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物質的提純方法和原理,要非常的詳細,最好舉幾個例子,好的話可以加分,但請不要復制
分離提純一般應遵循「四原則」和「三必須」
(1)「四原則」:一不增(提純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二不減(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三易分離(被提純物質與雜質容易分離);四易復原(被提純物質要易復原).
(2)「三必須」:一、除雜試劑必須過量;二、過量試劑必須除盡(因為過量試劑帶入新的雜質);三、選最佳除雜途徑.
分離提純的常用物理方法
方法 適用范圍
過濾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
蒸發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的固體和溶液
重結晶 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固體和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的固體
萃取和分液 (1)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
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
(2)分液:兩種液體互不相溶且易分層
蒸餾和分餾 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混合物
升華 某種組分易升華的混合物,利用物質升華的性質在加熱條件下分離的方法
分離提純的常用化學方法
(1)加熱法
混合物中混有熱穩定性差的物質時,可直接加熱,使熱穩定性差的物質分解而分離出去.例如:食鹽中混有氯化銨,純鹼中混有小蘇打等均可直接加熱除去雜質.
(2)沉澱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試劑,使其中一種以沉澱形式分離出去的方法.使用該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若使用多種試劑將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澱時,應注意後加試劑能將前面所加試劑的過量部分除去,最後加的試劑不引入新的雜質.例如,加適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3)轉化法
不能通過一次反應達到分離的目的時,要經過轉化為其他物質才能分離,然後要將轉化物質恢復為原物質.例如:分離Fe3+和Al3+時,可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過濾後,分別再加鹽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轉化過程中盡量減少被分離物質的損失,而且轉化物質要易恢復為原物質.
(4)酸鹼法
被提純物質不與酸鹼反應,而雜質可與酸鹼發生反應,用酸鹼作除雜試劑.例如:用鹽酸除去SiO2中的石灰石,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鐵粉中的鋁粉等.
(5)氧化還原法
①對混合物中混有的還原性雜質,可加入適當的氧化劑使其被氧化為被提純物質.例如:將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雜質.
②對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雜質,可加入適當還原劑將其還原為被提純物質.例如:將過量鐵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盪過濾,可除去FeCl3雜質.
(6)調節pH法
通過加入試劑來調節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組分沉澱而分離的方法.一般加入相應的難溶或微溶物來調節.
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雜質,由於三氯化鐵的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就可採用調節溶液pH的辦法將Fe3+沉澱出去,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鈣或氫氧化鈣或碳酸鈣等.
(7)電解法
此法利用電解原理來分離、提純物質,如電解精煉銅,將粗銅作陽極,精銅作陰極,電解液為含銅離子的溶液,通直流電,粗銅及比銅活潑的雜質金屬失電子,在陰極只有銅離子得電子析出,從而提純了銅.
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
(1)「固+固」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加熱 升華法例如:NaCl和I2的分離
分解法例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 固體
氧化法例如:除去氧化銅中混有的銅
加水 結晶法(互溶)例如:KNO3和NaCl的分離
過濾法(不互溶)例如:粗鹽提純
其他——特殊法例如:FeS和Fe的分離可用磁鐵吸附分離
(2)「固+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互溶 萃取法例如:海帶中碘元素的分離
蒸發 例如:從食鹽水中製得食鹽
蒸餾法例如:用自來水制蒸餾水
不互溶——過濾法例如:將NaCl晶體從其飽和溶液中分離出來
(3)「液+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互溶 蒸餾法例如:酒精和水、苯和硝基苯、汽油和煤油等的分離
不互溶分液法例如:CCl4和水的分離
(4)「氣+氣」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洗氣法例如:除去Cl2中的HCl,可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
其他法例如:除去CO2中的CO,可通過灼熱的CuO
(5)含雜質的膠體溶液的分離(提純)
滲析法:用半透膜除去膠體中混有的分子、離子等雜質.
常見物質除雜方法
原物質\x09所含雜質\x09除雜物質\x09 主要操作方法
N2\x09O2\x09灼熱的銅網\x09用固體轉化氣體
CO2\x09H2S\x09CuSO4溶液\x09洗氣
CO\x09CO2\x09NaOH溶液\x09洗氣
CO2\x09CO\x09灼熱CuO\x09 用固體轉化氣體
CO2\x09HCl\x09飽和NaHCO3溶液\x09洗氣
H2S\x09HCl\x09飽和NaHS溶液\x09洗氣
SO2\x09HCl\x09飽和NaHSO3溶液\x09洗氣
Cl2\x09HCl\x09飽和食鹽水\x09洗氣
CO2\x09SO2\x09飽和NaHCO3溶液\x09洗氣
C\x09MnO2\x09濃鹽酸(需要加熱)\x09過濾
MnO2\x09C\x09—\x09 加熱灼燒
C\x09CuO\x09稀酸(如稀鹽酸)\x09過濾
Al(OH)3\x09Fe2O3\x09NaOH溶液、CO2\x09過濾
Fe2O3\x09Al2O3\x09NaOH溶液\x09過濾
Al(OH)3\x09SiO2\x09鹽酸、氨水\x09過濾
SiO2\x09ZnO\x09HCl溶液\x09 過濾
BaSO4\x09BaCO3\x09鹽酸或稀硫酸\x09過濾
NaHCO3溶液Na2CO3 CO2 加酸轉化法
NaCl溶液NaHCO3 HCl 加酸轉化法
FeCl3溶液FeCl2 Cl2 加氧化劑轉化法
FeCl3溶液CuCl2 Fe、Cl2 過濾
FeCl2溶液FeCl3 Fe 加還原劑轉化法
CuO Fe 磁鐵 吸附
NaCl晶體 NH4Cl \x09— 加熱分解
KNO3晶體 NaCl 蒸餾水 重結晶、過濾
乙烯 \x09SO2 \x09鹼石灰 用固體轉化氣體
乙烷 \x09C2H4 \x09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x09洗氣
溴苯 \x09Br2 \x09NaOH稀溶液 \x09分液
甲苯 \x09苯酚 \x09NaOH溶液 \x09分液
乙醇 \x09水(少量) \x09新制 CaO \x09蒸餾
苯酚 \x09苯 \x09NaOH溶液、CO2 \x09分液
化學提純一般有
熱分解法
熱分解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穩定性的不同,將其進行加熱或灼熱處理,從而分離物質。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6] 。
酸、鹼處理法
酸、鹼處理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酸鹼性質的不同,用鹼或酸處理,從而將物質分離開的一種方法。如分離Al2O3和Fe2O3的混合物
3. 什麼叫化學精煉
網路了一下,可以認為是通過化學方法(化學反應之類的)使物質的純度更高(更接近純凈物),以精煉硅為例子,假設硅(Si)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通過反應式
SiO2+C
=
Si+2CO
而使硅中的雜質減少,這個過程就是化學精煉
http://wenku..com/view/488fad28453610661ed9f4b1.html
4. 植物油精煉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物理精煉,化學精煉和什麼
和機械精煉.植物油的精煉分這三類:(1)機械精煉:包括沉澱、過濾、離心分離,主要是用以分離懸浮在油脂中的機械雜質用部分膠溶性雜質; (2)物理精煉:主要包括水化、脫色、水蒸汽蒸餾等,水化主要除去磷脂,脫色主要除去色素,水蒸汽蒸餾用於脫除臭味物質和游離脂肪酸; (3)化學精煉:主要包括酸煉、鹼煉,此外,還有脂化、氧化等,酸煉是用酸處理,主要除去色素、膠溶性雜質,鹼煉是用鹼處理,主要除去游離脂肪酸,氧化主要用於脫色.植物油通過精煉,油品中水份、雜質、酸價、過氧化值都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且不易酸敗變質,而有利貯藏,烹飪時不產生大量的油煙,保持了油脂風味.希望有所幫助,
5. 金屬的冶煉方法有哪四種
火法冶金 pyrometallurgy 利用高溫從礦石中提取金屬或其化合物的冶金過程。此過程沒有水溶液參加,故又稱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的工藝流程一般分為礦石准備、冶煉、精煉3個步驟。①礦石准備。選礦得到的細粒精礦不易直接加入鼓風爐(或煉鐵高爐),須先加入冶金熔劑(能與礦石中所含的脈石氧化物、有害雜質氧化物作用的物質),加熱至低於爐料的熔點燒結成塊;或添加粘合劑壓製成型;或滾成小球再燒結成球團;或加水混捏;然後裝入鼓風爐內冶煉。硫化物精礦在空氣中焙燒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硫和易揮發的雜質,並使之轉變成金屬氧化物,以便進行還原冶煉;使硫化物成為硫酸鹽,隨後用濕法浸取;局部除硫,使其在造鋶熔煉中成為由幾種硫化物組成的熔鋶。②冶煉。此過程形成由脈石、熔劑及燃料灰分融合而成的爐渣和熔鋶(有色重金屬硫化物與鐵的硫化物的共熔體)或含有少量雜質的金屬液。有還原冶煉、氧化吹煉和造鋶熔煉3種冶煉方式:還原冶煉:是在還原氣氛下的鼓風爐內進行。加入的爐料,除富礦、燒結塊或球團外,還加入熔劑(石灰石、石英石等),以便造渣,加入焦炭作為發熱劑產生高溫和作為還原劑。可還原鐵礦為生鐵,還原氧化銅礦為粗銅,還原硫化鉛精礦的燒結塊為粗鉛。氧化吹煉:在氧化氣氛下進行,如對生鐵採用轉爐,吹入氧氣,以氧化除去鐵水中的硅、錳、碳和磷,煉成合格的鋼水,鑄成鋼錠。造鋶熔煉:主要用於處理硫化銅礦或硫化鎳礦,一般在反射爐、礦熱電爐或鼓風爐內進行。加入的酸性石英石熔劑與氧化生成的氧化亞鐵和脈石造渣,熔渣之下形成一層熔鋶。在造鋶熔煉中,有一部分鐵和硫被氧化,更重要的是通過熔煉使雜質造渣,提高熔鋶中主要金屬的含量,起到化學富集的作用。③精煉。進一步處理由冶煉得到的含有少量雜質的金屬,以提高其純度。如煉鋼是對生鐵的精煉,在煉鋼過程中去氣、脫氧,並除去非金屬夾雜物,或進一步脫硫等;對粗銅則在精煉反射爐內進行氧化精煉,然後鑄成陽極進行電解精煉;對粗鉛用氧化精煉除去所含的砷、銻、錫、鐵等,並可用特殊方法如派克司法以回收粗鉛中所含的金及銀。對高純金屬則可用區域熔煉等方法進一步提煉。 濕法冶金 hydrometallurgy 利用某種溶劑,藉助化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中和、水解及絡合等反應),對原料中的金屬進行提取和分離的冶金過程。又稱水法冶金。濕法冶金包括4個主要步驟:①用溶劑將原料中有用成分轉入溶液,即浸取。②浸取溶液與殘渣分離,同時將夾帶於殘渣中的冶金溶劑和金屬離子回收。③浸取溶液的凈化和富集,常用離子交換和溶劑萃取技術或其他化學沉澱方法。④從凈化液中提取金屬或化合物。濕法冶金在鋅、鋁、銅、鈾等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世界上全部的氧化鋁、氧化鈾,大部分鋅和部分銅都是用濕法生產的。濕法冶金的優點在於對非常低品位礦石(金、鈾)的適用性,對相似金屬(鉿與鋯)難分離情況的適用性;以及和火法冶金相比,材料的周轉比較簡單,原料中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程度高,有利於環境保護,並且生產過程較易實現連續化和自動化。
6. 如何用化學方法進行鋼鐵冶煉
要練成什麼,鋼和鐵的不同就是碳含量,加熱原材料,放入C,一起加熱。或者不停的通CO
7. 電解銅詳細過程(粗銅提煉精銅)
(一)、電解原理
1、電解的概念
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陰、陽兩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
注意:
①電流必須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②熔融態的電解質也能被電解。
思考題:在電解反應中,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關系是什麼?
答案: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電解池的概念
藉助於電流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裝置,也就是把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或電解槽。
3、構成電解池的條件
(1)直流電源。
(2)兩個電極。其中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的電極叫做陽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的電極叫做陰極。
(3)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
4、電解質導電的實質
對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通電時,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沿導線流入電解池的陰極,電解質的陽離子移向陰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電解質的陰離子移向陽極失去電子(有的是組成陽極的金屬原子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子從電解池的陽極流出,並沿導線流回電源的正極。這樣,電流就依靠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里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而通過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所以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的導電過程,就是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的電解過程。
5、電解原理(後詳)
6、電解原理的應用。(後詳)
二、重難點知識解析
(一)、電解原理
1、電解氯化銅(如圖)
(1)實驗步驟
第一步:如圖甲所示,把兩根石墨棒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內,觀察現象。
第二步:如圖乙所示,把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兩根石墨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內,觀察現象。
第三步:如圖丙所示,將兩根石墨棒、一隻電流表和低壓直流電源串聯起來,將石墨棒插入U形管里的CuCl2溶液內,接通電源。把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放在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附近。觀察現象,約5min後切斷電源。
(2)實驗現象
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中均無新現象發生。在第三步實驗中,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轉;陰極石墨棒周圍CuCl2溶液綠色變深,陽極石墨棒周圍CuCl2溶液綠色變淺;陰極石墨棒上逐漸覆蓋了一層紅色固本,陽極石墨棒上有氣泡放出,並可聞到刺激性的氣味,同時看到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為藍色。
(3)實驗結論
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溶液里的CuCl2發生了分解反應:
CuCl2Cu+Cl2↑
Cu生成於陰極的石墨棒上,Cl2生成於陽極的石墨棒上。
(4)原理分析
CuCl2是強電解質且易溶於水,在水溶液中電離生成Cu2+和Cl-。
CuCl2=Cu2++2Cl-
通電前,Cu2+和Cl-在水裡自由地移動著;通電後,這些自由移動著的離子,在電場作用下,改作定向移動。溶液中帶正電的Cu2+向陰極移動,帶負電的氯離子向陽極移動。在陰極,銅離子獲得電子而還原成銅原子覆蓋在陰極上;在陽極,氯離子失去電子而被氧化成氯原子,並兩兩結合成氯分子,從陽極放出。
陰極:Cu2++2e-=Cu
陽極:Cl--2e-= Cl2↑
電解CuCl2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uCl2Cu+Cl2↑
(5)電解質水溶液電解反應的綜合分析
在上面敘述氯化銅電解的過程中,沒有提到溶液里的H+和OH-,其實H+和OH-雖少,但的確是存在的,只是他們沒有參加電極反應。也就是說在氯化銅溶液中,除Cu2+和Cl-外,還有H+和OH-,電解時,移向陰極的離子有Cu2+和H+,因為在這樣的實驗條件下Cu2+比H+容易得到電子,所以Cu2+在陰極上得到電子析出金屬銅。移向陽極的離子有OH-和Cl-,因為在這樣的實驗條件下,Cl-和OH-容易失去電子,所以Cl-在陽極上失去電子,生成氯氣。
說明:
①陽離子得到電子或陰離子失去電子而使離子所帶電荷數目降低的過程又叫做放電。
②用石墨、金、鉑等還原性很弱的材料製做的電極叫做惰性電極,理由是它們在一般的通電條件下不發生化學反應。用鐵、鋅、銅、銀等還原性較強的材料製做的電極又叫做活性電極,它們做電解池的陽極時,先於其他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③在一般的電解條件下,水溶液中含有多種陽離子時,它們在陰極上放電的先後順序是:Ag+>Hg2+>Fe3+>Cu2+>(H+)>Fe2+>Zn2+;水溶液中含有多種陰離子時,它們的惰性陽極上放電的先後順序是:S2->I->Br->Cl->(F-、NO3-、SO42-等)
(6)以惰性電極電解電解質水溶液,分析電解反應的一般方法步驟為:
①分析電解質水溶液的組成,找全離子並分為陰、陽兩組;
②分別對陰、陽離子排出放電順序,寫出兩極上的電極反應式;
③合並兩個電極反應式得出電解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二)、電解原理的應用
1、銅的電解精煉
(1)電解法精煉銅的裝置(如圖)
(2)電解法精煉銅的化學原理
陽極(粗銅):Cu-2e-=Cu2+
陰極(純銅):Cu2++2e-=Cu
說明:
①以銅為材料做的電極屬於活性電極。在一般的電解條件下,活性陽極先於電解質溶液中的成分
發生氧化反應。
②粗銅中往往含有鋅、鐵、鎳、銀、金等多種雜質,當含雜質的銅在陽極不斷溶解時,位於金屬
活動性順序銅以前的金屬雜質如Zn、Fe、Ni等,也會同時失去電子,如:
Zn-2e-=Zn2+
Ni-2e-=Ni2+
但是它們的陽離子比銅離子難以還原,所以它們並不在陰極獲得電子析出,而只是留在電解液里。而位於金屬活動性順序銅之後的銀、金等雜質,因為給出電子的能量比銅弱,難以在陽極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溶解下來,當陽極上的銅失去電子變成離子溶解之後,它們以金屬單質的形式沉積在電解槽底,形成陽極泥(陽極泥可作為提煉金、銀等貴重金屬的原料)
③用電解精煉法所得到的銅叫做電解銅,它的純度可達到99.95%~99.98%。
2、電鍍
(1)、電鍍的涵義
電鍍是應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鍍上一薄層其他金屬或合金的過程。
(2)、電鍍的目的
電鍍的目的主要是使金屬增強抗腐蝕能力、增加美觀和表面硬度。
(3)、電鍍的原理
電鍍的原理與電解精煉銅的原理是一致的。電鍍時,一般都是用含有鍍層金屬離子的電解質配成電鍍液;把待鍍金屬製品浸入電鍍液中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作為陰極;用鍍層金屬作為陽極,與直流電源正極相連。通入低壓直流電,陽極金屬溶解在溶液中成為陽離子,移向陰極,這些離子在陰極獲得電子被還原成金屬,覆蓋在需要電鍍的金屬製品上。
3、氯鹼工業
(1)電解飽和食鹽水反應原理
①實驗步驟
按圖裝置,在U形管里倒入飽和食鹽水,插入一根石墨棒作陽極,一根鐵棒作陰極。同時在兩邊管中各滴入幾滴酚酞試液,並用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檢驗陽極放出的氣體。接通直流電源後,注意管內發生的現象。
②實驗現象
陽極上有氣泡逸出,氣體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使濕潤的碘化鉀澱粉試紙變為藍色,陽極區溶液由無色變為黃綠色。陰極上有氣泡逸出,氣體無色、無味。陰極區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紅色,紅色逐漸加深、區域逐漸擴大。
③實驗結論
用惰性材料作陽極,電解食鹽的飽和溶液,生成Cl2、H2和NaOH。
陽極:2Cl--2e-=Cl2↑(放電順序:Cl->OH-)
陰極:2H++2e-=H2↑(放電順序:H+>Na+)
在上述反應中,由於H+在陰極上得到電子而生成H2,破壞了附近的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繼續電離,結果陰極區溶液里OH-的濃度增大而呈現鹼性。
(2)離子交換膜法制燒鹼
①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的組成
由陽極(金屬鈦網)、陰極(碳鋼網)、離子交換膜、電解槽框和導電銅棒等組成,每台電解槽由若干個單元槽串聯或並聯組成。下圖表示一個單元槽的示意圖。
②陽離子交換膜的作用
將電解槽隔成陰極室和陽極室,它只允許陽離子(Na+)通過,而阻止陰離子(Cl-、OH-)和氣體通過。這樣既能防止陰極產生的H2和陽極產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作用生成NaClO而影響燒鹼的質量。
(3)離子交換膜法電解制燒鹼的主要生產流程(如下圖)
離子交換膜法電解制鹼的主要生產流程
(4)、食鹽的精製
①粗鹽的成分:粗鹽中的主要成分是NaCl,此外還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雜質。這樣的粗鹽不符合電解要求,因此必須經過精製。
②雜質的危害:Ca2+、Mg2+、Fe3+等金屬離子在鹼性環境中會生成沉澱,損壞離子交換膜;
此外,雜質的存在會使得到的產品不純。
③除雜質的過程:
注意:
①除雜質時所加試劑的順序要求是:a、Na2CO3必須在BaCl2之後;b、加入鹽酸在過濾之後。
②試劑加入順序有多種選擇,如:a、BaCl2、NaOH、Na2CO3、過濾、HCl;b、BaCl2、Na2CO3、NaOH、過濾、HCl;c、NaOH、BaCl2、Na2CO3、過濾、HCl。
(5)、以氯鹼工業為基礎的化工生產及產品的主要用途
看不詳細的話請點開http://www.ychxw.net/yianshiqu/sytbktys/g3tbkt1/
8. 棕櫚油物理精煉和化學精煉分別有什麼好處 詳細點!
你是說對身體的好處還是對於是否能降低成本的好處?
在棕櫚油分提之後,此時為毛棕櫚油,那麼咱們就需要精煉,把雜質去除。
精煉分化學精煉和物理精煉
化學精煉:就是利用強鹼中和大部分游離脂肪酸並以皂腳的形式除去,又稱為鹼煉工藝。
物理精煉:是在高溫及真空條件下將油脂進行游離脂肪酸的蒸汽蒸餾處理。
物理精煉法具有以下優點:提高生產能力和精煉率,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加工時間並可以直接回收高純度的蒸餾脂肪酸。同時,物理精煉法還可以減少廢水、廢氣問題。無需化學精煉後的再處理由於皂腳裂解而產生的廢水及廢氣。
近些年,隨著物理精煉法工藝與設備的不斷完善,使得物理精煉法的優點日益明顯,目前馬來西亞絕大多數精煉廠採用物理精煉法進行毛棕櫚油的精煉。
但是對於大豆油的精煉而言,化學精煉法卻是一種最佳的精煉工藝。
9. 金屬的冶煉方法有哪幾種
常見金屬冶煉方法
1.汞:熱分解法:2HgO(s)=加熱=2Hg(l)+O2(g);
2.銅:置換法:CuSO4+Fe==Cu+FeSO4 (濕法煉銅);
3.鋁:電解法:2Al2O3=通電=4Al+3O2(注意不能用AlCl3,因為AlCl3不是離子化合物);
4.鎂:電解法:MgCl2(熔融)=通電=Mg(s)+Cl2(g);
6.鈉:電解法:2NaCl=通電=2Na+Cl2(g);
7.鉀:原理是高沸點金屬制低沸點金屬:Na+KCl=(高溫,真空)=K+NaCl;
8.鐵:熱還原法:2Fe2O3+3C=高溫=4Fe+3CO2↑。
9.高爐煉鐵:Fe2O3+3CO=高溫=2Fe+3CO2
(9)化學精煉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類從很早就開始煉鐵了。早期冶煉出的鐵叫作塊煉鐵,它呈固體,夾雜著很多非金屬雜質。當冶煉技術提高後,人類冶煉出了生鐵。與塊煉鐵相比,生鐵呈液態,可以澆鑄成型,非金屬雜質比較少,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從塊煉鐵到生鐵的冶煉是煉鐵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
我國的冶鐵技術大約出現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時期,冶煉出生鐵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生鐵的國家。而歐洲許多地方的古人,雖然早於我國冶煉出了塊煉鐵,卻經過了漫長的發展,直到公元14世紀才冶煉出了生鐵。
冶鐵少不了空氣的參與,鼓入爐內的大量空氣可以使爐火燃燒得更旺,也可以提高化學反應的速率,促進鐵的提純。水排是我國古代冶鐵用的水力鼓風裝置。
我國古代的鼓風器叫橐(tuó)。好幾個橐排成一排,就叫排橐。早期的排橐動力來源於馬或人,非常費力。東漢年間,南陽太守杜詩在總結勞動人民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水排。
水排的發明是冶鐵技術上的一大進步,它加大了爐內的進風量,有效地提高了冶煉溫度。同時還可以擴大爐缸,加高爐身,增加有效容積,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生產能力,最終促進了生鐵的冶煉。
10. 油脂為什麼精煉有哪些方法
(1)油脂精煉的目的
毛油中的某些雜質會嚴重影響油脂加工的順利進行,影響油脂的安全儲藏,降低油脂的品質和使用價值。為了保證食用油的品質和得到適應工業要求的油脂,必須除去油中的有害雜質。油脂精煉的目的即是根據不同的用途與要求,除去油脂中的有害成分,並盡量減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損失;有時,還要盡一切可能為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提供良好的原料。前者為主要目的,後者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要考慮。
(2)油脂精煉的方法
應根據毛油內所含雜質的性質、數量及精煉後油脂的用途、要求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油脂精煉的方法很多,根據煉油時的操作特點及煉油時用的材料和雜質相互作用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以下三種:
①機械方法。包括沉降、過濾、離心分離,主要用以分離懸浮在油脂中的機械雜質及部分膠溶性雜質。
②化學方法。包括酸煉、鹼煉,還有氧化、酯化等。酸煉即用酸處理,用來除去色素、膠溶性雜質等;鹼煉即用鹼處理,除去游離脂肪酸等雜質;氧化則用於脫色;酯化極少用,它用來使游離脂肪酸變成甘油三酸酯,以降低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③物理化學方法。物理化學方法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氣蒸餾及液-液萃取法。水化主要用來除去磷脂,吸附主要用來除去色素,水蒸氣蒸餾用於脫除臭味物質和游離脂肪酸(即物理法精煉),液-液萃取用於脫色、脫除游離脂肪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