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尿常規檢查怎麼檢查
去醫院驗尿就行了。
⑵ 尿常規怎麼檢查
去醫生那開化驗單,繳費,然後去驗尿的地方用你交過費的化驗單領印有你信息的貼紙,然後在邊上取小杯子或者試管,把你的貼紙貼上,然後你去廁所,小便,裝進被子或者試管,然後把被子或者試管交給驗尿的醫生
⑶ 常見的尿細菌學檢查方法是什麼
尿細菌學檢查對診斷尿路感染具有重要價值。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1)尿塗片找細菌。尿路細菌感染時尿中含有大量細菌,尿液塗片鏡檢易找到細菌。每高倍視野細菌數少於10個或未找到,提示中段尿培養陰性或菌落數低於103/ml。如果細菌數為15~30個/高倍視野,中段尿培養菌落數常大於105/ml。據中山醫科大學葉任高教授經驗,其可靠率為90%以上。並認為,即使已開始使用抗生素的病例,尿培養陰性,尿沉渣革蘭染色找細菌仍有可能找到,這樣就可彌補在應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尿細菌培養陰性的缺點。另外,應用革蘭染色塗片找細菌可以初步確定尿路感染是陽性球菌或陰性桿菌,作為使用抗菌葯物的參考。
(2)尿液細菌培養。正常人尿內有一定數量的細菌,尿道口周圍亦有大量細菌。正常人尿道口及陰道存在以下細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枯草桿菌、假白喉棒狀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乳酸桿菌、卡他布蘭漢氏菌及恥垢分枝桿菌等。外陰沖洗不凈,細菌常混入尿中,但細菌數小於103/ml。尿細菌培養的目的主要是運用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的方法以鑒別是否為尿路感染。
若尿菌落數大於105/ml為感染,准確率約80%;細菌數小於103/ml或有多種細菌生長,為污染所致,無臨床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球菌,特別是糞球菌及腸球菌繁殖緩慢,其尿菌落數若為103~104/ml之間,即有診斷價值;細菌數在103~105/ml者不能排除感染,考慮是否因應用抗生素、清洗消毒劑混入、尿過頻、細菌生長緩慢等因素所致,必要時復查。
不論中段尿,還是導尿,都不可避免前尿道細菌的污染。因此,做細菌培養而不加含菌量計數,結果很不可靠。但在常規消毒下做膀胱穿刺取尿作定性卻很可靠,只要培養出細菌,不論細菌數多少,均認為是感染,不會出現假陽性。尿細菌定量培養結果很可靠,但遇到下列情況時需做膀胱穿刺尿培養:沒有條件做尿含菌量計數的單位,在診斷上有困難時;高度懷疑有尿路感染而尿含菌量卻低;反復尿定量細菌培養結果均可疑者;要進一步確定是否有混合感染存在;可疑的厭氧菌所致者。以上情況均考慮做膀胱穿刺尿培養。
方法如下:鼓勵患者飲水,使膀胱充盈至恥骨聯合以上,捫及膀胱後即可穿刺。先剃毛、消毒,用9號10cm長的針頭連接注射器,在恥骨聯合上方正中線穿入皮膚,然後猛力穿入膀胱,將尿液收集於無菌試管送檢。拔針後用無菌紗布覆蓋。本法是避免污染的最好方法。
缺點是患者有一定的痛苦。
急性泌尿系感染多為單種細菌,大腸桿菌佔60%~80%,余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糞腸球菌;慢性感染常混合其他細菌;綠膿桿菌多在手術或插管後引起感染。
⑷ 如何檢查尿常規
如何檢查尿常規?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對泌尿系統和糖尿病的篩檢有重要價值,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隨著科技發展,尿常規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包括的檢查項目已經由傳統的手工尿蛋白加顯微鏡檢查時代發展到半自動、全自動的儀器化檢測時代。 檢查尿常規要注意以下事項: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1、收集尿液的時間:任何時間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規化驗檢查。一般腎病病人為觀察前後結果則規定一律採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2、尿標本必須新鮮。尿液停放幾小時後,白細胞即可破壞而膿尿消失,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會影響檢查結果的准確性。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3、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應避開經期,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和血液: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4、在使用抗菌葯物後,可影響檢查的准確性。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5、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故宜多次反復檢查才能下結論。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6、送檢尿量:一般不少於10ml(至少達到一半尿杯的量)。 的問題,您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了解更多: 客服MM在線,與美女交流體檢問題,預約體檢!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⑸ 尿檢有幾種,是檢查什麼東西的,能檢查出什麼東西呢
尿常規項目根據臨床診斷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肝膽疾病類、腎病類、糖尿病類以及泌感類。現逐一作出說明:
肝膽類主要是膽紅素(BIL)和尿膽原(URO),兩項指標反映肝臟代謝血紅素的能力和數量,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為弱陽性;增高時,往往提示黃疸。
腎病類項目有:酸鹼度(PH)、比重(SG)、隱血(BLD)和蛋白質(PRO) 醫學 教育網搜集整理 。正常參考值分別為:4.6-8.0、1.005-1.030、陽性和陰性。這些指標的改變提示損害的程度。
糖尿病類主要包括:酸鹼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體(KET)。這些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診斷相關並發症的發生和機體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損害,如是否出現酮血症等。正常情況下,尿糖和酮體為陰性。
泌感的指標項目有白細胞(WBC)、紅細胞和亞硝酸鹽(NIT),當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時,尿中往往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NIT有時也會為陽性。
在閱讀報告時,要客觀地分析報告。因為有許多干擾因素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如飲食因素、尿檢中的一些干擾物等。所以,當我們尿常規檢查出現異常時(稱為假陽性),請不要太緊張和太憂慮;同樣,當出現和臨床表現不相一致的檢驗結果,如陰性結果(此時稱為假陰性),也不要盲目樂觀、掉以輕心,一定要配合臨床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和分析,以免延誤病情。
⑹ 驗尿怎麼驗啊
1、事前准備
留晨尿。
清晨身體的基礎狀態平穩,受食物、葯物的干擾因素小。清晨第一次尿液較濃縮,可提高陽性檢出率。晨尿沒有污染,細胞形態正常,化驗結果比較真實。而夜尿在膀胱內儲存了一夜,可能會有細菌滋生,紅細胞的形態也會發生改變。因此,夜尿不能正確反映尿液的真實情況。
2、隨機留尿≠隨便留尿
留取尿液不像抽血那樣嚴格要求空腹或者定時等,對於很多門急診的患者,無法留取晨尿,他們留取的是隨機尿。但是,隨機≠隨便,也不是沒有要求。
留尿以後應盡快把標本送到檢驗科,檢驗科醫生希望能在一個小時之內收到您的尿樣,因為放的時間過長會導致尿液中的細胞被破壞,細菌生長繁殖,尿結晶被稀出來,那樣尿檢結果就不準確。
3、接取中段尿
清潔中段尿是指在尿液不間斷時棄去前面的那一段,用尿杯接取中間的那一段尿液。我們在留取中間那段尿液的時候要先清洗您的尿道口,避免白帶或者精液的影響,還要使用乾燥清潔的容器來裝取尿液。
4、避開月經期
有時候病人趕時間想盡快做完所有檢查,就會抱有僥幸心理,在月經即將結束的日子裡來驗尿。這樣做是不對的,月經血會造成尿液中紅細胞增多,尿蛋白呈陽性。因此,留尿應該避開月經期,即月經結束3天以後,避免標本污染。
5、尿量不少於十毫升
一般要求成人需留取不少於10ml的量,特殊情況除外。
(6)小便化驗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尿常規檢查項目一般分為以下11類:
1、尿白細胞(U—LEU);
2、尿酮體(U-Ket);
3、尿亞硝酸鹽(NIT);
4、尿膽原(URO或UBG);
5、尿膽紅素(U-BIL);
6、尿蛋白(R-PRO);
7、葡萄糖(U—Glu);
8、尿比重(SG);
9、尿酸鹼度(U—pH) ;
10、隱血(U—BLD);
11、維C。
在尿常規項目中,尿蛋白與隱血在尿常規化驗中占據絕對的意義,當尿蛋白與隱血出現+、+++、++++的情況時,多數情況下說明腎臟已經發生損傷,需積極及時治療,以免小病發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做尿常規檢查也有講究 你真的會「留尿」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尿常規化驗單
⑺ 尿液檢查能查出什麼
小朋友們很喜歡談論尿尿和便便,並時常對著尿和便陷入沉思,而成人通常都羞於啟齒提及。其實它們都是人體的代謝產物,反映了機體的狀況,是醫生進行檢查和判斷疾病的重要指標呢!
那今天我們就先談談這個神秘的尿吧。尿真的很臟嗎?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人體血液流經腎臟時,腎臟對人體有用的部分如葡萄糖、大部分水以及部分無機鹽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水、無機鹽、尿素及尿酸等代謝產物就形成了尿液,所以正常尿液不僅不臟,而且還是無菌的,想不到吧?
尿液有啥用?
尿液是人體代謝產物,通常作為有機肥料或直接排入下水道;現代科技可提取尿液中的某些代謝產物作為葯物;既然尿液是人體代謝產物,那我們可以通過尿液化驗診斷疾病吧?答案是肯定的,通過尿液檢驗,醫生可以診斷患者是否泌尿道感染、糖尿病、懷孕及腎炎等疾病。現代研究通過尿液檢可以幫助醫生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檢測尿液中肌酐而得知腎功能情況,但是,不少患者反映醫院的檢驗檢查流程及要求好復雜喔,如何留取尿標本,還真不明白啊,張阿姨遇到的情況就是很好的例子。
3、尿培養標本:是取尿液的無菌標本進行細菌培養,目的是看尿液里有無細菌,需要護理人員參與方可完成。最常用的方法是取中段尿,方法是:首先患者清洗外陰,護理人員消毒外陰和尿道口,患者排尿棄去開始排出的尿,收集中間的尿5-10ML化驗即可。
注意:留取尿標本前後洗凈雙手;尿標本2小時內送檢;留取尿標本時,避開月經期;避免陰道分泌物及大便污染尿液以免造成假陽性。
⑻ 怎樣做尿常規檢查
一般是取晨尿做常規檢查,如一樓所說,但有一點我補充一下,留尿時取中間一段,及排尿時,先排掉一段小便,然後接中間一段,最後一段小便也去掉。留中間一段小便做檢查,這樣有利檢查小便的病理變化。
⑼ 尿檢檢查有什麼項目
尿液一般檢測包括:
1 一般性狀的檢測:尿量、氣味、外觀、比重、酸鹼度等
2 化學檢測:尿蛋白、尿糖、尿酮體、尿膽原、尿膽紅素等。
3 尿沉渣顯微鏡檢測:細胞、管型、結晶體等。
⑽ 尿常規檢查的方法有哪幾種
(1)煮沸法
將尿加熱煮消費品,待白濁後滴醋酸數滴,結果若仍呈白濁的話,即可確定為陽性蛋白。
(2)礦基水楊酸法
加醋酸數滴,再加2~3滴20%的礦基水楊酸,若結果呈白濁,即可確定為陽性蛋白。
(3)試紙檢驗法
將試驗紙浸在尿中,以試紙顏色變化的強弱,來判定蛋白濃度。使用這種檢驗法非常的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做,適於在家中療養的人。
(4)觀察法
一般使用的是石蕊試紙,健康人的新鮮尿呈弱酸性(PH60)。
(5)顯微鏡檢查法
尿呈混濁時,用離心法使其沉澱,再用顯微鏡觀察沉澱物,可分別判定紅血球、白血球、上皮細胞、圓柱體、細菌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