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使用土大廚功效肥。
3、追肥:在黃瓜定植之後就要追肥,結合澆水施加一次氮肥,每畝10千克左右。從瓜根膨大到果實採收需要多次追肥,每畝用3-4千克的氮肥,盛果期還要再補施一次復合肥。
二、黃瓜怎麼施肥
給黃化施肥的時候要少量多次進行,這樣它才能更好的吸收掉,起到作用。要是一次施加過量,容易帶來肥害。建議每次都將肥料稀釋後施加肥水。當然,直接給與顆粒肥也行,但每次施加後都要適量澆水,這樣能加速肥料稀釋,促進更快吸收。
Ⅱ 黃瓜定植後水肥管理,該怎麼管理呢
黃瓜在定植之後的水肥管理非常的重要,澆水、追肥以及葉面噴肥,一定要好好的管理和把握。如果苗管好了,那麼在定植之後不僅病蟲害少,同時產量也非常的高。在栽後的一周之內,因為幼苗需要迅速的長出新根,所以一定要保持高的土壤水分含量。而且土壤見干見濕,在保持土壤含水量的同時,也要讓持水量在50~80%左右。
灌水事項而且也可以幫助植物吸收大量的光肥功能以及光照,在一次施肥之後,可以達到前年受益的效果。在陰天和雨天的時候一定不要灌水,因為陰雨天的時候瓜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為灌水之後,棚內的濕度就非常的大,但是又無法做到放風和排濕,最後會引起病害以及瓜秧徒長,灌水也要在晴天的早晨進行。
Ⅲ 黃瓜如何施肥和澆水
黃瓜,也稱胡瓜、青瓜,屬葫蘆科植物,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黃瓜生長快、結果多、喜肥,根系不發達,主要根群分布在25cm根層以內,好氣,吸收能力弱,一般在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的土壤上適宜生長。
黃瓜什麼時候施肥,黃瓜如何施肥
1 黃瓜適合生長的條件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適宜溫度為18℃~32℃,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70%~90%,土壤濕度為85%~95%。黃瓜根系淺,適宜在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的土壤上栽培。黃瓜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 5.5~7.2之間的土壤,但以pH值為6.5最好。
2 黃瓜生長周期需肥特點及施肥方式
黃瓜的生育周期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初花期、結果期四個時期。
2.1 發芽期
從播種以後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為發芽期,時間一般為5~6天,這一時期需要較高的溫濕度,以促使種子出苗早、出苗齊,並提高成活率。這一時期養分需求量較小,一般只需把底肥施足,底肥通常以有機肥為主,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
黃瓜什麼時候施肥,黃瓜如何施肥
2.2 幼苗期
從真葉出現4~5片到定植前都稱為幼苗期,大約需要30天以上,這是花芽分化和奠定前期產量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工作是促進花芽分化和根系發育,這個時期主要注意田間管理,適當控水蹲苗、通風煉苗。
2.3 初花期
從定植後到第一朵花開放為初花期,時間大概在25天左右,這個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共同發生的階段,第一次追肥,以遲效有機肥為主,管理重點是增加葉面積和雌花數量,防止徒長。
如果開花節位距離植株頂部大於50cm,是植株徒長的表現,通常表現為葉子寬大,莖蔓粗壯,節間長,葉柄長。在肥水充足,尤其是氮肥用量大,光照不良,夜間溫度高等情況下容易造成這種株型。要加大晝夜溫差,植株調整,適當摘葉落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高鉀型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葉面噴施黃瓜專用腐植酸葉面肥。
2.4 結果期
從根瓜坐住,直到拉秧為結果期,在這一時期各種養分含量的需求量達到高峰,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注重管理,注意水肥的補給。
第一時期為根瓜時期植株的生長量和結瓜數才剛剛開始,需要的水肥量少,只要保持土壤表面不幹即可;第二時期腰瓜生育期氣溫升高,需要的水肥持續增加,此時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必須大量追肥澆水,每1~2天1次;
最後是頂瓜生育期,植株進入衰老階段,水肥需求量呈下降趨勢,仍需加強肥水的供應管理,爭取莖葉不早衰,延長結瓜期,增加產量。據菜農經驗,每7~10天左右追肥一次,或根據採收情況每採收2次,追肥1次。這個時期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化肥與人糞尿間隔施用。在地面追肥的同時也要採用葉面肥,補充鈣鐵鋅硼等微量元素,可用1%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葉面噴施0.1%的硼砂或多元素微肥2~3次,有利於壯秧保果。適量施用二氧化碳氣肥:每天日出後半小時在大棚、溫室內施放二氧化碳1500ppm,這樣能夠促進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黃瓜的產量。
Ⅳ 黃瓜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
Ⅳ 溫室大棚黃瓜如何管理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黃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品類,在我國栽培區域比較廣泛,它的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和露地兩種。因為大棚栽培有著成熟期可控、產量增加、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已成為各地的主要栽培方式。
黃瓜從播種到初收需 40~70 天,整個收獲期—般為30~60 天。黃瓜採收宜在上午進行,特別是採收嫩瓜,在日出後 1~2 小時內採收的品質最優。前期2—3天 採摘一次以後必須每天採摘,否則黃瓜變為老瓜,商品性能降低。採摘時用剪刀剪斷瓜柄或用手摘斷瓜柄,也可向—個方向慢慢動黃瓜擰斷瓜柄,千萬不要用力硬拉,否則會拉傷甚至拉斷瓜蔓。
Ⅵ 種植黃瓜想要提高產量,對水肥的要求都有哪些
黃瓜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喜愛的蔬菜之一,因其根系淺、葉片大、莖蔓生,具有喜肥喜水特性。所以,加強田間水肥管理,能提高黃瓜產量和品質。
施足基肥是穩產高產的關鍵之一。黃瓜對基肥反應良好,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 -3000公斤,尿素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基肥。育苗期間如果秧苗長勢弱、葉色淺,說明秧苗缺肥,應葉面噴灑0.1%磷酸二氫鉀與0.2%尿素混合液,噴肥時間以下午3-4時為好。
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黃瓜根的吸收力弱,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根瓜收獲後5-7天一次水。盛瓜期看天看地看苗澆水,一般每2-3天一次水,並隨水追尿素與磷酸二銨每畝10-15公斤,一般2次水追一次肥。澆水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後加強通風,防止空氣濕度過大誘發病害。
夏秋季由於氣溫高,生長發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葉期和採收第一批瓜後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視磷鉀肥,以避免陡長、早衰。
春黃瓜苗期要控制水分。開花結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時要做好防澇工作。
1、品種選擇。黃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種植,因為各地的天氣溫度不同,所選擇的黃瓜種類也不同,比如在我們華北,可選擇的黃瓜品種有北京大刺瓜、津雜1號、津雜2號等等,空氣較為潮濕的華南地區,就要選擇耐濕性能比較好的廣州二青、上海楊行等等。所以在種植黃瓜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黃瓜品種,這是導致黃瓜高產的必備條件之一。
Ⅶ 想要黃瓜高產,怎麼栽培管理合適
一般前後株距為40公分,左右靠式子兩邊,整成普通碟子大小一個一個小土灣,先澆上水,再撒上泡好種子,每株撒四到五粒。最後用細土輕輕蓋死,培土大概0.6厘米厚,這樣過個五六天就會出苗了。生長溫度控制好才能更好的利於長勢,基本上溫度在20度進行播種,想要提前播種的可以覆地膜,黃瓜的生長溫度盡量控制在12度至30度即可,對於過冷的天氣會導致黃瓜苗凍死的現象。黃瓜種子和黑籽南瓜種子加入1500倍嘉美金點溶液浸泡2~3時。
底肥一定要充分腐熟,防止燒苗。灌溉施肥建議採用滴灌施肥、膜下微噴施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幼苗期和根瓜坐瓜前控制在土壤相對含水量的60%~70%;根瓜坐瓜前土壤濕度濕度過大,易於造成幼苗徒長。
Ⅷ 黃瓜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種植的方法:嫁接的方法;在嫁接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溫暖和濕潤的地方。嫁接的方法也是分成兩種方法的,一種的靠接法,另外一種就是插接法。插接法、等到黃瓜的幼苗葉子所展開的時候,砧木選擇用南瓜幼苗在長出第1片真葉或者是硬幣的大小的時候就是嫁接期。
靠接法、等到黃瓜的第1片真葉展開的時候,砧木南瓜子葉在完全的展開就是嫁接期,在嫁接的時候一定要迅速的插在一起,並且還要用塑料夾把它夾在一起,這樣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嫁接以後就可以把已經嫁接和放苗移植到營養缽里。
露地種植:在定植以前要整理一遍土的,要施上腐熟的有機肥。首先我們就要選好定植的時間,在可以保證黃瓜苗定植以後不會受到凍害的前提下進行種植。夜晚的溫度要高於5度左右,在定植以後就要及時搭架子,避免有風把苗都抽倒。
綁蔓要用到的方法就是8字形,這樣可以避免磨到莖蔓和莖蔓的下垂。在每3節的地方綁一次,時間應該選擇在下午的時候進行,上午的時候莖蔓是非常容易就折斷的,綁的松緊應該抑強扶弱,對於一些生長勢比較強的植株可以適當的綁得緊一點。
整枝和掐尖的時候,主蔓是結瓜的所以應該去掉上面所有的側枝,側蔓結瓜的時候結瓜以後可以留兩片的葉掐尖,並且還要打掉全部的卷須。在莖已經超過架頭的時候要及時的去掐尖,這樣可以使下部分的瓜生長。
肥水的管理:及時的澆水和中耕,水量的次數和量要根據天氣和黃瓜的生長期來決定的。緩苗水應該在定植以後的7天里澆,追肥應該選擇少量多次的去施肥,並且催瓜肥是應該在坐瓜的時候施。
黃瓜可以生吃:
黃瓜,它是在夏天最常見到的蔬菜,但是黃瓜也可以生吃。在夏天的時候吃上一根黃瓜是非常涼快的。它不僅僅口感清脆,黃瓜里的水分也是比較大,吃完以後是可以解渴的。新鮮的黃瓜里包含著一種黃瓜酶,把黃瓜榨成汁塗在臉上是有著美容的功效。
吃黃瓜也可以減肥,一些想要減肥的朋友們可以吃一些黃瓜。黃瓜可以吃,但是卻不適合吃太多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瓜
Ⅸ 黃瓜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黃瓜栽培分露地栽培和保護地栽培。露地栽培又分春黃瓜、越夏黃瓜、秋黃瓜等栽培方式。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大拱棚、溫室、聯棟溫室等保護設施栽培。大拱棚栽培又分春促成黃瓜栽培、秋延遲黃瓜栽培;溫室栽培又分秋延遲黃瓜、越冬黃瓜、早春黃瓜、越夏黃瓜等多種方式與其他蔬菜作物輪作栽培。目前主要採用一年一茬式栽培。
一年一茬式栽培一般於9月初至10月上旬育苗,10月上中旬至11月份定植,翌年麥收後至8月份拉秧。秋延遲茬栽培,於7月份育苗,8月份定植,在大拱棚內栽培,11月上、中旬拉秧;溫室栽培,翌年1~2月份拉秧,後定植茄果類或豆類。早春茬栽培於12~翌年1月份育苗,溫室栽培1~2月份定植,6~8月份拉秧;大拱棚栽培,2月底3月初定植,6~7月份拉秧,後栽培茄果類、豆類或葉菜類蔬菜。越夏栽培在內陸高溫地區,需在溫室或大拱棚內加蓋遮陽網遮陽降溫,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8~9月份拉秧。高原冷涼地區可直接實行露地越夏栽培。
露地栽培黃瓜分春茬、夏茬和秋茬栽培。春茬黃瓜栽培於2~3月份育苗,3~4月份定植,5~7月份收獲;夏茬黃瓜栽培於4~5月份育苗,5~6月份定植,6~9月份收獲;秋茬黃瓜栽培於8月份育苗,9月份定植,9~11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