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採用的植物無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壓條和組培。
無性繁殖的苗木,其所採用的枝條、接穗、芽片等植物營養器官,都是來自於母株上階段發育較老的成熟部份,利用這些材料所培育成的新植株,具有能保持母株優良性狀,避免發生劣變,同時進人結果期較早,培育技術簡單,群眾容易掌握,能較快較多地育成良種苗木,加速良種繁育的速度,適應生產發展的要求。
B. 銀杏一般通過什麼方法繁殖
銀杏可以通過多種方法繁殖。最常用的有:播種育苗、扦插育苗、分株繁殖三種。也可以採取卧式栽植以苗繁苗的辦法加速苗木繁殖,還有的正在通過組織培養在實驗室里繁殖。
銀杏播種育苗,只要選好種子,選好圃地,只要施足基肥,管護恰當,一般都能成功。採用先催芽、再播種,甚至先育成芽苗,再移栽苗圃培育等方法,更有把握在一年內育成健壯的實生苗。生長健壯的一年生實生苗,地徑粗可達1.0厘米,苗高可以超過30厘米,可以形成帶20—30張葉片,並具健壯根系的實生苗。這種苗,當年秋季就能用作砧木嫁接優良品種。
近幾年來,由於銀杏種子的價格飛漲,為了節省育苗費用,各地廣泛試用了扦插繁殖。試驗證明:無論硬枝扦插育苗還是軟枝扦插育苗,無論是採用封閉式扦插育苗,還是採用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銀杏都能正常生根,並長成健壯的苗木。
銀杏根頸部特別容易抽生萌櫱。這些萌櫱只要培上鬆土就能長根。利用這種帶有少量根系的萌櫱,從基部切下後,也能移栽定植。在嫁接技術尚未普及的時候,這種方法還是擴大優良單株栽植范圍,使其逐步形成品種的基本途徑。由於分生的單株,已經在母樹的保護下長了多年,採用這種方法繁殖,往往也有加速繁殖,使銀杏提早開花結實的作用。銀杏產區群眾很早就有利用分株苗高接換種的經驗。採用定植分株大苗,2—3年後嫁接優良品種的結果枝,一般在嫁接後5-6年就能開花結果。不經過嫁接的分株苗,栽後10年左右也有開花結實的。
利用芽發育良好的苗木,卧式栽植,可以從一株苗木上抽生出幾株苗木。這些苗木也能通過基部環剝、埋土的辦法使其分別長根而形成新的苗木。在特殊條件下,這種方法也能用於加速良種苗木的繁殖。
組培繁殖不僅能節省種子,也是加快良種繁殖的重要方法。只是需要一定的設備,操作方面的要求也較高。相對來說,也需要花費較高的成本。但是,由於繁殖系數高,一旦技術成熟,也能用於生產,特別是作為良種資源的快速繁殖的起始點,是很有前途的。
由此可見,銀杏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主要的繁殖方法是不同的。過去,銀杏主要靠分株繁殖;在自然界,也有依賴於動物的傳播作實生繁殖的。現在,主要靠播種育苗繁殖;由於種子昂貴,也有大批採用扦插繁殖的;將來,很可能會轉向主要靠組織培養來繁殖。
C. 在繁種過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良種繁育
我這里使用以下方式加快良種繁育的:
通過不育系雜交育種手段,來實現良種的快速繁育
雜交育種過程中,如進行人工雜交授粉,效率極低,用於良種生產上很不適用。那麼,不育系雜交育種就為快速培育農作物雜交種和加快良種培育和推廣提供了可能。如甘藍育種,由於大多甘藍品種具有自交不親和的特性,也就是自己給自己授粉往往出現不育(敗育),結不出種子。這就給實現雜交育種和制種提供了條件。現在市場上的很多的甘藍品種,就是通過不育系制種,快速繁育出的一代雜交種。通過培育甘藍穩定的不育系,來進行育種和繁種,效率較人工授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也使良種快速繁育得以實現。目前的雜交水稻、玉米和小麥都是通過不育系制種來完成快速繁育的。
D. 培育新品種常用的方法
選擇育種法:以自然變異為基礎,根據個體的表現型選擇符合人類需要的基因型,經過長期積累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雜交育種法:用不同品種雜交獲得雜種後,在雜種後代進行選擇以育成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品種。這種方法是廣泛應用而且有效的育種方法。
誘滅育種法:是指人為地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來誘導生物發生變異,然後根據育種的目標從變異後代中選育新品種的方法。
(4)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良種繁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新品種在對環境的適應性、生育期、抗病性等方面都與老品種有很大的差別,因此需要採取相應的種植技術。引進新品種之後,如果還用老辦法種植,就不能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每一個新品種都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和栽培條件下選育出來的,具有一定的適應性。種植者要在種植前詳細了解該品種對氣候、土壤、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適應能力,盡量從與本地自然條件相似的地區引進,以增大保險系數。
E. 如何提高大蔥繁種質量和產量
(1)嚴格選種在大蔥常規繁種過程中,一般都要首先從大量種株群體中選拔那些符合品種特徵,蔥白粗大、堅實,葉片著生緊密、葉管直立上沖的優良單株作種株(又叫母株),做上標記,單選、單放、單存,不與其他品種的種株混放。淘汰掉那些種性不純,感病帶蟲的劣株。注意最好不要在栽植地越冬留種。栽植地越冬繁種有很多不利因素,如品種易混雜、雜株去除不徹底、病蟲害發生較多等。
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條件以及不同的栽培目的,對蔥品種性狀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應根據具體需要,搞好選種工作,選出適合不同栽培目的使用的優良種株。冬用蔥選種,應在蔥收獲前和貯藏過程中進行,選留株形整齊、具有品種特性、假莖緊實、無病蟲害、健壯植株,冬季單獨貯藏,春季栽植前,再進行一次株選,淘汰假莖松軟不耐貯藏的植株。用於羊角蔥栽培的選種,要在早春進行。選留返青早、抽薹晚、低溫條件下生長快的植株,原地隔離采種。用於小蔥生產的,應在幼苗生長期間選擇生長快、葉嫩品質好的蔥苗,單獨栽植,第二年隔離采種。夏蔥應該從抗熱品種中,選留夏季生長快的植株留種。(2)保證隔離間距大蔥是異花授粉作物,自然雜交率很高。建立繁種田時,必須注意設立隔離區,不同品種之間一般要保持1000米的隔離間距。繁種田周邊最好是高稈作物或高大樹木,這樣對繁種田就形成了安全屏障,可以避免或有效減輕外來花粉污染。此外,大蔥繁種田還應遠離公路,以防塵土飛揚,影響花粉傳播與授粉。(3)採用精選成株繁制原種原種,顧名思義就是育成品種的原始種子,它是繁育生產種的基礎材料,是保持良種純度、防止品種退化、不斷提高種性的基礎。原種必須具有原品種典型性狀,生長發育整齊一致,完全保持原品種的特徵特性。按照良種繁育程序,原種一般要由育種者利用原原種(又叫超級原種)繁育而成。
優良的大蔥原種,必須在立地條件良好、隔離條件有絕對保障的原種繁種田繁制。冬前收獲大蔥時,選擇符合品種特徵、植株健壯挺拔、蔥白長而粗大、葉片著生緊密、葉管直立上沖、無病蟲害侵染的單株做種株,精選、單放、單存,做上明顯標記,不能與其他大蔥混放。精選的種株可在冬前栽植,也在早春栽植。具體做法是:在選好的繁種田中,整地、施肥、開溝,一般行距55~65厘米,栽植溝深15~20厘米,底肥施入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銨30~40千克,硫酸鉀30~40千克。栽植前,將選好的種株蔥白切掉1/3,按4~6厘米的株距,栽入定植溝內,然後澆足水。其他管理措施與大蔥生產本田露地越冬方法相同。
原種生產基地建設,對隔離區的要求尤為嚴格,周邊1000米以內不允許有不同大蔥品種繁種生產,確保繁育品種種性和純度。雖然這種繁種方法費時、費力,成本高,產量低,但作為原種生產是十分必要的,科研部門、種子繁育機構要想保持優種優勢,必須建立原種繁育基地。(4)採用成蔥就地采種提高生產種質量和產量這種方法是春季播種育苗,夏季在選好的繁種地塊進行定植,冬前不收獲,在露地越冬,翌年抽薹結籽。這樣做的好處是,種株生長時間長,植株粗壯,根系發達,翌年春季花薹抽生早,花球大,種子飽滿,產量高。
營養生長期與冬蔥生產管理一樣,惟一不同的是移栽定植時,需要加大栽植密度。可採取寬壟雙行定植方法,每667米2可栽植25000~30000棵。在營養生長期間,需要經常進行田間檢查,發現不符合所繁品種特徵的雜株、病株、殘株,隨時拔掉,確保品種純度。為確保大蔥安全越冬,順利通過春化過程,入冬後澆足封凍水,追施少量養根肥,為翌春健壯生長奠定基礎。
待早春未解凍前,將大蔥地上部割掉,返青後鋤劃壟間,以提高地溫。當氣溫升至10℃以上時,結合培土澆水,重施追肥,每667米2施硫酸鉀40千克、尿素30千克。此期培土目的是提高母株抗倒伏能力,追施鉀肥,可增加大蔥纖維組織,提高抗倒伏能力,有利於種子早成熟,籽粒飽滿,追施氮肥,可加強光合作用。在早春中耕培土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葉片。進入營養生長的大蔥,花芽分化後不再分化新的葉片,因此,保護和發揮已有葉片作用,是保障種子產量的重要條件。
隨著早春溫度的提高,雜草滋生很快,大蔥繁種田不宜再使用化學除草,只有靠人工拔草和培土壓草。當母株開始現蕾後,在田間再檢查一遍雜株、劣株,將那些分櫱株、異形株、病殘株堅決拔除。在開花之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而到開花時,要停止澆水,以利於花粉飄動和授粉。當花蕾總苞破裂,小花開始散粉時,應採取人工輔助授粉措施。每天上午9時以後,晨露消失,可雙手戴上棉線手套,在采種田間大蔥花球上輕輕的來回撫摩,起到傳粉作用。人工授粉一般進行1周。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放蜂辦法,利用蜜蜂進行授粉,效果更好。
當種球上有1/3蒴果開裂,露出黑籽時即可收獲。收獲過早,種子成熟度不好,秕子多,既影響產量,又影響發芽率;收獲過晚,由於風的搖動,使成熟的種子出窩落地,造成減產。
成蔥露地越冬就地繁種,生長期長,種子產量較高,而且經過幾次淘劣去雜,種子純度有所保證,但最終難免會有個別雜殘病株存在,因此這種方法所繁種子,只能是生產種而不能作為原種。再者,由於這種方法佔地時間長,因此,繁種成本相對較高。(5)採用半成株采種降低生產種成本半成株采種是夏季播種,冬前使蔥苗長到半成株,露地越冬,翌年抽薹開花采種。這種方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按設計好的行距,直播育苗,不再移栽,本田繁種。一種是集中育苗,冬前移栽,露地越冬,翌年采種。
①直接育苗,本田繁種。夏季麥收後,選擇具有隔離條件、3年未種蔥蒜、地勢高燥、肥沃疏鬆的地塊作為大蔥直播繁種田。直播地塊需要精細整地,多施基肥。夏季氣溫高,土壤水分蒸發量大,播種前一定做足底墒。播種行距40~45厘米,播幅8~10厘米,播深2~3厘米,每667米2播種量2千克。如果採用機械播種,要種肥分箱放置,肥前種後一步完成,施肥深度5~6厘米。播種後需要進行鎮壓,噴施化學除草劑預防雜草。播後8~10天可出苗。當小苗長到3葉1心時,開始間苗,苗距3厘米×3厘米。每667米2保苗4萬~4.5萬株。夏季雨水較多,要充分做好防澇工作。進入立秋節後,天氣變涼,大蔥進入生長盛期,要做好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培土、病蟲害防治等各項工作,各個環節絲毫不能放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培育冬前壯苗,為翌年春繁種奠定基礎。入冬前隨澆凍水,追施氮肥。澆水的作用是補充土壤水分,減少冬季土壤水分蒸發,使大蔥安全越冬,保持根系活力。此時施肥實際上是一種貯備肥,利於早春土壤溫度升高時,使根系盡早吸收。越冬期間嚴禁放牧,防止越冬蔥受傷受凍,造成死亡。早春化凍後,進行壟間鋤劃,提高地溫。當新葉長出3片時,開始追肥、澆水、除草工作。3葉期前可進行最後一次培土。5月上中旬,花蕾逐漸開始裂苞,小花陸續開放。由於半成株采種的種株密度較大,人工授粉操作困難,因此提倡昆蟲授粉,有條件的地方應盡可能採取放蜂授粉的方法,提高種子產量。
②集中育苗,冬前移栽。這種形式的管理措施與直播育苗繁種非常相近,只是前期集中育苗,可以節省土地,方便苗期管理。冬前必須及時移栽定植,一般在9月份進行,這樣可以保證種株根系充分發育,安全越冬,並順利通過純化。
半成株采種法周期短、成本低、產量高,但種子純度較低,只能繁制生產種。(6)適時采種大蔥花球頂部蒴果開裂,露出黑色種子時是採收適期。蔥為有限花序,頂端花先開,種子也早成熟,同一繁種地塊上的不同種株之間的成熟期也不太一致,所以大蔥需要有選擇的進行分期採收。採收一般在清晨進行,日出以後採收容易落粒。(7)科學加工貯藏無論採用哪種繁種方法,採收的種子必須單獨晾曬、打扎。收獲後的種球,應立即放在席上晾曬,不可堆放,以免因蔥球吸收發熱,引起腐爛發霉,影響發芽率。種子脫粒後,晾乾揚凈。種子切忌在高溫、強光的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晾曬,以免燙傷種子。種子晾乾後,裝入有一定透氣性的編織袋中,袋內嚴禁附有塑料膜。種子編織袋最好放置在高出地面15厘米以上的地方存放。由於大蔥種子容易返潮,在存放一段時間後,還要再晾曬一次,確認晾乾後,裝入透氣的包裝內,註明品種名稱、產地、產種時間、制種人姓名,將標簽貼在包裝上,存放在陰涼乾燥的庫房內。貯藏期間要定期檢查種子含水量,發現返潮,應及時晾曬,確保種子符合國家規定標准(表2)。
表2 大蔥種子國家規定分級標准級 別 品種純度(%)不低於 種子凈度(%)不低於 種子發芽率(%)不低於 種子含水量(%)不高於原 種 99 99 93 10一級良種 97 99 93 10二級良種 92 97 85 10三級良種 85 95 75 10
F. 雜交育種如何實現基於育種目標的快速精準育種
以基因型不同的果樹種或品種進行交配或結合長成雜種,通過培育選擇,獲得新品種的方法。雜交育種是選育新品種主要途徑,是近代育種工作最重要的方法。由於雜交引起基因重組,後代會出現組合雙親控制的優良性狀基因型,產生加性效應,並利用某些基因互作,形成具超親類型新個體,為培育選擇提供了物質基礎。雜種後代群體,通過培育、鑒定、選擇等步驟,獲得優良單系,再經過無性繁殖就形成新品種。
英國園藝學家奈特(T.A.Knight,1759~1838)在發現植物性別與父本對後代的遺傳影響後,開始對蘋果、梨、桃、李、櫻桃、草莓等果樹進行雜交育種,使果樹品種選育由僅僅利用自然產生的變異,發展到人工創造變異的育種階段。之後,達爾文、伯班克和米丘林等,對雜交親本選配中,廣泛利用生態地理上、分類上遠緣及野生資源方面;對雜種進行預選和連續若干有性世代積累選擇效果等方面都留下了寶貴經驗。中國雜交育種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已開始,60年代起迅速開展,目前中國許多單位進行了果樹雜交育種工作,特別是在蘋果、梨、桃、葡萄上進行了主要以高產、優質為目標的雜交育種。已選育出的如遼伏、玫瑰紅、勝利、秦冠等蘋果新品種;早酥、錦豐、黃花、晉酥等梨新品種;京玉、雨花露、春蕾等桃新品種;北醇、公醇1號、早紅等葡萄新品種,並都已在生產上推廣應用。除選出新品種外,在雜交育種技術工作研究,理論研究上也取得進展,例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果樹品種資源調查、保存和利用研究。不同果樹性狀的遺傳規律,雜種培育條件和技術,性狀鑒定和預先選擇,童期發育及控制等研究。在提高良種繁育技術,確立繁育制度等方面都比其他育種方法研究深入。
雜交育種按性質可分為有性雜交育種和無性雜交育種。在有性雜交育種中,根據親緣關系的遠近,又可分為品種間雜交和遠緣雜交。一般雜交育種是指品種間雜交育種。按育種不同要求可採用簡單雜交,回交和復式雜交等方式(見有性雜交)。
確定雜交育種目標和制訂育種計劃
目標的確定一方面應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如培育黃肉罐藏桃以適應中國對外貿易需要,培育大果、抗病葡萄以適應南方鮮食需要;另一方面還應根據當地果樹品種存在的問題,如北部寒冷地區,不能栽培品質優良的大蘋果,可以把培育抗寒性強、品質優良的中型蘋果作為育種目標。育種目標確定後,要制訂實現目標的詳細計劃。按目標要求不同,計劃長短不同,有的不但要考慮1代,還必須考慮2代、3代,選擇不同的雜交方式,在每代中都要經過親本選配,雜交方法設計、雜種培育、鑒定和選擇過程。
雜交育種的親本選擇和選配
主要考慮親本應具有重要目標性狀的基因,選擇育種值大的性狀。考慮親本間優良性狀基因互補,選生態地理上相距遠的雙親配合力高的作親本並配製組合等(見親本選配)。
G. 豬的繁殖能力關繫到整個養豬場的經濟效益,提高母豬繁殖性能的有哪些方法
母豬是現代養豬業的基礎,母豬的生產性能影響整個規模化豬場的經濟效益。因此,應重視母豬的飼養管理,採用高效、科學的手段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積極解決飼養中出現的不發情、推遲發情、反復不孕、流產、死胎等問題,以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
5 .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母豬水產養殖疾病的防治主要採取加強消毒管理、免疫接種、做好驅蟲、做好環境控制等措施。母豬分娩後肌肉注射青黴素、鏈黴素、炭疽病等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
H. 品種良種繁育有什麼途徑
甘蔗良種繁育途徑可分為兩大類:常規繁殖技術、甘蔗組織培養快繁技術。
常規繁殖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易行的特點,適合各地蔗區進行良種快繁使用,缺點是繁殖速度不夠快。
甘蔗組織培養快繁技術是在無菌條件下,將甘蔗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以及原生質體,接種培養在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通過控制培養條件,使其長成完整植株的一項技術。其具有繁殖系數高的特點,缺點是技術條件要求較高,操作繁瑣。
I. 如何加快種子繁殖
有性繁殖園藝植物選擇育種的一般程序:優良單株選擇——株系比較選擇——品種預備實驗——品種比較實驗——生產試驗和區域實驗。 有性繁殖園藝植物選擇育種的基本選擇法有混合選擇法和單株選擇法。 混合選擇法:從一個原始混雜群體中選取符合育種目標的優良單株,混合留種,次年播種與同一塊圃地,與標准品種及原始群體小區相鄰種植,進行比較鑒定的選擇法。對原始群體的混合選擇只進行一次,當選擇有效時就繁殖推廣的,稱為一次混合選擇法。對原始群體進行多次混合選擇後再繁殖推廣的,稱為多次混合選擇法。 混合選擇法的優點: 簡便易行,省時省力。不需要很多土地、勞力及專設的實驗圃地就能迅速地從混雜群體中分離出優良類型,在較短時間內能獲得較多的繁殖材料,便於及早推廣。對混雜嚴重的農家品種也可提純良種。混合選擇時不同單株間可以自由授粉,可以保持豐富的遺傳特性,故不會造成生活力衰退。 混合選擇法的缺點: 混繁不能鑒別每一個體基因型的優劣,這就使由於環境條件優越而性狀表現突出的單株選留下來,但其基因型並非優良,從而降低了選擇效果。 單株選擇法:從原始群體中選取優良單株分別編號,分別留種,次年單株種植成一單株小區,根據各植株的表現進行比較鑒定的選擇法。若只進行一次單株選擇,以後就以各株系為取捨單位,稱為一次單株選擇。 單株選擇法的優點: 可以對所選優株的基因型進行鑒定,消除環境飾變引起的誤差,提高選擇效率。 單株選擇法的缺點: A.費工費時。需專門設立圃地,異花授粉作物需要隔離。 B.異花授粉作物多次隔離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 C.選擇一次留種量有限,選出優系後難以迅速應用於生產。 加速選種的主要方法。提前進行生產試驗與多點試驗;利用保護地進行一年多代繁殖選擇;異地栽培加速繁殖;加速繁殖和提高種子繁殖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