哭聲深長。當溫度過高時,雛鳥會煩躁不安,並發出鳴叫聲。用草為雛鳥鋪墊,既溫暖又潮濕。如果墊料太濕,雛鳥會感冒。將雛鵝分群飼養。不同年齡的鵝應分開飼養。強壯和虛弱的鵝也應分開飼養。在產蛋之前,鵝和鵝也應分開飼養。這樣可以減少鵝對食物的競爭,從而使鵝的生長更加均勻。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鵝舍的衛生要定期打掃,定期消毒。保持飼料清潔衛生,飲水清潔衛生,給雛鵝喂溫水,不要喂冷水。鵝舍應保持恆溫,通風良好。中午時分通風良好,因為此時溫度較高,不會對鵝的身體造成傷害。鵝舍在買入前和賣出後都應進行消毒。新買的小鵝也要打疫苗,主要是為了預防一些傳染病。

適當分組。1周齡後,每平方米的小鵝數量減少到20隻,2周齡後減少到15隻。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擠壓、堆積,影響鵝群的正常生長。鵝場消毒包含兩種不同的含義,一種是殺滅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黴菌;一種是殺滅寄生蟲和寄生蟲,如原蟲、蠕蟲、節肢動物和蟎蟲,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衛生管理是否有效,所以消毒與衛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配合。

7. 怎麼養殖幼鵝

你好,現在養殖幼鵝最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成活率要高,因此幼鵝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溫度、病害、飼料、飲水等問題。所以我建議你用微生物有益菌液來喂養幼鵝,也就是養殖em菌液養殖幼鵝。
優點有:這種微生物益生菌液主要含有的就是有益菌,像乳酸菌、芽孢桿菌等生長所需的有益菌,本身沒有任何毒性,而它們不是通過殺毒來預防或治療幼鵝病害的,它們是通過增多幼鵝體內的有益菌,減少或消滅有害菌,從內部來增強幼鵝的機體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那麼發病率和感染率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此外,養殖em原液還能夠促進幼鵝的腸道吸收,讓幼鵝吃的多促進生長,長得肥壯,長期喂養還能改善幼鵝的肉質,並且幼鵝的毛色會變得光滑鮮亮,除了這些,微生物益生菌還能夠噴灑幼鵝圈舍還能消除臭味,給幼鵝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大大的降低的疾病的傳播,最重要的一點是微生物益生菌價格便宜,一瓶原液稀釋後可以多次喂養番鴨,拌到幼鵝的飼料中還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從而降低成本,現在大多數養殖戶都在用微生物益生菌液,效果非常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8. 急急急,剛孵化出來的小鵝怎麼養

雛鵝出殼後,待絨毛干時即從巢中取出。青年母鵝所生的蛋孵出的雛鵝約36小時給食;成年母鵝所生的蛋孵出的雛鵝24小時給食。小鵝禁忌油膩物,用洗凈切細而鮮嫩的青綠飼料拌上碎米喂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並供給清潔飲水。15天以後可全喂青料,晚上補喂糠、麩和少量包穀粉等精料。氣候溫和的地方,雛鵝出殼後3―5天就可在附近草場上放養,吃食嫩草,減少喂飼,並可將小鵝放到戶外能曬得到太陽的水裡洗澡10多分鍾,15―20天後可任其自由下水。冷水田、深水、積水陰溝及泥漿田均不宜放。40天以前小鵝,要謹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並勤換窩棚墊草保持廄舍乾燥、清潔。60天的雛鵝,以放為主,一般不再補喂糠、麩。如果天熱可用細沙墊欄,以防過熱。如果用抱窩母鵝育雛,i00隻左右雛鵝,放3一4隻母鵝和一隻公鵝。公鵝能防敵害

閱讀全文

與雛鵝怎麼養殖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
雙電機順序控制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09
扣費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84
腰疼什麼方法治療快 瀏覽:661
化學葯物分析評價方法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