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高手指教如何給老婆按摩要講究科學的,不是瞎鬧的!
具體做法恐怕很難教會你,只能做幾點提醒哦:
1:頭部:清剪指甲(稍留一點較好),五指插進頭發中梳理頭皮,沒有方向限制,可從左向右也可從後向前,但不要忽左忽右。
2:頸部,虎口沿後頸兩側由上至下輕揉;
3:背部:重點在肩胛骨,大拇指順著肩胛骨輕揉,並逐步向腋窩處移動,這里一定要輕重適中,不可隨她個人要求,切記哦。
4:小腿及足部,手掌輕擊小腿外側肌肉視個人需要決定力度,按摩雙腳用熱水浸泡15分鍾,或用熱毛巾擦洗,然後用手掌心搓腳心,左手搓右腳,右手搓左腳,如果可以配合一些較好的精油,效果更明顯呢.
做這些的時候一定要讓她保持放鬆的姿勢和心態哦,祝你成功!
② 按摩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按摩療法,大致有如下兩種:
一種是主動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種保健方法。另一種是被動按摩,是由醫生掌握用於患者的醫療法,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按摩療法。按摩手法,並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八種: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應該知道,上述八種手法,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幾種手法相互配合進行的。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單手按法、雙手按法。
臨床上,在兩肋下或腹部,通常應用單手按法或雙手按法.背部或肌肉豐厚的地方,還可使用單手加壓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輕輕用力壓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壓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 摩,就是撫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體的適當部位,給以柔軟的撫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於上肢和肩端的單手摩法,和常用於胸部的雙手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動叫推法。臨床常用的,有單手或雙手兩種推摩方法。因為推與摩不能分開,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兩臂兩腿肌肉豐厚處,多用推摩。我們看的姿式,是用拇指與食指夾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單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過手指面積太小,操作時,我們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個手指進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醫流傳下來的推拿小兒方法,實際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樣的。把兩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兩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動,叫作雙手集中推摩法,這種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種手法了
(4)拿法: 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
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圖7)。如果患者因情緒緊張、惱怒,突然發生氣悶,胸中堵塞,出現類似昏厥的情況,可在鎖骨上方肩背相連的地方,用單手拿法,把肌肉抓起來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鍾拿兩下的速度,連拿二十次,稍為休息,再連拿二十次,則胸中通暢,氣息自漸調和了。
(5)揉法: 醫生用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的旋轉活動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單手揉和雙手揉。象太陽穴等面積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對於背部面積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單手加壓揉法,比如揉小腿處,左手按在患者腿肚處,右手則加壓在左手背上,進行單手加壓揉法。
肌肉豐厚的小腿肚上,則可使用下面的雙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積,調和血行的作用,對於局部痛點,使用揉法十分合適。
(6)捏法: 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面上捏起來,叫做捏法。
捏法和拿法,有某些類似之處,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則著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輕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與揉法配合進行。
捏法,實際包括了指尖的擠壓作用,由於捏法輕微擠壓肌肉的結果,能使皮膚、肌腱活動能力加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淺淺捏來,可去風寒,可化瘀血,深深捏來,可以治療肌腱和關節囊內部及周圍因風寒濕而引起的肌肉和關節的疼痛。
③ 按摩手上的穴位該如何按摩才是正確的
穴位:位於手腕內側第一條橫紋中央直上2寸,即橈側屈腕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按摩法:准爸爸以大拇指指腹輕輕幫孕婦按揉 手腕內側,約橫紋上方2寸(約三隻手指寬)的中心點。 *緩解頭痛、改善失眠 穴名:攢竹穴 按摩術 穴位:位於眉毛內側的開端,即眉頭和眼眶的交接處。 按摩法:孕婦以食指指腹輕輕按揉5分鍾。 *緩解小腿抽筋 按摩術 穴名:太沖穴 穴位:位於第一趾與第二趾的趾縫上2寸處。 按摩法:孕婦坐在沙發或椅子上,腿部伸直,將 腳跟放在准爸爸大腿上,准爸爸以大拇指輕輕按壓此穴。 *緩解腰酸背痛 按摩術 穴名:腎俞穴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緣旁1.5寸處,即從肚 臍向後對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 按摩法:脊椎兩側有多處穴位,准爸爸可沿脊椎兩側由上而下,輕輕扣擊孕婦背部。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 埃及人利用精油來沐浴、熏香;希臘人將精油融入化妝品及葯物中;在歐洲、澳洲等地,精油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了,有些國家甚至把它歸類為葯品,必須由領有專業證照的芳香治療師,來開立配方及教導使用方法。 不過在國內,一般醫學界認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科學方法,可測量它的功效,而使用在孕婦身上,更是要格外小心,因為具刺激性、揮發性強的精油或香氣,對孕婦或胎兒可能有不良的影響,所以婦產科醫生對它所宣稱的療效,仍持保留態度。 不過,確實有些孕婦覺得,她們在使用某些精油後,改善了靜脈曲張、妊娠紋、便秘、孕吐、失眠、背痛等不適的症狀。可見芳香療法的功效,存有很大的個別差異。你不妨在了解每種精油的化學成份及效用後,依自己的喜好試試看,說不定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放鬆劑喔!只是,子宮虛弱、內分泌不協調或是曾經流產過的孕婦,某些精油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不宜使用。
④ 經常按摩相關的穴位,會調理身體嗎如何科學的按摩穴位
通過按摩穴位是能夠起到調理身體的效果的,這個是符合中醫養生治病的原則的。人體是有很多的穴位的,通過對穴位的按摩,能夠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的效果,刺激穴位所對應的器官和機能,起到調理身體的效果。
3、擦湧泉穴,足心凹陷處,左左各一。
對於此處的按摩最好是早晚各一次的進行,首先使得雙手發熱之後,左右手互換的按摩兩個腳的腳心為止,通過揉搓摩擦使得腳心發熱,通過這種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刺激穴位,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雖然通過按摩推拿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基本上都是屬於輔助治療,一些身體本質上的病症還需要通過明確確診,對症下葯!
⑤ 跑步後正確的按摩方式
1、用兩手一邊捏小腿的腿肚子上的肌肉一邊從中間向上下按摩,不斷變化按捏的肌肉,每條腿按摩3分鍾。
2、象擰抹布一樣左右擰小腿腿肚的肌肉,從腳踝到膝蓋不斷改變擰的地方,每條腿堅持3分鍾。
3、兩手握住小腿,大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從下往上按摩,重復3次。除了拇指,其它手指也要相應加大力度按摩肌肉。每條腿堅持3分鍾。
4、把拇指放在膝蓋上面,兩手握住大腿的肌肉邊按壓膝蓋窩位置邊按摩膝蓋,每條腿堅持2分鍾。
5,每天洗完澡後,搽些潤膚露在小腿上,由腳踝向膝蓋推拿,等推到小腿發熱就可以了,然後用拇指局部揉小腿肚,用打圈圈方式揉。
⑥ 中風最主要的按摩手法是怎麼樣的怎樣科學的按摩中風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中風患者按摩應該以刺激穴位為主,因為患者患了中風以後,會讓行動非常不便,所以我們應該通過按摩的手法刺激穴位,讓氣血更加流通,這樣患者雖然不便於運動,但是也同樣可以達到與運動近似的效果,所以就起到了保健的作用。如果我們是業余的情況下,那麼我不建議大家盲目的去按摩,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按摩,或者直接找專業人員進行按摩。除此之外,中風患者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3、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經常在家裡的話,我們也可以試著培養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這對於我們恢復也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說有些患者喜歡畫畫,喜歡養花,喜歡打太極拳等等,這些興趣愛好長期堅持的話,不僅會培養我們的情操,而且會加速病情的好轉。
⑦ 如何科學的做身體按摩
看看這些吧,很多可以自己操作體驗的 (一)穴位按摩減肥法 自人體面部起重點穴位,從上至下,自前往後進行按摩推拿,有升陽降陰,振奮十四經經絡之氣,打通全身經脈的作用。可防止氣血瘀滯,活血行氣,化痰祛風,因而對於肥胖後的實證病人,即強壯的肥胖人有較好的療效。 揉睛明20次—30次,摩眼眶10圈,按印堂30次,揉太陽20次—30次,分推前額10遍—20遍,推迎香(沿鼻兩側上推)10次—20次,揉耳捏耳30次—40次,推聽宮(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後,反復上推)20次—30次,指擊頭部(兩手下指微屈,叩擊頭部)40次—50次,揉百會30次—50次,上推面頰20次-30次,彈風池(揉擦大椎及肺俞)各20次,按揉脾俞及腎俞各30次-40次,捶擦腰骶至腰熱(先握拳捶,再反復下擦,繼揉膳中)20次-30次,摩中皖(兩手重疊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各摩50次-60次,下推氣海50次,擦胸部(兩手配合呼吸先擦胸,再斜擦小腹)各20次—30次,拿按肩井及肩胛20次—30次,按揉尺澤、手三里,對拿外關及合谷各20次—30次,捻抹手指,每指3遍,擦上肢,內外側各5遍-7遍,下肢還須點風市,指尖叩擊點10次—30次,拿按血海、陰陽陵,按揉足三里、三陰交各20次-30次,拳擊下肢、搓下肢各7次—10次,全身輕松精神爽。 (二)循經按摩點穴減肥法 循臟腑經絡的走向按摩一經或多經的穴位,對於由一經或多經引起的臟腑病變所導致的肥胖有良效,一般重點在肺、脾、腎、胃、膀胱5條經絡之中。 ①患者取自然仰卧位,術者循肺經、胃經、脾經走向進行按摩推拿,點中府、雲門、提胃、升胃、腹結、府舍、氣海、關元等穴。換俯卧位,椎拿膀胱經、點脾俞、胃俞、腎俞等穴。有並發症者加相應經絡和穴位。 ②每日按摩1次,每30次為一療程。效果不佳者,間歇1周,再行第2個療程。 治療期間要求患者限制食量,並逐漸增加體力活動量,讓機體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消耗量大於攝入量,從而消耗掉體內過剩的脂肪,達到減肥之目的。 (三)循經摩擦拍打去脂法 採用循經摩擦、拍打、握捻手足肩臂脂肪堆積處皮膚的方法,以達到消除脂肪的目的。適合於出現肥胖,呼吸短促,多汗,腹脹,下肢浮腫等症狀的單純性肥胖症人。 ①用鬃毛刷、毛巾或手掌在脂肪豐厚處摩擦,時間不限。 ②用毛刷或手掌沿足少陰腎經——大小腿內側至足心部位,來回做5次螺旋狀摩擦。再由小腹向胸部沿腎經支脈循行部位摩擦。支脈循行線由會陰上經腹(正中線旁開1.5厘米),走胸(正中線旁開2厘米),止於俞府穴。 ③將左手甩到背後用手背拍打右肩10次。再用右手背拍打左肩10次。用左手從右臂內側拍打至頸部10次。再用右手拍打左臂內側至頸部10次。可消除肩臂部脂肪。 ④用左手握、捻右肩、臂脂肪豐滿處10次,再用右手握、捻左側l0次。然後向前、向後旋轉雙肩各10次。可消除肩臂部脂肪。 (四)全身分部按摩減肥法 適合於各種類型的肥胖症人,可分面部、頸部、上肢、胸部、腰部、腹部、陰部、腿部、膝部、足部等10個部分,視肥胖症人脂肪堆積程度,可以進行調整,因而具有靈活性。 1.按摩腹部減肥 消除「大腹肚」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腹部按摩減肥法,它適用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泌尿生殖系統的許多疾病,又可作為消除腹部脂肪、強健身體的一種方法,具有簡單易學、感覺舒服、見效快等優點。通過有關穴位的刺激和按摩,能調整神經內分泌的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和分解,按摩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增加局部的體表溫度,從而促進皮下脂肪消耗。腹部按摩不僅可消除腹部脂肪,還可兼治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生殖系統等多種疾病。 腹部按摩減肥手法可用二指疊按法,即兩拇指重疊,按的輕重以手下有脈搏跳動和病人不感覺痛為宜;波浪式推壓法即兩手手指並攏,自然伸直,左手掌置於右手指背上,有手掌指平貼腹部,用力向前推按,繼而左掌用力向後壓,一推一回,由上而下慢慢移動,似水中的浪花。 摩腹時,取仰卧位,裸露腹部,雙手垂疊按於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旋轉摩動50圈,使腹部有發熱感及舒適感。以右手中指點按中脘穴、下脘穴、關元穴、兩側天樞穴,每穴持續壓1分鍾,以不痛為宜。點按天樞穴時,先點右側後點左側,重點在左側,手指下有動脈搏動感,並覺兩腰眼處發脹,有寒氣循兩腰眼下行,鬆手時,又有一股熱氣下行至兩足。 推腹時,兩手手指並攏伸直,左手掌置於右手指背上,右手掌貼腹部用力向前推按,接著左掌用力向後壓,一推一回,由上腹移到小腹做3次-4次,再從左向右推3次—4次,以腹部微有痛感為宜。 2.按摩面部減肥法 (1)兩手掌心分別按於兩腮部,輕用力向上凈摩到前額,經耳前(拇指在耳後)再摩到下頜部,最後旋摩到腮部,這樣旋摩l0下。再以同樣的力量和手法向相反的方向旋摩10下。 (2)用一手的中食指同時放於兩眉間的印堂穴上,用力向上直推到發際後再按摩到印堂為一下,共推拉10下。 (3)用雙手食中指同時並排耳前發際處,自下向上迎發推搓發根,每側推20次。 (4)用中食指自目外角向鬢角處,上下來回推拉。每側推拉10下—20下。並在目外角凹陷處的太陽穴上按揉,每側各揉5下。 3.按摩頸部減肥法 (1)用一手食中指放於同側風池穴上,用力向對側風池穴椎,再拉回原風池穴。來回推摩10下。 (2)用一手中三指放於同側風池上向下推摩到定喘穴後,再回到風池穴為一下,來回摩動10下。再以同樣的動作另一手於同側來回摩動10下。 (3)雙手食中指分別放於對側耳後高骨處,交替用力分別按摩到同側缺盆穴。每側進行10下。 (4)用雙手拇指壓於雙風池穴上,有得氣感後齊用力向上提,每穴提5下。 (5)用左手掌心托右下頜骨,向左上方推;右手五指分開於頭後左枕部向右下拉,使頭顱旋轉,帶動頸項扭轉,扭轉到最大限度可發出響聲,但不要用力過猛,強求響聲。先向左側旋扳5下,再以同樣手法和力量,向右旋扳5下,也可以左右交替進行。 4.按摩胸部減肥法 (1)捏揉胸大肌。端坐位或直立站位,頭要正,眼要平視,口輕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雙手胸前交叉,用雙手拇指和其餘四指夾住對側胸大肌,從上至下進行捏拿按揉30次—50次。再用雙手拇指指腹推揉按摩胸骨兩側,自上至下重復10次。 (2)按揉胸部。兩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掌伸直,用掌面按揉對側前胸,從鎖骨下開始至肋弓為止,旋轉按摩l0次。然後再用掌推拿本側前胸從上至下重復20次-40次。 (3)叩打前胸。將雙手掌伸直,適當施力,交替叩打前胸100次-200次。 5.按摩腰臀部減肥法 這是一組連續性的手法,腰臀部減肥早期進行效果最好。產後做這套運動會更快恢復體型。 (1)蹬足收臀:仰卧體位,兩足跟用力下蹬,同時提氣收臀,2秒鍾後放鬆,然後再蹬足提氣收臀放鬆,往返20次。有收縮臀部皮膚和運動臀腿脂肪的作用。 (2)後伸下肢:俯卧體位,兩下肢交替抬舉至最大限度,共約20次-30次。可內收皮肉運動脂肪。 (3)拿捏雙臀:俯卧體位,兩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對,並同時拿捏兩側臀部肥胖處,一側2分鍾。可加速皮下組織代謝,化解脂肪。 (4)搓摩雙臀:俯卧體位,兩掌面用力搓摩兩側臀部2分鍾(不隔衣服)。可收緊皮膚分散脂肪。 (5)按揉腰部:俯卧體位,兩手提成實拳狀,用指掌關節的凸起部位,用力按揉腰椎兩側的軟組織,意在舒散皮下脂肪。 (6)提氣收腰:站立體位,兩手插腰,吸氣收腰,兩手向內顫推腰部1分鍾-2分鍾。意在轉化脂肪,運動腰部組織。 (7)拍打腰臀:站立體位,兩手握成空拳狀,適力扣擊腰臀2分鍾,可加速代謝分化脂肪。 (8)跳躍運動:站立體位,雙手下垂,挺胸拔腰,原地跳躍1分鍾,可抖動肌群,分化脂肪。 6.按摩上肢減肥法 (1)捏拿肩部、上臂、前臂和腕部。端坐位或直立站位,脫去外衣,頭正、目平視,含胸拔背,全身放鬆。 (2)兩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同時捏拿對側肩部,用力捏拿肩部三角肌、上臂和肘部至腕部,內外前後側都普遍的捏拿5次—10次。 (3)叩打上肢。前臂胸前交叉,雙手握空拳,然後有節奏連續不斷地叩打上臂、肘部、前臂的內外側,用力均勻、適用。 7.按康腿部減肥法 (1)兩手緊抱大腿根部的前面,用力向下摩擦,經膝蓋骨擦到足踝,然後反轉到小腿後面向上回擦,經(月國)窩到大腿根部後面為一下,這樣如此摩擦36下,再以同樣的動作,摩擦另一條腿36下。 (2)兩手虎口相對放於大腿根部的兩側,雙拇指呈八字形,齊用力向下,左右搓動經膝到踝,再上下搓回到大腿根部為一下,共搓10下。再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搓另一條腿10下。 (3)平仰卧,雙足尖盡量背屈,屈足直腿向上抬舉,雙腿交替進行,每腿舉20下,施術時以腿後肌筋有酸脹感為度。 (4)平仰卧,左腿屈膝,右膝屈曲重疊於左膝蓋骨上,右股四頭肌發力將右腿彈直為一下,共彈l0下。再右腿屈膝,左腿以同樣動作和力量彈10下。 (5)雙手握實拳,用力對叩同側環跳穴,每側叩10下,再用力重叩10下。輕叩有得氣感為宜,重扣有放散感為佳。 (6)雙拇指分別放於同側的腹股溝動脈上,壓下去3秒鍾後突然松開,兩下肢馬上有通熱感,每側壓5下。 8.按摩膝部減肥法 (1)兩手掌心分別放在同側膝蓋骨上,同時均用力向外施摩於膝蓋骨的周圍36圈,再齊向內施摩36圈,以膝關節內有熱感為佳。 (2)雙拇指指尖壓於同側內膝眼上,一齊用力向內外各揉10下。再於同側外膝眼上,向內外各揉10下。 (3)用拇指指尖在膝蓋骨的周緣找壓痛點,在壓痛點上點按,每一壓痛點壓5下。 (4)一手將膝蓋骨固定,另一手握拳,用拇指的指間關節的背側高出部壓於膝蓋骨上,進行環摩,向外內各環摩20圈。再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環摩另一膝蓋骨,向外內各環摩20圈。 (5)用雙手拇指壓膝內側找壓痛點及壓痛條,找准後順筋推壓,每壓痛點推壓3下-5下。再以同樣手法推壓另一膝側。 9.按摩腎囊減肥法 (1)身穿柔軟輕薄褲頭,一手掌面放於肛門的前上方,用力向上兜摩陰莖和睾丸及陰囊到肚臍以下,這樣兩手交替兜摩36下。 (2)兩手掌同時將睾丸和陰莖捧起,用力進行左右來回搓轉,搓轉的同時向上提拉,由下向上移搓到空手,共捧搓拉10下。 (3)一手將睾丸拿起固定,一手輕輕叩打固定睾丸18下。再拿起並固定另一睾丸以同樣的手法和力量叩打18下。叩擊的力量可逐日增加,以無腫痛為度。 (4)一手將陰莖拿起,由根部向上輕拉,另一手的拇指揉陰莖的根部,這樣拉36下,患陽痿症者可多拉,如無腫痛,力量逐日增加。 (5)按揉三陰交,用雙拇指按揉小腿內側三陰交穴,每拇指左右各按揉20下。 (6)揉膀胱,雙手重疊,用四指面壓膀胱區,左右各揉36下。 (7)橫推下腹,用右手掌根,自右骼骨嵴推至左骼骨嵴為一下,再用左手自左骼骨至右骼骨推一下,這樣交叉進行,各推36下。 10.按摩足部減肥法 (1)雙手掌心放於同側雙足背上,齊用力由踝關節至足尖來回搓動,每足背搓10下。 (2)用左手掌心放於右足心,開始橫搓10下,再豎搓10下。再用右手掌心按同樣方法於左足心橫豎各搓10下。 (3)左手拇指於右足湧泉穴,向左右各揉10圈。右手拇指於左足湧泉穴上,向左右各揉10圈。 (4)用左手拇指與四指分開,放於右足跟腱上,自上而下的拿捻,向上拿捻20下,向下拿捻20下。然後再用右手拿捻左跟腱各20下。 (5)用拇指尖在兩足的太沖穴上,向外內各揉10圈。 (6)足踝充分放鬆,雙手拿住右足趾一齊用力使踝背屈10下,再以同樣手法,使左踝背屈10下。 (7)左手握實拳,叩擊右足跟底部10下,再以右實拳叩擊左足跟底部10下。 (五)特別提醒 凡有內出血,以及受傷24小時內的肥胖者不宜接受按摩,以免加重腫脹。可待傷勢穩定,內出血停止後再進行。飯後1小時之內不要按摩,太飢餓時和過度疲勞時也不要按摩,經期、妊娠期和產後惡露未凈不要按摩腰、腹部。患有惡性腫瘤、感染性、化膿性疾病和結核性關節炎者均不宜進行按摩
⑧ 怎樣做自我按摩才最科學有效
1按摩頭部太陽穴 按摩方法:四指並攏先按摩上下眼瞼,然後按摩的手指從眼角處向太陽穴處移動,按摩數分鍾。按摩的時候最好情緒穩定、挺胸收腹,這樣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 功效:太陽穴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太陽穴的正確位置是由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常按摩太陽穴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緩解疲勞,並且操作非常簡單,適合在任何時間做。
2按摩足底湧泉穴 按摩方法:首先要正確取穴。湧泉穴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足心,在我們的足底部,第二跖骨間隙的中點凹陷處。相當於足掌心的前1/3與中1/3交界處,按摩的時間最好在每晚睡覺之前,按摩的方法有指壓、揉搓等,每次50-100次左右,以足心發熱為主。 功效:該穴系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腎主藏精,有攝納、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主管著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在湧泉穴處按摩,通過經絡的傳遞作用,能使腎臟產生良好的效應,調節內分泌與植物神經系統,提神醒腦。
⑨ 按摩有助於提高寶寶免疫力,怎麼按摩最科學你知道嗎
1.捏脊
脊,指的是背部脊柱骨。自尾骨端始,至頸部大椎穴(低頭,頸胸部交界處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線。寶寶脫去衣褲,伏卧床上,家長站或跪在寶寶的後側方,面帶微笑,全身放鬆,用手輕輕撫摸寶寶整個背部,使其肌肉放鬆,然後進行操作。
具體手法:
兩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後,捏住脊柱骨表層的皮膚,食指中指向後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時,拇指向前推,這樣,就會從下逐漸向上推進。從尾骨至大椎,反復捏3~5遍。
捏完後,局部的皮膚會略顯潮紅。此時,再用手掌在寶寶背部輕輕地上下摩2~3次,幫助寶寶背部放鬆。
用於保健的話,隔天捏脊1次即可。貴在堅持,我曾在多家幼兒園做過對比觀察,凡是平時堅持捏脊的孩子,小兒常見病的發病率均低於不捏脊的孩子。
捏脊可以從寶寶出生即開始。對初次接受捏脊的寶寶,動作一定要輕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時,不要提得過重,以免寶寶產生畏懼而不願配合。
2.輕叩背俞穴
有時,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寶寶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可以改用輕叩背俞穴的方法。
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兩側,脊柱旁開1.5寸(肩胛骨內緣至脊柱正中為3寸)。人體五臟六腑之氣均輸注於背腰部的背俞穴。叩擊背俞穴可以調理臟腑氣機,氣機調順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要用寶寶手的寬度在他身上量取
具體手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尖輕輕叩擊背俞穴,從上到下,反復3~5遍,兩側均如此操作。
操作完後,脊柱兩側的皮膚略顯潮紅,再用手掌輕摩剛叩擊過的地方2~3次,以放鬆皮膚。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小腿的正面能夠摸到的最高部分)旁開1橫指(寶寶中指的粗細)。
取穴方法:讓寶寶屈曲膝關節,在膝蓋骨下端能摸到兩個凹陷,其中外側的凹陷叫做外膝眼,由此向下寶寶4指寬度的距離即外膝眼下3寸,再從脛骨前嵴旁開寶寶中指的寬度即為足三里所在。
具體手法:
以拇指指腹沿順時針方向按揉足三里,每次300下,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理氣消食。
⑩ 按摩的方法
不能吧,這是科學的方法.醫生說
用生薑片經常擦就可以加速很多的原理是它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據說同樣效果的還有辣椒水,但能不能試要考慮清楚了).
營養學家說
頭發主要成份是角蛋白,含有多種胺基酸及幾十種微量元素。若缺鐵和蛋白質頭發就會變黃及分叉。缺植物油、維生素A、蛋白質和碘時,頭發會發干、無光澤及容易折斷。缺維生素B群時會出現脂漏性皮炎及頭發脫落現象。
所以應多食下列食物:
多吃含硫蛋白質:雞蛋、牛奶、瘦肉、豆類、魚貝、酵母等。
多食蔬菜、水果:內含有許多構成發質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多食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有預防白發和促進頭發生長的作用。例如麥片、花生、豆類、香蕉、酵母、蜂蜜、蛋類及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