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雨天西瓜苗能移栽定植嗎
下雨天,如雨太大,西瓜苗不能移栽定植。
當然,下毛毛細雨是可以的。
西瓜繁殖方法
浸種催芽
播種前曬種2天,然後進行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種,邊浸邊攪動30分鍾左右,冷卻後繼續浸種2小時。葯劑處理通常採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鍾,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後浸泡3至4小時。將經過處理的種子洗凈,放在恆溫箱內40℃高溫萌動6小時,33℃恆溫下催芽,當胚根長至0.5厘米時即可播種。
准備苗床
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管理方便的地塊建苗床。早春西瓜育苗,應在大棚或溫室內進行,可鋪設電熱線提高土溫,並在苗床上加蓋小拱棚。秋延後西瓜育苗,應搭建遮陽棚,並防暴雨沖刷。營養土要求疏鬆、無病蟲害,按比例施氮磷鉀肥,略帶粘性。可用稻田表土6份、腐熟廄肥3份加草木灰1份均勻混合,每立方米土加腐熟雞鴨糞5千克。土壤、肥料均應搗碎過篩,保持顆粒狀,然後加適量水充分拌和,播種前1至2個月堆制。採用營養缽育苗,缽口直徑為6至8厘米,用廢報紙做成,每張大報紙做10個紙缽,也可以用塑料缽、泥缽。將營養土裝入營養缽,距離缽口1至2厘米,整齊排列在苗床內。
播種
早熟西瓜在上年12月中旬至3月下旬播種,中熟西瓜在4至6月播種,秋延後西瓜在7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1天下午,營養缽澆透水。播種時,將帶芽尖種子平放於營養缽內,每缽1粒,覆細土厚1厘米,加蓋薄膜。
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播種後,床內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8至35℃、夜間20至25℃;待80%種子破土出苗後,白天保持20至25℃、夜間15至18℃;第1片真葉出現後,保持白天25至28℃。移栽前1周開始煉苗。②水分管理:出土前一般不再澆水;子葉期應控制澆水,地面見干見濕,以保墒為主;真葉展出後可加大澆水量。應在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後松動表土保墒,陰天不宜澆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風,防止高溫高濕。秋延西瓜苗期高溫乾燥,應注意水分供應。
定植
早熟西瓜苗齡約1個月,長出2至3片真葉即可定植。中熟西瓜苗齡20至25天、晚熟西瓜苗齡7至10天即可定植。寬畦定植2行,窄畦定植1行。小果型西瓜棚立架式栽培,每畝定植1500至1800株;爬地式栽培,採用三蔓或四蔓整枝,每畝定植600至750株。中、大型西瓜一般每畝定植650至700株,嫁接無籽西瓜每畝定植300至400株。按株行距開挖定植穴,將營養缽按子葉與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內,深度與畦面持平,用細土填滿苗穴,帶人畜肥和葯劑澆定根水。邊移栽邊蓋膜,膜寬不窄於80厘米,蓋膜要達到墒面細平,膜與墒面貼緊,四周封實,破膜處用細土封嚴。
Ⅱ 在移栽大白菜的時候,如何能讓成活率變得高一些
在移植前,土地要細心耕種,土壤要適當潤澤。移栽的樹苗最好根部發達一點。種植後,根的根要用周圍的土輕輕環繞樹苗,不能讓樹苗歪來歪去,讓樹苗自然直立。種植完所有移植的樹苗後,再給一株樹苗澆水是很重要的。澆水時要溫柔,不要把樹苗歪來歪去。澆水一定要充足。最後,如果太陽太強,一定要給幼苗遮陰。這樣移栽的樹苗有近100%的存活率。
白菜種血穴位小,對土壤質量、土壤濕度、播種質量要求比較嚴格。如果胃操作有問題,真的很容易出現缺苗現象,那麼白菜苗移植將是必要的事情。
要掌握好移植時間。白菜苗移植必須在白菜苗有三四個葉的時候選擇。太小的時候白菜苗子太弱,但再大的話,根會發達,移植的時候容易傷到根,生存也很困難。最好的選擇是晚上,或者第二天是陰天和下小雨的天氣。因為在移植白菜幼苗後,根有些受傷,不能吸收水分短時間供應,所以暴露在太陽下很難生存。晚上沒有陽光,一天晚上洗漱後白菜樹苗很容易買。
Ⅲ 連續雨天能移栽月季嗎
是可以的,只要管理好是可以的。
月季施肥管理
一、施肥方法
春季是月季生長得十分旺盛,施肥要充足一些且營養也有均衡。可以施加一些有機肥,每次間隔10天左右就要施一次。在它開花之前要十天施加一次薄肥,可使用豆餅肥、禽糞,能夠讓植株生長得更加茂盛。冬季氣溫低的時候,植株就會暫時進入休眠期,這段時間是需要施加基肥的,能夠為它第二年的生長做准備。
月季花
二、注意事項
1、如果在冬季的時候施加基肥了,到來年的早春可以先不用給它追肥,可到5月份左右再給它追肥。施肥後的第二天要適當澆水,這樣能很好的避免肥害發生。
肥料
2、施肥的時候不要施加生肥,也就是沒有發酵腐熟的肥料,這樣的肥料對於植株的根部是有危害的,要用腐熟的農家肥配上宴沃生物菌劑,更好的活化土壤,讓月季更好的吸收營養。在施肥時要小心,不要將肥料濺到月季花的莖葉上面,要將其沿著盆邊施加。
3、在施肥之前最好是先松鬆土,之後等到傍晚土壤微微乾燥的時候再施加,這樣做是為了讓植株更好的吸收。
Ⅳ 袋裝樹苗下雨天能移栽嗎
下雨天種植苗木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太潮濕,水分太多,本來苗木的根受傷過,一直被積水泡著的話樹根會受傷!
Ⅳ 下雨後移栽玉米苗能活嗎
下雨後移栽玉米苗能活,本來剛種完玉米就需要澆水。
玉米澆好4次關鍵水
「要灌不要灌,莊家天地看」。玉米是否需要澆水,要根據玉米的生長發育情況、天氣情況和土壤含水量情況而定。若土壤含水量低於16%,粘土含水量低於20%,沙土含水量低於12%,即需要灌水。從玉米發育情況和對產量影響較大的時期來看,一般應澆好4次關鍵水。
(1)造墒水 播種時,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實現苗全、苗齊、苗壯、苗勻的保證。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勻進行播種,勢必造成缺苗斷壟,或苗子大小參差不齊,弱小株多,空稈率高,這樣的群體要想獲得高產是不可能的。玉米播種適宜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5%~75%之間。播種時若土壤含水量低於田間持水量的65%,必須造墒後播種,夏玉米也可播後澆「蒙頭水」。 春玉米區最好進行冬灌和早春及時保墒。冬灌要澆足澆透。夏播或套種玉米可結合澆麥黃水一並進行。灌水量一般每畝50~60立方米。如果澆「蒙頭」水,一般每畝澆水40~50立方米。
(2)拔節水 玉米苗期植株較小,耐旱、怕澇,適宜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0%~65%之間,一般情況下可以不澆水。但玉米拔節後,植株生長旺盛,雄穗和雌穗開始分化,需水量增加,拔節時若土壤含水量低於田間持水量的65%,就要澆水,一般每畝澆水量55立方米左右,澆拔節水利於莖葉和雌穩生長以及小花分化,可以減少空稈,增加穗粒數。如北京延慶縣、懷柔縣的春玉米高產攻關田,澆拔節水的穗粒數平均增加 51.6粒(增加 11%),畝穗數增加3.8%。
(3)抽穗水 玉米抽雄開花期前後,葉面積大,溫度高,蒸騰蒸發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這時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低於70%就要澆水,每畝澆55~60立方米。這時灌溉,可以提高玉米花粉和花絲的生活力,有利授粉結粒;可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質生產。有利於籽粒灌漿,減少籽粒敗育,增加穩粒數和提高千粒重。灌抽穗水一定要及時、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發現葉片萎蔫再灌水就晚了。據試驗,抽雄穩前後短期乾旱,引起葉片萎蔫1~2天再灌水的,也會減產20%。
(4)灌漿水 籽粒灌漿期間仍需要較多的水分。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70%~75%,低於70%就要灌水,一般情況下每畝灌水55立方米左右。這時灌溉。可以防止植株早衰,保持較多的綠葉數,維持較高的光合作用;可以延長籽粒灌漿時間和提高灌漿速度,有利於提高粒重。
Ⅵ 下雨天可不可以種菜
下雨天盡量不要種菜,要等雨停了以後才可以。
一些有經驗的農民朋友就提出雨後種菜的問題,其實雨後是肯定可以種菜的,只是問題是雨後多長時間種菜合適,對蔬菜的成活率有幫助,下面探討雨後種菜的最佳時機。
雨後是可以種菜的,但要同時考慮您所種植的蔬菜品種是否到了適播期,當地的氣候條件是否適宜等問題,還要考慮雨量大小的問題。
一般中到大雨過後是不能立即種菜的,尤其是進行播種育苗更是不合適,大雨後播種容易因土壤板結等問題導致種子發芽出土困難,若田間存在積水情況還容易導致種子因土壤濕度過大而霉爛等。
雨後種菜的注意事項:
1、如果是雨量較小,雨停後也不易立即種菜,至少要考慮土壤墒情是否合適,如果墒情合適也至少在雨後的第二天的上午或者下午進行種植,盡量避開正午溫度較高的時段。
2、雨後更適宜補苗、補種。一些蔬菜播種或移栽後成活率不高,為了保證田間秧苗的整齊度,很多農民朋友會補種或補苗。雨後進行補苗、補種,成活率會高一些,因為雨後土壤濕潤更有利於種子萌發以及秧苗緩苗,可以省去補種後澆水的環節。
Ⅶ 黃瓜苗雨前還是雨後移栽
黃瓜苗雨前移栽,當幼苗長到二葉一心至三葉時進行移栽,移栽時應選擇傍晚或陰天,一般一廂栽二行,株距5-6寸,每畝3500-4000株或3000株左右。栽後澆好定根水定根肥,一般每畝用稀人尿糞20-30擔加尿素10斤左右澆施。移栽時田溝保持有水,增加田間濕度,移栽後第二天早晨還要復水一次,有條件的可搭架遮陽,栽後3-5天揭去遮擋物,這樣便於全苗和減少緩苗期。
溫度管理:早春栽培的黃瓜前期主要是保溫防寒,一般緩苗期前不放風加強夜間防寒,緩苗大約需要7天左右,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夜溫促進緩苗。緩苗後到根瓜坐瓜階段大約20天,要適當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6℃,防治徒長。盛果期要適當控溫白天25-30℃,夜間16-18℃。
肥水管理及中耕:早春栽培地溫較低,定植水要適當的小,緩苗後澆緩苗水,澆水後進行中耕,並進行蹲苗。採收根瓜後進行澆水,以後每隔5天澆水一次,澆水最好在晴天早上進行,夏季暴雨忽晴後要澆一次水。澆水後及時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定植至根瓜採收可追肥1-2次,結瓜盛期7-10天一次。磷酸二銨和硝酸銨交替使用,也可用沖施肥隨澆水沖施。
吊蔓及整枝:黃瓜長到5節時及時吊秧或插架,以後每2-3天繞秧或綁秧一次,並及時去除所有的側枝和卷須,瓜秧接近棚膜時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