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預防腦病有哪些方法

預防腦病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4 14:22:35

1. 肝性腦病如何預防

1.預防並及時治療消化道出血:預防門靜脈高壓症並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辦法是降低門靜脈高壓或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旦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應及時給予止血,並及時清除胃腸道積血。
2.預防和控制各種感染:如腸道感染、原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墜積性肺炎、褥瘡感染及敗血症等,常是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應及時合理地給予抗感染治療。
3.防治便秘可給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導、番瀉葉、大黃、山梨醇、硫酸鎂等酌情口服,也可給予開塞露塞肛,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
4.預防和糾正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5.慎用鎮靜葯,禁用含硫、含氨葯物,嚴禁大量放腹水,減少手術、創傷及利尿過多等,祛除醫源性因素。

2. 怎樣有效預防肝性腦病

慢性肝性腦病的發病機理可能主要是血氨和其他毒性物質升高。因此,防止和降低血氨等毒性物質的升高,是預防和治療本病的主導措施。1.調節飲食:飲食中的蛋白質在腸道中可產生氨和其他有害物質,從而誘發、加重肝性腦病。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口服乳果糖和支鏈氨基酸,支鏈氨基酸可與天然食物混合食用。2.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誘發肝性腦病的原因之一,保持大便通暢也是治療和預防肝性腦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大便通暢最好的方法是應用乳果糖。灌腸時切勿用鹼性液(如肥皂水),而應予酸性液(例如灌腸液中可加食醋)。因為鹼性液能使氨的吸收增加,有可能加重肝昏迷。3.應用乳果糖:乳果糖使腸道呈酸性環境,不利於某些產氨細菌的生長而使產氨量減少。同時使血氨彌散到腸道中從而降低血氨,達到治療肝昏迷的作用。乳果糖保留灌腸也可取得良好效果。4.抗菌葯物:應用腸道不吸收的或很少吸收的抗菌葯物,以減少產生毒性物質的細菌,對於預防或治療肝性腦病也是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5.調整氨基酸譜:肝性腦病患者血漿中芳香氨基酸增高,支鏈氨基酸減少。多量的芳香氨基酸可導致肝昏迷。可予靜點支鏈氨基酸。6.維持水電和酸鹼平衡:應注意血鉀水平。因病人常常應用高滲葡萄糖輸液,使用利尿劑、激素等葯物,以及放腹水、長期進食不夠等因素造成低血鉀。低血鉀極易引起低鉀性鹼中毒,從而使血氨增高而誘發肝昏迷。7.盡量防止其他能引起肝昏迷的誘因,如消化道出血、感染等。8.也可靜點谷氨酸鈉合用精氨酸。

3. 腦炎如何預防

犬的腦炎是指腦部的感染和腦病。根據臨床病理分為化膿性腦炎和非化膿性腦炎。化膿性腦炎是由頭部創傷、敗血症及膿毒血症轉移所致;非化膿性腦炎主要是由傳染病、細菌毒素中毒或寄生蟲進入腦部所引起的。主要表現為不定型的神經症狀,患犬高度興奮、吠叫、有攻擊性、癲癇樣發作及轉圈運動、休克、昏迷。

治療:病毒所引起的目前尚無特效葯。

(1)細菌引起的可選用磺胺類葯按10~20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注射。

(2)當犬狂躁不安時可用苯巴比妥按3毫克/千克體重肌注。

(3)同時應用甘露醇溶液靜脈注射降低顱內壓。

4. 腦中風可以怎樣預防

(1)積極控制體內已存在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及高血脂症等,常是中風的先行病。如果患有以上疾病,應定時去醫院診治,預防中風發生。目前醫學發達的國家對高血壓病的防治已很普遍,措施有力,腦出血的發生率已減少25%以上。動脈硬化與糖尿病有密切關系,反復發生中風的病人有10%~30%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凝固性和血小板的凝聚機能等也增加,因此控制好糖尿病可減少梗塞發生。心、肺疾病常是腦栓塞時栓子的來源,特別是心臟病,需得到恰當的治療,以預防腦栓塞。

(2)避免誘發中風的因素,比如情緒波動、過度勞累和極度興奮等任何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均可誘發中風。據觀察到在節假日或氣候突變時中風的患者增多,可能與上述原因有關。

(3)重視暫時性缺血性腦病的處理,以阻止其發展成為腦梗塞。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不穩、頭痛、煩燥等恰當治療,以免發生腦出血。

(4)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輕松愉悅、低動物脂肪,低膽固醇、富含蛋白質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煙、免飲烈性酒。

5. 怎樣有效防治肝性腦病

慢性肝性腦病的發病機理可能主要是血氨和其他毒性物質升高。因此,防止和降低血氨等毒性物質的升高,是預防和治療本病的主導措施。 1.調節飲食:飲食中的蛋白質在腸道中可產生氨和其他有害物質,從而誘發、加重肝性腦病。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口服乳果糖和支鏈氨基酸,支鏈氨基酸可與天然食物混合食用。 2.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是誘發肝性腦病的原因之一,保持大便通暢也是治療和預防肝性腦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大便通暢最好的方法是應用乳果糖。灌腸時切勿用鹼性液(如肥皂水),而應予酸性液(例如灌腸液中可加食醋)。因為鹼性液能使氨的吸收增加,有可能加重肝昏迷。 3.應用乳果糖:乳果糖使腸道呈酸性環境,不利於某些產氨細菌的生長而使產氨量減少。同時使血氨彌散到腸道中從而降低血氨,達到治療肝昏迷的作用。乳果糖保留灌腸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4.抗菌葯物:應用腸道不吸收的或很少吸收的抗菌葯物,以減少產生毒性物質的細菌,對於預防或治療肝性腦病也是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 5.調整氨基酸譜:肝性腦病患者血漿中芳香氨基酸增高,支鏈氨基酸減少。多量的芳香氨基酸可導致肝昏迷。可予靜點支鏈氨基酸。 6.維持水電和酸鹼平衡:應注意血鉀水平。因病人常常應用高滲葡萄糖輸液,使用利尿劑、激素等葯物,以及放腹水、長期進食不夠等因素造成低血鉀。低血鉀極易引起低鉀性鹼中毒,從而使血氨增高而誘發肝昏迷。
7.盡量防止其他能引起肝昏迷的誘因,如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8.也可靜點谷氨酸鈉合用精氨酸。

6. 如何預防腦病疾病

要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調節,其中包括: 1.生活規律,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溫差較大,中老年人在鍛煉時應有適宜的「溫度緩沖」,不要過早晨練,最好在早飯後9~10點陽光充足時再鍛煉,多曬曬太陽可促進鈣質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動時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視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為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加快心跳或冠狀動脈痙攣。同時要保持大小便暢通,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2.慢起床。應在清晨醒後養神5分鍾再起床活動。因為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易引發腦血管疾病。冠心病人在睡眠醒來須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再起床,避免心絞痛、中風等發作。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原因都與血壓的驟然波動有關,因此,有高血壓病史者,保持血壓平穩,防止波動至關重要。保持血壓平穩的關鍵:定期監測血壓,規范服葯,高血壓病人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壓葯物的調整(冬天第一次服葯一定要在晨起時服,不要吃完早飯再服)。 3.適量運動。要根據身心情況鍛煉身體,每天有氧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鍾,注意不要選擇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但是,運動鍛煉也要有一定的強度,並能持之以恆,一般每周不少於3次,每次20~40分鍾,運動量以不增心率為宜,或心率雖明顯增加,但經休息片刻後,便逐漸恢復正常,且不伴有胸悶、氣短、咳嗽、胸痛等,自我感覺良好為宜。 4.合理營養。王振濤博士介紹說,保持膳食營養均衡是心腦血管病患者冬季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戒煙、限酒、提倡低鹽低脂飲食,飲食宜清淡、多樣。米面雜糧都要吃,宜多食魚類、豆類、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及新鮮蔬菜水果。少吃動物油、糖、奶油及咖啡,不要喝涼水或吃冷的食物,切忌辛辣、油膩。晨練或晚上睡覺前最好喝一杯溫蜜水(糖尿病人可喝溫開水)。每天不少於6杯水。這樣便於稀釋血液,保證血管相對暢通,以減少疾病的發作。也可適量飲用綠茶和少量紅葡萄酒。 5.適當進補。按照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冬季是精氣匿藏的時節,此時由於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適當進補不僅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基礎。中醫認為,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時間最為適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怎樣進補呢?王振濤博士提出,心腦血管病患者的進補與普通人不同,普通人的進補主要是「缺啥補啥」,而患者的進補就要注意所患疾病對機體的影響,要考慮進補是否與治療沖突,患者對進補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以此進行合理的「食補」和「葯補」。 ①「食補」:對有畏寒怕冷、氣短乏力等症狀的屬於氣虛陽虛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選擇一些有甘溫補益之功的羊肉、雞肉、兔肉、桂圓以及大豆製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熱、食少、便干、水腫等症狀的屬於陰虛內熱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可適當選擇一些有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之功的鴨肉、鵝肉以及百合、山葯、糯米及綠豆製品。羊肉性溫,可溫脾暖腎,開胃健身。桂圓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葡萄糖,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養胃,從而達到補氣養血的目的。在寒冷時節喝一碗用桂圓與糯米熬制的桂圓粥是很有益的。生薑、洋蔥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進補之品。常吃生薑歷來被視為養生保健尤其是強壯心血管系統的要訣之一。生薑富含姜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擴張,從而絡脈通暢、供給正常。洋蔥含有的類黃酮等物質,在降血壓、預防血栓形成、保護大腦與心臟等主要生命器官中有重要作用。此外,它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含硫氨基酸除可降血脂外,還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②「葯補」: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有益氣、溫補、活血之功的中葯,如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等對體虛、食慾不振、精神疲乏等體征的心腦血管病人來說較為適宜。有明顯氣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進補阿膠;有怕冷、腰酸等陽虛癥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時脾胃虛弱者,可加入陳皮、山葯煎液(陳皮10克、山葯15克),以防傷胃。以上諸品,或可燉雞、燉鴨,或可熬湯,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請醫生進行對症處方。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內有蘊熱,表現為心煩急燥、舌紅、舌苔黃膩,則不適合葯補,盲目進補則會發生上火的表現。 王振濤博士還指出,在冬天心腦血管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持淡泊寧靜、樂觀自信的情緒。多參加有益的活動,減少緊張、焦慮、抑鬱情緒。老年人如果在寒冷的冬天患上感冒、咳嗽、頭痛、心慌等自認為不礙大事的小病,還是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防患於未然。 科學合理的保健,可使心腦血管病患者安然過冬。

希望採納

7. 怎樣預防腦部疾病

多吃芹菜、蘋果、魚肉蛋白,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不濫用葯、不吸煙、不過量飲酒、要生活規律、合理膳食;按時、充足的睡眠;適當鍛煉;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善待壓力、心胸開闊,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閱讀全文

與預防腦病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馴服梁龍的最佳方法 瀏覽:53
鹵水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0
手工艾條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45
爛桔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21
虎背熊腰的簡單方法 瀏覽:643
有哪些方法去痘印最快 瀏覽:631
乘法口訣速記方法圖片版 瀏覽:707
玉米和仙人掌的食用方法 瀏覽:967
手機種子下載方法 瀏覽:833
北京兒童多動症治療方法 瀏覽:719
快速畫圓的封口方法 瀏覽:677
手錶鋼化膜怎麼貼方法 瀏覽:471
機械盒子連接方法 瀏覽:554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200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7