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確服葯有什麼方法
正確的服葯方法是:取站立位,先把葯片放入口內,然後喝上一口水,稍把頭向上仰並做吞咽動作,葯片隨水經食管而順利進入胃內。膠囊外殼是用明膠做的,遇水能產生一定黏性,干吞最易附在食管內壁,還因膠囊比水的比重小,在水中是上浮的,故吞服時頭部不宜上仰,否則送服的水吞下而膠囊仍卡在食管中,如把頭部向下略前傾,這樣較易吞下。待葯片吞下後不要馬上躺下,隔5分鍾再喝一些水。這樣服葯可以促進吸收,提高療效,並能減輕一些葯物的不良反應。
B. 你是怎麼服用的!我服用好久可能方法不對效果不是很好!
口服口服口服。
C. 關於服葯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感冒減輕時,就可以立即停葯B.一般的葯丸,不要干吞,要配
A、症狀減輕了,但體內的致病菌還沒有完全清除,一般情況,症狀完全消失也要加服葯品1到2日,A錯誤.
B、一般的葯丸,不要干吞,要配合溫開水服用,B正確.
C、茶葉里有很多的礦物質,還有一種叫單寧酸的酸性物質.我們吃的葯,有不少含有鹼性物質.含有鹼性物質的葯物如果和單寧酸遇到一起,發生了中和反應,就形成了既不能溶解,也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和水,這樣會影響葯性的發揮,一般用溫開水服用.C錯誤.
D、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過量服用,會危害人體健康.D錯誤.
故選:B
D. 恩替卡韋服用方法不正確有哪些違害
1、在國外進行的研究中,恩替卡韋片的主要副作用表現為:頭痛、疲勞、眩暈、惡心。少見不良反應包括嘔吐,嗜睡或者睡眠困難等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2、在中國進行的臨床試驗中,恩替卡韋片的副作用有:ALT升高、頭痛頭暈、疲憊、眩暈、惡心、腹痛、腹瀉、腹部不適、肌痛、失眠、風疹和消化不良,也可見於中性粒細胞輕度下降等,這些不良反應多為輕到中度。
3、單獨使用或者與其它抗逆轉錄病毒葯物聯合使用時,可能會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的脂肪性肝腫大,甚至死亡。
4、不能隨時停葯,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E.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用葯是經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一、儲存葯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合理儲存;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觀變化;4.妥善保管。
二、葯物應在什麼條件下儲存?
葯物存放條件應符合葯品說明書的要求,冷藏葯品要在2—10℃之間,陰涼儲存葯品要在20℃以下,其他葯品儲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確存放家中葯品?
1.散裝葯粒需避光,要用適當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裝置,最好內放乾燥劑。
2.液體制劑室溫保存。
3.懸浮劑保存分狀態。
4.肛門栓劑防軟化。多數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軟化。
5.眼葯水存放依標志。
6.霧劑類葯品喜溫暖。
7.中葯保存應得法。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裡應該准備哪幾類葯品?
1.常見病用葯: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葯;拉稀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葯;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葯等。
2.常用的葯:治療各系統病的葯種類很多,家裡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葯物很多,挑選一部分備用即可。
3.安全的葯:兒童用葯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葯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葯品。
4.使用方便:家裡常備葯主要以口服葯、外用葯為主。注射葯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5.便於存放的葯:家庭常備葯存放的時間一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葯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葯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葯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葯物存放。
6.易於掌握的葯:各種葯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症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葯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五、夏季家中應常備哪些葯品?
1.抗中暑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液)等;
2.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葯:黃蓮素片、蒙脫石散劑、口服補液鹽等;
3.治蚊蟲叮咬葯:清涼油(又名萬金油)、風油精等。
六、中西葯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中葯、西葯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有時候合並用葯不一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裡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
七、服葯時為何不能飲酒?
服葯時喝酒危害大,因為酒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酒精。服葯時飲酒可與多種葯物發生反應,會降低葯效或增加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時飲酒會增強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葯物能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葯時不宜飲酒。
八、為什麼吃葯不能喝茶?
茶會分解葯性,最為普通的一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鹼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澱,從而使葯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葯效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葯等補養葯時,飲用茶水也會降低葯效。
九、中、西葯什麼情況下不能同時服用?
在服含鐵的西葯時,不宜同時服中葯。否則,既影響療效,又易產生副作用。
十、發燒時,使用退燒葯原則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葯;2.短期低燒免用葯;
3.暴發高燒慎用葯;4.小兒發燒早診治;
5.服葯期間多飲水;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
退燒葯必須慎重使用,基本原則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十一、用止疼葯有哪些危害?
掩蓋病情、延誤診斷。
十二、常見的抗菌葯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肝臟損害;2.腎臟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4.血液系統損害;
5.消化道反應;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調;
7.過敏反應。
十三、濫用抗菌葯有何危害?
濫用抗菌葯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以下扼要列舉四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葯;2.損害人體器官;
3.導致二重感染;4.浪費醫葯資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葯物能得到什麼實惠?
1.節省費用;2.用葯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識別偽劣葯品?
1.看標簽:購買整瓶、整盒的葯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
2.化學葯品、中葯成葯、葯酒等必須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的注冊商標。商標和批准文號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范,即可視為假葯。
3.包裝上應有漢字標明的葯品名稱,以及葯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症或注意事項、貯存方法和生產批號等字樣。如不具備上述三點應懷疑為偽劣葯品,必須請當地葯監部門給予鑒定後再決定能否應用。
4.看葯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葯材,凡見有發霉、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或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葯。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葯品,也可視為劣葯。
十六、家庭用葯的原則是什麼?
1.在明確診斷之前不要隨便用葯;
2.服用時應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並注意葯物的毒副作用與禁忌症;
3.對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去請教醫生。不要服「糊塗葯」、「僥幸葯」。
十七、服錯了葯怎麼辦?
萬一服錯了葯,也不可忙亂,應及時採取措施。其原則是:及時排出,針對解毒,對症治療。
1.催吐:俗稱「扣喉」,病人錯服葯後當即被發現,可及時催吐,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復刺激舌根部,引起嘔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礎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後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洗胃後,最好給病人服點牛奶或生雞蛋清,以吸附葯物,減少吸收和保護胃粘膜。
3.誤吃有腐蝕性葯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雞蛋清、植物油等保護胃粘膜。
4.進行上述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但切勿忘記將吃錯葯的葯瓶或葯盒帶上,以便醫生搶救時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志不清,應注意解開病人衣領,清除口腔積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病人已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持續進行心臟外按壓、人工呼吸,並及時送醫院搶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哪些問題?
病人在使用葯品時,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的問題:
1.沒有明確的診斷,病人不要擅自用葯。醫葯知識浩如煙海,就是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正確使用葯物。因此,患病後一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葯,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2.嚴格遵照醫囑用葯。葯品治療方案是根據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點等諸多因素綜合後決定的,切不可隨意更改,以確保葯品的治療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葯品。譬如過分地迷信新葯、進口葯、貴重葯、滋補保健葯品等,這些錯誤的用葯心理會導致濫用葯物。
4.用葯後要密切注意病情的發展。醫生配給葯物後,病人要按醫囑用葯,並隨時注意觀察、體驗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供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要及時停葯就診。
十九、兒童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濫用維生素;
2.忌濫用抗生素;
3.忌濫用解熱止痛葯;
4.忌濫用丙種球蛋白;
5.用葯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二十、孕婦用葯應注意什麼?
許多葯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用葯,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葯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如孕婦病情確需用葯,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二十一、哺乳期婦女用葯需注意哪些?
用葯要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理用葯原則,否則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哺乳期用葯有四大法則: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2.服葯後調整哺乳時間。3.不宜服用避孕葯。4.不可濫用中葯。
二十二、高血壓患者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突然停葯。
2.忌快速降壓。
3.忌不擇時服葯。
4.忌不定期檢查。
5.忌胡亂用葯。
二十三、老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先取食療,而後用葯。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
2.先用中葯,後用西葯。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
4.先用內服,後用注射。
5.先用老葯,後用新葯。
二十四、購買葯品應注意什麼?
1.從合法的葯店購買合法葯品;
2.應明確說明買葯的目的和病症;
3.購買處方葯時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4.購買非處方葯時,應對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以前是否發生過,曾用過什麼葯品,用葯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葯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執業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應查看葯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注意:葯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購葯憑證。
二十五、購買了不合格葯品該怎麼辦?
如果對購買的葯品
質量有懷疑或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葯品,應憑購買葯品的憑據(如銷售發票或小票,購買葯品不要忘記索要購葯憑證)及時與銷售該葯品
的葯店或醫院聯系,要求解決,並向所在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二十六、發現葯品質量及價格問題怎麼辦?
對葯品價格有疑問或發現葯店、醫院或診所違反葯品價格管理規定,應向當地物價管理部門舉報。質量問題,向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F. 降壓葯服用還不如不吃:五種錯誤的服葯方式
高血壓是近幾年來,我國普遍的一種對身體危害極大的慢性疾病,患高血壓的人群占我國的總人口將近30%,從醫療的角度來講,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的血壓監控,堅持通過飲食調節或者葯物治療,從而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然而,有很多醫生反饋,目前超過一半的高血壓患者的服葯方式,都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
錯誤五:一片降壓葯葯效太高,那就掰開兩半吃;
很多患者在剛開始服用降壓葯或者血壓情況有所好轉的時候,通常會遇到葯量過高導致頭暈無力等不良反應,此時很多患者就會自作主張將原先的降壓葯分成兩半服用,但遇到每天只吃一片長效葯的情況該怎麼辦?那就掰成兩半咯。但是,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大部分葯物都有一層糖衣保護,這層外衣除了消除葯味方便患者服用外,另一個功能就是保護葯物在進入腸道之前被消化掉。如果將這類葯物掰開兩半吃的話,葯物會在進入腸胃前被吸收掉很大一部分,不僅達不到原先的效果,還會增加葯物的副作用。碰到葯效過高的情況,應當找醫生咨詢換葯或者減少服葯頻率,而不應當自己私下做決定,進行葯量調整。此外,如果在沒有醫生叮囑的情況下,將葯物磨成粉末在服用也是不可取的。
想要更好地穩定血壓,就要避開這些用葯誤區,千萬不要讓錯誤的服葯方式,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樂心健康】微信公眾號,微信端的血壓記錄器,幫你做好血壓監測工作,降低患高血壓的概率。
G. 家長的哪些錯誤做法,容易讓孩子誤服葯物,你知道嗎
雖然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但是孩子卻難免會生病,生病之後最重要的事則是服葯,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吃葯往往會想很多辦法,但是並不能夠保證所有的方法都不正確,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方法不正確而使葯效大打折扣,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對孩子的胃腸道造成刺激,比如並不是所有的葯片都能夠碾碎給孩子吃,因為有些葯物在服用的時候是不能夠破壞整體結構的。
如果孩子口中還殘餘一些東西,就要孩子吐出或當心取出來。與此同時確定孩子誤服葯品的類別,使用量、剩餘量,查驗孩子是否有與此同時服用別的葯物,而且確定孩子誤服葯品的的時間,搞好紀錄。如果搞不懂孩子誤服了哪些葯物,路程中能夠搜集如排泄物、尿、便及剩下的異常食品類物件等,便於給醫生做分辨。
如果寶寶誤服使用量小於使用說明裡的較大強烈推薦量,並且孩子也沒有不適症狀,那可以先觀查下;如果寶寶服用使用量太大,有中毒了風險,就需要及時就診;或者孩子服用了葯後出現了出現異常病症,也需要及時就診。
H. 你所認為的服葯方法,可能不正確,吃葯都必須用熱水嗎
關於吃葯用不用熱水的話,其實每一種葯都是不一樣的,有一些葯可以用隨便什麼水,然後有一些葯就只能用熱水或者是只能用冷水才能達到那個效果,不過基本上市面上大部分的葯都是只能用冷水或者是溫水服用的,因為熱水會破壞很多種葯性。
等喝完葯之後過一會兒我們才可以再繼續喝熱水,這樣子不容易讓葯效揮發的太快,畢竟即使是吃到肚子里了再喝熱水,葯效也會被破壞。所以說我們在生病的過程中不一定要一直多喝熱水,可以適當的喝一些涼水或者是溫水,最好是選用溫水因為溫水對我們的身體會比較的溫和。
I. 造成不合理用葯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很多原因可以導致不合理用葯。另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不同方法看待葯物,也可以影響葯物的使用。 導致不合理用葯的主要動因可分為:來自患者的、來自處方醫生的、來自工作地點的、來自包括生產廠家影響在內的葯品供應系統的因素、來自法規的因素、來自葯物的正確的、錯誤的信息因素,以及以上幾種因素之和。 (1)患者方面:錯誤的葯物信息、信任被誤導、不恰當要求。 (2)醫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訓、角色不適當、缺少客觀的葯物信息、經驗缺乏、葯物療效的認識被錯誤引導。 (3)醫療機構方面:患者太多、開處方的壓力、化驗室能力不足、人手不足。 (4)葯物供應系統方面:不可靠的供應商、葯品短缺、供應過期葯物。 (5)葯品法規方面:處方葯未正式注冊、法規執行不力。 (6)企業方面:推銷活動、誤導消費者。 所有這些因素均受全球和所在國改革的影響。例如:原先在非洲國家頻繁使用的注射給葯方法,因害怕艾滋病而減少了使用。但有些國家,注射的使用率依然很高,原因在於醫生想當然地認為注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患者也總是希望盡可能地採用注射。
J. 正確服用中葯丸劑的方法有哪些
中成葯傳統的丸劑由於製作方法和功效的不同,在服用時也有一定的差別。常見的丸劑有大小蜜丸、水丸、濃縮丸、糊丸等。中小蜜丸、水丸、濃縮丸體積小,可以用溫開水送服;大蜜丸體積大(每丸重6克、9克不等)不能直接吞下,可以嚼碎後咽下,或者洗凈手後掰成小塊或搓成圓粒後用水送服;糊丸是一種用米糊製成的乾燥丸劑,很硬,服用時必須在一潔凈的容器內錘碎後再吞服,不能整粒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