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怎麼用印畫的方法畫一幅好看的畫

怎麼用印畫的方法畫一幅好看的畫

發布時間:2022-07-17 11:12:11

如何用身邊的材料(比如水果網,樹葉)等做一下拓印畫

樓主您好!第一步,清洗干凈你的材料,(主要是樹葉上的灰塵、泥巴什麼的會影響畫面效果。)第二,用水彩或者水粉顏料上色,用筆刷輕輕塗在你的材料上,可塗抹均勻,要做出斑駁效果也可根據畫面效果來定。第三步,在廢紙上試印,一般第一次印會顏料較多、會有溢出、沒有紋理和質感,所以第二、第三次再正式拓印,會有非常好看的效果。配色也要有注意,不過這都看樓主個人喜好了。祝樓主成功!

⑵ 如何製作超級簡單又好看的樹葉印畫

拿一張彩色卡紙(16開)對折。正面剪一個愛心型,剪下來的愛心型卡紙放在一邊。再用另外一張彩色卡紙剪一個比先的愛心要小一些。小的愛心粘在大的愛心上。用兩張紙條(要細些,不要太粗)做一個彈簧,並貼在愛心上(粘大的背面)。做好後,粘在愛心空處里。打開,在中間寫上你要寫的字。在寫字的上面粘個鈴鐺紙片。在寫字的下面粘上雪人紙片。在左面粘上你喜歡的花紋。在背面上你的大名。然後就OK了。

⑶ 怎樣才能畫好一幅畫

素描是光與影和造型與立體的藝術,是繪畫的基礎。如何畫好素描呢?
一. 畫素描之前要充分做好各種線條的練習。練習直線(長橫線、長豎線下同),平塗(一條線挨一條線,成塊),弧線(半月牙形狀,成組),回環線練習(一筆連續,成組),還要做線條的由淺入深、由深到淺的成組練習。
二. 素描的簡單步驟 畫前要觀察研究物體的基本形狀,看它的受光方向,結構造型,形成的立體效果,然後用直線勾出它的大體輪廓,再依照光源,確定物體的受光(淡面)、側光(灰面)、遮光(深面)、三大部分。在深面與灰面上先鋪上一片均勻的線條,使受光面暫時空出,這樣就是用大塊大面來表現物體,然後將各個塊面中細部,也同樣依照受光、側光、遮光分成小塊、小面來處理。深面里要留出反光部分,淡面里要空出高光部分,使它具備五調。還要注意小塊、小面的明暗,使它們服從大面的統一調子,而大面又必須服從於整體。最後在這些面與面之間加上銜接的層次,使它自然、圓潤起來,直到表現出質感為止。 素描畫好後要對描繪的物體進行統籌和完善加工。
三.簡單的繪畫透視常識 1.凡大小相等的物體愈遠,其形愈小,以至於最後消失於一點,這點稱為消失點。
2.凡距離相等的景物愈遠,它們之間的距離愈應當縮短。
3.凡與畫者的眼睛同高而平行的一條線叫視平線。
4.凡比畫者的眼睛低的東西,都在視平線的下面,看見它的上面。
5.凡比畫者的眼睛高的東西,都在視平線的上面,看見它的下面。
6.站在寬廣的平地上向前看,遠方天地的交界線,稱為地平線。平視時地平線和視平線重合,地平線就是視平線;俯視時,地平線在視平線的上方。地平線是處理透視圖形的重要依據。
7.凡位置在畫者右方的景物,看見它的左側
8.凡位置在畫者左方的景物,看見它的右側。
9.凡在視平線以上的景物,愈遠在畫紙上的位置愈低。
10.凡在視平線以下的景物,愈遠在畫紙上的位置愈高。
有了以上這些繪畫透視知識如果掌握並且運用到繪畫中就不會在畫中犯常識性的錯誤,而且構圖會合理,符合視覺欣賞的美感。
四. 鉛筆的選折 H表示硬,B表示軟。6H最硬,6B最軟。畫素描一般有3支鉛筆基本就夠了。用HB鉛筆打輪廓,用2B鉛筆勾正稿,用4B鉛筆襯陰影。在實際作畫中,只要對鉛筆性能有了了解,使用的力度能夠把握,也不必拘泥於此,可靈活掌握。
五. 素描的基礎就是多畫鉛筆寫生。可先從石膏幾何模型開始。接著如瓷器、玻璃茶具,杯與碟、碟與雞蛋,、石膏頭像模型,文具書本、各樣質感的物件、室內場景等,一切皆可入畫。由單一到組合,從簡單到復雜。慢慢可以嘗試人物素描臨摹和寫生。要通過學寫毛筆字書法和白描(即用毛筆表現的作品),掌握用筆的功力。
六. 要在畫的時候進入忘我的境界,不能急於求成。哪怕一天只畫一幅畫,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繪畫的狀態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經常臨摹名家的素描作品,多看《繪畫透視知識》、《怎樣畫素描》等一類書籍,只有刻苦、不斷地潛心專研繪畫技巧,才能成功。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於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水粉畫的基本技法】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白色的使用 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水粉畫的性能材料及作畫工具】關於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範例1 A 《蘋果與梨》(單個物體練習演示) A-1 通常我在畫水果時,因為檸檬黃沒有覆蓋能力,所以利用檸檬黃顏色的透明性,先用檸檬黃薄塗一層打底,此目的是為了把握水果顏色的純度與明度。 A-2 從物體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顏色先畫出物體的暗部,再用純度較高的顏色畫出固有色。 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淺黃色,形成蘋果的調子關系。 A-4 畫出投影,提高蘋果亮部的明度。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畫出梨子的暗部與半調子。 A-6 用筆鋒掃暗部反光。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許檸檬黃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用尖頭筆畫出梨和蘋果把。 A-7 加強梨的暗部。在蘋果的亮部再做進一步塑造,使蘋果的亮部色彩更豐富一些。 A-8 完成以後的蘋果和梨。 範例2 As《蘋果、梨、桔子》(單個物體練習演示)(說明)不同的水果呈現不同的固有色彩。
[ 小技巧] 固有色擺在中間調子上。 [妙點子] 冷顏色是浮在固有色上面的,它很微妙,切忌過冷,應與蘋果的固有色保持聯系。水粉畫靜物寫生的著色步驟水粉畫易於修改,初學者往往思想鬆懈,缺乏嚴格的方法步驟。應當每一步都不馬虎潦草。有了嚴格的訓練,才能進步得快,否則欲速則不達。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水粉畫干濕畫法的特點以及應用范圍,基本上如前所述。要特別說明的是:干畫法與濕畫法的分界是以畫筆含水量的多少來決定,一般人認為用粉及用色多了,畫得厚了,就是干畫法,這不準確,因為必須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為干畫法。也有人認為粉少、畫得薄就是濕畫法,這也不確切,只有稀釋顏料用水多的情況下才能成為濕畫法。因此,可以說有粉多的干畫法,也有粉少的干畫法。與此相反,濕畫法也有粉多濕畫法和粉少的濕畫法。但不管幹也好,濕也罷,仍然以粉使用之得當為佳,這樣才不失水粉畫的特點。干畫法和濕畫法,二者在作畫時應交叉運用,只是根據畫面實際需要,有的濕畫法運用多一些,有的干畫法運用多一些。如果一幅畫用水過多,全部採用濕畫法來處理畫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體鬆散,並失去色彩光澤。同樣,全部採用干畫法,靠堆積的顏色和白粉不斷加厚畫面,就會出現死板、乾裂和顏色脫落的情況,畫面也難以長期保存。 總之,干、濕畫法只有根據作畫步驟,由濕到干、由薄到厚的順序合理運,才能發揮干、濕技巧的最佳效果。這是一般的作畫過程所遵守的原則,真正運用還要在實踐中根據畫面要求靈活掌握。水粉靜物畫技法第一步:這種平擺浮擱的構圖給人的感覺很自然,也是一種構圖形式。單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確。第二步:這是一幅紫顏色的畫面,紫色不易反復畫。第一遍的顏色要爭取畫准確,使下一步能有一個好的基礎。黃與紫是強對比色,通過玻璃盤的灰紫色;把兩種對比較強的顏色連接起來,把粉紫色襯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畫得偏桔偏暖、形成對比,很有顏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較強,在背光的暖顏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體顏色處在變化統一的色彩氣氛中,很響亮鮮明。第三步:用干畫法表現塑造桃子的質感。用小筆調一下的黃綠色,畫出桃子的微妙變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間的縫隙。而粉紫襯布上的黃梨顏色調得很飽和,水分適當。如淺黃加白至中黃過渡到桔加綠,在顏色濕的時候進行銜接,筆觸含蓄,表現出梨的光澤質感和韻味。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紋可畫虛些,偏藍紫味。而轉折部畫的實些,背光帶綠味。這一步要注意畫面的虛實、強弱、冷暖變化。第四步: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體觀察。影響整體關系的地方要毫不猶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調整,調普藍加熟褐畫出背光里的花紋變化,邊緣處調點紫色,明度與後邊的襯布接近,使之邊緣線含到背光裡面,空間感比原來要好多了。桃子之間的關系有些過實,縫隙過重可帶點暖色減弱些。玻璃酒杯的邊緣用小筆細心畫出細線,提出質感、粉襯布靠里邊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白碗里的梨邊緣也帶了幾筆。前後形成色彩的透視變化和畫面的整體協調感。使畫面更完整。第五步:調整畫面,細部的地方,大體的畫面要處理好,雜亂的東西要除去。 水粉畫的著色方法: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從著色順序方面有如下幾種: 1、從整體到局部水粉畫是色彩畫的一種,它同水彩、油畫一樣,都是從畫大色塊入手。整體著眼和從大體入手是我們的作畫原則,大色塊和大片色,對畫面色調起決定性作用,應首先畫准組成畫面的主要色塊的色彩關系,然後再進行局部的塑造和細節刻劃。 2、從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塗,一遍遍薄塗亮不起來。先畫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蓋;相反,一般是先畫面積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確定畫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間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為主的畫面,還是要先塗明亮的大色塊,顏色稍薄一點,局部小面積的深重色後加上去。如果中間色為主,作畫時先塗中間色,運用並置的方法,分別向面積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畫過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3、從薄塗到厚畫薄塗即用水稀釋顏料,如同畫水彩畫,根據總的色彩感覺,迅速地薄塗一遍,造成畫面整體的色彩環境,爾後逐漸加厚,深入表現。薄塗比較正確的地方要善於保留,使畫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層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畫顏料不象油畫、丙烯顏料附著力強,可隨意畫厚。水粉畫的厚塗要厚的適當,過厚容易龜裂脫落,所以較厚而不準的顏色應洗掉再畫。 具體著色的技法應掌握下列幾種: (1 )干畫法和濕畫法在水粉畫中,干畫法一般是指厚塗重疊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復地畫,一遍不行再畫一遍,表現對象比較充分、深刻,也宜於初學者掌握。這種厚畫的畫面,類似油畫的效果,有渾厚之感。濕畫法是以薄畫為主,發揮水色滲化的效果,著色遍數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紙,具有水彩畫濕潤流動的意趣。當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濕結合會增強表現力。 (2 )並置和重置並置是筆觸在畫紙上並列擺置,著色遍數較少,開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強調二度空間的畫面。先用毛粗暴色線勾一下輪廓及結構,添色時用並置的方法把顏色擺上去,壓出色線。
重置是一種疊色的方法,以色點、色線、色塊進行重疊著色。作畫大都是重置與並置結合運用,以利充分地表現對象。 (3 )干濕變化的掌握顏色干濕變化是水粉顏料的特性之一。將顏色塗在畫紙上,濕時感覺比較恰當,干後才會發現變淡變灰一些。不了解這一特性往往給著色帶來被動。掌握這一特性,事先預計干後的效果,可避免後加之色成為不協調的「補釘」。作畫時,應從薄到厚進行著色。先厚畫再薄塗干濕變化大;先薄畫,逐步減少用水畫厚,干濕變化不明顯,較易掌握。修改畫面時也適合厚塗。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圍塗一點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後就會自然統一。 (4 )色彩的銜接畫面需兩塊顏色銜接要自然,從明到暗要過渡圓潤,色彩要銜接恰當。方法有三: a、利用濕畫,使明色與暗色、此色與彼色,由於水的作用交互滲化,這樣效果會自然而柔潤。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畫一遍。b 、在兩色之間用中間明度的顏色畫上去,雖有明顯筆痕,遠看過渡自然。c 、兩色銜接生硬之處,可用其中一色在鄰接處干掃幾下,增加過渡的色階。也可用筆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處輕掃幾下,使兩色銜接處從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過渡層次,轉折即會自然。 (5 )用筆筆色在紙面上運動,出現筆痕,即謂筆觸。一般通過畫面中的筆觸可以看出畫家大致的作畫順序和怎樣用筆來塑造對象的,用筆不是目的,是一種表現手段,許多畫家的筆法是有所區別的,有的大筆縱橫,有的小筆點繪。哪一種筆法好呢?怎樣用筆才對?應該從表現對象的目的著眼,根據不同物象的不同結構、不同質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於表現。要從表現對象出發,為表現形體結構和色彩,靈活運用塗、擺、點、勾、堆、掃等各種筆法進行描繪。【水粉色彩純度與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畫在濕的時候,它顏色的飽和度和油畫一樣很高,而干後,由於粉的作用及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幅度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過稀釋、加粉或含粉質顏料較多的淺顏色來實現的。它的干濕變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顏色只加少許的粉,在濕時和干時,其明度就表現出或深或淺的差別。由於水粉畫干後顏色普遍變淺,所以,運用好粉是水粉畫技術上最難解決的問題。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畫的魅力所在,它使畫面的顏色充滿水粉畫特有的「粉」的品質,而出現特別豐富的中間色彩。【水粉畫顏料的個性差異】 水粉顏料大部分顏色是比較穩定的,如土黃、土紅、赭石、桔黃、中黃、淡黃、橄欖綠、粉綠、群青、鈷藍、湖藍等等。但是,水粉顏料中的深紅、玫瑰紅、青蓮、紫羅蘭等顏色就極不穩定,容易出現翻色,不易覆蓋。水粉顏色的透明色彩種類較少,只有檸檬黃、玫瑰紅、青蓮等少數幾種顏色,要畫好水粉畫就必須充分掌握水粉各顏料的個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強弱、覆蓋能力的大小、色價的高低。這些問題都要通過不斷實踐,做到熟能生巧。【作畫工具的選擇】 現在市場流行的水粉筆不外乎三大類——羊毫、狼毫及尼龍毛筆。羊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大,醮色較多,優點是一筆顏色塗出的面積較大,缺點是由於含水量太大,畫出的筆觸容易渾濁,不太適合於細節刻畫。狼毫的特點是含水量較少,比羊毫的彈性要好,適合於局部細節的刻畫。隨著現代化工業的進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龍毛筆,在選擇尼龍毛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它的質地,要軟且具有彈性,切忌筆鋒過硬。過硬筆鋒的筆往往很難醮上顏料,在畫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顏色,使覆蓋力大為降低。在選擇筆的形狀上,不同的種類都選擇一些,如扁頭、尖頭、刀筆等,以備不同場合,不同題材的作畫之需。 顏料最好使用正宗美術用品生產廠家生產的錫管裝的專業產?品,它膏體細膩,色彩較飽和。切勿被廉價的劣質產品所迷惑。在紙張的選擇上,應選用有紋理的優質水彩畫紙作畫,吸水性不能太強。有些劣質的紙張,不但吸水還吸顏色,使顏色干後發黑,用這樣的紙張作畫,畫面的顏色難以明快亮麗。

⑷ 版畫如何製作

1、起稿,首先准備一張紙,把你想要表現的圖案畫成簡要的線條稿或黑白稿。

⑸ 如何製作版畫詳細步驟

1、首先,將圖片轉印到木板上,把蠟燙在木板上。將蠟燙在木板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⑹ 如何利用手印添畫的方法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小班幼兒處於塗鴉期,還不具備創造形象符號的能力,他們把亂塗亂畫作為一種游戲。而繪畫活動就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繪畫活動生動形象地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根據新《綱要》精神和教學經驗,我覺得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激發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一、引導幼兒欣賞繪畫作品,培養審美能力 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和形象思維還處於啟蒙階段,雖然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沒有能力去表現,所以他們不願意去畫畫。這時我們要幫助幼兒喚起表現物體特徵的清晰意象,從而慢慢激發幼兒學習繪畫的慾望。欣賞一些美麗的、富有情趣的兒童畫是我們最先想到的對策,讓幼兒欣賞老師或大班幼兒的繪畫作品,把他們的作品內容編成好聽的故事講給小班幼兒聽,並且有目的地引導他們觀察畫中物體的色彩、形狀,讓他們感受畫面中的色彩美,形狀美。最後告訴幼兒這些面什麼地方畫得好,什麼地方畫得不好,鼓勵幼兒只要你們想學畫畫,也能畫出很美的畫。另外,教師在為幼兒提供欣賞的繪畫作品時,要注意色彩鮮艷,畫中物體的輪廓要大而且有趣,主題突出,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喜歡的簡單物體,這樣更利於幼兒接受和理解,吸引幼兒的興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繪畫特點來選擇生活中熟悉的內容。比如小班幼兒喜歡的小動物、交通工具等,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等環節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想像力,引起幼兒作畫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二、選材新穎,形式多樣 小班幼兒開始學習畫畫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選材內容的新穎,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生活化的、熟悉的、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題材。比如:「紅蘋果」、「棒棒糖」、「太陽出來了」、「紅紅的花兒」等等。 1.關注幼兒身邊剛發生的事情 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會在他們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他們的聯想,並能夠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越是幼兒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幼兒的強烈興趣。 2.選擇的題材要生活化 選擇的題材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這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年齡特點。如《我和我的好朋友》、《我設計的小汽車》、《我愛幼兒園》等。這樣的題材接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3.選擇的題材要能發揮出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小班幼兒想像力豐富,他們認為好看的就是合理的,好玩的就是可行的。因此富於幻想的題材,也是他們愛表現的。 採取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繪畫慾望。 1.故事法 有趣、好聽的故事對孩子有著獨特的吸引力,能夠很快把幼兒帶入到畫面中去。例如,在繪畫欣賞《給樹葉寶寶穿衣服》中,我整理出這樣一個故事:秋天到了,大風來了,呼,樹葉寶寶離開了大樹媽媽,大樹媽媽真傷心。我們來幫幫大樹媽媽,把她的樹葉寶寶送回來吧!這樣,幼兒很快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繪畫活動的內容是什麼了。 2.兒歌法 在繪畫過程中,朗朗上口的兒歌、口訣更能激發小班幼兒更好地進行繪畫。如:在畫「紅蘋果」時,「先畫一個圓泡泡,裡面一張小嘴巴,嘴裡含根棒棒糖。」啟發幼兒的形象思維和創造力。繪畫和這些形式相互滲透就會不同程度地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3.游戲法 維果茨基認為,游戲就像一個放大鏡,能使兒童潛在的新能力在其他情景中表現出來之前,就在游戲中首先展現出來,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往往高於他們的發展水平。所以,在美術活動中運用趣味化的游戲方法,能使幼兒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也能激發他們創造激情,讓幼兒在快樂的美術世界中盡情地暢游。將游戲貫穿於幼兒繪畫活動中是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如繪面活動《吹泡泡》中,我為每個幼兒准備了一份肥皂水和吸管,讓他們都參與到吹泡泡的游戲中去,他們玩得很開心,並從游戲中感受到泡泡是圓的、飛起來等特點,更好地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三、創建良好的繪畫環境 為幼兒提供寬松愉快的創作環境,對幼兒是一種很好的熏陶,能使幼兒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陳鶴琴先生主張在玩中學。玩是幼兒的第一需要,創建良好的繪畫環境,讓幼兒在「玩」中逐步掌握技巧,在「玩」中逐步提高多種能力。適當帶領孩子帶幼兒走出教室,走進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導幼兒觀察、認識、了解大自然,感受生活,感受美術創作的多樣性,使其在美術活動中積極觀察、想像和創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秋天時,我會帶領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引導他們觀察秋天到了,花草樹木都發生了什麼變化,並帶領他們撿樹葉,把顏色各異、形狀不一的樹葉帶回教室,通過觀察、討論,這樣幼兒在畫樹葉時的興趣就更高了。 四、豐富多彩的繪畫材料的運用 運用多種繪畫形式、繪畫工具,來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好奇是幼兒的重要特點,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和繪畫形式,也會使幼兒感覺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炫彩棒、彩色鉛筆,繪畫形式單一,而且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如:手指畫,印章畫、粉筆畫、吹畫、刮畫等,這些作畫形式幼兒易學、色彩鮮艷、效果好,並能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在「畫果樹」這一繪畫活動中,我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用不同的畫法、不同的工具來自由創作,採用撕、剪、貼的方法來畫果樹,幼兒不但剪貼出各種各樣的果樹,並在果樹上點畫果實,周圍可添畫上太陽、小草小花等,形式多樣,畫面色彩豐富。又比如:在美術活動《大菠蘿》中,引導幼兒畫菠蘿上的紋路。這時大部分老師就會讓幼兒用蠟筆進行繪畫,蠟筆的頭比較硬、比較粗,對於繪畫格子紋路上的點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就利用棉簽的軟硬、粗細適中來蘸取顏料繪畫,這時幼兒的興致更加高昂,大家都非常認真、仔細地繪畫格子的紋路和點點,活動效果非常好。 另外還有棉簽畫、吹畫、蛋殼貼畫、實物印畫等等,實驗證明恰當地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兒對繪畫活動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 五、注重繪畫後的評價 幼兒的繪畫作品也許很混亂,也許只是幾條橫七豎八的線條,但那是幼兒精心創作出來的,教師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對每一位幼兒都應予以肯定,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表揚,對其不足的地方則用建議的口吻來提出意見。在繪畫活動後的評價環節,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創作作品,不僅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幼兒作品,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欣賞能力。在此過程中,即使看不懂幼兒的繪畫內容,教師也要大膽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用繪畫方式來記錄自己的創作動態過程。同時用「不錯」。「畫得很好」,「有進步」之類的話來肯定孩子,這樣他們的繪畫自信心才能提高。從而讓他們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充分調動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的主動性,並激發幼兒下次繪畫活動的興趣。在剛開始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班的幼兒有的不敢下筆,有的隨便亂塗,滿紙黑乎乎的,但在評價時我沒有馬上批評指責他們,而是根據個體差異,從幼兒興趣出發,積極地引導他們進行介紹,對於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我及時給予表揚。同時讓家長積極配合,多給他們一些愛心和耐心,讓每一位幼兒在家裡畫畫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對繪畫的興趣。 在小班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只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尊重每位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利用多種方法,創建輕松、愉快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興趣,提高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積極性。

⑺ 印衣服圖案的方法!

1、准備材料:蠟筆、紙巾、熨斗、白T恤

⑻ 怎樣畫一幅簡單又好看的畫

教你怎麼畫出一隻可愛的小狗如下幾個步驟:

大部分人都喜歡可愛的小狗狗,但是很多人卻畫不出一隻可愛的小狗。按照下面的方法來畫出一隻可愛的小狗,你一定會給自己點贊!

成品展示:

注意事項

  • 畫小狗一定要注意比例,另外建議先使用鉛筆勾勒輪廓!

  • ⑼ 如何DIY手指印畫方法圖解

    活動目標:
    1、初步大膽嘗試用手指印畫,通過欣賞、觀察范畫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用記號筆進行添畫的方法。
    2、在繪畫過程中能大膽想像和創造,並注意畫面的整潔。
    活動准備:范畫一張 在白紙上畫一個放大的橢圓形的手指羅紋 水粉顏料 記號筆 抹布 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出示範畫,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張畫,們看看上面有些什麼呀 。
    (有毛毛蟲、小雞、葡萄、蘑菇、小兔、刺蝟、人等等)「小雞嘰嘰,小貓妙妙……」咦 。
    這些畫與原來看到的畫一樣嗎 。
    (不一樣)們知道它是用什麼畫的嗎 。
    (用手指印的)
    2、小結:,原來它們全都是用手指印出來的。
    3、出示手指羅紋
    為了讓小朋友能清楚的看清手指的羅紋,老師這里有一張放大的手指印,們看看手指的羅紋是怎樣的 。
    (一圈一圈的)
    下面小朋友也來用手指試一試,看看能印出那些東西來 。
    二、引導幼兒嘗試手指印畫,初步了解印畫的基本方法。
    1、在印畫之前小朋友首些要想好要印什麼,然後用手指蘸上水粉顏料印在紙上,等稍干後再用記號筆進行添畫。
    2、提醒幼兒手指印不要印的太密,以免影響添畫,使畫面過於擁擠。
    3、印好後將手指在抹布上擦乾凈。
    4、教師在範例上進行添畫,變出一隻大公雞。
    現在一起來變只大公雞好嗎 。
    (好)請小朋友想一想印大公雞先印什麼(身體)那麼用哪只手指印 。
    (大拇指)為什麼要用大拇指印 。
    (因為身體大)再印什麼(頭)用哪只手指印(食指)為什麼要用食指印 。
    (因為頭比身體小,食指比大拇指小)然後在用記號筆添上脖子、尾巴、腳、雞冠。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下面老師為小朋友准備了一些材料,們自己去試試看用手指能印出什麼來。
    四、分享製作成功的快樂
    印好的小朋友可以下去看看別的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印了些什麼。

    ⑽ 套色版畫的水印版畫的製作步驟和方法

    畫稿 一幅水印版畫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構圖的設計,設計時應該根據印成作品後所表現出的干濕、濃淡、虛實等特點在畫稿上預先考慮好,然後完成一張小畫稿。按照自己的創作意圖及用墨、用色來作多種嘗試,從中挑出能體現自己意圖、又有水印特色的畫稿進行放大。畫稿放大後,在考慮到水印版畫的特性和特點的同時,要著手解決板材、分版、刻主版、水份的變化、套版的程序、色彩的配置等等一系列水印製作中的技術問題。
    在畫稿中,構圖的表現形式一經確定,便需要進一步遵循形式上的規律,推敲、加強、充實構圖形式的結構。作品構圖中的結構,是形、色、刀味、木味、韻味等形式因素的綜合,不同的結構造成了構圖形式豐富多彩的形式美感,給人以不同的藝術感染力。
    翻版稿 用削尖的鉛筆在拷貝紙上用單線勾畫出輪廓與結構部位的畫稿,再將此畫稿反過來覆在已處理好的板面上。另外,無論採用什麼方法把畫稿描畫到板面上,在刻制前,均需在板上刷一遍淺色的顏色,使得刻制時刻去的或留在板上的部分造型明朗,刀觸清晰,這樣,有助於作者更好地運刀。
    分版 水印版畫一般需要一塊主版和多塊副版,分版的方法:把畫稿翻描在一塊板上,刻成後即為主板,再以此版為依據,借拷貝紙的透明,用筆把主版上的物象描畫在紙上。然後以這張有主版套色區域位置的拷貝紙為准,墊上復寫紙,復寫到第二塊板上,即為副版。根據畫面需要,主、副版不夠套用,可視具體情況增加第三、第四塊刻版,用以增加畫面覆蓋後物象的形或色。如碰到某處刻壞,可以增加一塊刻版彌補,對齊在原部分套印上去。
    刻制 用刀在木板上刻制,不論何種刀,都可以刻出許許多多不同形狀的點、線、塊。幾刀相連還可以產生不同的感覺和藝術效果。運刀的基本方法不外乎是利用刀刃的正鋒、側鋒在木板上進行推刻、挑刻、暈刻、顫刻、搖刻、鏟刻、刮刻、單刀刻等等。
    推刻 這是刻畫物象的主要刀法,捏刀向木,用圓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平穩均勻地按一定角度向前推著刻,可造成整齊的陽或陰的線、塊、面。
    挑刻 用圓口刀、三角刀、方口刀短促著版,刀入版表層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長短、寬窄等不同的圓、三角、方形的點。如果選用三合板刻制,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與木紋走向垂直著力,挑時木質才可自然斷落。如順木紋走挑刻,不易斷落。
    暈刻 用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傾斜刻削版面,時輕時重,運刀過後,便產生類似畫筆深淺過渡的效果。
    顫刻 圓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向前動刀時,前後頓挫著力,時起時落,形成粗細、缺拙的線、面,具有「金石味」。
    搖刻 用圓口刀、三角刀左右搖動著向前運刀,可刻成兩邊似鋸齒狀的曲折、奇變的效果。
    鏟刻 將刀頭略平放,用刀平平地鏟過去,就成「鏟刻」。鏟的面一般都較寬,除方口刀以外,其它的刀鏟出來的刀觸,邊線毛糙,變化較多。由於鏟的面寬,用的力也需大一些。
    刮刻 利用刀刃或刀尖在木版上刮出凹陷,輕刮可以刮出柔和的凹痕,用力刮會出現較強烈的刮痕。刮出來的刀觸,常有一種較含蓄的感覺。
    單刀刻 用斜口刀可進行陰刻或陽刻,用刀時保持一定的斜度。
    「陰刻」是在黑底上刻成凹於版面的線、面、點,除此以外的版面仍留在版上;「陽刻」是在白底上刻成凸出狀的線、面、點,除此以外版面刻掉。運用「陰刻」或「陽刻」的單線,勾勒出形體的輪廓,這是我國的傳統手法,運用得恰當,非常優美而又富有民族特色。
    以上刀法的運用關鍵是如何塑造物象的造型,無論是選用陽刻、陽刻還是使用何種刀具,採取何種刀法,都要既注意把握對象的形體和特徵,又要充分發揮刀觸、刀痕的作用,增強藝術感染力。運用刀法,選擇刀具種類,在一幅作品中不可變化太多而雜亂。也要防止用刀平庸單調,照稿子描著刻,而缺乏生機。
    拓印 水印版面的關鍵,就是要掌握好水份的變化。無論是木板的水份,還是紙里吸收的水份,都對拓印質量有直接影響。拓印前,先用噴水壺均勻地將紙噴潮,使水霧均勻地散布在紙面上。天氣炎熱或乾燥季節則噴得濕一些。如是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紙里的水份不易蒸發,最為適宜。紙張在受潮後會比乾燥時脹大一些,在整個拓印過程中,基本上都要保持一定濕度,以免套不準確。一般情況先印副版後印主版,先印淡顏色後印深顏色。在拓印過程中將濕紙平放在版上,覆蓋舊報紙或塑料薄膜,壓上鎮紙工具,對好標記線(在水印版畫中將印紙邊對准較長的和畫面平行的一條線,然後再將豎線延長標到印紙上的中端,這樣即使印紙吃水後變形、脹大,也只能從中間向二連延伸,不會影響套版的准確性)。開始在版上敷色,每塊版面敷色需要反復多次。如果拓印時發現水份過多的滲化,可採用「破墨法」,即急用干凈的毛筆蘸清水在相反的方向落筆,使清水壓迫色水回縮。
    另外,古代的一種水印版畫,目的在於復制國畫。經過細致的分版、製作、套印,可以做到有筆、有墨、有色,而且水色滋潤,濃淡相宜,幾乎可以酷似原作的特殊效果。我國的榮寶齋、朵雲軒等出版單位,仍沿用此法復制古今國畫。
    這種方式的印製過程為:
    (一)勾描:由畫師專任此項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分版,把畫稿上的所有同一色調的筆跡劃歸於一套版內,畫面上有幾種色調,即可分幾套版。色彩簡單的畫面有二三套,工細而復雜的要分幾十套。勾描時按照分就的套數用墨線勾在一張透明紙上,要求將畫面深淺濃淡的層次和筆觸如實反映出來,然後將此紙粘在木板上付刻。
    (二)刻版:刻者除依據墨線雕刻外,還須參看原作,細心領會,持刀如筆,才能把原作的精神和筆法傳達得惟妙惟肖。
    (三)印刷:各分版刻成後,按照畫面的需要,依次逐版套印成畫。印刷使用的紙,以宣紙、絹為主,墨色材料必須和原材料完全一致。
    由於印刷用料及裝裱形式與原作相同,因而這種水印的復制性特別強,具有酷似原作、幾可亂真的效果。
    現代水印版畫拓印完成干透以後,根據國際版畫題簽慣例,須在緊靠畫面底部半公分處,從左到右,用鉛筆簽上作品的印數(用分母表示總印數,分子表示第幾幅)、作品標題、版畫種類、作品的尺寸、作者姓名及創作年月,以表示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責任感和作品真偽區別的標志。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印畫的方法畫一幅好看的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尿不濕正確睡眠方法 瀏覽:640
    平行四邊形abcd角度計算方法 瀏覽:90
    win7系統屏幕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3
    耳鳴手術有哪些方法 瀏覽:759
    根據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670
    趣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58
    普爾茶餅如何保存方法 瀏覽:116
    後手開士角炮正確方法 瀏覽:821
    體院館鍛煉方法 瀏覽:548
    豬肉餡快速解凍最好方法 瀏覽:562
    華為p9怎麼改變輸入方法 瀏覽:154
    愛心沙發安裝方法 瀏覽:417
    神奇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622
    紅米3屏保時間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3
    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 瀏覽:60
    數字簽名通常有哪些方法 瀏覽:640
    如何增加雌性激素的天然方法 瀏覽:695
    明星怎麼由黑變白的方法 瀏覽:295
    切換多個手機軟體的方法 瀏覽:256
    爪子抓傷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