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練毛筆字的方法與技巧
練習毛筆字的基本方法就是臨帖。所以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書畫是摹仿藝術。
當然臨帖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臨帖過程中一定把讀帖、臨寫、研帖結合起來。臨寫前,要把原帖中字的寫法看明白。即每一筆的筆法,整個字的結構,筆畫之間的位置關系。這就是「讀帖」。寫完一個字,要與原帖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找到毛病後,應該再寫一次。只有這樣,才能盡快悟出原帖的筆法、字法和章法。
也可以看看相關的教學視頻,現在這里視頻很多。可供學習書法參考。可能會事半功倍。
⑵ 怎樣才能練好毛筆字
練字是一件很考驗耐心的事情,所以說你要想練好毛筆字必須耐心去練,堅持每天練習,風雨無阻。不要一開始熱心滿滿每天練幾個小時,後面熱度下降了就幾天練一次,這樣完去沒辦法練好毛筆字。還有練字的時候要心靜,如果心情煩躁,寫出來的字也會很難看,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最佳狀態去練習。練字的時候不能三心二意,你專心練十分鍾好過你三心二意練上一個小時。
最後要說的就是要將練習毛筆培養成自己的興趣,有了興趣你就會鑽研怎樣將一個字寫好,有了興趣你才會堅持更久,長時間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時間久了就會乏味、厭煩從而放棄。所以如果想要練好毛筆字,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自己練習毛筆字的興趣。
⑶ 學習寫毛筆字(楷書)有什麼方法,以及要注意什麼。
書法是一門堅持的藝術,最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因年齡的關系,你可以不練筆畫而直接進入練字階段,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描紅:就是在雙鉤筆法勾勒出的字框內填寫筆畫,適合初學者,一般書店都有售。
2。摹臨:就是在前人的法帖上覆上白紙臨摹,適合初學者。
3。臨摹:就是參照前人的法帖進行臨摹,適合有一定基礎者。
4。背臨:就是首先學習消化前人的法帖,書寫是不看法帖,完成後對照法帖找出不足。
開始練字應注意的幾點:
1 姿勢要正確,兩腳平放地上,兩手據案,肩平、背直、頭正,目注紙上。
2 握筆要指實掌虛,執筆在指,運筆在腕。開始練字枕腕,逐步提腕、懸腕。
3 筆法要分清,一般分方筆和圓筆兩種,還要明確中鋒、側鋒、卧鋒的應用部位。
4 楷書是學習毛筆字的基礎。楷書學完再學行書,最後是草書。您先學魏碑也行。
5 臨帖時不要看一眼寫一筆,先要讀帖,吃透要領,然後把一個字一氣寫成。
6 首先要把各種偏旁部首練好,以後再組成各種字就容易了。
⑷ 怎樣練好毛筆字的方法 怎樣才能練好毛筆字
1、練字是一件很考驗耐心的事情,所以說你要想練好毛筆字必須耐心去練,堅持每天練習,風雨無阻。不要一開始熱心滿滿每天練幾個小時,後面熱度下降了就幾天練一次,這樣完去沒辦法練好毛筆字。還有練字的時候要心靜,如果心情煩躁,寫出來的字也會很難看,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一個最佳狀態去練習。練字的時候不能三心二意,你專心練十分鍾好過你三心二意練上一個小時。
2、開始練字前先選好自己喜歡的字帖進行臨摹。一開始不要選太多類型的字帖,不同類型的字帖風格不一樣,選擇太多會影響你練字的效果。也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的想法去選,選擇自己喜歡的,這樣更容易堅持練習下去。
3、如果是對寫毛筆字沒什麼了解的話,我建議先去找些教程看一看,學會入門再去練習。這樣事半功倍,比自己盲目練習更有效果。而且練習毛筆字也是有很多練習筆畫的方法,簡單易學。最好是那種視頻教程,不會太枯燥,有人講解也更容易理解。如有必要,可以找一個老師來教你練習。
4、最後要說的就是要將練習毛筆培養成自己的興趣,有了興趣你就會鑽研怎樣將一個字寫好,有了興趣你才會堅持更久,長時間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時間久了就會乏味、厭煩從而放棄。所以如果想要練好毛筆字,最重要的還是培養自己練習毛筆字的興趣。
⑸ 毛筆字怎樣才能寫好
第一種技巧:執筆如執槍。凡是經過嚴格訓練過的狙擊手都知道,正確的執槍和瞄準姿勢是准確擊中目標的前提。那麼練習書法也一樣,要寫出高水平的書法藝術作品,必須要掌握執筆的基本要領。目前,傳統的書法教學都推崇「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另一側,藉助手腕發力,通過拇指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協調用力,左右上下,向幾個不同方向推送回收,或提按挑鉤,最終形成字體的筆畫;學習書法一定要經常練習執筆向不同方向提頓、推送、旋轉筆尖(即筆鋒)畫出點、豎、橫、折、鉤、提、挑等基礎筆畫的技巧。要學會用大筆(斗筆)懸肘寫大字,學會用中筆懸腕或枕腕寫中楷或行書字體,學會枕腕寫小楷。
一般情況下,能熟練掌握以上三種技巧,對於學好楷書字體會大有幫助,尤其是要學會結體和筆勢 技巧。如果把本該是垂露豎的字體寫成懸針豎,就失去了美觀,顯得別扭。
⑹ 毛筆字該如何練習好
自古至今,執筆的方法五花八門,可以說應有盡有(見圖1)。據已故的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從古畫上書寫者的執筆姿勢考證認為,古人是用三指執筆法寫毛筆字的。因為那時候的人都盤腿坐在地上,也有雙膝著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著的雙腿上。那時候沒有板凳也沒有桌子,只有像茶幾之類的機於,因為機子很低,寫字時手都得懸起。此法傳到日本,一直沿襲至今。到來代桌椅板凳開始大興,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變更,執筆方法也變為五格執筆法了。宋代大書家蘇東坡卻仍用三指執筆,當時有人指出他執筆方法不對頭,他卻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就是說執筆沒有一定的標准方法,只要手心虛空,執得靈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將筆桿整把地抓住書寫。撮管法是將五個手指的指尖並攏在一起,捏住筆桿的尾部書寫。古人執筆方法眾多,但使用最廣泛,也可以說普遍接受的是「按、壓、鉤、頂、抵」五指執筆法。
二、五指執筆法
「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側按住筆桿靠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見圖2)。同樣是五指執筆法,又因手格的張開和並攏、筆執在指尖處還是手指第二關節處而形成多種形式,古人稱之為「鳳眼」、「虎口」、「鵝頭」等五指執筆的不同態勢。
三、枕腕、懸腕與懸肘
枕腕 枕腕是執筆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書寫的方法。也有採用一種叫「臂擱」的竹片來擱手的,一般用於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將紙洇潮。用枕腕法書寫毛筆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穩,適宜於寫小楷或一寸見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擱死了難於移動。如果再寫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懸碗來書寫。
懸腕 懸腕是執筆的手腕懸起,離開桌面,肘(Zhou,上臂與前臂相連的、突出且可活動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書寫方法。這種方法,手腕活動范圍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關節還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較平穩,可寫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寫對聯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懸肘法來書寫。
懸肘 懸肘是執筆的手臂全部懸空來書寫毛筆字的方法。這種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沒有一點妨礙,可以任意揮灑,不管寫大字、小字都很適宜,是最佳的書寫方式,也是書法家普遍採用的方法。宋代的大書法家米蒂,連寫小楷字都用懸肘法來寫,可見他功力有多深。當然初學者沒有必要這樣做。
我們練毛筆字,在起步階段時,因對毛筆的性能一點也不熟悉,可先用懸腕法寫二三寸見方的楷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對筆法稍有把握以後,手也慢慢聽使喚了,可採用懸肘法來練習。當然,突然將手臂全部懸空,一上來有一定的困難,手會酸麻、疼痛,只要堅持便會解決。快則一個星期,慢則一個月。如果開始階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寫的字還沒有原來枕腕時寫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輩子手臂都懸不起來。
清代有個書法家,他就因沒能過懸肘關,寫毛筆字時手腕總是枕江在桌面上,寫大字沒法進行,於是在屋樑上懸掛一根繩子,結成繩圈,將執筆的手套在圈裡書寫。可見不能懸肘是件很麻煩事。
四、執筆的高低與松緊
執筆的高低是指執筆的手指(無名指)與筆頭之間的距離,距離長就是執得高,反之,距離短就是執得低。執得高,手執在筆桿的中部或尾部,書寫時手腕或手指移動一分,筆毫就會在紙上移動一寸,容易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結體也會奇趣橫生,因此,這種方法有利於寫行書和草書。但由於執筆高,手中之力傳遞到筆尖的距離遠,筆畫容易浮滑。相反,執筆低,筆力易於到達筆尖,筆圓較沉穩,有利於寫篆書、隸書及楷書。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林散之先生寫草書仍然低執筆,他並不依賴手指的撥動以求得草書結體出於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靠手腕、手臂的協調動作追求筆畫的沉著痛快。
初學者練正楷,執筆應該低一些(離筆根約1寸),使筆畫穩健些。執筆高了,變化大,寫楷書就不容易掌握。還有執筆的松緊問題。執得太緊,手太用勁就會顫抖且手指疼痛。執得太松,一點力也不用,筆就會掉下來。對於初學者來說,從未拿過毛筆,心理比較緊張,因此可適當放鬆些。當然,寫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說「力在筆尖」,是要將力量通過執筆的手傳遞到筆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寫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來自久練,這就像騎自行車一樣,會騎了,習慣成自然,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用力。寫毛筆字如果感覺不到自己在用力,運筆自如了,也就過了執筆關了。
五、運指、運腕與運肘
寫毛筆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的。純粹用手指的撥動來完成點畫的書寫的叫「運指」。由手腕的運動來完成筆畫書寫的叫「運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筆畫書寫的叫「運肘」。
寫小楷或寸楷(一寸見方的楷書字)時,手腕(手拿根部與胳膊下端相連的可活動部位)枕於桌上,握筆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於筆旁,手掌也盡量豎起,手背與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夾角,古人稱其為「脫平掌豎」,握筆的食指與拇指間形成如「鳳眼」狀的扁圈,這種執筆法叫「鳳眼」(見圖3)。寫二三寸見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來寫了,一
則手指撥動的范圍很小,寫不了大楷字,二則手指撥動大了筆就傾倒,會出現病筆,應該用運腕法來寫。運腕法,手腕必須懸起,手掌自然放鬆,手背與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夾角(見圖2)。如果寫再大些的字用懸腕法,因為肘關節枕在桌上寫豎畫時很容易寫歪了。所以,寫大字時,手臂一定要懸起,即使是寫二三寸見方的大楷,懸起手臂練也是相當有益的。寫斗大的大字,不僅手臂要懸起而且人要站立起來書寫,這時執筆的手掌也隨之而平緩放鬆,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與桌面成平行狀。古人稱之為「平覆式」。這時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靈活地左右上下運動,寫大字時是以運肘與運腕相結合來完成的(見圖3)。
除了小楷以外,我們不贊成純粹用運指法來寫毛筆字。有的人練懸肘寫大楷,手臂、手腕雖然懸起來了,但仍處於靜止僵死的狀態,書寫時還是用手指的撥動來完成,而且筆桿傾倒得很嚴重。這就失去了懸肘的意義。懸肘應該盡量少運手指,而以腕、肘的運動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筆桿也不是一定要始終垂直於紙面,在書寫的過程中,筆桿可以略作自然的傾側,但幅度要小,一般寫楷書時筆桿應經常保持垂直狀態。
第二節 坐姿和立姿
一、坐姿
寫毛筆字以坐姿為主。一則練二三寸大楷字無須站立,坐著寫就行了;二則坐著省力又利於凝神聚氣,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張寫二三寸大楷模 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練習懸肘,其實坐著寫也照樣可以用懸肘法,關鍵是方法要正確。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見圖4)。
頭正,指書寫時頭要擺正,不可偏側。常見偏側,往往與執筆的姿勢有關。如果你握筆的手掌過於堅起,用「鳳眼」法來寫字,無名指與小指又將掌心填實,筆尖被手掌擋住了視線,為了看到筆尖:一種情況,執筆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與右肩膀對齊,筆尖是看到了,但寫出來的字會歪斜;另一種情況,將筆擺正,放中間,頭部向左偏側才能看清筆尖。時間長了,頸椎會出問題的。
身直,指身體要平正、坐直,兩肩齊平,當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應該肩背放鬆,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傾,胸口與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間隔,切忌彎腰駝背,甚至將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開,指手臂要往前伸開些,同時兩臂的肘關節也要向左右撐開,兩邊基本勻稱。有的人寫字時手臂雖然懸起了,但緊挨著脅下,以身軀為倚傍,寫堅畫往往向右歪斜,沒有起到懸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撐開的同時,左手掌心向下將紙按住,右手握筆懸起稍離桌面即可,毛筆盡量往中間靠攏,古人有筆桿要對准鼻樑的說法。當然不是絕對的,如果略向右移一點,也應該說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偏得太過了。另外,坐著寫毛筆字懸起右手時不能將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懸,因為一抬肩、一高懸,肩臂的肌肉就會緊張,手臂就僵死了,肩應該往下沉,肘關節放鬆,使手臂與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關節還可以比腕關節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無所謂,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兩只腳自然地平穩著地,不可腳蹺二郎腿兒不能雙腳向前伸直,或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面,這些姿勢均不可取。兩腿左右略微分開,其位置與肩寬基本相等,肌肉放鬆(見圖4)。
二、立姿
寫比較大的大字必須站著,一則字大,筆畫長,坐著寫就夠不著;二則坐著看大幅作品視線有偏差,不如站著居高臨下准確,看得也全面。
站著寫毛筆字身子可略往前傾,頭部正直稍微有些下俯,左手掌按住桌面上的紙,右手近於伸直,執筆的姿勢也要隨著站立而改變,手掌下覆,手背與手臂幾乎成一平面(見圖5)。兩腳分開站穩,雙足之間的距離與肩寬大致相等。書寫時用手腕、手臂的運動來完成;如果寫特別大的字,甚至要用腰部的運動來書寫,兩腳可再分開些,使書寫動作可大一些。執筆方法也應隨之而變化。因特大的字要用大斗筆,蘸墨後分量不輕,如果仍然五指執住筆桿,恐怕不堪重負,應該使虎口緊靠筆桿,五指整把抓住斗筆的圓形根部,書寫要用腕、肘、臂、腰的聯合協調動作來完成。
⑺ 練習毛筆字的方法口訣有哪些
毛筆書法教程,楷書入門練習口訣,其中,有介紹到學習楷書字體的筆法、筆畫、結構、握筆姿勢等豐富內容,詳情如下。
楷書稱正楷,起筆多藏鋒;
學書必先行,行筆用中鋒;
筆畫形態穩,回鋒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結構講造型;
結構搭配勻,多臨古人帖;
章法要講究,用筆講技巧;
筆筆得到位,楷書要寫好;
清朗必整齊,重在用腕上。
書寫姿勢與執筆方法:
學書者首先應擺好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這不僅關繫到今後能否練好字,而且關繫到書寫者的身體健康。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松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盡量坐正、坐直。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3寸左右(根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置,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圍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俗稱為二郎腿)。
⑻ 毛筆字的書寫方法和技巧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正確執筆方法與書寫姿勢。
學書者首先應擺好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這不僅關繫到今後能否練好字,而且關繫到書寫者的身體健康。如果你剛好也知道打坐或者氣功的知識,你會發現書法姿勢的要求竟然和練習氣功有異曲同工之妙,久而久之,自然能養精練氣,強身健體。
一、書寫姿勢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一)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松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盡量坐正、坐直。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3寸左右(根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置,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圍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
(二)立書姿勢
立書姿勢是為了懸腕運轉靈活,同時由於居高臨下,視角開闊,便於統觀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書姿勢的具體要求為:兩腳稍微分開,一腳略向前,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離不宜過遠,左手按紙,右手懸腕懸肘書寫。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應太低,以免彎腰過度,容易疲勞。
二、執筆方法
古人十分重視執筆方法,認為「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古人的執筆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鐙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對執筆的松緊也意見不一。王羲之主張執筆要緊,執筆緊方能貫力於筆端。蘇東坡主張虛而寬,即執筆要松,這樣便於轉動筆桿。其實「緊」與「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執筆是為了很好的運筆,所以「緊」是指要能很好地駕馭筆鋒,不讓其飄滑無力,「松」是指手中的筆運轉靈活,筆鋒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字才有韻味。科學的執筆方法可以概括為:筆桿垂直、指實掌虛、自然放鬆。
(一) 筆桿垂直
筆正,指筆桿應與紙面基本保持垂直,為的是保證中鋒行筆,具體說是筆桿垂直,便於調節八面鋒的筆鋒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運筆過程中,隨著手腕的擺動,筆桿會倒向筆鋒所指的方向,如寫橫畫時筆桿向左傾斜,寫豎畫時筆桿向前傾斜.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讓筆桿倒向運筆方向而造成「拖筆」,更不可倒向筆畫的兩邊而形成偏鋒。
(二) 指實掌虛
指實,用指尖捏筆,不能用指關節處勾筆。因指尖部分感覺靈敏,易於控制筆鋒的細微變化。手指捏筆要松緊適度。一般地說,所寫的字越小,筆就越要捏緊一點,大字則可松一些。坐書姿勢捏筆要緊一些,立書姿勢則可松一點。
掌虛,是指執筆時掌心要虛空。無名指、小指不得握於掌內。古人說,「虛可容卵「。即是說掌心要有一個雞蛋大小的空間,目的是便於手指及關節的靈活運動。
(三) 自然放鬆
執筆自然放鬆,指、腕、肘、肩四關節必能靈活運轉,寫起字來輕松自如。比如吃飯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緊,碗里的飯菜必然夾不到嘴裡去,執筆的道理也是一樣。
⑼ 練毛筆字的方法與技巧是什麼
1、描摹
執筆姿式:五指執筆法,首先用拇指與中指緊夾住,手掌中的空閑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體的位置,然後用無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筆後面,身體挺直,手臂要離桌子有合適的一段距離。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2、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臨寫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許多愛好書法的人遲遲未能邁入書法聖殿的大門,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臨寫方法。
3、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4、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5、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時期,養成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於改正,影響書法的進步,而且會影響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姿勢一定要正,即頭正、身正、手正。
(9)毛筆練字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文房四寶
1、毛筆
毛筆的筆桿一般用竹管制,講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銀制的,那就是工藝美術品了。
2、墨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纂》上說:西周邢夷始制墨,說是煤煙所成,卻是西漢以後的事。其原料不同,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炱,加黃明膠和麝香、冰片等製成。南北朝時易州的墨和剡縣的紙很有名。
3、紙
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粗糙。自漢以來,現留存於世的書畫,均以桑皮紙(又稱漢皮紙)書畫,東漢蔡倫採用多種原料和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
4、硯
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⑽ 怎樣練好毛筆字的方法
1、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練習毛筆字的時候坐姿和鋼筆字的坐姿基本相同,要求坐端正,身體離桌面一拳左右,但是握筆姿勢有很大的不同,這個也是有不同的書寫工具決定的。有時候根據書寫內容和紙張的需要,練習毛筆字的時候也會採取站姿。
2、先練習基本的筆劃。在練習之初,可以先練習基本的筆劃,橫、豎、撇、捺、點等,這些是組成漢字的基礎,這樣基本筆劃練習的差不多了也可以練習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等。
3、練習常用的漢字。很多人主張練習毛筆書法從「永」字開始,因為這個字包括了八種基本的書寫,點、橫、豎、鉤等,同時也可以從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漢字練起,可以先從基本的筆畫比較少的漢字練起。
4、先從楷書練起。無論是學習什麼樣的字體,都要由楷體練起,正楷是基礎,為掌握好字體的間架結構,筆畫布局,筆畫等打好基礎。
5、明師指點。練習的時候只對著字帖練習可能會一定的效果,但是最好有明師的指點,這樣練習起來會少走彎路,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常參加一些比賽,觀摩,交流等活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