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娃娃發燒38度怎麼退燒
沒超過38度五就可以物理降溫,在腋下放冰棒,用熱毛巾熱敷頭部,如果超過38度,就要吃葯降溫,小兒安瑞克是最好的選擇
㈡ 寶寶發燒38度怎麼辦
春季病菌活躍,感冒、流感盛行,孩子抵抗力弱,容易受病毒、細菌的侵襲。出現發熱等症狀。目前常用的退熱葯物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對乙醯氨基酚 此類葯物多用於發熱,也可用於緩解輕中度疼痛,如頭痛、肌肉痛。常規劑量下,對乙醯氨基酚的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出汗、腹痛、皮膚蒼白等。劑量過大可引起肝臟損害,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2)布洛芬 此類葯物主要用於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熱。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皮疹、胃燒灼感或消化不良、胃痛或不適感、惡心、嘔吐、頭暈等,其優點在於其退熱所需的時間比對乙醯氨基酚時間短。 (3)中葯 中葯的退熱葯物主要有柴胡、石膏等。現在應用於臨床的主要有柴胡注射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小兒咳喘靈等。中葯退熱葯物的主要優點是葯物作用溫和,安全,副作用小。但相對於注射液而言,口服葯物更適合兒童,其安全性更有保證。
㈢ 發燒38度怎麼用物理的方法給小孩降溫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38度對於孩子這個屬於高燒的,因此必須及時的進行處理的,可以用酒精塗抹擦拭孩子身體的,這樣有助於孩子身體內部的熱量放出的,還可以冷敷,擦浴等等方法降溫。意見建議:還有就是注意觀察孩子體溫,服用葯物退燒是很重要的,如果說不降必須及時的進行醫院處理的。
㈣ 小孩發燒有什麼好辦法
孩子在6個月到3歲左右平均兩個月感冒一次,很多時候感冒也會有發燒的情況,每個家長都有孩子發燒的經歷。而發燒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來大PK一下,最高的五星級,最低是一星級,看下下面七個物理降溫方法的星級,你平時都用了哪些星級的物理降溫方法呢?
7、冰袋或者酒精
推薦星級:零星級(不推薦)
給一個成人頭上放一個大冰袋成人都冷得難受,很不舒服。更何況是小孩子。
加上冰袋會導致血管收縮,只能起到一時降低體表溫度的作用,最終血管收縮卻不利於整體體溫的下降,所以用冰袋是不推薦的。
而酒精擦不建議是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而且也會刺激皮膚,可能會引起過敏。
以上七個物理降溫法你用過哪個?
當然如果孩子發燒已經超過38.5度該用退燒葯還是要用退燒葯哦。
㈤ 小孩發燒怎麼退燒最快呢四種偏方退燒快
首先要弄清楚小孩體溫是多少才算是發燒呢?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更細一步劃分為:37.3℃—38℃為低度發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1℃為高熱;
超過41℃為超高熱。
如何退燒呢?
一、物理降溫。
1、通過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只帶走局部皮膚的熱量,這種退燒效果不好。
2、在提高環境溫度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敷身體、洗溫水澡等使皮膚血管擴張,這種退燒效果最好。(如果小孩體溫不超過38.5℃,我經常用這種方法給小孩退燒。)
3、再有,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如果小孩超過48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4、不要給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熱。
5、記住:一定要讓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湯之類的液體。孩子發燒不喜歡喝水,家長應該想辦法少量讓孩子補充液體。因為即使服了退燒葯,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散熱不夠,退熱效果就不好。如果體內水分不足,退燒葯就會失靈。
二、葯物降溫。
什麼時候要用葯物降溫呢?
如果小孩體溫達到38.5℃就可以用葯物來退燒。因為很多時候體溫還會繼續上升。38.5℃服用退燒葯後,退燒葯物起效時正好是39℃左右。否則,過高溫度有可能導致高熱驚厥。服用退燒葯後,體溫降至38℃以下即可。因為低熱可刺激免疫系統成熟。
什麼退燒葯最安全呢?
1、泰諾林,它的有效退熱時間是3—4小時。
2、美林,它的有效退熱時間是6—8小時。
當小孩高熱時,可使用兩種退熱葯交替,減少葯物的副作用。服泰諾林3—4小時,若體溫再度超過38.5℃,可以服用美林;如果6—8小時後再升高,可以服泰諾林。如此交替服用。
什麼時候要去醫院呢?
1、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即使高熱也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差,即使不發燒也應看醫生。如果在發燒的同時,孩子顯出非常難受狀,服葯降溫後仍然非常難受,那就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2、如果孩子僅僅是發燒,沒有其他症狀,那麼,只要能夠通過物理和葯物降溫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多給小孩喝水,保證排尿和排便就可以了,最好在發熱後24小時再到醫院檢查。
通常,你去醫院時醫生會要求給小孩驗血。通過血常規確定小孩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如果不是細菌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啊,因為病毒感染,抗生素是無效的。如果小孩僅僅是發燒,沒有其他不適,不要急著要求醫生輸液啊。
5
最後,請各爸爸媽媽們注意:孩子患病時需要使用相應的治療葯物,我們應該做到:能口服就不要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㈥ 38度怎樣物理降溫
相信每個小寶寶都有過發燒的經歷,發燒對於小寶寶來說,或許沒什麼印象,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卻是一次揪心的體驗。讓寶寶退燒成了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現在就向大家推薦一些簡單易行的物理退燒方法:方法一:溫濕敷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具體做法1.准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3.10—15分鍾換一次毛巾。方法二:冰敷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循環。具體做法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製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麵包上毛巾即可。2.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3.5—10分鍾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Tips:1.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局部皮膚發紫,要馬上停止使用。2.男寶寶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冰袋碰到陰囊部位。3.用做好的冰袋來做冰枕,降溫效果也不錯。方法三:使用退熱貼流行於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具體做法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tips:1.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2.貼時不要碰到頭發、眉毛、傷口,眼部及皮膚有異常的部位。3.如果使用中或後,皮膚出現異常,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方法四:酒精擦浴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寶寶發燒可以借用酒精擦浴來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降溫快,體溫一般很快會下降。具體做法1.葯店購買的95%酒精取一份,加兩份溫水攪拌均勻備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溫水量與酒精相同,假如手邊沒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時,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來調和,也可以加冰塊來增加降溫效果。2.用紗布或者小毛巾蘸濕後擦拭寶寶的身體,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比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等,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血管表淺,容易散熱。 3.塗擦時按照一定的順序,由上至下,從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進行,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注意擦過的身體部位的保溫。動作要快,每次5—10分鍾即可。Tip:擦拭中要避開寶寶的頭面部、腹部、腳底以及胸前心臟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專家建議1.通常發燒的原因除了細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外,環境因素也是引起發燒症狀的原因之一,環境溫度太高,中暑或者是衣服穿得過多,包裹得太嚴密都有可能引起發燒。所以寶寶發燒後首先要降低環境溫度,清涼的環境有助於散熱,不要將門窗緊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果是夏天也可以使用風扇加速空氣流通,但是不要讓風扇對著寶寶吹。2.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所以寶寶發燒時不要穿過多衣服,比較小的嬰兒可以將他們的襁褓或包裹的被褥打開,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松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有些新生兒如果穿得過多還會出現脫水熱,這種情況只要幫孩子脫掉一些衣服,多喝水,孩子的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㈦ 娃高燒不退燒抽了不可怕,錯誤應對才致命,有哪些科學的降體溫方法
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身體都是比較的脆弱的,如果再出現發高燒不退的時候,這時候身體會變得更加的脆弱,所以如果不合理的降溫,肯定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的,容易給孩子以後的身體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當孩子高燒不退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合理的給自己的孩子降溫。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如果處於一種高溫狀態的時候,我要注意自己孩子的保暖措施,不要再給自己的孩子收到涼了,然後可以用一些熱帕子敷在孩子的額頭上面,然後給孩子吃一些退燒的葯物,父母應該及時的把孩子送到醫院裡面,避免孩子出現更大的身體狀況,要學會了解一些身體發燒感冒的知識。
㈧ 小孩總是高燒不退怎麼辦
每個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孩子發燒的狀況,發燒好幾天沒退或者退了又燒,都會非常擔心,甚至不知所措。其實發燒了又退了是合理的,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最令家長、醫生擔心的是「高燒不退」,發燒超過5天以上要小心川崎病。
夜間急診,家長帶著孩子來就診,基本都是孩子發燒的問題,但每個孩子又有點不一樣。舉個例子:A寶寶是3天前發燒,退了又燒,燒了又退,反反復復,自己在網上查了文章、以及用葯,但是效果不好。B寶寶是只發燒了一次就退燒了,但是媽媽還是不放心,她覺得人家的孩子發燒一般都是兩三天,而自己家的寶寶就發燒一次。C寶寶是則是持續高燒,完全沒有退燒的意思。
首先,家長不能只在網上查閱相關文章,自己在家做醫生,要記得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帶孩子去看醫生。
第二,退燒又燒,燒了又退算是比較合理的;不管是自己退燒,或者吃退燒葯、塞屁股退燒,幾個小時後重新再燒上去的,都算是退了又燒、燒了又退,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