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昆蟲標本怎麼做(針插法)
製作標本的方法主要有兩類:即針插和液浸。
對於昆蟲來說,一般多採用針插法製作標本。
用針插法製作標本都需經過下列8個步驟:
1.要想製作的標本,需要用剛剛捕捉到的新鮮活蟲,讓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可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葯劑來自製毒瓶或毒管)
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後將葯液倒入,以達到剛好飽和,葯液不外流為度,再用厚長紙或軟木片將葯層蓋住。紙片或木片上要有幾個透氣孔,使毒氣能夠透出。毒瓶和毒管可採用廣口的玻璃瓶來製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軟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蝕的橡皮塞。
2.先將昆蟲的內臟取出,便於針插後能迅速乾燥。(除蜻蜓中的豆娘)解剖時,可用鑷子直接從蟲的頸部和前胸背連接膜處插入,取出各個臟器。或在腹部側面沿背板和腹板的連接膜處剪開一個口子,然後用鑷子取出臟器。
接著用脫脂捏成一長條狀的棉花栓,用鑷子將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蟲腹腔內,保持蟲體原來的體形。
標本3.臨時保存昆蟲被毒氣殺死後,其從毒瓶中取出,除去內臟後,放在預先制備好的棉花紙包內(棉花紙包的紙,宜選用吸水性好的,將其剪成方塊,大小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蟲體為度)壓平後放在紙片中間。再備一小張白紙附置在一塊約0.5厘米厚、比紙稍小一點的脫脂棉上,作為臨時棉簽,以記載採集的時間和地點等。
4.還軟乾燥變硬後的蟲殼一般都會發脆,採取措施使其軟化。
還軟的方式是:用玻璃換軟缸或別的器皿,底部加進蒸餾水,加入幾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蟲子,加蓋密閉2~3天後就可換軟。沒有換軟缸設備的,也可直接將蟲浸於溫水中,用熱氣也能使其還軟。
5.對於死後還未乾燥變硬的或是還軟後的昆蟲,就是用針將其固定起來的。使用哪號針,應根據蟲體的大小來定,先將要製作的蟲體放在刺蟲台或桌縫上,再根據蟲的大小,選用合適的號針,昆蟲針插前翅基部背中線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蟲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線偏右方,其他昆蟲插中胸中央。
標本製作
6.整姿完成針插後的昆蟲,還須根據該種昆蟲最正確的姿勢,對針插後的昆蟲作局部調整,如翅膀的位置、蟲足的彎曲度、觸角的伸長方向等逐項加以調整,使其完全與活昆蟲具有相同的姿態。
7.乾燥當插針和整姿之後,下一步就可將昆蟲放置到安全通風出去乾燥一段時間,這個階段一般需時1~2周,就可以完全乾透。
8.防腐和保存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在製成的昆蟲標本上加放適量的防蛀防霉葯劑,然後插上標簽。若標本的數量較多,則需分門別類將標本置入標本盒內,將其置於避光的乾燥處保存。
若需要製成昆蟲生態景箱,還可將昆蟲標本與經過乾燥處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個玻璃罩內,也可配置在其他藝術鏡框中。
『貳』 用新買的羊角移蟲針移蟲時很難成功,有哪些技巧
要選擇1日齡大小的幼蟲,用移蟲舌從蟲的背部下手,一壓一提就可以了,蟲子是跟王漿帶起來的,不是挑撥蟲子的,那樣會弄傷的。
如果是少量育王不用移蟲的,可以並強群讓它自己產自然王是最好的王,移蟲育王跟應急王都是人工王,質量都差不多的
『叄』 不綉鋼移蟲針怎麼用
人工育王時要用到移蟲針。
人工育王:人工育王時要用到移蟲針,具體用法是先用育王棒將融化後的蜂蠟製成王台,然後用移蟲針順著巢房壁滑人幼蟲底部把工蜂小幼蟲帶漿托起,最後用移蟲針將工蜂小幼蟲推入王台底部並介入到育王群中即可人工育王。
『肆』 有移蟲方法嗎
用鵝毛管做移蟲針我覺得應該把管的一端先削成薄片,
找到有卵的蠟板用鵝毛有薄片的一頭在蜂巢中把幼蟲輕輕挖出然後移至王胎中,
我覺得用鵝毛移蟲很麻煩而且在移至王胎的過程中幼蟲粘在鵝毛上不易脫落進入王胎,
導致成活率低下建議還是使用專業移蟲針好些~
『伍』 沒有移蟲針怎樣移蟲
沒有移蟲針就沒有辦法移蟲了,因為移蟲針是培育蜂王的重要工具。如果沒有移蟲針,也可以自己製作,可以使用粗銅絲或者鵝毛管自製一頭呈扁薄的舌狀,另一頭為匙狀,建議使用市面上帶彈簧的移蟲針比較方便,價格不貴,一般就是幾毛錢到兩元之間的就可以。
移蟲針是用來將幼蟲移到王台碗內的工具。對於一個有經驗的養蜂人來說,是一定要學慣用移蟲針的,有了移蟲針以後,人們就可以用移蟲針來配合培育蜂王了,有時候蜂王不是太好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移蟲針把好的幼蟲私到育王台上面,這樣就可順利地移動幼蟲了,就有了培育蜂王的條件了。
移蟲必須是三日內的幼蟲,越小越好,這能安全移出來,放入王台里,是要技術的。如果熟了,很容易的,一秒鍾就可以成功移入,不會就很難。而且移蟲針很重要,好的移蟲針不傷幼蟲更易成功。
移蟲需選擇韌性好、容易彎曲的移蟲針,挑選好幼蟲脾之後,直接用移蟲針沾點水,從幼蟲的背面下針,直到巢房地,讓幼蟲被移蟲針勾出來,這個過程不能重復,需要一次完成。
『陸』 養蜂:移卵育王的具體操作過程
下面是我在一個論壇上發的帖子:http://www.xsbee.cn/thread-6904-1-1.html
復式育王
我也是個養蜂愛好者,昨天無意間來到這個論壇,看了很多帖子,又激起了我養蜂的慾望。
我也來分享下我親身實驗過的復式育王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培育出來的蜂王個大體長,個位蜂友也不妨來試試。我快三年沒養蜂了,有些東西記不起了,可能有些說錯的地方,知道論壇有高手在,看見不對之處還請指出。
第一步:製作育王工具
1.製作台基棒(暫且用這個詞了,忘了叫什麼了),選取一根和王台粗細一般的木棒,用紗布把一頭磨圓滑。用來製作王台的台基。
2.移蟲針:用一根巢框線大小的鐵絲錘平一頭稍灣,用細紗布磨圓滑。
3.育王框可以是意蜂那種樣式的(用於大量生產),也可以用半張巢脾代替(子脾,蜜脾,空脾均可)
4.隔水加熱裝置:一個普通水杯和一個小平底鍋,用的時候把杯子放在有水的鍋里加熱就可以了。
第二步:製作王台
1.事先將台基棒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察干備用,將蜂蠟放於杯中用隔水加熱法融化,然後將台基棒垂直伸入蜂蠟中0.5厘米左右(記不得具體尺寸,深淺個人掌握,宜淺不宜深,和普通台基深就差不多了),拿出來冷卻,如果台基太薄,可以反復澆幾次,直到理想為止,然後小心脫下台基備用。
2.將澆好的台基粘在育王框或巢脾上,如果是粘在子脾上,應盡快粘完,春秋季易凍傷幼蟲。
3.將粘好台基的育王框放入蜂群清理,一般幾個小時(視情況而定)就好,時間長了台基容易被工蜂咬壞。
如果閑此步驟麻煩,也可以用急造王台代替台基,不過急造王台一般都較小,會阻礙蜂王的發育,不推薦用。
第三步:構建育王環境
1.選取中等以上的無病蜂群做育王群,蜂群越強育出來的王越好,具體做法是用隔王板(隔板也可以,只要保證蜂王不過來就可以,囚王也可)在同一個蜂箱內隔離一個無王區出來,在無王區放2到4列子脾
2.在育王期間,要保證無王區有大量的哺育蜂,可以適時調整子脾來補給,直到蜂王封蓋為止。
3.選取一群自己看得上的好蜂群做母本,在二次移蟲時會用到,以後培育出來的蜂王都是這個蜂王的後代。
第四步:兩次移蟲育王
1.將工蜂清理干凈的台基拿出來,用移蟲針移1至3日齡(原則上越小越好,稍大也無妨,只要能成功)的幼蟲到台基裡面,此時的幼蟲可以是任意一群中蜂的任意一種蜂種,包括雄蜂,但一般很少用,我也沒用過(但見過工蜂產卵時在王台裡面產卵的,而且能把幼蟲哺育到好幾個日齡)。
2.將加了幼蟲的育王框放回無王區培養,一般培養一至二天,只要裡面有充足的王漿就可以了,然後又將育王框拿出來,用移蟲針將王台裡面的幼蟲去掉,小心不要破壞王漿,要將王漿保留在裡面。
3.將母本群的受精卵或1日齡內幼蟲(忘了書上說的是卵還是幼蟲,也忘了當初自己是用的什麼,什麼好什麼不好,蜂友們可以自己去試試)移入剛去蟲的王台內,然後放入無王區繼續培養,直到成熟。
以後的操作就和交尾群無異了,要是有專業的受精設備,也可以人工受精,不過像我們這樣的業余愛好者來說是不可能有這樣高端的設備的。
『柒』 蜂王漿怎麼製作的有哪些工序
方法/步驟
1
清洗,提前1-2天把沾有塑料王台采漿框放在蜂群中讓工蜂數字和清洗干凈
2
移蟲,把巣房中的早期工蜂幼蟲,用移蟲針移到清洗好的熟料王台采漿框中,然後放入群蜂中
3
取漿,移蟲後3天開始生產蜂王漿,取漿過程分為幾步。
第一步:沖蜂群中取出王漿框,並把上面的蜂蜜抖掉。
4
第二步:用快刀削去伸長的王台壁
5
第三步:用鑷子逐一取出蜂王幼蟲
6
第四部:用取漿筆取出蜂王漿,置於王漿瓶中,取出的蜂王漿可以直接食用
7
整理,取完後的王漿框,用專用工具清理沒有被蜜蜂接受的熟料王漿杯
8
循環上面的過程進行下一次生產
『捌』 蜂王漿生產怎樣移蟲
您好,
首先將安上臘碗的產漿框(育母蜂框)放在哺育群內,讓工蜂整理臘碗,2到3小時取出,用蜂掃掃落蜜蜂,拿到屋裡移蟲。最好在清潔、明亮的屋裡移蟲,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30℃,相對濕度80—90%,如果濕度不夠,可在地上撒些水。
從蜂箱提出未封蓋子脾,輕輕抖去或用蜂掃掃落蜜蜂後,把未封蓋子脾放入運框箱內,搬到室內。然後把沾有臘碗的木條並排在桌上,臘口向上,用潔凈的圓頭細玻璃棒或細竹棒,在經過蜜蜂整理的臘碗里點上米粒大小的稀蜂乳,點完一條立即用濕毛巾蓋住,以免蜂乳乾涸,幾條都製作完後,就可以取出未封蓋子脾移蟲了。
移蟲要從幼蟲的背部一側下針,針尖緊靠房底,斜插入幼蟲和房底之間,挑起幼蟲。把幼蟲移入臘碗,使幼蟲浮在臘碗里的蜂乳上,再從幼蟲的下面輕輕抽出移蟲針。幼蟲十分嬌嫩,因此移蟲的動作要十分輕穩和迅速,一個幼蟲只允許用移蟲針挑一次。移蟲後,用濕毛巾蓋好,再移第二條。把移完幼蟲的產漿框放入運框箱,抓緊時間送入哺育群。
謝謝!參考資料:<養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