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有哪些方法
韻律活動既能夠滿足兒童對音樂的參與、探究的需要,獲得表現和交流的快樂體驗;更能夠促進兒童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的發展以及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因此,兒童韻律活動能力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體現出一定的年齡階段特點。
3—4歲兒童在韻律活動中的動作表現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還不善於運用動作與同伴配合、交流、共享。但他們在動作的創造性表現方面有了初步的意識和發展。他們能根據音樂性質的變化,用相應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同時,他們還能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來模仿、表現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具體事物,用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
4—5歲兒童動作發展有了明顯的進步,身體大動作及手臂動作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且走、跑、跳的下肢動作也逐步得到提高,能夠比較自由地做一些連續的移動動作,而且平衡能力及動作的控制能力有所加強,對於上下肢聯合的復合動作也逐步地發展起來了。
5—6歲兒童在韻律活動中的合作協調意識越來越明確,合作協調的技能也越來越強,並開始主動追求與同伴一起參與韻律後動的快樂。他們能夠用動作、表情和眼神學會與同伴交流、合作,同時更多地發揮出自身用動作語匯創造性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同樣的音樂,同樣的主題內容,他們會努力地用已有的表達經驗創造盡可能與別人不同的動作。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
⑵ 幼兒動作協調性的培養
幼兒協調能力是指在進行身體運動過程中,調節與綜合身體各個部分動作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協調訓練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家長、老師要全力重視這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各類活動中培養協調能力,既能促進幼兒知識技能的發展,也能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
幼兒常用的協調訓練方法有①積木:積木是幼兒不可缺少的玩具。蓋高樓、建大橋等活動,既能鍛煉幼兒手的穩定性和柔韌性,也能提高手眼協調能力。②繪畫:握筆繪畫是現代兒童很喜歡的一個活動。2歲之後孩子學會了握筆,可以教他畫直線和圓圈或簡單的塗鴉,每天給他充足的時間去享受作畫的樂趣。
③玩具上弦: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腕部和手指肌肉的旋轉能力,同時學習兩手協調地操作一個物體。開始時,先給孩子一個容易上弦的玩具,以後逐漸增加力度,不要使他第一次就喪失信心,在此過程中要多鼓勵孩子。④扣子、鞋帶:2歲半以後就可以學習按按扣,3歲教他如何解紐扣和系紐扣,4歲學習系鞋帶等。
各位家長可不要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它們能充分鍛煉孩子的小肌肉活動能力。其實日常生活中能夠鍛煉孩子協調能力的方法有許多,關鍵家長要放開手腳,讓孩子有機會進行。幼兒教育就是要求幼兒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⑶ 幼兒拍球的動作要領
1、掌握拍球動作要領,用正確的姿勢多練習
兩腳分開與肩膀同寬,腰彎下一點點,右手五指分開,掌心稍屈合在球表面,手腕、前臂恰當用力「按壓」球。球在彈跳時,手要跟著球的走向「扒近」或「推遠」球。看球的高低調整力量大小,等到球跳到最高處時再給它一個向下的力。拍球的時候,眼睛和身體要始終跟著球移動,眼隨球走,球進人進,球退人退,手腳動作協調一致。
2、熟悉球的特性,多玩皮球游戲
多玩玩球拍拍球,孩子就慢慢能從球殼的材料、質地、球內氣體的充盈程等體驗到球的彈性和手的力度的關系,能夠逐漸學會控制拍球節奏,找到合理的速度和力度的配合。
游戲一、「踢球」游戲。沿著一定的路線或特設的目標把皮球當足球踢著玩。
游戲二、「拋球」游戲。拍皮球走一段路程後將皮球投進空中的球籃內並讓幼兒在下方接住球;
游戲三、「趕小豬」游戲。用棍子趕著皮球往前跑著玩等,幫助幼兒熟悉球,從而逐漸能自然地學會拍球。
游戲四、請你接著拍。成人拍幾下,讓孩子再拍幾下,輪流拍球。根據孩子拍球的熟練程度,逐漸遞增拍球數量。
游戲五、看誰拍得多。採用比賽的形式,鞏固提高拍球技能。
3、善用兒歌
原地拍球兒歌《球寶寶跳舞》:「我有一個球寶寶,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一拍一跳真有趣。」
行進拍球兒歌《帶球寶寶去旅遊》:「球寶寶去旅遊,一拍一跳跟我走:拍一拍,走一走,帶著球兒到處游。」
教幼兒拍球注意事項
1、拍球的場地選擇在平坦的地方。
2、教孩子拍球應循序漸進。一般來說,3-4歲小班幼兒以雙手滾、拋球,原地拍球為主;4-5歲中班幼兒在小班基礎上增加接球、變化拍球,行進直線運球;5-6歲大班幼兒增加單、雙手傳、拋、接球、投球,行進曲線運球。
3、注意交替輪換玩法。拍球需要體力,拍球後適當休息,可以踢球、滾球、拋接球、拍球輪換或組合玩,提高拍球興趣。
4、堅持就是勝利,有耐心才會成功。孩子掌握每一個動作,總是從不會到會,由生疏到熟練,必須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條件反射。因此,拍球活動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此外,教孩子拍球時不能太過於心急,更不能說一些打擊孩子自尊心的話。比如:你怎麼這么笨啊?你怎麼還不會啊?那樣孩子有可能會一看見球就心裡發慌,就不想拍。心裡有了障礙,學起來就更麻煩了。拍不好的時候,家長老師的鼓勵非常重要,只要能夠拍好1個,就應該肯定他的進步。其實,孩子只要能拍好1個,就能連續拍好10個、100個。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每天讓孩子按照動作要領,堅持練習一會兒,孩子就一定能夠早早學會的。
⑷ 幼兒精細動作有哪些
看過一本育兒書,日本有位著名兒科醫生說「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精細動作主要是訓練嬰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寶寶造就一雙「巧手」,不僅能為孩子未來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甚至運動和做家務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也邁出了寶寶智力開發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時間,小書蟲媽媽寫了很多相關寶寶精細動作的文章,受到了很多爸媽的好評,有的媽媽留言,讓我重點寫寫1~3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重點訓練什麼內容。那麼,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1~3歲寶寶的精細動作重點訓練的10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游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戲
准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範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誇張,以利於寶寶模仿。 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後,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 在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准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具體玩法: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進小瓶里。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游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 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裡。
第二個動作: 「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戲
准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托盤,勺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托盤中的豆子分別 「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後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 「舀」到托盤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里。
(2)讓寶寶玩從水裡舀小球的游戲
准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具體玩法: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戲
准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具體玩法:
在托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托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復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後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游戲
准備材料:托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具體玩法:
先在托盤里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里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里去。然後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鍾。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 先准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里,或夾到檯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游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准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 例如,可以教寶寶把蘋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煉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 「擰」
玩擰瓶蓋的游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裡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 給寶寶准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後,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 「剝」
玩剝花生的游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鍾。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裡。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游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游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後,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 「卷」
1歲半以後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
捲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
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慣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
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
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
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父母為寶寶做各種精細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告訴寶寶人生的種種美好以及各種有趣知識的時候。當我們給孩子提供更多機會去鍛煉和啟蒙,孩子的啟發和開拓就更豐富。
⑸ 幼兒體育教學活動方法有哪些
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總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
2、促進幼兒身心正常、協調的發展,增強其體質。
3、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發展幼兒活潑開朗的良好個性,並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幼兒良好的運動衛生和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保護意識和能力。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身體練習是幼兒體育活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徑和手段。
而所謂身體練習則是指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所採取的各種動作過程。幼兒身體練習的基本動作主要包括身體活動的基本動作,如走、跑、跳躍、投擲、平衡、鑽爬、攀登等人體最基本的活動技能;體操動作,如頭頸部的屈、轉、繞旋動作,上肢的屈、伸、舉、繞環等動作,下肢的踢、蹲等動作,軀乾的屈、轉、繞旋等動作及跳躍等全身性動作;排隊和變化隊形中還有一些原地動作(如立正、稍息,原地踏步、向右或向左轉等)和行進間動作(如立定、切斷分隊走、左右分隊走等)。
⑹ 兒童情感和動作發育的8項技能培養包括哪些
兒童從一歲到三歲之間,實際上要培養四種基本技能:走、爬、跑和投擲。在這四種技能的培養鍛煉過程中,也有益於發展其他動作,特別是手和手指的動作,使兒童的協調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得到進一步完善。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兒童與動物不同,身體上先天的運動反射是非常少的,絕大多數運動技能都是後來教會的。要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使孩子的動作技能與發展的年齡特點保持一致,要系統地、堅持不懈地把這種教育進行下去。
鍛煉兒童的基本技能,首先是不要限制兒童天生的積極性,不要因為他們可能有危險而事事不放心,而是讓他們盡興地玩耍、行走、跑步、扔皮球、擲雪球、用鏟子挖土、用積木搭房子、爬小山、玩滑梯,孩子的缺肌就會漸漸發達,動作就會變得協調,靈活性和准確性也會發展起來。家長與教師則要隨時引導孩子,如何完成這樣或那樣的運動任務,給他們示範和講解。
這一階段的體育鍛煉必須考慮到兒童的性格特點。對待膽小的、缺乏信心的孩子,要多加鼓勵;對待精神不振、不愛活動的孩子,應該用色彩鮮艷的玩具來引起他的興趣,把他吸引到游戲中或力所能及的活動中來。有些孩子過於好動,但他們的動作常常是雜亂無章的,這是因為尚未穩固協調的運動器官不能保證實現他們所有的願望。這時,就必須把分步動作的必要交代及其組成的連續性動作分解示範給孩子看,糾正他們的姿勢。
這一階段兒童的體育鍛煉主要是通過游戲來實現的。即使一些專門訓練的體操,也要變化成游戲,如跨障礙練習走步,可跨越放在地上的積木、木棍或繩子。還有抓能上能下球投准,拉手下蹲等。訓練時間一般進行10~15分鍾,如果孩子興趣盎然、玩得高興,就可以延長活動時間;如果孩子精力開始不集中,情緒倦怠,就應該及時停止練習。幾個孩子同時參加活動,比引導一個孩子容易。
活動時間最好安排在孩子白天的第二次睡眠醒來之後。活動之前房間一定要通風,否則就到戶外去。並且,需要注意兒童的發育特點,對運動技能過高的活動項目,如游泳等,不應該操之過急,因為孩子脊柱彎曲還沒有完全形成,背部股肉還相當稚嫩,過早或過重的負擔會嚴重損害體形,不利於健康。
⑺ 如何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
手是人進行活動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手部的精細運動能加速大腦的發育。寶寶每個階段的精細動作進步都標志著TA的大腦神經,骨骼肌肉,感覺統合的成熟程度。多玩精細動作游戲,能為寶寶探索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心靈手巧棒寶寶
嬰幼兒精細動作游戲(4-5月齡)
導讀
手是人進行活動的主要器官,也是人認識事物的重要器官。手部的精細運動能加速大腦的發育。寶寶每個階段的精細動作進步都標志著TA的大腦神經,骨骼肌肉,感覺統合的成熟程度。多玩精細動作游戲,能為寶寶探索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個多月的寶寶會翻身了,肢體力量更好,精細動作的准確性也更好了。讓我們加大一點難度,讓寶寶的興趣和能力坐上小火箭,一路向上,蹭蹭蹭!
內容來自: 寶寶知道App用戶 $兒科鮑秀蘭$
⑻ 如何提高幼兒的動作發展
1.每次活動有目的指導幼兒動作發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通過活動逐步使幼兒動作協調,逐步能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動作如單腳跳、拍皮球等等。
2.家長在家中指導幼兒進行一些平衡能力的練習、游戲,讓幼兒自己走馬路牙、走窄路、轉圈圈等等,訓練大肌肉運動技能和平衡感,提高幼兒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
3.在成人的幫助下、鼓勵孩子能參與一些大動作的練習,增強孩子兩腿的肌肉力量、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身體活動的協調能力。
4.了解自己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和運動興趣特點,設計相應的活動內容,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游戲,激發和鼓勵幼兒的運動興趣。
5.幼兒喜歡模仿他人的運動方式和動作,願意和同伴一起玩,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特點鼓勵孩子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
6.家長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豐富的戶外活動,內容不要太單一,方法不要太生硬,要在游戲的過程中反復練習。
孩子喜歡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從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完成一些大動作的運動到逐步能獨立完成一些大動作的運動,動作的協調性就會逐步提高的。
幼兒的活動能力和活動經驗是在反復活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要不斷創設孩子參與各種活動的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嘗試玩各種運動材料如足球、籃球、跳繩、滑板車等等的機會,促進幼兒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和運動能力的提高。
⑼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可以學的運動技能有什麼呢
引言:大部分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已經會走路了,三歲也是孩子運動能力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是最容易培養出運動興趣和習慣的階段。那麼,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可以學的運動技能有什麼呢?
所以,三歲的孩子運動技能已經很全面了。這時家長給孩子進行適當的鍛煉,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還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好處。所以父母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愛好來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