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

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2 08:08:39

① 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或通過別人的評述來描寫人物,即以「烘雲托月」的手法,來達到以「虛」寫「實」的目的。

一、正面描寫: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寫出了人內心的喜怒哀樂和對人們美好,溫馨生活的嚮往.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鋪下鋪墊.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1)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描寫的用處:

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的作用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體化。

描寫就是用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生動形象的文字語言把表述對象的狀態,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給人以栩栩如生、身臨其境之感。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歷歷在目、惟妙惟肖。

描寫是具體形象地描繪人物和事物的狀貌,它的基本特點是描繪形象;它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用文字繪形繪聲繪色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樣子」,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② 描寫手法有幾種分別是哪些

分為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2)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在寫作時,不是機械地按照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三種方法進行描寫的。「人是社會諸關系的總和」。在描寫人物時,要將這些方法綜合起來,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任何事物總是相互聯系著矛盾著而存在。襯托的方法正是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中的一種反映和應用。對於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在具體描寫人物時,也應根據主題需要,按照情節發展的具體情況,考慮是用正面描寫還是用側面描寫,抑或是兼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③ 「描寫手法」都包括哪些

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④ 描寫手法都有哪些

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一、正面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 直接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二、動作描寫

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的反應──主要是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三、語言描寫

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做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四、神態描寫

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神態描寫主要描寫的是臉上的表情。

五、細節描寫

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它是小說、記敘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沒有細節就沒有藝術。同樣,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細節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傳讀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描寫手法

⑤ 描寫手法有哪些

描寫手法: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它分為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或通過別人的評述來描寫人物,即以「烘雲托月」的手法,來達到以「虛」寫「實」的目的。所以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氣氛;引出下文或為後文做鋪墊埋伏筆;點明時令、地點、人物;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承上啟下。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高考常見的描寫鑒賞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種: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進行生動細致的描繪。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感官角度:從觸覺,味覺,聽覺,視覺,嗅覺五個角度來進行描寫,考試多在詩歌賞析中出題。

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

⑥ 描寫方法有哪幾種,分別是什麼意思

語文中一共有九中描寫方法。
1、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2、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6)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1、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⑦ 描寫手法有哪幾種

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一)肖像描寫(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二)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三)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四)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五)神態描寫:是對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寫,可以側面表現人物的心理,從而突出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性格,或通過別人的評述來描寫人物,即以「烘雲托月」的手法,來達到以「虛」寫「實」的目的。所以側面描寫又稱間接描寫。

(一)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氣氛;引出下文或為後文做鋪墊埋伏筆;點明時令、地點、人物;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承上啟下。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

2、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二)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7)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古詩詞的六種描寫手法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高考常見的描寫鑒賞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側面描寫———襯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襯托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托分映襯和反襯。

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託人物凄涼的心情。

(二)各種修辭手法

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詞的上闋,作者在借景抒情過程中所運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設問和比擬,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大體和其他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

(三)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四)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別後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像中別後的凄涼景象倍增眼前斷人腸的離愁。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虛」是想像的情景。二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五)正面描寫———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

(六)正面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⑧ 什麼是描寫手法,有哪些

  1. 題目:

    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動作描寫)
    2)「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語言描寫)
    3)只見他穿著一件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外形描寫)

  2.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3. 分類:

    1)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

    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2)按特徵分類有:白描、細描、襯托。

    第一,白描,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

    第二,細描,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

    第三,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

⑨ 描寫手法指那些

從角度上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常見的六種描寫手法

(1)側面描寫———襯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襯托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托分映襯和反襯。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託人物凄涼的心情。《項脊軒志》中用「萬籟有生」來反襯「庭階寂寂」的。
(2)各種修辭手法
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准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詞的上闋,作者在借景抒情過程中所運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設問和比擬,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大體和其他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學生要善於發現修辭手法,並說明作用。如比喻為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擬是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反問為了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對偶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古代詩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見的修辭手法,學生應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擬的區別(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比擬注重化無情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關的東西來代替該事物,如部分代替整體(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對偶與對比的區別(對比主要是意義內容的相反或相對,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對偶主要是結構形式上的對稱,要求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還要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交叉運用。
(3)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再比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突出了春澗的幽靜,王籍的《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也是以聲寫靜,以動襯靜。「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是以動寫靜。
(4)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別後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像中別後的凄涼景象倍增眼前斷人腸的離愁。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虛」是想像的情景。二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闋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闋實虛,「行人」想像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李煜《虞美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雕欄玉砌」「故國」是回憶中的景物。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春風十里」,實景「盡薺麥青青」,昔盛更顯今衰。想像是虛寫的關鍵,虛是為實服務的。
(5)正面描寫———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如杜甫的另一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就是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風光,山青翠,花紅艷,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憶江南美景的;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潔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調,在藍天、白雲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麼絢麗的畫面,多麼富於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目前。
(6)正面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描寫要有層次性———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描寫,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見的鑒賞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寫———正面描寫(比較簡單,這里不作研究)和側面描寫中的襯托、動靜結合、色彩的渲染、點面結合、虛實相生、遠近高低觀察角度的變化等。各種手法之間可能有交錯運用的現象,比如以動襯靜、色彩的對比也可以是反襯。其次要善於根據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事物特點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麼手法技巧達到這一表現目的的。
從細致程度上可分為白描和細描.描就是用簡潔的語言描摹客觀對象的主要特徵。細描就是用豐富的語言精雕細琢地描摹對象.
一、白描也叫素描,本是中國畫純用墨線而不著色勾勒物象的技法,借用到寫作中是指不用更多的渲染,不以華麗詞藻修飾,更不用曲筆陪襯,而以朴實的文字准確描寫出生動的文學形象。這是一種如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的描寫方法。

例如,《一面》中作者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第一次外貌白描:(我向裡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枝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這里,作者沒有使用什麼華麗的詞語,而是用朴實的文字,從遠處粗線條的勾勒出魯迅先生的身材、年齡、國籍、衣著和抽煙的神態。寥寥幾筆,飽含著對魯迅先生的愛戴、敬仰,准確生動的勾勒出魯迅先生外貌的主要特徵:瘦。突出「瘦」的特徵,也就突出了魯迅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又如,《驛路梨花》中,對梨花的妹妹的白描:(我們正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幼苗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

這里,作者也沒有堆砌詞藻去有意雕飾,而是用簡單的筆墨,著重勾畫小姑娘的眉毛和眼睛,只需幾筆,一個純潔美麗、天真活潑的哈尼族小姑娘就躍然紙上,如在眼前。

運用白描的技法,無需濃墨重彩,無需刻意雕飾。白描講求的是樸素、准確,或簡筆勾勒,或具體刻畫,不求華麗,不求細膩,但要求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求「神」,「顯神」,要求描繪准確生動,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二、細描

細描也叫工筆描繪法,這原是繪畫的一種用筆方法,這種方法講求工整、 細致、纖毫畢露。借用到寫作中,細描是指對描寫的事物進行逼真地、細致如微地精雕細刻。

例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描寫,就是採用的這種方法。

《紅樓夢》第三回寫王熙鳳出場是極其精彩的一筆。「只見一群媳婦丫環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 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這里,作品不但具體細膩地刻畫了王熙鳳的外貌,而且通過外貌描寫,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世界。作品注重了在服飾方面的細描,先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來細描,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珠寶於一身的妝扮,暗示她的貪婪與俗氣,從側面反映了她內心的空虛。然後細描她的容貌,著重寫她的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她美麗的外表裡隱藏著刁鑽和狡黠。

運用工筆描繪的技法,既求「形」似,又求「神」似,以「形」傳「神」,形神兼備。這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描繪,切不可平均使用筆墨。

白描和細描各有千秋。在寫作中,何時用白描,何時用細描,需視表達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無論運用白描還是運用細描,都要求有的放矢,突出特徵,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千景一色;同時注意,描寫必須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明確描寫的目的,做到描寫與意和情相結合,繪出活生生的形象,達到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描寫效果。

⑩ 描寫手法有哪些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

從描寫對象上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景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

景物描寫包括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等。

從描寫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飾、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重要方法。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行動描寫是以人物的動作,行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主要作用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劃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景,動態物體和靜態物體的描寫 。

閱讀全文

與多重描寫手法指的是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常用消毒方法及原理 瀏覽:27
高中階段學習方法與技巧 瀏覽:698
小孩咳嗽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848
園林檢測方法 瀏覽:20
怎麼去濕氣最好的方法 瀏覽:562
戴爾平板字體大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卵磷脂的食用方法 瀏覽:340
18種科學鍛煉方法 瀏覽:447
如何克服心理的方式方法 瀏覽:816
物理研究方法一共有幾種 瀏覽:391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手機變成藍牙 瀏覽:488
想把真皮斑淡化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518
恩蘋果手機簡訊歸類處理方法 瀏覽:946
工程圖紙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546
s6藍牙耳機使用方法 瀏覽:974
訓犬的方法如何訓練馬犬 瀏覽:101
一個人能快速學會下腰的方法 瀏覽:782
籃球比賽技巧與方法視頻 瀏覽:860
循環水真空泵使用方法 瀏覽:570
vivo屏幕旋轉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