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乳液聚合方法制備的聚合物有哪些

乳液聚合方法制備的聚合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5 16:32:56

❶ 乳液聚合法使用與制哪種高分子材料

一種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它的制備步驟和條件包括:② 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就是以步驟①制備的以化學通式1表示的陽離子型聚合物交聯劑與甲基丙烯醯胺或丙烯醯胺和化學通式2表示的水溶性單體構成的單體體系共聚合,制備一種水溶性高分子 材料;所說的化學通式2為:***其中R↓〔7〕=H,CH↓〔3〕,R↓〔8〕,R↓〔9〕=碳數1-3的烷基或烷氧基,R↓〔10〕=H或碳數1-3的烷基,烷氧基或苄基,E=O或NH,F=碳數1-3的烷基或烷氧基,Y=負 抗衡離子;一般的自由基聚合使用的制備方法都適用於本發明:濃度在5-30%時用水溶液聚合法;濃度在20-70%時可用分散聚合或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使用的引發劑是水溶性高分子聚合適用的引發劑,如偶氮類、氧化還原類;偶氮類引發劑的 使用量是單體總量的0.001-1%,氧化還原類的引發劑使用量是單體總量的0.001-1%;聚合是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的,反應溫度15-95℃;制備時的配比:由0.01-20摩爾%化學通式1構成的交聯劑與0-50摩爾%的甲基丙烯醯胺或 丙烯醯胺及50-99.99摩爾%化學式2構成的單體體系共聚合制備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❷ 乳液聚合的特點

乳液聚合的特點:

1、反應器壁及管道容易掛膠和堵塞。

2、聚合物分離析出過程繁雜,需加入破乳劑或凝聚劑。

3、膠乳可以直接用作最終產品:如塗料,膠粘劑,水性墨等。

4、用水作分散機介質:有利於傳熱控溫,粘度低且穩定,價廉安全。

5、助劑品種多,用量大,因而產品中殘留雜質多,如洗滌脫除不凈會影響產品的物性。

6、反應達高轉化率後乳聚體系的粘度仍很低,分散體系穩定,較易控制和實現連續操作。

7、獲得固體聚合物時須經破乳、洗滌、脫水、乾燥等工序,純化困難,生產成本較懸浮聚合高。

8、機理獨特可以同時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若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聚合可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

9、乳液聚合與其它自由基聚合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平均分子量高的特點,所以如此是由它的聚合機理所決定的。

❸ 乳液聚合的物系組成及其作用.乳液聚合生產方法有哪些特點

一般的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學的教材上都有,自由基聚合反應在高分子合成工業中是應用最廣泛的化學反應,大多烯類單體的聚合或共聚都採用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都是線型高分子化合物。 按反應體系的物理狀態自由基聚合的實施方法有本體聚合、溶液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四種方法。 ⒈ 本體聚合 本體聚合是不加任何其他介質,只有單體在引發劑、熱、光、輻射等引發下進行的聚合。有時還須加入少量色料、增塑劑、潤滑劑、分子量調節劑等助劑。因此本體聚合主要特點是產物純凈,工藝過程、設備簡單,適於制備透明和電性能好的板材、型材等製品。不足之處是反應體系粘度大,自動加速顯著,聚合反應熱不易導出,溫度不易控制,易局部過熱,引起分子量分布不均。 氣態、液態、固態單體均可進行本體聚合,液態單體的本體聚合最重要。⒉ 溶液聚合 單體和引發劑溶於適當溶劑中進行的聚合方法稱作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反應生成的聚合物溶解在所用的溶劑中為均相聚合,如聚合物不溶於所用溶劑中而沉澱析出,則為非均相聚合又稱沉澱聚合。 溶液聚合過程中使用溶劑,使體系粘度降低,因此混合和傳熱較易,溫度容易控制,較少凝膠效應,可以避免局部過熱。 ⒊ 懸浮聚合 溶有引發劑的單體以液滴狀懸浮於水中進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稱為懸浮聚合法。整體看水為連續相,單體為分散相。聚合在每個小液滴內進行,反應機理與本體聚合相同,可看作小珠本體聚合。同樣也可根據聚合物在單體中的溶解性有均相、非均相聚合之分。如是將水溶性單體的水溶液作為分散相懸浮於油類連續相中,在引發劑的作用下進行聚合的方法,稱為反相懸浮聚合法。 懸浮聚合體系一般有單體、引發劑、水,分散劑四個基本組分組成。不溶於水的單體在強力攪拌作用下,被粉碎分散成小液滴,它是不穩定的,隨著反應的進行,分散的液滴又可能凝結成塊,為防止粘結,體系中必須加入分散劑。 懸浮聚合產物的顆粒粒徑一般在0.05~0.2mm。其形狀、大小隨攪拌強度和分散劑的性質而定。 懸浮聚合法因以水為介質,體系粘度低,傳熱好,溫度易控制。產品分子量及其分布比較穩定。產物是固體微粒,後處理簡單,只需經離心、乾燥即可,因此成本較低。但也存在自動加速效應,使聚合速度不易控制;產品中的分散劑不能徹底清除,影響產品純度。 ⒋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可用於某些自由基聚合反應的一種獨特的方法,它涉及以乳液形式進行的單體的聚合反應。它是指單體在乳化劑和機械攪拌作用下,在分散介質中分散成乳狀液而進行的聚合反應。乳液聚合體系的組成比較復雜,一般是由單體、分散介質、引發劑、乳化劑四組分組成。經典乳液聚合的單體是油溶性,分散介質通常是水,選用水溶性引發劑。當選用油溶性單體時,則分散介質為有機溶劑,引發劑是油溶性的,這樣的乳液體系稱為反相乳液聚合。

❹ 高分子化學中常用的聚合方法有哪些,每種聚合方法有何優勢

本體 溶液 乳液 懸浮是 聚合方法
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體聚合、懸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四種.自由基聚合可選用其中之一進行;離子型或配位聚合,一般採用溶液聚合,例如乙烯、丙烯採用鈦催化劑聚合,由於催化劑與聚合物均不溶於溶劑,常稱淤漿聚合;縮聚反應一般在本體或溶液中進行,分別稱為本體(熔融)縮聚和溶液縮聚,在兩相界面上的縮聚稱為界面縮聚.
在聚合溫度和壓力下為氣態或固態的單體也能聚合,分別稱為氣相聚合和固相聚合.氣相、固相和熔融聚合均可歸於本體聚合范疇.四種聚合方法的不同特點是:
①本體聚合 組分簡單,通常只含單體和少量引發劑,所以操作簡便,產物純凈;缺點是聚合熱不易排除.工業上用自由基本體聚合生產的聚合物主要品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壓聚乙烯和聚苯乙烯.
②溶液聚合 優點是體系粘度低,傳熱、混合容易,溫度易於控制;缺點是聚合度較低,產物常含少量溶劑,使用和回收溶劑需增加設備投資和生產成本.溶液聚合在工業上主要用於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場合,如醋酸乙烯酯在甲醇中的溶液聚合,丙烯腈溶液聚合直接作紡絲液,丙烯酸酯溶液聚合液直接作塗料和膠粘劑等.
③懸浮聚合 通常是在大量的水介質中進行,散熱容易,產物是0.05~2mm左右的小顆粒,容易洗滌、分離,產物純度較高;缺點是產物容易粘壁,影響聚合釜傳熱和生產周期.懸浮聚合主要用於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業生產.
④乳液聚合 由於使用了乳化劑而具有特殊機理,單體在膠束中引發、聚合是在單體-聚合物乳膠粒中進行.其特點是速度快、產物分子量大、體系粘度低、易於散熱;缺點是乳化劑等不易除凈,影響產物性能,特別是電性能較差,在工業上乳液聚合主要用於合成橡膠的生產,如丁苯橡膠、丁腈橡膠和氯丁橡膠生產.
本體聚合和溶液聚合一般為均相反應,但也有因聚合物不溶於單體或溶劑而沉澱出來;懸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均屬非均相反應.均相體系往往屬非牛頓流體(見粘性流體流動),可直接使用,若要製得固體聚合物,則需進行沉澱分離;非均相體系固體物含量可高達30%~50%(最高達約60%),除膠乳可直接使用外,其他均需經分離、提純等後處理.
從原理上分 可分為逐步聚合和鏈式聚合,絕大部分自由基聚合和離子聚合都屬於鏈式聚合

❺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體系與理想的乳液聚合體系有何不同求高手解答

1、構成不同

理想的乳液聚合體系是水溶性單體,乳液聚合如果是醋丙體系,就能乳化滴加,而理想的乳液聚合體系,是不太可能的。

2、優點不同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體系會大量減少乳化劑的使用量,同時又能增加醋酸乙烯酯的韌性和耐水性,
本身具有成膜快膠體柔軟、耐候性佳。而理想的乳液聚合體系韌性和耐水性較差。

3、使用條件不同

聚乙烯醇與醋酸乙烯酯的共聚只是物理合金改性,
無法提高醋酸乙烯酯的性能,只能改善脆性。但醋酸乙烯酯的粘附性能卻大大降低,所以使用性受到局限性,因此只能在木質復合和紙質復合中使用。而理想的乳液聚合體系使用比較廣泛。

(5)乳液聚合方法制備的聚合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乳液聚合是以水為分散介質,單體在乳化劑的作用下分散,並使用水溶性的引發劑引發單體聚合的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細的粒子狀分散在水中的乳液。乳化劑的選擇對穩定的乳液聚合十分重要,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張力,是單體容易分散成小液滴,並在乳膠粒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乳膠粒凝聚。

常見的乳化劑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三種,一般多使用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配合使用。市場上的「白乳膠」就是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備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乳液聚合通常在裝備迴流冷凝管的攪拌反應釜中進行:加入乳化劑、引發劑水溶液和單體後,一邊進行攪拌,一邊加熱便可制的乳液。乳液聚合溫度一般控制在70~90℃之間pH值在2~6℃之間。由於醋酸乙烯酯聚合反應放熱較大,反應溫度上升顯著,一次投料法要想獲得高濃度的穩定乳液比較困難,故一般採用分批加入引發劑或者單體的方法。

❻ 乳液聚合的組成與作用

1 單體
2 水
3 引發體系
引發體系主要是油溶性或水溶性引發劑。油溶性引發劑主要有偶氮引發劑和過氧類引發劑,偶氮類引發劑有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戊腈、偶氮二環己基甲腈、偶氮二異丁酸二甲酯引發劑等,水溶性引發劑主要有過硫酸鹽、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偶氮二異丁脒鹽酸鹽(V-50引發劑)、偶氮二異丁咪唑啉鹽酸鹽(VA-044引發劑)、偶氮二異丁咪唑啉(VA061引發劑)、偶氮二氰基戊酸引發劑等。
4 乳化劑
乳化劑是可使互不相容的油與水轉變成難以分層的乳液的一類物質。乳化劑通常是一些親水的極性基團和疏水(親油)的非極性基團兩者性質兼有的表面活性劑。
⑴種類
(i)離子型,分陰離子型和陽離子型,陰離子型:親水基團一般為-COONa,-SO4Na,-SO3Na等,親油基一般是C11~C17的直鏈烷基,或是C3~C6烷基與苯基或萘基結合在一起的疏水基;陽離子型:通常是一些胺鹽和季銨鹽
(ii)兩性型:氨基酸,甜菜鹼
(iii)非離子型:聚乙烯醇,聚環氧乙烷等

⑵作用
(i)降低表面張力,每種液體都有一定的表面張力,當向水中加入乳化劑後,水的表面張力明顯下降,下降速度隨溫度的升高和乳化劑濃度的降低而減小;
(ii)降低界面張力,油(單體)和水之間的界面張力很大,當水中加入少量乳化劑後,由於油水界面的油相附著上一層乳化劑分子的親油端,這樣就部分或全部油水界面變成親油界面,從而降低了油與水之間的界面張力;
(iii)乳化作用,乳化劑的作用是使親油基伸向單體液滴內部,親水基則朝向水相,如果採用離子型乳化劑時,則單體液滴表面會帶有一層電荷;
(iiii)增溶作用,膠束中單體濃度大於單體在水中溶解度的現象稱為乳化劑的增溶作用;
(iiiii)導致按膠束機理形成聚合物乳膠粒;
(iiiiii)發泡作用,加入乳化劑後,水的表面張力降低,故容易氣泡,在生產中這是不利現象,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泡沫。
⑶主要參數
(i)臨界膠束濃度(簡稱CMC):CMC越小,越易形成膠束,乳化能力越強.
(ii)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8-18為宜
(iii)三相平衡點與濁點

❼ 新型的乳液聚合技術有哪些試比較兩個新型乳液聚合技術與傳統乳液聚合技術的差別

首先你得搞清楚乳液和微乳液的區別。乳液不是熱力學穩定體系,乳液的液珠大小一般在0.1--10微米,而微乳液是熱力學穩定體系,液珠一般在 10-100納米之間,與乳液相比,液珠比較小。由此就可以知道乳液聚合與微乳液聚合的區別了。主要是提供反應的空間大小不同,因此,最終得到的聚合物膠乳顆粒的大小不同,乳液聚合得到的一般在0.1-0.5微米之間,這種膠乳被大量用於製造塗料、紙張塗塑、地毯敷層、膠水和粘合劑等;而微乳液聚合可以到達納米級別,即可以得到20-50納米的膠乳顆粒,這種納米級別的膠乳顆粒有特殊的應用,是制備特殊性能材料重要途徑。

閱讀全文

與乳液聚合方法制備的聚合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K平均演算法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9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好方法 瀏覽:535
用什麼方法可以測出音量 瀏覽:46
電信手機測網速的方法 瀏覽:652
寬頻解決卡頓方法 瀏覽:299
鴨蛋用什麼方法不破 瀏覽:47
抗血管新生治療方法 瀏覽:939
電腦上的列印機使用方法 瀏覽:152
泡沫軸放鬆方法圖片 瀏覽:604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7
熬夜預防方法有哪些 瀏覽:533
電腦鍵盤字元使用方法 瀏覽:625
瘤胃鼓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760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