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葛苗種植方法

葛苗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09:26:39

㈠ 葛根種植管理

水肥管理:葛根生長速度快、需肥量大,生長期間需充足的養分供應,以利植株長勢繁茂;在第一次追施提苗肥以後,可根據葛苗生長情況追施1--2次提苗肥,施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配合復合肥混合施用。並分別在葛根開花前、塊莖生長期、膨大期葉面噴施
葯材根大靈
以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促使葛根主根更粗壯、須根旺盛,高產優質。
整蔓
搭架
:葛根是藤本
攀緣植物
,當
葛藤
長到50多厘米長時需及時搭架引蔓,以利田間通風透光性充足、塊根膨大發育快。利用2米長的竹竿或木竿,在兩株葛苗中間
斜插
一根竹竿,相鄰兩行的竹竿交叉為"人"字形,在上面放一根長竿,用繩索捆綁固定,再把葛藤引上架。搭架時要注意插穩插實、捆緊,以防大風吹倒。適時噴施
促花王3號
,可迫使頂梢旺盛營養大量迴流、
沖梢
慣性優勢迅速弱化到封頂態勢,其主幹主力營養轉向幼果發育系統、促進
花芽分化
、減少養分無用消耗。
病蟲害防治
:葛根生長期病害不多,常見害蟲有蟋蟀、
金龜子

斑蝥
等,
田間管理
需根據蟲害發生規律及時做好防控措施,可使用針對性殺蟲劑與
新高脂膜
混合噴施,以屏蔽害蟲嗅覺、抑制病菌復制,降低其
抗葯性
和用葯量,提升防治效果。

㈡ 怎樣栽培葛根

葛根,中葯名。為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葛根栽培技術要點】:
1、土地選擇:由於葛根分布的地域較廣,各地的土壤差異較大,葛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極大部分土壤都能生長。但要獲得較高的栽培效益和價值,則要選擇條件較好的土地種植。選擇土質肥沃疏鬆,土層深厚達80cm以上,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砂質壤土,土壤ph值為6—8,交通方便,每年春季三、四、五月份有水源保證,光照資源充足的緩坡耕地或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等。要確保種植葛根用地不受工業有機廢物和有害重金屬元素(如鉛、鎘、汞等)及有毒非金屬元素(如砷等)的污染。

2、精細整地:種植葛根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使種植溝內土壤充分風化,提高土壤肥力。按南北向、行距1.0-1.1m的規格要求開挖種植溝,溝深50-60cm,溝寬50-60cm,並清除石塊樹根等雜物,特別要注意捕殺清除土蠶,減輕土壤蟲害。由於葛根種植後大多要兩、三年才收獲,要求底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中等肥力的耕地每畝施入基肥:①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kg;②三元復合肥50kg;③磷肥50kg;但每畝施用的化肥總量不得超過200kg;④適量的農作物秸桿。開挖種植溝時從一個方向一溝一溝順序開挖,將表土耕作層回填溝底20-30cm厚,把基肥全部施入種植溝,再回填10cm厚的土壤,將底肥與土壤拌勻。注意,施基肥的深度為墒面下20—60cm段,不能把基肥施在溝底。最後,將種植墒溝理成高墒低埂,墒高30cm,必須確保葛根生長有70cm以上深度的鬆土耕作層。

【培育壯苗】

葛根育苗可採用葛藤芽節扦插的方法進行,培育成袋苗能大大提高葛苗移栽成活率。若生產條件好,可育地苗,降低成本。

1、堆捂營養土:每培育1000株袋苗需准備營養土200多kg,按1:2:100的復合肥、磷肥、細肥土的比例混勻,再施入適量的人畜糞便、沼液糞水、細糞等農肥,堆捂一個月後可入袋。選用直徑12cm、高8cm、底打孔的營養袋。苗床地寬1.3m,將裝入營養土的營養袋整齊排列於苗床地中,備好2m寬的地膜和2.3m長的竹竿。

2、種藤選取:進入冬季,葛根藤蔓停止生長轉入休眠時期,即在12月上旬,選取粗0.5cm以上、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危害和損傷、生長健壯的中下段(距根部1.5m以內的藤蔓)藤蔓作為種源,將藤蔓捆成小捆,挖坑儲藏催芽1—2個月或即刻育苗,12-2月份育苗,移栽苗齡100天左右。種源芽節的選取是育苗成活的關鍵,決定著育苗率的高低和育苗成本,因此要格外重視。選取健壯的芽節作為扦插種源芽節,芽節下端留6—7cm、上端留3—4cm,用鋒利的枝剪切斷,刀口要平滑。上端剪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份散失。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芽節5分鍾進行消毒處理,撈起斜插於營養袋中,並注意腋芽眼朝上。還可以採取芽節下端用生根粉5g兌水2—3L溶液(或萘乙酸0.2mg、6-苄基氨基嘌呤0.2mg、6-糖基氨基嘌呤0.2mg兌水2L)濽「根」處理的方法,促進生根,提高成苗率。

3、芽節扦插:首先把苗床澆透水,把備好的種源芽節的下端斜插到營養袋中,注意要露出腋芽,腋芽眼朝上。扦插完畢後,覆蓋1cm厚的細糞,澆透水,先平鋪地膜保水增溫,待腋芽萌發長出葛藤時改建成平頂小拱棚,保持苗床濕潤,注意放風降溫。當日均氣溫達到14℃以上時,撤膜煉苗。一般大約在芽節扦插半個多月後可見腋芽萌動生長,兩個多月後可見到新生根。三個月後,當新生根長2cm以上、藤蔓長20cm以上時,袋苗可出圃移栽。

㈢ 粉葛怎樣種植才高產

1、品種選擇:適宜該地區種植的葛品種常選用合川大粉葛、葛博士1號、贛葛5號等。

2、選地整地:粉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因其根系發達,塊根肥大,要求土層較厚,排水流暢,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怕澇不怕旱),砂質土壤為好。可以選擇土層深厚的荒山荒坡、森林採伐地、田邊地角、房前屋後等地種植。

栽種地要深翻0.5~0.6米,***好是在冬季前進行,這樣可疏鬆土壤,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耕時施足基肥,基肥應以土雜肥為主,化肥應施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每畝80~100公斤。

3、起壟作廂::葛苗栽植必須起壟作廂,利於塊根膨大和採挖。按廂底1米,壟高0.4米,廂面寬16厘米的標准起壟。凈作時:葛廂1米,株距0.65米,畝栽800~1000株;套作時:按2米開廂,葛廂1米,株距0.65米,畝栽550株,行間可套作蔬菜、花生等。

4、定植移栽、將提前通過壓藤或分株等方式育好的葛苗,在2月底~3月初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移植。移苗時,育苗地要濕潤,否則應先淋水後移苗,並盡量去除幼根。栽苗時,葛苗斜插或平放在窩內,芽向上,覆土。移植到同一塊地的幼苗高度盡量一致,便於田間管理,淋足定根水。

粉葛高產栽培技術:

1、搭架引蔓

葛根是一種纏繞性的草質藤本植物,藤長節多,且其節接觸土壤時,易長出不定根。因此,當葛藤長至0.35米時,需要搭架引蔓,使葛藤上架攀緣生長,這樣既便於管理,又利於光合作用和通風透光,還可防止莖藤接觸土壤生出不定根,消耗養分。支架高為1.8~2.0米,搭架可以用「人」字形竹架或簡易型「三角形」竹架,搭架後用玻纖繩或篾條牽引藤蔓上架。

2、定藤摘心

葛苗萌發完後要及時疏藤定藤,每株留2~3根主藤上架,多餘的全部剪掉。當葛藤上架長度達到2.5米時,應及時打頂摘心,防止陡長,以及對過旺的分枝應及時剪掉。同時,對距離藤基部1米以內的側枝及側芽要全部摘除(每隔10~15天摘除一次,直至無側藤和側芽產生為止),對1米以上的側枝長至0.2~0.3米時再次摘心。

3、壓藤育苗

擬育苗的葛藤在7~8月份長至1.5米以上時,打頭壓秧育苗。每株選粗壯藤在每葉節後邊先鬆土,然後將葉節放在鬆土上,在葉節後用土壓上(葉芽露出),讓葉節生根,一個月後葉節生根,將葉節兩端中間剪斷,讓其獨立生長。斷藤後可用豬糞水或0.5%的尿素水澆在苗旁進行追肥。

4、肥水管理

葛屬豆科,根部有固氮作用,生長過程中不需太多的肥料。平時可根據葛苗的長勢看苗追肥。畝施尿素或復合肥15公斤,分3~5次施,每月施一次。***次在定植後苗高0.25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平時結合施肥進行灌溉,雨天注意排水,寧可稍干,切勿過濕。

5、病蟲防治

粉葛的病蟲害較少,有時地老虎、葛蟬、蝗蟲及銹病輕微危害,但一般不必施用農葯。粉葛的塊根味甜,老鼠特別愛吃,尤其是在早春和冬季,老鼠為害嚴重,可用鼠葯毒殺。

㈣ 種植葛根管理很重要,種植葛根要注意哪些

人工栽培葛藤,要想獲得高產,首先要選好地。第一,紅薯和大豆可以改種。第二,選擇土層厚、排水好的沙土進行種植。選擇沒有大風的多雲天氣進行移栽,移栽前要給苗床澆水,以便帶土發芽。株距約為1米。栽苗前,按株距將葛苗放在田埂上。挖一個小洞後,將幼苗放入洞中,蓋上2cm細土,雙手夯實。葛根可以當年挖,也可以第二年挖。一般11-12月出土的澱粉含量最高。挖的時候可以挖大留小,這樣一次投入,長期受益。葛藤的無性繁殖是主要的方法,也可選擇粗壯純正的植物藤條作為第二年留種的種植帶,一般從樹樁以上1.5米處作為種植帶。

葛根生長過程中,需要施肥。種植一個月後,可施尿素、氯化鉀、復合肥追肥。也可以使用廢棄的沼液。根據葛苗的生長情況。追肥1-2次。施肥要在環形犁溝中進行,然後進行耕作和壓實,為根系生長提供養分。其次,要注意葛根的基本生活習性。要想保證葛藤種好,就要給葛藤加上支架,葛藤本身就是藤本植物。一般來說,長到15cm到20cm左右的時候,一定要給它裝上支架。支架的高度大約是兩米。支架搭好之後會把藤蔓引到支架上,固定的空間和藤蔓的生長一定要調整好,避免過度擁擠,有利於葛根的生長和後續的成型。

㈤ 葛根種植的新方法是什麼

種植葛根是為了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選擇良種時,應選擇高產、速生的野葛苗,如高產、速生的野葛119、木本野葛、恆河3號、宋氏野葛等品種。切記不要種植葛根和粗纖維的地方品種,因為它容易,否則會造成低效益。營養苗床的制備。選擇背風向陽、土壤沙質、對畜禽無危害的山地或花園作為苗床。苗床形成高15-20cm、寬60-100cm、長不限的壟。每平方米施用1.5-2.5kg腐殖質肥料或土雜肥。深翻耙,苗床中部略隆起,兩側溝渠寬20-30cm。

2月底至3月中旬,移栽應在陰天無大風進行。移栽前,苗床應澆水,以土育秧。畝產500-700株,株距1米左右。種苗前,將葛根苗按株距放在壟田上,挖小孔,將苗放入穴中,覆蓋2厘米細土,雙手壓實。苗木移栽後,可用稀釋的人畜糞便適當固定根系,並注意檢查。如果發現死苗,應及時補種。當幼苗長到30厘米左右時,必須加速兩次。每15天可噴0.3%~0.5%尿素水。之後,它可以適用於適當的追肥。葛藤長到1-2米時,應進行栽培和除草。葛根雖然具有較強的抗逆性,但一些病蟲害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6~8月塊莖生長的關鍵季節。為了保持葉片的旺盛生命力,必要時應進行無殘留葯物控制或石灰粉控制。

㈥ 葛根的種植與栽培

種植葛根的地塊在冬前應該進行深耕,並且施足農家肥,在次年春季進行深耕,然後進行播種,10天左右出苗,達到標准後進行移植,移植成活後及時除草,並結合追肥同時進行,另因葛根具有攀爬性,所以要搭建、修剪。

一、葛根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冬前深翻30厘米,結合耕翻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均勻翻入土,翌年春可再次淺翻,打碎土塊,耙細耙勻,整平,作成寬1—1.2米的畦備用,畦間開溝約30厘米。

2、繁殖方法:生產上主要用種子繁殖和扦插,也有用根頭繁殖和壓條繁殖等。

(1)種子繁殖:春季清明前後,將種子在40℃溫水中浸泡1—2天,並常攪動,取出晾乾水後,在整好的畦中部開穴播種,穴深3厘米,株距35—40厘米,每穴播種子4—6粒,播後平穴,澆水,10天左右出苗。

(2)扦插繁殖:秋季採挖葛根時,選留健壯藤莖,截去頭尾,選中間部分剪成25—30厘米的插條,每個插條有節3—4個,放在陰涼處拌濕沙假植,注意保持通氣防止腐爛。第二年清明前後,在畦上開穴扦插,插前可蘸生根劑以易於成活,穴深30—40厘米,每穴扦插3—4根,保留1個節位露出畦面,插後踏實,澆水。生產上如採用根頭繁殖,宜隨采隨栽植。有些地區 也用壓條繁殖。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野葛生長較快,早春發芽前除次草,晚秋落葉後再除次草即可,生長期一般不需常除草。

(2)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返青後,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糞水為主,每畝施入1000千克,可適當配施尿素,落葉後施越冬肥,以農家肥為主。每年生長盛期可結合澆水,施少量沃葉高鉀水溶肥有促根生長作用。

(3)搭架:野葛栽培須搭架,可在兩行之間每隔2—3米立1根木柱,柱間用鐵絲連接,畦與畦間綁上竹竿或鐵絲以利攀援,當苗高30厘米時即可引蔓上架。

(4)修剪:生長期應控制莖藤生長,摘去頂芽,以減少養分消耗,並要合理調整株形以利充分利用陽光,還應及時剪除枯藤、病殘枝。

㈦ 葛的栽培方法

選地: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整地前施農家肥作為基肥。育苗:清明前後將種子浸泡1-2天。密度:宜控制在每畝500-700株左右,選擇陰天不刮風的天氣栽種。澆水:生長期適時澆水。施肥:可選人畜糞水定根,生長期適時追肥。病害:積極防治常見病蟲害。採收:一般在秋、冬季節採收,先挖大的再挖小的。

葛根不僅僅是一種熟知的中葯材,它同時也是一種保健食品,在我們生活當中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適當的食用一些葛根是非常好的,可以起到養顏美容、解熱生津等多種功效。有不少人還想要自己種植,但無奈於對於葛根的種植方法卻不是那麼了解。

一、葛根怎麼
1、選地整地

對於人工栽培葛根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選址工作,葛根種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而且還可以可利用紅薯、大豆地改種,整地起壟於春季開始,在整地前每畝施廄肥500公斤,灶灰5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或施復混肥200公斤。具體的壟高及壟長以方便操作為宜。

2、種植密度

葛根的種植密度最好控制在一畝500-700株左右,在種苗放入之前整好的穴內,然後再蓋上細土,將土壓實即可。在種植的時候最好選擇在陰天不刮風的天氣。

3、澆水施肥

葛根的生長期要適時的澆水施肥,可以選擇人畜糞水進行定根,可以促進葛根的生長。同時發現葛根的死苗也要及時的補栽,以免影響葛根的產量。

4、採收留種

葛根的採收最好是以二、三年採收的最為優質,當然葛根也可以當年採收,一般是在秋、冬季節採收為主。在採挖的時候可以先挖大的再挖小的,這樣的採收方法長期受益。

二、葛根種植技術
1、選擇耕地:葛根種植對土地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排水良好的地塊,而且最好在冬前深翻30厘米左右,還可以將農家肥均勻翻入土,翌年春可再次淺翻,打碎土塊,耙細耙勻,整平即可。

2、育苗播種:播種葛根的時間在春季清明前後,可以將種子提前浸泡1-2天,水溫最好控制在在40℃溫水左右,並常攪動,取出晾乾水後,在整好的畦中部開穴播種,穴深3厘米,株距35-40厘米。還要注意密度,每穴播種子4-6粒,播後需要適當澆水,一般在一星期之後即可發芽。

3、合理追肥:葛根的生長速度比較快,為了保證葛根的生長良好,一定要適時的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返青後,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糞水為主,每畝施入1000千克,可適當配施尿素,落葉後施越冬肥,以農家肥為主。還可以通過施鉀肥達到促根的目的。

4、病害防治:葛根的病蟲害並不多,在生長期主要有蟋蟀、金龜子等害蟲為害莖葉。可以用一些農葯進行防治,而且看到一些病殘枝以及枯藤需要及時清理。

三、葛根的選購方法
1、外觀:真葛根的外觀多為長圓柱形狀,而且葯材主要是切斜切厚片。假的葛根在也是長圓柱形,跟真葛根的外觀比較相似。

2、顏色:真的葛根外表多為白色或是淡棕色,而且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殘存的棕色外皮。而假的葛根一般會有棕褐色的表面,並且在外表具有一些不規則的細裂紋。

3、氣味:真的葛根聞起來沒有味道,但食用卻有比較輕微的甜味。假的葛根聞起來會有比較輕微的味道,但食用確實苦的。

葛根的種植方法其實並不難,最主要的一點還是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種植經驗,並且對於葛根這種植物的生長習性也有一定的了解,那種植出來的葛根肯定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㈧ 葛根怎麼種植

葛根栽培技術要點:
1、土地選擇:由於葛根分布的地域較廣,各地的土壤差異較大,葛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極大部分土壤都能生長。但要獲得較高的栽培效益和價值,則要選擇條件較好的土地種植。選擇土質肥沃疏鬆,土層深厚達80cm以上,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砂質壤土,土壤ph值為6—8,交通方便,每年春季三、四、五月份有水源保證,光照資源充足的緩坡耕地或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等。要確保種植葛根用地不受工業有機廢物和有害重金屬元素(如鉛、鎘、汞等)及有毒非金屬元素(如砷等)的污染。

2、精細整地:種植葛根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使種植溝內土壤充分風化,提高土壤肥力。按南北向、行距1.0-1.1m的規格要求開挖種植溝,溝深50-60cm,溝寬50-60cm,並清除石塊樹根等雜物,特別要注意捕殺清除土蠶,減輕土壤蟲害。由於葛根種植後大多要兩、三年才收獲,要求底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中等肥力的耕地每畝施入基肥:①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kg;②三元復合肥50kg;③磷肥50kg;但每畝施用的化肥總量不得超過200kg;④適量的農作物秸桿。開挖種植溝時從一個方向一溝一溝順序開挖,將表土耕作層回填溝底20-30cm厚,把基肥全部施入種植溝,再回填10cm厚的土壤,將底肥與土壤拌勻。注意,施基肥的深度為墒面下20—60cm段,不能把基肥施在溝底。最後,將種植墒溝理成高墒低埂,墒高30cm,必須確保葛根生長有70cm以上深度的鬆土耕作層。

【培育壯苗】

葛根育苗可採用葛藤芽節扦插的方法進行,培育成袋苗能大大提高葛苗移栽成活率。若生產條件好,可育地苗,降低成本。

1、堆捂營養土:每培育1000株袋苗需准備營養土200多kg,按1:2:100的復合肥、磷肥、細肥土的比例混勻,再施入適量的人畜糞便、沼液糞水、細糞等農肥,堆捂一個月後可入袋。選用直徑12cm、高8cm、底打孔的營養袋。苗床地寬1.3m,將裝入營養土的營養袋整齊排列於苗床地中,備好2m寬的地膜和2.3m長的竹竿。

2、種藤選取:進入冬季,葛根藤蔓停止生長轉入休眠時期,即在12月上旬,選取粗0.5cm以上、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危害和損傷、生長健壯的中下段(距根部1.5m以內的藤蔓)藤蔓作為種源,將藤蔓捆成小捆,挖坑儲藏催芽1—2個月或即刻育苗,12-2月份育苗,移栽苗齡100天左右。種源芽節的選取是育苗成活的關鍵,決定著育苗率的高低和育苗成本,因此要格外重視。選取健壯的芽節作為扦插種源芽節,芽節下端留6—7cm、上端留3—4cm,用鋒利的枝剪切斷,刀口要平滑。上端剪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份散失。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芽節5分鍾進行消毒處理,撈起斜插於營養袋中,並注意腋芽眼朝上。還可以採取芽節下端用生根粉5g兌水2—3L溶液(或萘乙酸0.2mg、6-苄基氨基嘌呤0.2mg、6-糖基氨基嘌呤0.2mg兌水2L)濽「根」處理的方法,促進生根,提高成苗率。

3、芽節扦插:首先把苗床澆透水,把備好的種源芽節的下端斜插到營養袋中,注意要露出腋芽,腋芽眼朝上。扦插完畢後,覆蓋1cm厚的細糞,澆透水,先平鋪地膜保水增溫,待腋芽萌發長出葛藤時改建成平頂小拱棚,保持苗床濕潤,注意放風降溫。當日均氣溫達到14℃以上時,撤膜煉苗。一般大約在芽節扦插半個多月後可見腋芽萌動生長,兩個多月後可見到新生根。三個月後,當新生根長2cm以上、藤蔓長20cm以上時,袋苗可出圃移栽。

【袋苗移栽】

每年冬季,按精細整地要求開挖種植溝並施足基肥,按株距60—70cm開挖種植塘,深度15cm,每畝栽植1000株左右,根據生產條件優劣可適當增減栽培種植密度(900—1100株)。三月份是移栽袋苗的最佳節令,及早移栽能確保當年有足夠長的生長期,若在春季無水澆灌的地塊,則只能到五六月份雨季來臨前移栽,但當年不能產出。栽苗前先在種植塘內施入葯效期在三個月以上的土壤殺蟲劑毒殺土蠶、黃螞蟻等地下害蟲,如甲敵粉,每畝4-5kg。然後將袋苗植入種植塘內,注意要把塑料營養袋撕掉,周圍施入細糞並回土壓實,澆透水,覆蓋地膜保濕增溫,進入雨季時去除地膜。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確保葛苗成活和促進葛根旺盛生育、農業綜合防治病、蟲、草、鼠害的重要農耕措施,必須適時搞好各項管理,保持葛根正常生育。

1、查缺補苗:幾年種植葛根的實踐經驗表明,每畝種植1000多株,按行距1.0-1.1m,株距0.6-0.7m的規格移栽種植較為合理。因此,在葛苗移栽以後,就要及時檢查成活情況。沒有成活的,要盡快補栽,確保獲得高產量,缺少一株葛苗,就相當於減少了2-3kg的產量。有時葛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遭受嚴重的根部

㈨ 葛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葛根種苗的最佳種植時間在春分至清明前後。

土地選擇。

葛根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絕大部分土壤都能生長種植,但是如果想要獲得高產,則要選擇條件較好的土地。一般有兩種地可供種植,一是可以用種植過紅薯和大豆的地改種。二是可以選擇土質肥沃疏鬆,土層較厚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地進行種植。

閱讀全文

與葛苗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
雙電機順序控制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09
扣費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83
腰疼什麼方法治療快 瀏覽:660
化學葯物分析評價方法 瀏覽:544
資源稅計算方法 瀏覽:525
海蜇頭的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861
如何做腰背肌鍛煉方法 瀏覽:544
用什麼方法教大班二十內加減法 瀏覽:974
土壤doc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