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

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13:31:45

『壹』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有收縮爬行、反沖、游動、直立游泳或浮游,收縮爬行的主要是海參,反沖的主要是烏賊,直立游泳的是海馬,游動類的主要是魚類,浮游類主要是水母。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

海參主要是靠肌肉伸縮爬行,速度很慢,每個小時大概前進4米。
全球的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它們都各有各的活動方式。

『貳』 海洋動物的活動方式

海洋動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動物、海洋游泳動物和海洋底棲動物三個生態類型。

海洋動物共有幾十個門類,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三大類。

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腕足動物、毛顎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

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2)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擴展閱讀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叄』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都是什麼

1、鯊魚

鯊魚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頭部的羅倫氏壺能接收到水中獵物的微弱電訊,幫助捕食,另外還具有導航向的功能,以便在海中旅行。

鯊魚平時向前移動時是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其中以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但是鯊魚在高速行動下,身體則幾乎不動,只有尾部擺動。在發動攻擊或恐嚇時會特別將背拱起、胸鰭朝下。

鯊魚沒有鰾,若不一直游動便直沉海底。有些鯊魚會把空氣吸入胃中來克服弱點,當它們被抓或往深海行進時,便會長時間打嗝以便把胃裡的空氣排出。遠洋里的小型鯊魚發展出過大的肝,內含有大量的碳氫油類且比水輕,可代替幫助浮潛。

2、蝦

蝦體長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質,分頭胸部、腹部兩個部分。頭胸由甲殼覆蓋。腹部由七體節組成。頭胸甲前端有一尖長呈鋸齒狀的額劍,及一對能轉動及有柄的復眼。口在頭胸部的底部。頭胸部有兩對觸角,也有由大小顎組成的咀嚼器。

頭胸部還有三對顎足,幫助把持食物,五對足,主要用來捕食及爬行,它能跳躍。背三對對足呈鉗狀,可以捕足食物及防禦。

腹部有五對游泳肢及一對粗短的尾肢。尾肢與腹部最後一節合為尾扇,能控制蝦的游泳方向。

(3)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擴展閱讀

保護狀況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的有儒艮、中華白海豚、中華白鱘、紅珊瑚、庫氏硨磲、多鰓孔舌形蟲、黃島長吻蟲、鸚鵡螺、短尾信天翁、白鸛、黑鸛、玉帶海雕、白尾海雕、白腹軍艦鳥。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物種的有斑海豹、北海獅、北海狗、長須鯨、座頭鯨、黑露脊鯨、灰鯨、江豚、蠵龜、綠海龜、玳瑁、太平洋麗龜。

棱皮龜、黃唇魚、松江鱸魚、克氏海馬、文昌魚、虎斑寶貝、冠螺、中國鱟、大珠母貝、鵜鶘、鰹鳥、海鸕鶿、黑頸鸕鶿。屬於國際性保護的生物種類有鯨類、大硨磲以及珊瑚礁生態系和數十種鳥類。

目前正在考慮需要增加保護的珍稀物種有海豆芽、海馬、椰子蟹、和金絲燕等。

『肆』 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它們都怎麼活動

原句是: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烏賊和章魚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向後退。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出自人教版部編本三年級下冊的《海底世界》,作者是石友。



(4)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擴展閱讀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問題——大海深處是怎樣的。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體講述海底世界奇異的景色、豐富的物產。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課文主題

這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海底的明暗度、聲音、動物、植物和礦藏這幾方面介紹了海底的有關知識,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伍』 海底里有哪些動物它有什麼活動方法

1、鯊魚

鯊魚平時向前移動時是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其中以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但是鯊魚在高速行動下,身體則幾乎不動,只有尾部擺動。在發動攻擊或恐嚇時會特別將背拱起、胸鰭朝下。



2、蝦

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3、比目魚

比目魚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也有一些種類能夠生活在淡水中。歐洲比目魚經常從海洋遷徙到河流捕食,在夏天可以沿著河流上溯到65千米處的內陸,當秋天到來時,它們會返回海洋產卵。

4、海龜

海龜,在龜類「家族」中堪稱最大的,厚厚的背甲長達一米以上,體重可達150-180公斤。它在海里遊行時,主要是靠前面兩只腳同時劃動,就像是船上的兩只槳,藉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海龜主要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有時也吃魚、蝦一類的動物性食物。

5、海膽

海膽大多生活於海底,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

『陸』 海底里有哪些動物它有什麼活動方法

1、鯊魚

鯊魚平時向前移動時是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其中以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但是鯊魚在高速行動下,身體則幾乎不動,只有尾部擺動。在發動攻擊或恐嚇時會特別將背拱起、胸鰭朝下。

2、蝦

蝦是游泳的能手,能用腿做長距離游泳,它游泳時那些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後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也有的蝦不善於游泳,大龍蝦多數時間在海底的沙石上爬行。

3、比目魚

比目魚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也有一些種類能夠生活在淡水中。歐洲比目魚經常從海洋遷徙到河流捕食,在夏天可以沿著河流上溯到65千米處的內陸,當秋天到來時,它們會返回海洋產卵。

4、海龜

海龜,在龜類「家族」中堪稱最大的,厚厚的背甲長達一米以上,體重可達150-180公斤。它在海里遊行時,主要是靠前面兩只腳同時劃動,就像是船上的兩只槳,藉助水的力量一起一伏往前行。海龜主要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有時也吃魚、蝦一類的動物性食物。

5、海膽

海膽大多生活於海底,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堅硬沙泥質淺海地帶,具有避光和晝伏夜出的特性。

『柒』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和特點,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簡單介紹)

以下內容關於《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
》的解答。

1.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有收縮爬行、反沖、游動、直立游泳或浮游,收縮爬行的主要是海參,反沖的主要是烏賊,直立游泳的是海馬,游動類的主要是魚類,浮游類主要是水母。

『捌』 海底的生物有什麼,它們的活動方法有什麼。

海洋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環境,生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和結構,以及各種群數量、個體大小、形態、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協調進化的。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將海洋生物分為浮游生物、游泳動物和底棲生物3類。
浮游生物

無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移動,包括細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動物(如水母、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翼足類、異足類,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等)。多數終生營浮游生活,稱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數種類僅於生活史的某個階段營浮游生活,稱為階段性浮游生物,如許多海洋動物的幼蟲;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沖盪而出現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殼類的介形類、漣蟲類等,稱為暫時性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層;浮游動物則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數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動。浮游生物一般體重輕(外殼重量輕、體內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體相對面積大,體表多刺毛、突起,群體連成片)或者具有纖毛、鞭毛而有一定的運動能力。
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發達的運動器官而游泳能力強的動物。包括魚類、哺乳動物(如鯨、海豚、海豹)、爬行動物(如海蛇、海龜)、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和一些大型蝦類(如對蝦、龍蝦)等,它們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異。有些種類能橫跨大洋作長距離的洄遊,如金槍魚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劍魚每小時速度達70公里以上。海鰻以整個身體彎曲擺動向前游動,烏賊和章魚則從漏鬥口向外噴射水流以推動身體反向運動。它們有時生活在上層水域(如太平洋鯡魚),有的生活在中層或底層水域(如小黃魚、真鯛、牙鮭)。游泳動物除了有發達的游泳器官外,身體大多呈流線型,以減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底棲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游動的各種生物,包括底棲植物(幾乎全部大型藻類和紅樹等種子植物),底棲動物(海綿、腔腸、環節、線形、軟體、甲殼、棘皮、脊椎等門類均有底棲種)。底棲生物按其與底質的關系,又可區分為底上、底內和底游3大生活類型;在岸邊還存在潮間帶生物。
底上生物

生活於硬質海底。包括在各種底質上營固著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壺、牡蠣、柄海鞘)、附著生活(如紫貽貝、附著硅藻、大型藻類)以及匍匐海底(如馬糞海膽、刺參和紅螺等)的動物。固著生活的動物運動器官退化,但觸覺器官發達,被動取食,幼體營浮游生活,靠海流擴大其分布區域。固著或附著在船底、浮標、工廠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設施的生物被稱為污損生物(包括微生物、藻類和動物)。它們對交通、軍事和生產均有危害。
底內生物

生活於軟質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質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結沉積顆粒成管子而棲身其中(如巢沙蠶、磷沙蠶等);有的具有發達的挖掘器官,將身體埋於泥沙中(如黃島長吻柱頭蟲、中國蛤蜊、文昌魚等);有的鑽木(如船蛆)、鑿石(如波紋溝海筍)。
底游生物

有一定的運動能力,能在水底緩慢地行動(如梭子蟹)。
潮間帶生物

一類特殊類型的底棲生物。經過長期的進化,底棲生物對潮汐的漲落、海浪的沖擊、陽光的暴曬、溫度的變化等有很好的適應能力。由於潮間帶生態位的差異,生物在潮間帶的分布很有規則,群落結構比較清楚。

『玖』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有哪些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比較多,包括游動、反沖、收縮爬行、浮游、直立游泳等。而最常見的方式是魚類的游動,利用軀乾和尾部肌肉的收縮使身體左右反復扭曲,壓迫水向後而促使身體前進,加上鰭的擺動撥水前進。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式有哪些

海馬是比較少見的直立游泳的動物,它的頭部向上,身體斜著直立在水裡,完全依靠背鰭和胸鰭來進行運動,扇形的背鰭起著波動推進的作用。
反沖這種方式也是比較特殊,烏賊就是這樣活動的,它通過身體側面的孔和前面的漏斗把水吸進腮腔內然後又排出體外。這樣就能獲得從後面推動的力量,從而快速向前移動。
不同的動物都有各種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這是根據其自身的生活環境所進化出的不同活動方式,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合不合適。

『拾』 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都是什麼

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1、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2、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
3、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4、有些貝類自己不動,但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5、還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閱讀全文

與海底動物有哪些運動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
雙電機順序控制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09
扣費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83
腰疼什麼方法治療快 瀏覽:660
化學葯物分析評價方法 瀏覽:544
資源稅計算方法 瀏覽:525
海蜇頭的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861
如何做腰背肌鍛煉方法 瀏覽:544
用什麼方法教大班二十內加減法 瀏覽:974
土壤doc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
毛巾折的方法視頻 瀏覽:149
快速治療寶寶便秘的最佳方法 瀏覽:14
如何判斷議論文論證方法 瀏覽:976
撲克牌魔術方法大全視頻教程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