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釣鯉魚如何調漂
1、調高釣低或釣高優缺點
經常看釣魚比賽的人都知道,為何有些釣手在釣鯉魚的過程中,卻喜歡用調高釣高或者釣低的方法來作釣,而且最終的魚獲還很不錯,不過我們這些業余釣手在實踐過程中卻發揮不了作用,反而還會因為漂相亂會影響作釣呢?
其實這就是經驗的積累,調高釣高以及釣低,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進攻型釣法,雖然這樣調漂靈敏度高,但出來的漂相也很雜亂,所以如果經驗不足,不能正確判斷漂相的話,建議還是選擇釣鈍一些,畢竟野釣中的鯉魚不同於黑坑,沒有抬頭吃餌的習慣。
2、最為保守的一種調漂方法
這種調釣方式,我認為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半水調平水,然後掛餌釣個兩三目。這也是眾多釣友在守釣大鯉魚時,最常用的一種調漂方法。所謂調平水就是比調一目少那麼半截,所以它也屬於調低釣低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在作釣過程中,如果發現多次揚竿而不中魚時,就應該上推浮漂釣鈍一些,盡量讓兩鉤餌處於躺底狀態,這樣就更加方便了鯉魚吃餌,所以很多釣魚人認為調平水,屬於比較保守的一種調釣方法,同時也非常適合新手守釣大物。
3、根據魚情靈活調整
其實釣鯉魚不管怎麼調釣,最後還是需要根據魚吃餌的情況來做微調整,比如在有口而不中魚時,就應該上推浮漂釣鈍一些。而如果遇到水底有暗草或醬層時,也可適當釣靈一些,總之野釣鯉魚,一定要根據魚水情來靈活調整浮漂。
2. 釣鯉魚如何調漂(圖解)
在實際釣魚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通過改變 線組、調整浮標目數、調整餌料狀態和味道等等方法來應對不同的魚情和魚訊。
3. 釣鯉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釣友在野外主釣鯽魚兼釣鯉魚,想著能夠大小兼顧,但是由於鯉魚和鯽魚的個體相差太大,按理來說只能兼顧到小個體鯉魚。但這個也得根據當時的季節、氣溫、水情、魚情、垂釣的時間來綜合判定的,根據往年的經驗冬季的野生鯽魚和鯉魚本身的體力較弱,爆發力也會減小,所以線組可以放細一些來提高靈敏度,以主釣鯽魚兼釣小個體的鯉魚(例如:鯽魚1斤、鯉魚2斤),可選主線1.5配子線1.0,魚鉤選用新關東1-2號,子線的長度縮短在20cm,天冷魚的吃口輕,子線過長信號不明顯,手竿可以直接選用37調偏46調性的混養竿,較軟的竿比較護線,而且在遛大魚時不易脫鉤跑魚。
釣友在水庫野釣鯉魚、鯽魚,餌料可以以原塘顆粒為主,在添加適量的腥味鯉魚餌料和薯香的鯽魚餌料打成軟黏即可,此款配方是最廣譜的鯽鯉通用型魚餌。通常在水庫野釣鯉魚、鯽魚時,誘餌窩料要多准備一些,可選用酒香味的基礎商品窩料為主,添加魚兒比較喜歡吃的純穀物及酒米(自家產品五糧誘酒米就是一款特效窩料,誘魚快留魚久),混合攪拌一起打入到窩點即可。天氣較冷長時間沒口不要死守一個釣點,需要「人找魚」,可在釣點附近多做幾個魚窩輪番逗釣。
冬季台釣除了種類繁多的腥香商品餌料外,釣友可以直接選用蚯蚓餌、紅蟲餌這類含動物蛋白較高的天然餌料來應對魚情,越是天然的餌料魚兒越是愛吃、警惕性小,冬季盡量的使用紅蟲餌,蟲體小、活性大是它的特點,但由於蟲餌本身的自重較輕,所以線組的調釣是調低不調高。
4. 釣鯉魚怎樣調漂!
我們都知道鯉魚屬底層魚。釣鯉魚,餌要沉底,一般是釣鈍(即調低釣高,或是調靈釣鈍),這樣即使是餌化了,鉤子還埋在餌裡面。今天就從靈頓和選漂等三個方面來說說釣鯉魚如何調漂,並配有調漂圖解。
一、釣鈍的情況
鯉魚吃食口型是從上向下吸入的,餌料懸空常吃不到正口,且鯉魚中魚後多是黑漂,浮標標象明顯,因此,一般不要調多釣少(比如「調4釣2」),而是採用 「調幾釣幾」(如「調4釣4」,「調5釣5」)或調少釣多,如果要兼顧鯽魚就用「調幾釣幾」最好。「調幾釣幾」時,不管餌輕餌重,都是一鉤躺底,一鉤輕觸 底,建議採用。
有的釣友用「調2釣2」,夜釣水底不平,有時候釣一目,有時候釣三目,都沒問題。
在小雜魚多的情況下,調平水釣兩目也不錯。
野釣鯉魚調平水或者一兩目釣4567都行,因為子線長度用30厘米以上的,不怕鉛墜底,可以有效過濾一些雜亂信號,如果在黑坑就不行了,那裡的魚普遍滑,有傷,吃口很輕,這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漂,增大鉤距,減小漂號、鉤號,不是簡單的調幾調幾就行了。
二、釣靈的情況
但在一些釣魚視頻中,他們一般調得都比較高,基本在5~9目。原因是:現在用的基本都是細尾漂,一顆搓餌就能壓下去8、9目;即使調9釣2~3目或 3~4目,下鉤餌仍然處於較鈍的狀態。這與鉤重、餌重、漂的大小甚至子線的重量有關。又比如「調4釣2」,如果雙鉤加上雙餌的重量只有2目,那釣2目有可 能雙餌還在半水中,如果雙鉤加上雙餌的重量有4目,那釣2目有可能雙餌均卧底,子線彎曲很厲害了。
但在水底淤泥比較厚的水域,採用調高釣低時,正好餌剛著到水底。比如「調4釣2」掛小餌時,兩鉤在水底是一鉤懸空一鉤輕觸底;有的釣友甚至「調十釣二」,而釣鈍了則容易讓餌陷進泥層里,讓魚無法發現。
鯉魚密度大或者開口好的時候,也可採用調高釣低,而如果在野釣鯉魚滑頭時使用,則可能鯉魚還在旁邊轉悠,餌就已經脫落了。
三、選漂
選漂也要根據餌的輕重、大小來選擇。要是不知道大概的話,還是從調5釣2開始,釣鯉魚常用大餌,所以雙餌一般能觸底,然後再慢慢地根據情況來調整,也就是增加釣目數,直到上鯉魚。
總而言之,要根據實際情況嘗試,別人的方法在你這里並不一定有效。
5. 釣鯉魚怎麼調漂最好
1、初步調漂
黑坑釣魚不比野外,魚群聚集的多,由於人工養殖的緣故,水下的地形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復雜,要稍微比野外好釣一點。在黑坑搶調漂可以選擇6目左右的,先是空餌調漂,扔入水中盡量讓鉤觸底,有兩目在水裡,四目漂浮在水面上,加上餌料自行調整,釣鯉魚的的話,餌料就可以輕一點,帶餌入水盡量保證鉛塊是懸在水中的,魚鉤正好觸到地面,鉛塊到沉在水裡的漂子這段距離的魚線是拉直的。
2、高階調漂
鯉魚生性嘴饞,沒有別的魚那麼謹慎,也喜歡在水域中上層游動,尤其喜歡水下地形的深淺交接的地方,那裡的餌料聚集的多,形成了餌料層,這樣排放氧氣的量就少了,魚群就會自覺向氧氣量富足的上層游動,這時候把目數調高了,鉤餌下沉速度就會變慢,鯉魚的觸須又敏感,嘴又饞,很容易在下沉的過程中就把你的鉤餌攔截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釣魚堵塞效率。
3、根據開口調漂
一般來說黑坑釣魚算是比較簡單的,鯉魚也不像其他魚那麼刁鑽機靈,在春秋季的時候開口比較好,這是可以將魚漂調鈍一點,到達4目這樣,對黑坑釣鯉魚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當在開口不好的時候就需要調靈了,維持在2目左右即可。
6. 釣鯉魚最靠譜的2種調漂方法是什麼你知道嗎
大家釣鯉魚的用餌有個特性,一要用搓餌,二是餌團會非常大,可以說餌都比較重,因此都是調平水釣1、2目,雙餌在水底的情況也是一樣的,都是雙餌究竟,下子線略微松馳。這個基本是底釣鯉魚的最靈情況了,釣魚的時候假如還是空竿,那就把浮漂往上拉一點,讓雙子線松馳,釣的更頓一些。
無鉤調平水,兩餌徹底躺底,鉛墜究竟,底層鯉魚在吃鉤時就不會發生擋口的狀況,不管餌料的輕重如何轉變,釣組的情況、靈鈍都不會產生變化。這類方式不僅適合釣鯉魚,野釣中釣底也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方法,小點的動作是看不出來的,不容易出假信號。以上上述僅個人拙見,僅作參考!自然釣無定律,若您對此有不同的觀點,還請多多指教與提示。歡迎大家評論。
7. 釣鯉魚如何調漂
無論釣什麼魚,調四釣二是一種最基本的調漂方法,就是指調漂的時候空鉤半水調四目,也就是使浮漂露出水面四目,接著掛上雙餌,再對浮漂進行調整,使之露出二目。目數就是漂尾部到水面的格數,一目一小格,如果沒有格數,就是漂尾和水面持平,稱為零目。
如果想釣底層魚,特別是鯉魚,就要增加水線的長度,將魚漂向上移動;如果想釣中上層魚,就要縮短水線的長度,將魚漂向下移動。通過移動魚漂的位置,你便可調整垂釣的水層,前提是魚漂的浮力同鉤餌及鉛皮的重量相匹配。移動魚漂的時候浮力不斷變化,這個靠修剪鉛皮來抵消浮力變化。
8. 釣鯉魚怎樣調漂
釣鯉魚調漂的方法:
1.在鉛皮座上卷上鉛皮,鉛皮一定要裹緊一點。要不釣魚呢時候一用力鉛皮就松開了
2.在漂座上安上魚漂以後放入水中,如圖所示鉛皮的重量使漂沉入水中,這是因為現在漂的浮力小於鉛皮重量。漂沉入水中以後把漂向上移動使水線增長,直到漂露出水面兩目。這樣就可以測出水的深度,從漂兩目以下一直到連接鉛皮座尾端這段魚線的距離有多長,水就有多深了。這樣就可以測出水深了。
3.測出水深以後就可以調漂了,把漂和鉛皮座的距離調到水深的一半,然後放入水中這時漂再次沉入水中。
4.這時你就可以用剪刀把鉛皮座上的鉛皮一點點的剪掉,注意一次不要剪得太多。你每剪掉一點鉛皮、鉛皮的重量就減少一點,隨著鉛皮重量的慢慢減少,當鉛皮的重量小於漂的浮力漂就會慢慢浮出水面。
5.讓漂浮出水面4目就行啦,若漂浮出水面的目數多於4目再在鉛皮座上增加點鉛皮,讓漂下降到只露出水面4目為止。
6.然後在魚鉤上掛上食,放入水中這時漂又沉入水中了。這是因為掛上食以後鉛皮和食的重量又大於漂的浮力。這時你只要把漂向上調直到露出水面3目,多出3目向下調直到露出水面3目為止。這就是台釣所說的調4釣3,就是空鉤調到漂露出水面4目放上食以後調到露出水面3目。你可以結合以上方法調4釣2、調6釣3、或調4釣4等等......其中調4釣2最靈敏、調4釣4最鈍。
9. 釣鯉魚如何調漂(圖解)
在實際釣魚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通過改變 線組、調整浮標目數、調整餌料狀態和味道等等方法來應對不同的魚情和魚訊。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掛雙餌調漂、掛單餌調漂、空鉤調漂、無鉤調漂、調4釣2、上鉤找底法、下鉤找底法、雙調目調漂等等。
浮釣:雙鉤掛餌後釣組的總重力,沒有浮標的上浮力大,因此掛餌後,仍可輕易地將雙鉤餌置於各理想水層。一般適用於釣半水的非底棲魚類,如日本白鯽、溪魚、魴草鰱鱅等。池釣底棲魚如今也有採用:比如,拉浮、一標深等。此法只要鉤不到底,理論上是最靈敏的,魚稍近,浮標即會有所反應。如已找底,使形成一餌輕觸底、一餌懸底狀態,仍可釣底棲魚的。
雙餌調幾目:雙鉤掛餌懸底,調整鉛皮到標尾出水一定目數(一般不超過3目),此調法其實是在浮釣偏鈍的范圍內,底釣則屬最靈敏區。先上捋浮標到釣4目(大於調目)即可確保下餌已觸底;然後再將浮標下捋一點點,將釣目復調成3目,此時下餌輕觸底,上餌懸底,餌動標即動,抓魚訊於吞餌瞬間,是浮標調法中,最靈敏的一種。只要不是刁滑魚都適用,尤其適用於釣鯽。
10. 釣鯉魚最好調漂方法
一、釣鯉魚調漂的技巧
當我們在不同的水域里進行垂釣時,調整魚漂的方法也會發生變化。甚至當水中環境、水流、魚情、天氣等因素不同時,都會對魚漂產生影響的。現以在江河等流水水域垂釣時距離說明:在這樣的的水域水域垂釣時通用的魚漂調法(調高釣底)無法讓在水流中穩定住,再加上江河中生活的魚是各種各樣的,還會遇到小魚鬧窩的現象。因此,在這樣的水域垂釣時,要先考慮怎樣去規避由小雜魚引起的虛假信號,還要使釣組穩定於水中,因此魚漂可以調遲鈍些,在水流速度快時,還可以增加鉛塊的比重,讓釣組在水底的穩定性更好。
二、配置
配置也很簡單,在空鉤離底的狀態下,調平水或1目。但注意一點,再把魚漂投進釣位時,盡量將水線、魚漂同時拉近水裡。然後等到魚漂從水中浮起以後在決定調目,不然會對調漂後的准確度產生影響。其次,當魚漂調整完成後,需把鉛座上方的太空豆往上移大約20cm,使鉛座可以自由活動,接著即可進行找底,當延長水線,魚漂回歸平水或者1目時,證明鉛座到底。
三、跑鉛調漂
跑鉛調漂的原理是,當鉛座到達水底後,雙餌鉤呈躺底狀態,當魚咬鉤以後就會帶動釣組。但小雜魚咬鉤時力度小,無法帶動釣組,這樣就會將小魚咬鉤所引起的虛假漂相規避了。當體型較大的魚在咬鉤時,由於魚的體型較大所以咬鉤的力度也要大,因此就會帶動釣組使魚漂產生漂相。
跑鉛調漂的方法在黑坑垂釣時仍舊使用,因為多次被釣放的魚餌或者受傷的魚會對懸浮的釣餌產生本能的懷疑,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窩點內有魚卻一直不咬鉤。這些魚來通常會在我們放鬆時立刻吃餌,然後快速逃走,讓我們措手不及。因此跑鉛調漂的技巧會讓這些魚類放鬆警惕性,大膽的吞鉤。
跑鉛釣法的注意事項,例如:投竿時應投8分滿,避免釣餌、窩料全都聚集到釣位的前方。其次,有些釣友在黑坑中釣鯽、鯉魚時,會將長腦線更換為短腦線。這樣可縮簡訊號傳遞的時間,將靈敏度提高。另外,與跑鉛調漂法差不多的調漂方法還有很多種,例如市面上現有的三目超長崩尖漂,調漂的方法與跑鉛的類似,但沒有鉛座自由活動的功能了,也不會要求投滿竿還是幾分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