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秋蘿卜種植過程中,管理技術是什麼
蘿卜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根莖類蔬菜,在我國種植面積也很大,現在也已經到了蘿卜的種植節點,很多農戶開始准備蘿卜種植,但蘿卜種植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那麼秋蘿卜應該怎麼種植呢。下一篇文章同時帶來了秋蘿卜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的要點。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種植時間,秋蘿卜的種植時間取決於種植等比較溫暖的地區應在7 ~ 8月播種,比較寒冷的地區播種時間應在7月中旬進行。
水肥管理,蘿卜對水肥的需求很大。在正常的水肥管理下,蘿卜生長初期要以促進葉和根的生長為主,為蘿卜後期肉質根的膨脹提供充足的水分營養,並在蘿卜的營養增長到一定程度時適當控制。另外,蘿卜在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例如,發芽時是否有足夠的水分,幼苗要少澆水,促進蹲伏的幼苗,不能總是水分過多。這是為了避免根引起病害。另外,施肥時要按照蘿卜的肥料需要規律施肥,基礎肥料充足的話要少追肥,相反要多追肥。
⑵ 大棚種植越來越廣泛,蘿卜怎麼大棚種植
跨度為4.5-6m的鋼架溫室適用於溫室。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無污染。整地施肥。耕前,每畝施2000公斤以上充分腐熟的農家肥,9月中下旬至10月初耕後曬2-3天,每畝施三元復合肥75公斤作為基肥,再耕一遍。邊框應平整薄,邊框寬2m。然後進行土壤消毒滅菌和地下害蟲防治。殺菌劑為50%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殺蟲劑為48%洛克本乳油800-1000倍液。
土壤必須提前測試,以測試土壤是否適合作物生長。溫室里的溫度和濕度可以通過感測器來調節。也最好選擇自動化溫室。選擇一個好的溫室對農作物非常重要。光照強度主要靠溫室內的人造光,使作物光照均勻,生長迅速。好的准備是成功的基石,種植技術是最後的考慮。播種時應選擇質量好的種子。播種後,應及時進行間苗。施肥要合理,病蟲害要及時防治,農作物要及時收割.
⑶ 秋蘿卜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秋蘿卜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依照蘿卜栽培季節,分秋蘿卜,一般7月中下旬播種。9月中旬收獲,如氣候適宜,則產量高、品質好;夏秋蘿卜,5-6月播種,7-8月收獲,播種過早,易先期抽苔,主作秋淡補充。
蘿卜的培栽技術
1.整地施基肥
根據不同的品種選擇栽培地塊,一般大型品種入土深的蘿卜,要選擇較深厚的土壤,水資源充足,中小型品種可選擇土層較淺的地塊,種蘿卜的地須及早深耕多翻,打碎耙平,耕地深度要翻26—40cm以上。作畦方式,採取深溝高畦,以利排水。蘿卜施肥要以基肥為主,並注意磷肥的配合,一般在整地或播種前施入畜禽欄糞2500-4000kg,火土肥5000kg,過磷酸鈣15-20kg。
2.播種
蘿卜的播種量因品種不同、種子的飽滿程度、發芽率、播種方式和栽培季節不同而不同。在播種前,應嚴格檢查種子質量。
點播的田塊,應先在地膜行中打眼,一般一廂種植2行,行距7-8寸,株距6-7寸,一穴留一株,打眼深半寸,然後放種,放種後,掩營養土(因地制宜配備的細肥土),以膜平口,整塊田播完後應用噴霧器,均勻將穴面掩的土上噴少量水,達到掩土濕潤為宜。露地不覆地膜的種植方式,採取2—2.1尺一帶,其它操作與地膜覆蓋栽培相同。
3.田間管理
(1)及時間苗:應掌握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的原則。點播品種留苗1株,間苗時應把遭受病蟲害的、生長衰弱、畸型、不具原品種特徵的幼苗拔掉。定苗後將行間細土或是專配的細肥土小心培苗,不使苗子彎曲。
(2)追肥與澆水:正確地施用肥水,使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長平衡,是獲得蘿卜優質高產的關鍵。在管理中,前期應促進葉片和吸收根的健壯生長,為後期肉質根膨大奠定物質基礎。但是當營養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又必須加以控制,促進養分及時轉運貯藏器官。肉質根迅速膨大時期,必須保證葉片有較長的壽命和較強的生活力,使之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保證肉質膨大。
蘿卜在生長中,需肥量大,除施基肥外,還需看苗施追肥,在直根生長前期,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配合葉面噴施1—2次生物肥。促進同化葉和吸收根生長,在肉質根開始膨大期,即「破肚」以後,應重施追肥,可結合澆水施入腐熟人糞尿,並增施磷鉀肥,促使營養物質的轉移和積累。地力瘠薄或基肥不足,可在苗期施用少量的速效性氮肥,效果較好,生長期短的小型品種可少追肥。施肥時,注意不能創傷苗子,在兩穴之間打一小孔後,放入肥料,再掩土。生產上,基肥充足,追肥最好採用葉面施肥。
蘿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播種時要供應充足的水分,才能發芽迅速,出苗整齊,幼苗至「破肚」前一段時間要少澆,以利直根深扎入土層,葉旺盛生長期,要適量的澆水,以保證葉片的生長。到肉質根生長盛期,要保證土壤濕潤,防止忽干忽濕。這時如果水分供應不足,不僅影響肉質根的膨大,也將使須根增多、質地粗糙,導致糠心,土壤水分過多,應及時進行排水,以防止腐爛病的發生。地膜覆蓋栽培是解放水分不均勻的好方法之一。
(3)中耕除草:露地栽培的蘿卜,播種出苗後,如果遇下雨或澆水造成土壤板結,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對於大中型蘿卜,幼苗期至封行前,一般要中耕1次,使土壤保持疏鬆狀態。中耕結合除草,後期應結合根防培土。地膜覆蓋栽培的蘿卜,只需及時扯去行間、溝中的雜草,不須中耕。
⑷ 胡蘿卜小拱棚覆蓋栽培技術是怎樣的有哪些注意事項
胡蘿卜根系發達,主根粗,側根細。主根的膨大形成蘿卜,而側根只有膨大時主根不能正常膨大。胡蘿卜有叢生的葉子,葉子是茸毛,貝類是耐旱的。胡蘿卜適應性強,產量高。胡蘿卜的主要栽培技術如下:土壤、水分、施肥。胡蘿卜對乾旱的適應性強,主要是葉片蒸發少,根系分布廣,吸收力強。但是胡蘿卜不耐潮濕,怕積水。因此,應選擇土層深厚、通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土壤耕作深度不應淺於25,適宜土壤濕度為60%~80%。如果土壤太干,肉質根會小而粗糙,形狀差,肉質粗糙。
胡蘿卜種子的發芽率只有通過發芽才能保證,所以可以在一定溫度的水中浸泡2小時左右,然後用清水沖洗,在20-25的溫度下發芽。整個過程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並定期攪拌。胡蘿卜是根莖粗壯的蔬菜品種,即使在貧瘠的土壤中也能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健康生長。因此,施肥是廣泛的,但為了增加產量,有必要給腳底施肥,但不要施用過多的氮肥或鉀肥,這將導致葉片生長旺盛,肉質根的膨大將影響產量。根據具體的土壤肥力和胡蘿卜生長情況。因此,需要覆蓋它們以保持水分並冷卻它們,以便於幼苗的出現。
⑸ 大棚如何種植蘿卜
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蘿卜,方法簡單,需勞力少,病蟲害輕,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規模種植的首選品種。我地於1999年春引進種植20餘畝,畝產蘿卜2500千克以上,畝收入4000餘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早春由於氣溫較低,易使蘿卜先期抽薹。因此,宜選用冬性強、對春化要求嚴格的品種,如春白2號、大棚大根、白玉春等。
2、選地、深耕、施基肥。選擇土層較深的沙壤土為最佳,大棚內要及早深耕多翻,時間充裕時,可凍土7-10天,以利疏鬆。施足基肥,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500千克,高效復混肥40千克,生物鉀肥2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棚內作2畦,並要求整地達土壤疏鬆、畦面平整、土壤細碎均勻。
3、播種、定苗。根據市場行情,可在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分期播種。我地以元月中、下旬為適宜。每畦6行,株距30厘米,每穴播2粒。出苗後間苗1次,每穴留1株健壯苗。播量為畝用種100克。播種前應將畦面澆透,以利出苗。
4、田間管理。幼苗期正處於本地最嚴寒的元月,應盡量少澆水,並採用大棚內套小拱棚保溫,減少棚內出現10℃以下溫度的時間,杜絕出現0℃以下低溫,保證不通過春化和受到凍害,促進蓮座葉的生長。破勝後結合澆水追施1次人糞尿,以後必須始終保持畦面濕潤,切忌干濕交替過度,引起肉質根開裂。此時期天氣溫度已逐步提高,要注意通風降溫,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溫15℃,以利肉質根的養分積累和膨大。
5、病蟲害防治。大棚蘿卜的病害主要是在肉質根膨大期,因高溫高濕引起的黑腐病,可通過加強通風降溫來預防。蟲害主要是蚜蟲,可選擇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
⑹ 秋蘿卜怎麼種植種植後如何管理秋蘿卜
如何進行現場管理?
1、間苗:播種後10到12天,當幼苗中出現兩片真葉時,可以進行間苗,使幼苗之間保持3到5厘米的距離。播種後18-20天,當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可以將其固定。蘿卜無法移植,無法重新填充。因此,確保幼苗結實非常重要。因此,我認為,不僅要保持足夠的苗木,而且要除去病態和弱勢的幼苗,而要留下強壯的幼苗,因此,我們應該密切注意。幼苗通常在早上9到10個小時之間固定。如果發現苗在枯萎,則意味著根系已受到傷害或感染了疾病,應及時將其清除。
4、追肥:追肥和澆水同等重要,這也是提高蘿卜產量的關鍵。追肥應與澆水結合使用。蘿卜需要大量的肥料。播前施用的基肥不能滿足整個生長期的需要,必須施用有機肥來補充。決定樹木後,每英畝追施2500公斤已分解的優質混合肥,以滿足後來蘿卜生長的需要。此時,蘿卜「斷肚」,根和葉在生長,所需的肥料量增加。此時,必須及時塗追肥。在9月中下旬,根和葉的生長速率增加,所需肥料的數量也急劇增加。有機肥料分解緩慢,不能被大量蘿卜吸收。必須施用速效肥料才能滿足需要。因為鉀可以促進葉片中的同化物質向肉質根的運輸,並幫助肉質根擴展。之後,由於溫度逐日降低,地溫也降低,根系的吸收能力逐漸減弱,不再需要追肥。即使使用了追肥,也不會被完全吸收。曾經使用過的一次性有機肥料和兩種化學肥料已經可以滿足以後生長的需要,並且不需要進行追肥。追肥必須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靈活控制。如果葉子是黃色的,葉子的面積很小,並且生長較弱,則應及早進行追肥,並增加追肥次數。如果葉子太旺盛並且肉少,則控制肥料和水直到葉子長大。慢慢地,當肉質根迅速膨脹時,追肥和澆水。另外,在追施有機肥料時,必須充分分解,以免燒傷根系。
⑺ 怎樣利用小拱棚或陽畦栽培四季蘿卜
四季蘿卜又名春蘿卜、小蘿卜。四季蘿卜個體較小,外形美觀,色澤鮮艷光亮,是深冬或早春時節人們非常喜食的蔬菜。
四季蘿卜是蘿卜中耐寒性較強的一個類型,所以適宜在冬春季節進行保護地栽培,可利用小拱棚或陽畦栽培,也可在大棚或日光溫室內與其他蔬菜進行間作套種或接茬栽培。這里主要介紹小拱棚和陽畦四季蘿卜栽培。
四季蘿卜喜冷涼氣候條件,種子在4℃時即可發芽,發芽適溫為15~22℃,生育期適宜溫度為15~20℃。四季蘿卜喜充足的光照及疏鬆、肥沃、水分充足的土壤環境。
(1)適宜的品種 適宜北方栽培的四季蘿卜品種有:算盤子蘿卜、四纓蘿卜、北京六纓蘿卜、紅丁蘿卜、壽光春蘿卜、文登春蘿卜等。適於南方栽培的四季蘿卜有:揚花蘿卜、肖山一點紅、櫻桃蘿卜等。
(2)栽培技術 四季蘿卜較耐寒,生長期短,從11月份開始至翌年3月份,只要保護地設施內氣溫穩定在6~8℃以上,就可隨時播種,收獲期從12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
播種前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翻地整平,做成平畦。陽畦根據畦寬而定,一般畦寬1.5~1.7米,小拱棚畦寬為1.2~1.5米。整地後澆水扣棚增溫造墒,當棚內氣溫達6~8℃以上,地溫穩定在4℃以上時即可播種。
播種採用撒播,每畝用種量為1.5~2千克。播種時在畦內澆小水,水滲後將種子均勻撒入畦中,然後覆蓋干細土,厚度為1~1.5厘米。若天氣寒冷,應在播種後覆蓋地膜保溫,然後再蓋上陽畦或小拱棚薄膜。
播種後應注意防寒保溫,使白天溫度在10~22℃,夜間不低於5℃。出苗後保持白天溫度在15℃~22℃,高於25℃應進行通風降溫,夜間溫度保持在5~12℃。冬季栽培應加強防寒保溫,草苫應晚揭早蓋,春季從2月中旬後應注意通風降溫,防止溫度過高。
幼苗出土後子葉展開時應進行第一次間苗,2片真葉時間苗1次,3~4葉時定苗,苗距5~6厘米。
自播種到蘿卜根破肚前一般不澆水,可進行1~2次中耕劃鋤、鬆土。破肚後結合澆水進行1次追肥,畝施尿素10~15千克。以後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收獲。
⑻ 蘿卜的種植方法
春蘿卜栽培應選擇早熟,低溫感應遲鈍,不易空心,不易抽薹的品種,目前主要栽培品種有大棚大根、四季小政、天春、四月早生、白玉春等,白玉春近年栽培較廣,一般種子店都有售。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精耕細作,施足基肥 根據品種生長周期短、肉質根人上深、產量高的特性,應選擇上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壤土種植。基肥要深施、施足,一般在播種前7-10天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3000kg,三元復合肥30kg,整地前一次性施人,施後翻耕,要求上層深耕30 cm以上,精耕細作,做到土壤疏鬆,細碎均勻,然後整地做畦。畦面做成龜背形,連溝畦寬1.1m,每畦種兩行,畦高25-30cm,株距25cm,行距50cm,溝寬30cm。栽培提倡採用地膜覆蓋,要求採用大棚保護栽培,可行覆蓋地膜後穴播,也可先播種再覆蓋地膜,前者較適合於11-12月播種者,後者適合2-3月播種者。 二、適時播種,防止春化 春蘿卜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播種,翌年2月底至3月份採收;或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4月下旬至5月採收,播種宜採用直接穴播法,每穴1-2粒,播種不宜過淺或過深,同時覆蓋上也不能過厚或土塊過大,否則會影響種子發芽,降低出苗率。蓋上後覆蓋地膜保溫保濕,促進種子發芽。地膜要求拉緊鋪平,緊貼地面,四周用泥壓實。由於冬春蘿卜栽培播種時氣溫低,易通過低溫春化,因此,播種後再扣小拱棚塑料膜覆蓋,保溫促齊苗。 三、加強田間管理 1、出苗至破白期管理 一般播後5天左右出苗,此時要及時破膜,用手指勾出一個小洞,使小苗露出膜外;第8天左右,對缺株應及時點播補苗。播後20天左右,蘿卜開始破白,此時應用泥塊壓住薄膜破口可防止薄膜被頂起,又能增溫保濕。 2、溫度管理 冬春蘿卜春化過程主要在種子發芽出苗階段,但生長前期連續3天溫度低於5℃,也易造成春化抽蔓現象,一般膜內應保持12℃以上,遇冷空氣需加蓋防寒物。苗長至7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每穴留1株健壯苗。在生長後期,白天保持20~25℃,夜溫15℃左右,以促進肉質根養分積累。若後期棚內超過30℃,將不利於肉質根的生長,應及時通風降溫。 3、肥水管理 春蘿卜栽培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一般不施追肥,基肥要求必須經過充分腐爛、發酵,否則極可能引起主根肥害、腐爛等現象。蘿卜的耐旱能力較差,要求土壤保持濕潤,如生長期間土壤過於,可以選在晴天午後灌半溝水,灌後2小時即可排干,也可採取滴灌技術。切勿積水過夜,更不可漫灌。特別在蘿卜肉質根膨大期,若氣候乾旱應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產量和較好品質。 四、病蟲害防治 春蘿卜栽培病蟲害較少,中後期可能會受到小菜蛾、菜粉蝶、蚜蟲、猿葉蟲、黃曲跳甲等危害,並可能發生軟腐病、黑腐病等病害。栽培中應注意及時進行防治。 五、及時採收 肉質根充分膨大,肉質根的基部已圓起,葉色轉淡,開始變為黃綠色時,應及時採收。但早春蘿卜的採收應靈活掌握,採收時間不僅考慮品種的特性、特徵,還應考慮市場行情及市民的消費習慣,以提高經濟效益。
⑼ 怎麼種植蘿卜
蘿卜的種植可以說是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播種,不過不同的地區播種的時間會有所不同,最適宜的時間在秋天到冬天的這段時間,也就是每年的九月到十一月份這段時間,這時種植的蘿卜產量和質量搞;
蘿卜的播種方式一般就是直播,在整好的地上按照一定的間隔打好穴,在播種前首先需要將每個穴澆一次水,保證土地濕透,然後在進行播種;
每個穴中放入四五粒種子,最後用一層薄土掩蓋種子即可,一周的時間大部分的種子都會長出嫩芽,這時再澆一次水,加點尿素,幼苗就可以快速生長。
蘿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發芽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土壤有效水含量直在80%以上,使發芽迅速,出苗整齊。幼苗期至「破肚」前一段時間,要少澆水以利蹲苗,促使根系向土層深處發展。
葉部生長盛期要適量的澆水,以保證葉部的發育。肉質根生長盛期,要充分均勻的供水,保證土壤濕潤,防止忽干忽濕。
此時如果水分供應不足,不僅影響肉質根的膨大,也將使須根增多,質地粗糙,導致糠心。但若土壤水分過多,應及時進行排水,以防止根腐病的發生。澆水的時間,早春氣溫低宜在上午澆水,伏天最好傍晚澆水,以降低地溫。
⑽ 秋天小拱棚種植水果蘿卜蘿卜可以嗎
秋天小拱棚種植水果蘿卜蘿卜可以,小水蘿卜屬速生蔬菜之一,是北方春淡季的應時蔬菜。採用短期近地面地膜覆蓋栽培,能促進早熟、高產,效益明顯,可提前7~10天收獲,增產40%。
品種選擇上各地可選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如北方絕大部分選用五英子小水蘿卜。
先蓋膜後打穴點播,費工費時,但效果很好。目前,北方地區普遍採用按常規方法,在頭一年冬天夾好風障的地塊里,於翌年土地開始化凍未化透前,整地、做成平畦,頂凌撒籽播種,或開溝條播,行距20cm。播後扦插竹竿成拱架,然後蓋好地膜。出苗後要逐漸加大放風量,先從畦的兩端揭起薄膜通風,接著從畦南側掀起薄膜防風,進而全部撒掉地膜,覆蓋時間20~30天。在此期間,出苗後要及時間苗,間苗後重新蓋好膜。一定要經過通風煉苗逐漸過渡到撤膜,否則碰到寒流天氣,會凍死苗。
幼苗長至「破肚」後,即肉質根開始膨大時,加強肥水管理。水蘿卜一般不追肥,為獲豐收可澆糞尿水或澆淡化肥水。
還有的整地做成平畦,按行株距要求打孔穴播,雖費工,但效果甚好;與其他蔬菜間作套種時,在畦埂蓋膜、打孔穴播栽種水蘿卜時,可不單佔地而增產、增收。
商品水蘿卜,要保持脆嫩、纖維少。所以要防止抽薹、開花,防止肉質根老化、變糠(水分少)、纖維多,而降低商品價值。
病蟲害防治中,要注意除治蚜蟲。
香椿與水蘿卜、黃瓜間套作栽培茬口如何安排:
這種間套作方式收入高、風險小,畝收入在1.5萬一2萬元,其茬口安排是:將春天育的株高o.8—1米高的香椿苗,於霜降前5~?天假植在避陰處30~40天,11月底12月初窟植於大棚內。香椿應採取條帶定植法,即每隔1米南北行向栽兩行香椿,株、行距20X10厘米,1月上旬即可掰椿芽,七月初就地平茬或移出大棚。在香椿1米行間整畦,於11月下旬條播臨沂蠟燭台水蘿卜,春節前後收獲完畢。2月中、下旬收完水蘿卜,在香椿行間栽植兩行黃瓜,株、行距50X20厘米,黃瓜6月中、下旬拉秧,再在黃瓜架下套種上之豇28一黠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