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構建事故場景的方法有哪些

構建事故場景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5 23:48:38

❶ 東航事故現場,已基本掌握飛機殘骸在地下的分布,制定了怎樣的開挖方案

開挖方案目前還在制定中,目前只是通過有限技術收集了撞擊現場的地質、地形地貌等信息。通過雷達了解了表層結構土層破壞情況,以及地底面飛機殘骸分布情況,這些信息將為制定核心開挖方案提供有力支持。此前已經確定此次事故並沒有倖存者,表面飛機殘骸收集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將對事故現場土層進行二次翻找,絕不遺漏任何細節。

本次搜尋有哪些困難?

難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1點是飛機失事時是往下俯沖,這個姿勢導致整架飛機受損嚴重,殘骸不僅遍布四地,有的已深深插入地底下,想要全部收集比較困難。第2點搜尋時出現了降雨,現場很可能有山體滑坡風險,有些殘骸明明找到了,然而下了一場雨後卻不在原來的位置,這對分析事故原因有一定影響。第3點航班上的所有人員都已遇難,現在只能通過目擊者側面了解情況。

如何強化安全管理,有效防範各類安全事故

生產經營單位應從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出發,充分建立健全各項安全體系,採取多種安全措施,切實擔起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企業防範事故和整改隱患能力,從而為企業的安全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安全文化。廣博深厚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源動力。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的靈魂,它能夠引導激勵企業幹部職工忠實履行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自覺、自信和自如的實現各類安全生產活動,固然,「鐵板定釘」的規章制度能夠有效的落實安全責任,可是安全文化更是推動我們實現安全生產的原動力。
二、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縱橫覆蓋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是安全生產的關鍵。實踐表明,沒有健全的責任體系,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必將造成企業各類人員安全意識的淡薄,導致企業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訓不到位、隱患整改不到位等等可能釀成安全事故的隱患存在。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各項制度。科學規范的制度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無規矩何以成方圓」,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能夠規范企業幹部職工的行為,是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的橋梁
四、狠抓安全教育培訓。長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培訓是提高安全能力的最佳方式。通過安全教育培訓能夠傳遞安全生產經驗,灌輸安全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真正起到企業安全生產保護神的作用。
五、保障安全投入。先進超前的安全投入保障是豐厚潛在回報的戰略投資。當前,企業普遍存在安全投入認識上的誤區,行動上的消極,總認為安全投入只會帶來企業成本的增加;其實,安全投入是與企業利益回報是成正比,是潛在的效益。
六、加強安全標准化建設。規范、完備的安全標准化建設是建立安全長效機制的根本途徑。安全生產標準是國家、行業制定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質量工作標准,目的是為了使安全生產工作經常化、規范化、標准化。
七、強化重大危險源監控措施。合理、統籌的重大危險源監控是抓好現場管理的重要舉措。重大危險源是能導致發生重特大事故發生的根源,要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必須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全面監控,嚴密監視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態,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控制管理,及時發出預警信息或應急指令,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八、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的隱患排查治理是及時發現、整改隱患的有效方法。安全隱患是事故發生的「導火索」,做好隱患排查治理才能夠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隱患,卻保安全生產。
九、完善應急救援體系。靈敏、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是提高應對安全生產事故能力的保證。一個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應急體系,才能保證在事故發生時,通過應急體系各個組成部分的快速反應、准確地啟動相應的預案,使應急資源發揮其最大化功效,有效預防和降低突發事故的損失和影響程度。
十、規范事故調查處理。科學、務實的事故調查處理是弄清事實真相,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的依據。
「安」者,安定和諧也。家之安,則戶納千祥;國之安,則國運昌盛;宇之安,則萬物和諧。充分認識提高企業防範事故和整改隱患能力的重要意義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是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的必由之路!

❸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的應急演練內容

7.1 預警與報告
根據事故情景,向相關部門或人員發出預警信息,並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報告事故信息。
7.2 指揮協調
根據事故情景,成立應急指揮部,調集應急救援隊伍等相關資源,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7.3 應急通訊
根據事故情景,在應急救援相關部門或人員之間進行音頻、視頻信號或數據信息互通。
7.4 事故監測
根據事故情景,對事故現場進行觀察、分析或測定,確定事故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變化趨勢等。
7.5 戒管制
根據事故情景,建立應急處置現場警戒區域,實行交通管制,維護現場秩序。
7.6 疏散安置
根據事故情景,對事故可能波及范圍內的相關人員進行疏散、轉移和安置。
7.7 醫療衛生
根據事故情景,調集醫療衛生專家和衛生應急隊伍開展緊急醫學救援,並開展衛生監測和防疫工作。
AQ/T 9007—2011
7.8 現場處置
根據事故情景,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和現場指揮部要求對事故現場進行控制和處理。
7.9 社會溝通
根據事故情景,召開新聞發布會或事故情況通報會,通報事故有關情況。
7.10 後期根據事故情景,應急處置結束後,開展事故損失評估、事故原因調查、事故現場清理和相關善後工作。
7.11 其他
根據相關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特點所包含的其他應急功能。

❹ 應急演練有哪些項目,應急演練有哪些項目知識

應急演練按組織形式分為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

在桌面演練時,從可操作性上講,范圍可以更加廣泛。一般可以作為實戰演練前的一個培訓階段。桌面演練的重要內容是要讓人員熟悉預案中的職責和應急程序,提高協調配合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戰演練時,基本針對應急管理的響應和恢復階段。應急響應程序分為五個過程:接警與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我們在實戰演練時應該把5個過程演練完,而現在很多實戰演練更多的是只針對救援行動,甚至把技能培訓作為演練的唯一內容這個是不對的。
具體的演練內容和項目要看是專項演練還是綜合演練。單項演練主要是針對特定的步驟或程序或者是現場處置方案來進行。綜合演練是要針對應急程序中的多個或者全部功能進行演練。

預案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發生事故快速響應消減事故影響」。個人認為應急演練的重點有一下幾點:
一、事故報告。這個在我所經歷的演練中是個很大的弱項。很多現場人員向部門負責人報告事故時,只說XXX被什麼東西砸到了,或者某某地方發生火災了,其他一概不說。這個存在很大的問題:不能讓部門負責人准確的掌握信息進行應急准備和事故應急響應級別的確定。在這個環節最重要的就是人員傷亡情況的報告(必定現在事故處理的第一要務是救人)。
二、相互分工與配合。我們一般是確定的事故第一發現人是事故第一時間(班長、部門負責人或其他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前)的指揮者,他要確定參與救援人員的分工。所以,所有員工都應熟知不同類別事故第一時間應要做哪些事。現場(總)指揮,要演練如何調動人力物力資源進行人員救援和事故控制。參演人員職責一定要明確,該逃生的就逃生,該去搶救的才去搶救(不具備相關能力的人員是不得參與搶救的),該運送物資的就去搬物資。
三、救援知識。傷者的傷情判斷,不同傷情的急救能力(中毒急救、外傷、心肺復甦等等)、應急物資器材的使用方法等等。
四、應急恢復。這個是經常在應急演練中被忽視的環節,經常是應急救援已結束,指揮就宣布應急演練結束,參演人員自行恢復場地。這個也是不對的,應急恢復階段也是需要演練的。
在應急演練策劃時,一定要基於實際崗位(即基於情景構建)。比如不要讓生產調度去干滅火的事,他是要履行崗位職責,比如調動物資、分配人員等等;專兼職應急救援隊員就是救援和控制事態。

個人認為演練的基礎在於預案,要突出職責明確、分工清晰。第二還在在於平時的培訓,只有職工基礎知識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演練才更具有實際意義。從字面意思上看,演練不是在演戲,而是重在練習。

❺ 情景分析

2.2.1.1 情景分類

通過考慮地質處置系統的特徵、可能影響系統演變的不同事故及過程,構建整個系統未來各種可能的行為,這一過程以使用概率論模式為主。具體地說,就是基於現在的技術發展水平,對所有的特徵、事故、過程進行描述,包括分析整理處置系統安全性能與特徵、事故、過程的相關性,仔細分析系統的特徵以及影響系統的各種特徵、事故及過程可能發生的概率,並利用處置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相關性以及與它們相關的現象對特徵、事故、過程進行分類(Umeki et al.,1999),闡明其對系統安全的相關性,並應用排除法排除對處置庫的選址、系統安全設計影響小或者說不重要的特徵、事故以及過程,進而只考慮重要的特徵、事故、過程,建立相應的情景來評價其對安全性的影響。

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系統安全評價中考慮的情景可分為兩大類(OECD/NEA,1999):地下水情景(放射性物質隨地下水遷移至生物圈的情景,由於高放廢物深地質處置的多屏障設計,因而其放射性物質遷移主要就是核素在工程屏障、地質屏障中的遷移)和隔離失效情景(隔離設施遭到破壞而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景)。其中地下水情景又可分為基本情景和擾動情景兩種(OECD/NEA,1999;JNC,2000c;李金軒,2004)(如圖2.3 所示)。

圖2.3 情景分類

(據 OECD/NEA,1999)

Fig.2.3 Classification of scenario(OECD/NEA,1999)

基本情景是情景分析的基礎,是把自然的地質和氣候現象異常、初始設計缺陷和將來人類活動排除在外的情景,即分析時假設(JNC,2000c;李金軒,2004):①處置庫所處的地質環境保持穩定,而且影響放射性物質遷移的水文地質和水化學性質、處置庫圍岩的物理力學性質、熱力學性質不變;②地表環境條件特別是氣候和地表水系統在預報的時間范圍內按現有條件保持不變;③工程屏障系統不發生任何不能預測的失效,即構成工程屏障系統的各部分都能按設計發揮其應有的功效;④處置庫沒有受到未來人類活動的任何影響。本書對溶質運移的所有分析研究都是基於基本情景下進行的。

而擾動情景就是針對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氣候條件、處置系統本身的缺陷、未來的人類活動等在基本情景中沒有考慮的因素來設計的,同時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系統所考慮的時間尺度長,描述這些因素的發生發展過程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安全評價是通過構想一系列不確定的擾動情景來評價處置系統可能潛在的各種演化過程,即主要考慮(JNC,2000c;李金軒,2004):①自然地質和氣候變化,如地下水水位的抬升、災害性地震、火山活動、氣候變化等;②工程屏障系統的原始缺陷,如緩沖材料的回填施工問題、固化體的安放及處置庫封閉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等;③未來人類活動對處置庫的影響(可分為兩個大類,即有意識的侵入和無意識的侵入)。有意識的活動主要是未來人類對核廢物處置庫的改進,或者是對處置庫的恐怖破壞,這種情況下人類能意識到高放廢物的危害;無意識的侵入如未來人類在不知處置庫具體位置的情況下,而在其周圍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或地下水,就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放射性物質,這樣人類對其所面臨的放射性危險性毫無意識。因此,在考慮未來人類活動時,應重點考慮人類的對處置庫的無意識侵入。

對應於隔離失效情景的特徵、事故、過程主要是岩漿活動、處置庫附近有地震或活動斷層的運動、人類活動的直接侵入、隕石撞擊等(李金軒,2004),這些特徵、事故、過程由於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並可以通過適當的場址選擇和設計來避免,因此在主要的安全評價計算中都是不予以考慮的。

2.2.1.2 情景的建立

OECD/NEA(1991)、李金軒(2004)利用系統的方法描述了地質處置系統將來可能的演化情景,總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建立各種情景:

1)綜合考慮對地質處置系統性能具有潛在影響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

2)基於現在技術發展水平,對各個獨立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之間相互的制約以及它們與安全評價的相關關系進行分類;

3)確定一組在安全評價中考慮的特徵、事故和過程,並記下在這階段中篩除的特徵、事故和過程以及它們被篩除的原因;一般來說,篩除的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如果通過選擇適當的地質環境就不太可能影響地質處置系統安全性能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②通過處置庫的合理設計和建造及工程措施就可以避免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③發生概率極低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④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基於現在的知識水平判定為對安全性影響很小的。

4)利用保留下來的特徵、事故和過程建立用於安全評價的情景,同時建立模塊並考慮其所有的重要影響。

目前各國主要的安全評價計算都是基於地下水情景的(其分析流程如圖2.4 所示),因為這是目前為止對場址選擇和設計合理的處置庫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景,即通過分析處置系統在地下水侵入情況下的特徵及影響系統演變、演化的各種事件和過程來構想系統未來各種可能的行為,模擬分析放射性物質在系統中的溶解、遷移行為。對於可以通過合適的場址選擇和設計或者發生概率極低的各種特徵、事故和過程在地下水情景中不予以考慮。本書也是基於地下水情景來考慮近場和遠場中各種溶質運移的。

圖2.4 地下水情景分析流程

Fig.2.4 Procere for scenario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閱讀全文

與構建事故場景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課題研究與方法 瀏覽:289
看書記不得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06
新生兒正確的餵奶方法 瀏覽:717
檢測乙醛方法標准 瀏覽:582
可以填哪些數一年級方法 瀏覽:365
如何用科學方法理財 瀏覽:406
檢測受體的密度和數量用什麼方法 瀏覽:26
蘋果二手機驗機方法的軟體 瀏覽:158
用跑步機跑步的正確方法 瀏覽:659
長沙膽結石哪些方法治療好 瀏覽:351
雞腳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502
如何正確泡奶粉的方法 瀏覽:22
豆腐腦不出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5
法蘭軟連接使用方法 瀏覽:453
尿不濕正確睡眠方法 瀏覽:643
平行四邊形abcd角度計算方法 瀏覽:92
win7系統屏幕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5
耳鳴手術有哪些方法 瀏覽:761
根據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674
趣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